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1961年果阿事件中的作用_英国殖民地论文

苏联在1961年果阿事件中的作用_英国殖民地论文

苏联在1961年果阿事件中的角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角色论文,事件中论文,年果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92(2016)02-0027-08

       随着冷战进程的延伸,东西方集团的关系也在不断紧张。倡导不结盟的尼赫鲁也在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博弈,以换取更多的政治资本来实现其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直接导致它与美苏间的关系发生逆转,逐渐由独立后最初几年的亲美质变为亲苏,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印度在1950年朝鲜战争中立场的转变和在1956年埃及苏伊士运河危机与匈牙利事件中迥异的态度①。尼赫鲁在东西方阵营间的摇摆,为印度博取了巨大的政治、经济与军事等多方面利益,尤其是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方面,印度更是获取了苏联难能可贵的鼎力支持。据此不难判断,这一时期印度对苏联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成功的。但与此相背离的是学界,尤其是国内学界,对这一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远远滞后于同期的中苏、中美、美苏等大国关系的研究。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力度与深度,为更深入地研究冷战时期的印苏关系奠定基础和我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关系提供一些案例参考。

       1961年果阿事件的爆发,除了受印度偏激的民族主义思想直接驱使以外,苏联因素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果阿问题采取的是一边倒偏袒葡萄牙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印度在如何收复果阿这一问题上有所疑惑。因此,苏联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印度收复果阿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在印度能否成功收复果阿和巩固成果的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说,苏联在印度1961年收复果阿这一事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一观点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比如阿瑟·斯坦(Arthur Stein)、班纳吉(Banerjee Nath Brojendra)、陶亮和李华等②都在其论著中肯定了苏联在印度解放果阿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角色,但均未对此展开深入研究。除此以外,苏联在该事件中的立场对随后印苏关系的发展、印度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甚至南亚地区冷战格局的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尼赫鲁时期印苏友好关系的集中体现之一,很值得学界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所以,本文将在借鉴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深度剖析1961年果阿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苏联在1961年果阿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与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互补,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原貌和达到对冷战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起到由点到面的功效,不当之处还请同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果阿事件的由来

       随着航海技术不断升级与新航线的开辟,亚非拉逐步成为了西欧国家的竞技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也未幸免于难。自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港口卡利库特[1](P38)以后,印度就逐步沦为葡萄牙、英国人、荷兰人和法国人利益竞相角逐的竞技场,最终以英国人1858年完全胜出而终,由此开启了英国人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长达近200年残暴统治的序幕。印度人民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斗争终于使得英帝国在1947年6月做出和平过渡权力的决定,但当时在印度本土仍存有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如何将这些国家霸占的领土收回成了印度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

       印度独立后,便积极与法国人商讨归还在印殖民地问题。法国人对此起初并不乐意,但法国人在印度支那的有心无力和印度人积极斡旋下,1954年10月,法国人向印度和平转让了法在印的殖民地本地治里(Pondicherry),并于1956年签署了转让协定。尼赫鲁不无骄傲地说:“这就是我所说的真正的解决,并且如果你用正确的方法,它们也许有时冗长乏味还很慢,但最终为了完整地解决一个问题这条路是最快的。”[2](P38)

       相较于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果阿邦的收回则显得没那么容易。它位于印度南部西海岸,包括果阿(1510年)、达曼(1558年)和第乌(1531年)三部分,三者加起来合计1500平方公里,到1954年大约有63.8万人。[2](P39)由于它独特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印度人对它的未来早有预想。

       (一)独立前后甘地、尼赫鲁等对果阿的态度

       甘地早在印度组建临时政府之前,就在其自办的《民族旗帜》(Harijan)周刊中(1946年6月30日)说:“在自由的印度,果阿不允许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和一个有违这个自由国家的法律而存在。……我将冒险建议果阿的葡萄牙政府承认时代的趋势……而不是通过与英国人签订协议来行使职能。”[3]独立后,甘地也多次强调果阿是印度的一部分,“果阿是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但它是在整体地理印度之内的,并且在葡萄牙人与印度果阿人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将葡萄牙写成是果阿印度人的母国是荒谬的。”[2](P41)

