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邓小平旗帜,深化金融改革,为我国金融现代化而奋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论文,金融改革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在这玄黄色变、举世同悲的时候,对他最好的悼念,莫过于继承他的遗志,矢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将他老人家亲自设计和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金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事金融工作的人来说,必须高举邓小平的旗帜,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我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以此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金融改革、推动金融现代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的旗帜,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重要指示的成果
邓小平同志一直很重视发挥金融的作用,非常关心金融改革,他生前曾就此作过重要指示。小平同志关于金融改革的指示,同样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国情,是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正是由于我们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这十几年,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具体贯彻落实了小平同志关于金融工作的指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1.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大大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准确地抓住了传统体制下的金融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作出针对性极强的重要指示,早在1978年他就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1979年,他更具体地指出:“现在对财政、银行,有很多反映。有的好项目只花几十万元,就能立即见效,但是财政制度或者是银行制度不允许,一下子就卡死了。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大量的,不是小量的。卡得死死的,动都动不了,怎么行呢?当然也有成千万元的项目,那就必须慎重一点了,但是成千万元的项目也有很快见效的,财政、银行应该支持,这样就活起来了。这不是个简单的财政集中分散的问题。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现在每个省市都积压了许多不对路的产品,为什么?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们的制度是采取拨款的形式,而不是银行贷款的形式。这个制度必须改革”。[①a]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也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金融的现实起点,因为在传统体制下除银行外——尽管它离真正的银行还差得很远,基本上没有其他金融形式。在现代社会众多的金融形式中,邓小平同志首先抓住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体现了他深邃的洞察力,而在如何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多方面的选择中,他正确地为我们谋划了循序渐进的路径,这就是围绕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这一目标进行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的改革,其一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信贷不能涉足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戒律,让银行贷款搞项目。从1979年开始,我国银行以“中短期设备贷款”名义发放固定资金贷款,到1985年这种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11.9%,这对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二就是开始改革资金供给制,即将原来实行的对企业或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在这以后实行的“拨改贷”(即基本建设由财政拨款改由银行贷款),可能与此相关。但总的来看,80年代前期银行改革更多的是集中在机构分设、增设上,在形成新的机制方面,进展不很理想。对此,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强调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对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①b]自这次谈话以后,金融改革的步子是迈得大了一些。比如前述固定资产贷款迅速扩大,到1994年固定资产贷款占银行全部贷款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这就大大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将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方面还采取了其他诸多措施。如果说,小平同志前两次指示我们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主要针对的是商业(专业)银行,那么,这第三次则侧重于中央银行——已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它不能再停留在“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的阶段了,而应当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中央银行制度。此外,为了在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向外国学习,中国人民银行还专门成立了智力引进办公室,并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遵照小平同志将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这一指示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金融得到了发展,而且它对经济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对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邓小平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要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以此搞活整个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金融,提出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搞活金融,除了要求我们进行包括信贷体制在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将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他还进一步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②b]小平同志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不重视甚至人为限制金融的作用的羁绊,开拓金融新领域,进行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乃至领航的作用,其重要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大家知道,在我国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以产品计划为核心,所谓“钱随物走”,货币只是核算工具,资金只起配套作用,无视“商品的惊险跳跃”,不懂货币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以至产品的严重积压和严重短缺并存的现象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常态,经济发展达不到应有的速度。社会经济运行以金融为核心,在扭转这种局面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现小平同志提出货币自由兑换的目标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1994年我们实行汇率并轨成功,到1996年底我国已按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的实现,应该说也不用太长的时间了。而人民币的国际化恰恰是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在金融改革、发展和国际化方面,小平同志寄厚望于上海,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在金融发展方面我们也应而且必须抓重点。我们虽然不能说中国的金融中心只有一个,但也决不可能将众多的大城市都建成金融中心。在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通过有关方面的支持和上海人民自己的努力,将上海建成金融中心的发展势头很好。
3.邓小平同志对证券、股市给予了特别的关心,中国的证券市场因此而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国际化。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种种原因,姓“资”姓“社”的问题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妨碍我们前进的一个主要问题。在现代金融中,股票、证券市场是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它又被认为是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经济罪恶的金融活动。因此,当一批最富有改革精神的人在80年代进行股份制改革与证券市场试验时,引起了颇大的争论,闯市场的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针对一部分人的疑虑,邓小平同志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①c]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使改革者受到极大鼓舞,对中国“证券、股市”的迅猛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我们根据小平同志讲的“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而发展证券市场有了实践基础。小平同志关于证券股市的讲话发表5年多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投资体制的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国有企业大量亏损相比较,原国有企业经股份制改造而成的上市公司却很少有亏损的,就是有力的证明)。同时,它也推动了金融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比如,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融资渠道和形式,使在我国最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它促进了现有银行的改革,促进了为市场所需要的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还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作为资本市场的股市的发展它还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间接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中央银行有了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及时、主动、灵活的宏观金融调节手段的基础。
二、高举邓小平的旗帜,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创
造性的工作,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努力推进我国金融现代化
应该说,我们这些年在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或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与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求比,差距还很大,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很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悼念小平同志的时候,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的旗帜,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大力推进金融现代化。在这当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抓紧落实小平同志过去已经作出的明确指示,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以往对这些指示的贯彻落实还只是初步的,我们决不能浅尝辄止。这些都是看准了的,应该扭住不放。特别是要继续围绕将银行真正办成真正的银行,在经济金融改革领域进行攻坚战,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使中央银行增强其相对独立性,以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建立规范而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尽快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以完整地发挥中央银行的三大功能;使其他国有银行能够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通过转换机制而使其具有并逐步提高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力、应变能力、竞争实力。
另一方面,要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在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在经济问题上,我是个外行,也讲了一些话,都是从政治角度讲的。比如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如何搞开放,一些细节,一些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我就懂得不多了。”[①d]从总体上说,这既反映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谦虚,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精神。小平同志作为一位伟大领袖,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经济上他是战略家,是总揽全局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为我们各行各业解决改革开放中所有的细节和具体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固然要照他的具体指示去做,但更主要的是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小平同志曾讲过多次,应该说是很清楚的,比如他说:“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做工作,只听上边讲了一些什么话,自己不敢开动脑筋。还是毛主席说的,要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②d]“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③d]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金融改革方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今后一段时间,以重建全社会的信用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规范的、有序竞争的、有活力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一个能够反映资金供求、有利于调整资产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利率体系,以及形成一个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为核心的对外金融体系。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的革命事业,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必须认真记取小平同志的教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④d]在邓小平思想指导下,通过我们自己开动脑筋,开动机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创造出经验来,提供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的改革大业必成,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的旗帜,将我国的金融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去创造21世纪的辉煌,这是对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最好的纪念。
注释:
①a 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第200页。
①b 邓小平:《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1986年12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②b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1991年1月28日~2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6~367页。
①c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①d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
②d 邓小平:《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1978年9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1页。
③d 邓小平:《十三大的两个特点》(1987年1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8~259页。
④d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 WW刘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