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危重的病症,是指冠状动脉由于血栓发生突发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缺氧,造成心肌部分坏死[1]。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配合全面的护理是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特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能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将87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年龄39岁到79岁,平均年龄(54.87±2.31)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39岁到75岁,平均年龄(53.67±2.98)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据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我们组织骨干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负责总结介入治疗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相关的资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方案,保障护理服务的持续性与全面性。
1.2.1循证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受到突然的打击心理情绪较为波动,找寻患者心理情绪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通过循证进行深入的个性化心理护理,疾病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预后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可发放健康手册,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入的认知,认识到临床治疗、护理工作配合的重要性,进行放松心理状态,全面的配合治疗护理。对于经济因素造成患者情绪较为波动的患者,告知国家目前的医保政策,同时开导患者身体的重要性,并积极与患者的家属沟通,让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放松患者的心态,接受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家庭因素多数由于患者是家庭的支撑,疾病发生后,担心家庭状况,造成负担,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治疗后健康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循证急救护理:当患者入院后,院中抢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的评估,马上实施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在5分钟内,对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保证患者休息并给予供氧保证患者身体器官的氧气需求。快速搭建多条静脉通路,能够让急救药物及时输入[3]。对患者的血氧,心电,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随后完成对患者血液标本,心电图的采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予以硝酸甘油减轻胸部疼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开辟绿色就诊通道,为患者尽早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心率、血压(收缩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呼吸、心率、血压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改变,生活、工作等压力的增加,饮食习惯的饿改变等多种原因,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种疾病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积极的有效的治疗以及合理的护理方式,对降低患者心率失常的发生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是新形势下临床医学与护理有效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与丰富的疾病知识,以患者病情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病情特征、评估结果及患者需求制定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治疗安全性[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比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32(2):233.
[2]付婕,吕美盈.党亚萍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25
[3]李美红,朱强锋,陈赛勇.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9):1280-1282.
[4]石永丽,王颖,邹春杰,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现状及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68.
[5]李玉兰,邓鑫.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3,166(15):169-170.
论文作者:杨李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意义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