       印度革命先锋国大党则在1946年8月的工作委员会上宣布:“果阿一直且必须不可避免地成为印度的一个部分,它必须分享印度人民的自由。它在自由印度的地位和身份仅能与果阿人民咨询决定,不由任何外界政府决定。”[4](P92)随后,国大党又在1948年斋蒲尔(Jaipur)的年会上对此再次重申,“随着印度独立的建立,任何在印度的外国殖民地的继续存在将是异常的,有违印度统一和自由的概念。”[4](P92)

       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反帝殖精神的尼赫鲁对果阿更是多次公开表示要将果阿并入印度版图。他在1950年12月6日的议会上发表的《战争与和平》讲话中就说:“我们实际上不能理解与容忍在印度还有任何外国的据点这一概念。”[5](P248)1951年3月28日,尼赫鲁又在议会上强调,“让我来对关于我们对外国殖民地在印度的政策澄清一下,印度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强权在这个国家有任何据点。我们急切地想给这些地区的人民一个过他们自己生活的机会和选择他们自己未来的权力。”[5](P248)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是战争或通过外交方式实现这个想法。在追求我们的想法时,我们排除使用战争,除非我们被迫用此作为一种解决手段。”[5](P286)这是尼赫鲁首次提到要用武力解决争端的言论。可见尼赫鲁对非暴力还是有所保留的,这就不难理解随后的中印边境冲突和解放果阿的行动。

       由此可见,印度对果阿的态度相当明确,但如何收复无疑是个难题。

       (二)尼赫鲁对武力收复果阿的克制

       独立后,尼赫鲁认为,一旦英国从印度退出,葡法将不可避免地把它们在印度的殖民地和平过渡到印度手中。为了使用外交方式尽早解决果阿问题,1949年,印度在里斯本建立了一个旨在通过协商解决果阿问题的公使馆,并于1950年2月17日向葡萄牙外交部提交了第一个关于公开协商解决此问题的备忘录,但得到的是,葡萄牙1951年6月修改宪法,单方面将果阿改为了葡萄牙的一个海外省,印度政府对这种人为改变果阿身份的做法予以了强烈谴责。[6](P38)而这种做法也引起了印度政府的警觉。是年10月1日,尼赫鲁就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问题的议会讲话中强调:“这些领土应该成为印度的一部分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些地区的持续殖民统治是不合潮流的,且一定会导致不断的摩擦。当印度它自己是一个主权国家时,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允许这些外国飞地继续存在,随着印度的独立,这些理由都已经消失。”[7](P299)

       1953年1月,印驻葡公使馆又向葡萄牙外交部提交了另一个备忘录,指出:“人为的政治障碍是由一个历史的插曲造成的,……历史不再阻止(印度人民)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2](P44~45)但葡萄牙政府不为所动,并于同年6月11日关闭了印度在里本斯的公使馆。葡萄牙政府这种不友好而且时常是令人讨厌的态度,使得这种谈判在1953年终止。设法谋求和平移交葡萄牙在印度大陆上殖民地的企图与希望就此成为泡影。[8]如此,果阿的民族主义者和印度政府开启了一系列解放果阿的措施。

       1954年7月,果阿的民族主义者解放了达德拉(Dadra)和纳格尔(Nagar),8月成立了果阿政府委员会;当月,印度政府对外宣布,不允许葡萄牙人经过印度领土、对果阿进行贸易禁运和停开果阿与印度间的火车,从1955年8月8日起关闭葡萄牙在印度的公使馆。这样两国在1955年8月就断绝了外交关系,这意味着印度寻求外交途径解决果阿问题的阀门已然关闭。正如基辛格博士所指出的,当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问题时,那就只剩下军事手段了,而这只是时间问题。

       受达德拉和纳格尔胜利的鼓舞,更多的印度人和果阿人加入到和平解放果阿的运动中来。1955年8月,果阿爆发了大规模的非暴力独立运动。葡萄牙军队对游行示威者进行射击和逮捕,导致几十名印度人被打死,[9](P165)数千人遭逮捕。印度全国各地掀起了罢工和抗议示威。尼赫鲁为防止事态升级,下令禁止了非果阿人的游行示威。而许多国会议员则变得更为激进,时不时对尼赫鲁等人的政策发出抨击,认为政府太过懦弱,应该采取军事手段来收复果阿。但尼赫鲁此时还是显得相当冷静,他向那些焦躁不安的议员们发表讲话说:“我们对果阿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呢?第一,它必须是和平的方式。这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完全拒绝使用非和平的手段。……如果印度人可以采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不能否决其它国家也会有如此的权力,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他还引证了新中国对澳门问题的态度来说服那些议员,“中国政府并没有因为澳门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变得焦躁不安。……它们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如果它们选择武力解决,那只是小菜一碟。……因此,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智慧与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10](P385~391)尽管如此,这番话也未能压制议员们和他内心的狂躁。

