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新闻人才
杨玉丽
(作者单位:安阳广播电视台)
摘 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随之到来,传媒产业的新一轮革命也随之到来,这就给相关工作人员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时代培养媒体新闻人才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全媒体新闻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上的各个行业都添加了互联网元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信息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社会因此而需要大量的全媒体新闻人才。
(五)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 免疫接种时加抗菌素、剂量不够、接种方法不对,另外疫苗的质量、运输、保存不当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1 “互联网+”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的相关概述
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不仅仅是对渠道进行改变,更是将互联网理论应用其中。将互联网融入其中,行业中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也会更贴近大众的需求。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媒体的传播会更精准,其传播也会更有创意,传播的内容也具有平等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点。随着行业的变化,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不断朝着“互联网+”的方向发展,这就为培养新时代的专业新闻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我国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在当今社会中,对新闻非常敏感,并且懂得法律的新闻编辑人才也非常紧缺。表1是笔者调查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动向的相关信息。
表1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动向相关信息
由表1信息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中,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采用新的培养方式。根据当前实际的传媒环境,努力培养全新的新闻媒体人才。
2 “互联网+”时代下全媒体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网络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中信息传播的整体格局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媒体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不仅使社会中知识获取的渠道变宽,也使许多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发生着重大变革。对于全媒体新闻学生来说,如何在新的传播时代和传播格局中得到有效的知识传播,相关院校如何让学生更快适应互联网知识传播的途径是目前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关高校的教师应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前提,而课堂所需要的教材也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基础。相关的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进行反复比较,然后从中确定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
为培养全媒体人才,相关高校在对课程进行设置时,应多设计一些培养新媒体技术的相关课程。课程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采集课程,还包括一些新媒体技术方面的课程。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新闻摄影以及全媒体新闻采写等课程。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除要教授原来所开设的摄影摄像等课程,还增加了媒体编辑、媒体写作、平面设计等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进行平台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新媒体实训项目训练,利用学校已有的平台进行相关训练。比如,南宁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学校的新闻采编以及新闻制作等专业的微信公众号来帮助学生进行真实的媒体训练。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放假期间进行学习,到一些报社的新媒体部门、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新媒体运营学习,这样就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师在培养创业型的媒体人才的同时,还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在南宁职业技术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中就开设了“创新研发与应用课程”“创业基础”必修课。通过这两个课程的学习,学校的部分学生能够成功开设创业公司。其创业公司主要是对学校所录制视频的拍摄等进行承接工作。这些学生通过自己进行创业,用专业的技术来服务社会、服务校园、服务新媒体产业,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 “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
3.1 培养适应当代的全媒体人才
第一,在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总是走在理论前面,这就导致教材永远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对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来说,相关教师应从课本期刊以及当下的新闻内容入手。课本里讲述的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学生一定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应该占据课堂内容的50%。在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课程中,如果仅仅讲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的,相关教师应该适当引入媒介热点与案例分析。教材中的案例相对比较落后,在课前,教师应适当准备一些当下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分析。
3.2 搭建一个全媒体实训平台
第二,还有一些教育学者提到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三个要素:教材、学生、问题。备课时,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互联网新闻的加工以及管理流程方面的相关技能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网络上所发布的一些消息,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影像录像编辑等技能。
3.3 根据实际媒体就业需求对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学校应该对学生全媒体报导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比如:在《新闻采写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学校发生的某件事进行多媒体报导,在报导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发微博、公众号等进行报道,其中报导包括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还可让能力强的学生把这些相关资料投放到电视台。同时,可以将采访过程中的相关视频发布到相关视频网站。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在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融合报道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报刊以及网络等资源来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效整理、分析以及处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最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不同平台上进行编辑的能力。
3.4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1986年到1992年的六年时间里,我参加了钱学森先生亲自主持的系统学讨论班。讨论班是一座科学圣殿,指引我研究系统思维和包括社会科学的系统学,对我一生的学术研究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3.5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
其次,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教学基地,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学校可以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全媒体新闻人才。这样就能够与社会中的相关企业进行良好互动,将学校之外的项目带到学校,这样就能够使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进行合理有效的对接。
首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培养全媒体新闻人才,应该打破人才培养的围墙,树立一个合作意识,相关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相关人才。学校通过与相关行业的深入互动,能够拓宽师资类型,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思维,邀请相关专家讲课,教师也可以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学习。
以及观测现场的手薄,在累积沉降量报表中对观测点的标高进行登录,完成对软土路基沉降的日沉降量以及月沉降量的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填土的具体速率进行控制。完成路堤填筑其观测的3~5次后,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着手对沉降过程曲线图进行绘制。
最后,学校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跨专业培养,这样就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与此同时,本院校还应积极与其他院校合作,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主体,从而有效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并能够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学生。比如,在新闻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到艺术学院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进修艺术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去影视专业学习,这样他们就可以进修影视制作课程。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相关院校要抓住时机,努力进行转型和拓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因此,相关高校应该重视对全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新媒体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中,图书馆不仅要借助各方力量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将新理念、新技术应用到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中,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基于阅读积分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建设是一项操作性强但是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学界开展更深入更有创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凡菲.互联网+时代全媒体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研究——以沈阳高校新闻学专业为例[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
[2]黄洪珍,颜开,朱虹缙.职业传播者 职业经理人 全媒体记者——“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走向[J].新闻前哨,2016(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