摘要: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目的,为保障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要求监察部门能够完全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落实对整个电力施工和建设的安全监管工作。基于对这一工作内容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今后创新措施,防止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让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现状;创新策略
引言
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展开过程包括多种工作内容,最为常见的工作形式为电力系统中的施工项目,由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数量、施工设备应用数量较多,所以需要能够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安全监察。该项工作既提高了电力建设的整体施工质量,也能够防止发生人身、设备的安全事故。
一、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监察体系问题
在安全监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对这个工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确保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领域中,该项工作都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工作形式上来看,监察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质量了解情况较差,或者对数据的处理目标以及数据的来源未能建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另外从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上来看,可以发现当前的安全监察工作数据有效性较低,这就导致最终获取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实际工作状态之间的差异性较高,当应用这类数据指导后续的工作时,则最终制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较差,导致整个监察工作失去了其应有作用。
同时要能够实现人力和互联网资源间的有效融合,则对于网络未能覆盖的区域中,通过人力作业的方式,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获取运行数据,而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对各类数据的高效高精度研究。
(二)监察知识问题
安全监察工作事实上并不只是对电力建设系统的安全检查,也包括对电力企业运行中所有涉及安全工作的研究和监督,找到影响企业安全运行质量和发展效率的因素,给出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措施,
可以看出该项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量要求很高,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较宽,所以,可以建成同一工作部门下的不同成员小组,让不同人员发挥不同的监管特长[1]。当前存在的问题为电力企业只通过一个小组完成对所有项目的监管,并且对这类工作人员提出的个人素质方面要求就低,导致这一工作实际的收效较为一般,和预期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三)监察形式问题
对于不同的安全问题,监管要根据形势做出变更。比如对于电力企业的施工现场安全监察和企业安全监察管理,采用的方法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就当前的实际运行过程来看,企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中的一项工作,这与现场监管人员的缺乏、工作理念之类的因素有关。同时也和重视程度不足有所关联,致使整个工作项目中存在整体性的缺陷,未能取得工作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创新策略
为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监察工作高效开展,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本文建议从监察形式、技术、模式以及知识填充四个角度进行考虑,以求可以全面提升电力施工监察工作质量,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稳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监察形式创新
立足于电力监察实际工作内容而言,最需要进行创新的便是电力监察形式,从基础工作角度丰富电力监察内容。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知晓,当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形式并不丰富,此种背景下,监察工作想要做到高效率、高质量难以实现。鉴于此,为提升检查工作效用,应该对监察形成进行丰富,通过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监察形式所遗留下来的诟病,将以往的专人监察,转变为大众监察、机械监察、实时监察以及互查等形式,最终的目的是形成以电力安全监察专业组人员为中心,电力企业其它人员为辅助的监察联动形式,进而发挥所有人的监察效用,形成全员参与的形式。除此之外,在完成基本调查内容之后,还需要做好企业外的监察工作,例如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监察,电力线路应用情况的监察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监察工作全面、真实,即使发生电力事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到故障原因。
(二)监察技术创新
监察技术可以说是支撑电力安全监察工程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安全监察工作质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提升安全监察工作质量的研究中,对监察技术的创新研究十分必要。
立足于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基本内容而言,传统监察工具的应用仍然十分必要,但是需要在其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电力安全监察系统,通过计算机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发挥尖端技术在监察工作中的效用。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控系统,其目的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监察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储,这样就可以应用合理的数据信息指导电力施工安全监察工作开展,保证监察工作更具针对性。并且数据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提前预测电力设备作业情况,为施工之后的校检提供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在系统当中实现对重点观察对象的预定监控,进一步提升监测效率提升监察质量。
(三)监察模式创新
对于电力安全监察工作而言,监察模式的建立十分必要,应该立足于电力安全检查形式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之所以需要立足于电力监察形式进行考虑,一方面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另一方面,是因为监察模式其实是形式的升级版本,可以说是从较高角度对监察工作内容进行审视的方式。鉴于此,监察模式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①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力监察体系,从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提升监察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挥电力安全监察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确保监察工作的各项规定可以落实到实处。②增强安全监察力度,通过完善绩效评估,合理分析各个员工在监察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保证监察活动可以正常进行。在绩效评估的同时,还应该做好综合评估,对工作人员的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价。③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保证安全事故发生时可以做到紧张有序。
(四)监察知识填充
所谓的监察知识填充其实就,在夯实管理人员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监察知识学习。因为无论是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或者是其它管理工作,都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深厚的理论专业基础,以及扎实的技能[2]。因此,日常工作过程中监察人员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丰富自身电力安全知识内容,落实对专业技术的训练,总结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在今后的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中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从而实现电力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监察体系的问题在于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监察知识问题为企业缺乏有效监管,工作人员疏于自身学习,监察形式问题在于整个系统容易出现整体性的工作缺陷。要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方法包括监管技术创新,常用信息化系统提高数据收集质量;监察知识填充,让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等。
参考文献
[1]王晓林.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创新对策[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12):94-95.
[2]范方奇.试分析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创新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18(08):231.
论文作者:梁敬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监察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形式论文; 数据论文; 安全监察论文; 知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