       1956年5月30日,葡萄牙总理萨拉查(Antoniode Oliveira Salazar)在里斯本宣称葡萄牙政府决心维护它在印度殖民地果阿的主权,“(果阿)是完全值得为之做任何牺牲的,不但是因为它是葡萄牙的一部分,更因为它代表着西方文明扩张史。”[11](P406~407)面对葡萄牙人对果阿问题的强硬态度,尼赫鲁在1956年6月4日的孟买果阿人的集会上强调,“果阿人民的利益与印度的利益是相似或完全一致的。”[11](P413)随后,他又在人民院发表演讲时强调:“果阿与印度联邦组成了一个国家。……在印度的自由运动不限于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它的目标就是将这个国家从任何一种形式的外来统治中解救出来。……因此,政府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完全同情果阿人民脱离外来统治和与它的祖国重新统一的渴望。”[10](P372)

       尽管如此,尼赫鲁等人还是认为用和平方式解决果阿问题比较好,并积极向英国和美国求援,希望两国对葡施压以顺利解决。但两国均表示,这是印度政府和葡萄牙政府之间的事情,并不想多事。

       在此情形之下,尼赫鲁解决果阿问题的指针开始逐步向动用武力方向倾斜。

       (三)尼赫鲁对武力解放果阿的爆发

       1959年,尼赫鲁受中印边境问题上理想主义的破灭③、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态度④和大选在即的影响,对果阿的态度就逐渐变得更加强硬起来。

       1961年3月,尼赫鲁在新德里召开的果阿国民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对葡萄牙在果阿的殖民统治予以谴责和要果阿人行动起来解放他们故乡的讲话。8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批准达德拉和纳格尔并入印度联邦。葡萄牙政府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通过巴西驻新德里大使馆给印度政府照会,“这项法案有违葡萄牙的主权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并与1960年4月国际法庭的决断相反(在该次决断中,判定葡萄牙在印度的两块殖民地是葡萄牙的合法领土)。”[6](P40)尼赫鲁对此予以了拒绝,并强调他不能保证印度政府将有一天不会采用武力解决果阿问题。不久后,尼赫鲁传唤了驻孟买的查德赫里将军(Chowdhury),询问如果武力解放果阿是否存在困难,这位将军自信满满地答道:“一切顺利的话只需要24小时,反之,最多48小时。”[12](P328)尼赫鲁不由感到胜券在握,就叫查德赫里将军去找国防部长克里希纳·梅农(Krishna Menon)商讨此事。

       1961年11月17日,驻在安吉边岛(Anjidiv)岛上的葡萄牙军队向一只印度客船开火,并射死了一人。印度政府通过阿拉伯酋长王国大使馆向葡萄牙政府抗议这种无由侵略与肆意杀害及残伤从事正常职业的印度平民的行为。同时,印度政府还向安理会控诉:这只船是在多少年来已定的航程上航行。印度客船萨巴尔马蒂(Sabarmati)并没有得到警吿就受击袭,[8]这显然有违联合国宪章精神。

       随后,印葡纷纷开始加强戒备。葡萄牙从本国空运了2000名士兵到果阿,而印度则从海陆空对果阿地区进行包围,大战一触在即。同时,两国纷纷向安理会主席致函指责对方。对此,英国人表态认为这是印葡两国的事情,它无权干涉。而美国人则通过印驻美大使B.K.尼赫鲁向印度政府传话:“如果印度确实越过了葡萄牙的管辖地和这个问题提交到安理会的话,美国将被迫采取反印立场。”[6](P42~43)但印度政府毫不妥协。

       12月7日,尼赫鲁在议会上说:“正如议会所知道的,我们极不愿意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我必须说,我们对葡萄牙的态度已经忍到极致了,要克制我们的情绪和随之而来的行动对我们一直就有很大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应做好各种可能的发展和结果的准备,并且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达到这个目的。到底会发生什么具体情况,在目前我还不能说,因为它取决于环境和事情的发展,……但当前这种状况是不能容忍的。”[13]

       在此情形之下,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向尼赫鲁写信呼吁避免使用武力,印葡的分歧可以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解决。但印度政府对此毫不理会,并表示“就目前形势而言,葡萄牙人是否留在印度并无协商可能”。第二天(12月11日),尼赫鲁在议会上向葡萄牙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我们的耐心已经耗尽,我们仍然希望葡萄牙人自己或接受他们朋友的建议……放弃他们目前正在做的并接受从果阿撤退的事实。”同时,印度人用飞机散发了关于解放果阿的宣传册——“现在与你们在一起的防御军队是为了保护你们,捍卫长时期从祖国分离出来的领土的荣誉与安全是他们的责任,而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而实现的,”[14]以此来激发果阿人的反葡情绪和给予印度军队相应的配合。

       12月17日,印度政府通过阿联酋政府和巴西大使馆给葡萄牙发出照会:“印度人民决心保证它们的独立的(领土)完整和(铲除在)它们领土上的殖民统治,要求葡萄牙立即从印度的殖民地撤出。”同时,印度陆、海、空方面的军事准备已达到高潮。对此,美驻印大使加耳布雷斯同尼赫鲁进行三次会谈,要求印度避免使用武力解决果阿问题,如此将损害印度的国际地位。[15](P6)尼赫鲁受前不久中印边境冲突的影响和大选在即的考虑,决定一意孤行,军事手段解决果阿问题是无可挽回的,除非葡萄牙自行放弃,“如果印度不采取行动,果阿将变成一个外国军事堡垒。”[16](P158)

       12月18日零点,尼赫鲁抛弃了他一贯提倡的非暴力解决争端的外衣,实施了“维贾伊行动”(Operation Vijay),由此果阿危机爆发。印度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一举解放了达曼、第乌和果阿,而这一过程仅用了36个小时,⑤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果阿事件。

       二、果阿事件爆发前,苏联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与立场

       果阿事件爆发前,苏联对此的态度,集中体现在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1955年11月对印度进行为期18天的访问讲话中。

       在访问中,为了提升苏联在印度的影响和诱使印度的外交指针向苏联偏摆,两人不断抛出诱饵,“你们想建设工厂吗?……或许你们经验不足吧?那么,找我们,……你们想建设电力站吗?要是你们在这方面没有经验,要是你们需要技术上的帮助,那么,找我们”[17](P44),“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个邦”[17](P111~113)。如此,两人自然也不会遗漏针对日益紧张的果阿问题发表鸿篇大论,这样的话,不仅有违初衷,更何况尼赫鲁也是不会答应的。

       果不其然,11月28日,布尔加宁就在马德拉斯的讲话中强调:“欧洲的某些国家到现在还不能懂得,时代变了,旧殖民制度一去不复返了。向来是印度的领土之上一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葡萄牙的殖民地果阿是毫无道理的。这是文明人民的耻辱。(掌声)苏联人民过去一直是,并且将永远是同情为反对殖民主义和它的残余而斗争的人们的。(暴风雨般的掌声)”仅两天后,赫鲁晓夫则在加尔各答的讲话中强调果阿将属于印度。他说:“今天,还有一些国家,象虱子一样叮在健康人身上。这里我所指的是葡萄牙,它不愿意退出果阿,不让这块当属于印度的领土从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掌声)但是,这不是迟早的事,果阿必将从外国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成为印度共和国的一部分。(暴风雨般的掌声)”[17](P88;P103)

       就在两人的讲话迎来印度人阵阵“印地,露西——巴依,巴依”(印地语:印俄人民是兄弟)欢呼的同时,葡萄牙人坐不住了,赶紧向美国人求援。12月2日,葡萄牙外交部长库纳(Kuhna)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Dulles)发表了就果阿问题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政府表示将坚决支持葡萄牙政府保持它对印度领土果阿的统治的要求。为此,甚至可以利用北大西洋集团的军事机构。[18](P82)4天后(12月6日),杜勒斯又在记者招待会上直言,“根据葡萄牙的法律果阿是葡萄牙的一个省,印度对此也是不会怀疑的。”[19](P212)丘吉尔(Churchill)对此大加赞扬,“杜勒斯,做得很对,很对”。[20](P349)

       杜勒斯此举显然有违印度民意,洛克菲勒在给艾森豪威尔的秘密信中披露,“美国国务卿在果阿问题上维护葡萄牙人的立场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使得美国在印度的威信剧烈下降,特别是在杜勒斯发表了葡萄牙应当保有果阿的言论以后。”[21]

       这种藐视苏联威信,无视印度主权的言语,在激怒印度人的同时,苏联人焉能示弱。12月13日,赫鲁晓夫在接见印度国会议员讲话时,称葡萄牙就是个窃贼。他说:“我感到惊奇的是,我们的反对殖民主义特别是反对葡萄牙在果阿和在印度领土上的其它葡萄牙属地继续进行殖民统治的言论,竟然引起某些美国政界人士出面来为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辩护,理由是这些属地在他们手中已经有四百年了。不论过去多少年,贼脏仍然是贼赃,它必须归还原主。贼赃应该归还,而且还要加上利息。当然,如果有良心的话。(暴风雨般的掌声)”次日(12月14日),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在新德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强调:“人人都知道果阿是印度领土的一部分。……不管殖民者是否喜欢,……将不得不从不是他们自己的领土的土地上滚出去。”[17](P128~129;P136)对此,自然受到尼赫鲁等人的赞赏,“这是苏联领导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讲的。”[22](P76)

       毫无疑问,布尔加宁和赫鲁晓夫对果阿的坚定支持态度极大地提升了印度收复果阿的信心与决心,并很好地刺激了尼赫鲁武力收复果阿的神经中枢。

       三、果阿事件爆发后,苏联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态度与立场

       尼赫鲁武力解放果阿的举动无疑让世人大吃一惊,世界各国对此褒贬不一。西方各国从与葡的天然关系和阵营稳定等因素考虑,纷纷发表对印度政府此举表示“遗憾、震惊、沮丧”言论。

       英联邦国防事务大臣邓肯·桑迪斯(DuncanSandys)当天在下议院说(12月18日):“尽管英国一直理解印度人民将果阿、达曼和第乌并入印度联邦的自然渴望,……(但他)必须明确说明英国政府对印度政府为达政治目的而使用武力的决定深表遗憾”;英国反对党领袖休·盖茨克尔(Hugh Caitskell)也对印度在解决它与葡萄牙的争端中求助于武力的方式深表遗憾;联合国秘书长吴丹(U.Thant)在当天就强烈敦促这个问题应该立即提交到联合国,“我们对这些不同的呼吁竟然未起任何作用深表遗憾”;法国则表示震惊和遗憾;巴基斯坦称此为“赤裸裸的军事主义……世界现在已经知道印度有双重标准”;[23](P18623~1、2、3)巴西也在12月18日向安理会表示:“巴西政府对印度联邦以武装侵略葡萄牙的领土果阿、达曼和迪乌深感不安。巴西政府认为这种行动绝对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禁止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的各项原则。巴西政府只能表示惊讶,看到像印度联邦这样一个(崇尚与倡导非暴力的)国家竟有这种行为。”[24]尼赫鲁也由此被美国认为是“伪君子”,“妓院的说谎者”和强权主义者。[9](P174)

       在此情形之下,苏联对此予以难能可贵的坚定支持,这其中尤以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的声援和苏联在联合国对印度的支持为最,极大地捍卫了印度的基本国家利益与尊严。

       (一)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对尼赫鲁的声援

       在果阿事件爆发的当天(12月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恰逢”在印度访问(为获得苏联对印度果阿问题的支持,印度事先就已经告知了苏联决策层[25])。他无论走到哪里均对印度在果阿的行动表示是正义的、合法的,并声称苏联将给予印度必要的援助。在孟买,他说:“(苏联)热烈支持印度解放和统一葡萄牙飞地果阿、达曼和第乌的行动,……支持废除殖民主义的一切形式和表现;”[26]在加尔各答(12月21日),“在消灭果阿、达曼和第乌的外国殖民统治的残余的正义事业中,苏联人民完全站在印度一边。”[26]因此,若印度因解放果阿而发生危机,是能够得到苏联的友好援助的。

       而赫鲁晓夫则三度发电给尼赫鲁表示祝贺。在事发当天,他给尼赫鲁发去贺电表示印度政府采取的铲除殖民主义在印度据点的行动决定是完全合法且正义的,苏联人民完全一致同意这些行为;[23](P18623~18624)两天后(20日),赫鲁晓夫又在给尼赫鲁祝贺的电报中说:“印度政府消灭在它领土上的殖民主义堡垒的果断行动是完全合法和有理由的。……苏联人民一致支持这些行动并祝贺友好的印度在巩固它的独立方面取得成功;”[27]当尼赫鲁在面对西方世界对此的严重不满显得有点手足无措时,⑥赫鲁晓夫则在22日(即事件爆发后的第4天)再次给尼赫鲁发贺电,为尼赫鲁鼓气,“印度政府铲除其领土上的殖民主义遗留的行动决定是绝对合法和正义的,……苏联人民一致支持这些行为并祝愿成功属于友好的印度。……葡萄牙应该退出印度的要求不是一个国际冲突,也并没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威胁。”[16](P153~154)“印度政府所采取的举措对人类瓦解殖民体制的崇高斗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8]事后一年,赫鲁晓夫还在1962年12月12日的最高苏维埃讲话中一再强调印度解放果阿、达曼和第乌的正确性,他说:“印度解放了果阿、第乌和达曼。这是印度国土上的殖民主义残余。……印度,它的政府表现了忍耐精神,对这种情况容忍了若干年,然后就动手赶走了殖民主义者。他们做得对吗?当然是对的!”[29]

       苏联除了通过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对印度解放果阿的行动予以积极声援以外,还在联合国为印度积极据理抗争,动用宝贵的否决权,对印度巩固该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苏联在联合国对印度的支持

       战斗打响不久,葡萄牙就积极寻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安理会的支持。在北大西洋公约的特别会议上,葡萄牙政府积极呼吁北大西洋公约成员支持其在安理会所提交的议案,除爱尔兰以外均表示支持葡的要求。在联合国,葡萄牙控诉印度对果阿的行动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忍的。它公然侵犯葡萄牙的主权,违反了联合国的宪章,”并要求联合国“立刻召开安全理事会,制止印度联邦这种应予谴责的侵略行为,下令立刻停火,要印度立刻从葡萄牙的领土果阿、达曼和迪乌撤返所有侵略军队。”[30]

       葡萄牙的控诉很快就得到了美国的共鸣。美驻联合国代表史蒂文森(Adlai Ewing Stevenson)在安理会上支持“(印度的)这个行为对我们来说十分痛苦。……我们诚挚地强烈要求印度从它们所侵占的领土上撤出,我们诚挚地呼吁停火,我们诚挚地强烈要求印葡通过谈判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必须马上立即停火,我们坚持认为入侵部队必须马上撤出。……宪章禁止使用武力,……这是安理会支持它的责任。”[23](P18623~18627)随后,在美国的倡导下,一个由美英法等五国起草的谴责印度使用武力呼吁停火和撤军的议案提交到安理会。该议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立即停战;2.印度军队立即撤出到12月17日以前所在的位置;3.强烈要求印葡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准则制定出一个永久解决分歧的方案;4.联合国秘书长对此进行适当的援助。[31]显然,这个议案并不是从尊重印度国家主权与尊严考虑的一个议案,最终由于苏联的否决票,没有获得通过。对此,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佐林声色俱厉地说:“果阿问题完全是印度的内部事务不应拿到安理会来讨论。但,如果确实有必要,讨论的主题就应该是葡萄牙自己对它所承诺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违背问题。葡萄牙并没有履行也不打算履行这个宣言(在第15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决议,葡萄牙是联合国会员国之一就应该对此遵守)。因此,它对世界不同地方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威胁……当葡萄牙在安哥拉射杀成千上万人时,英美既没有谴责葡萄牙,也并没有要求葡萄牙停火和撤军。而当提到印度解放其被殖民的人民和领土时,就指责印度违背了联合国宪章。(这是多么的可耻!)……苏联将与印度和果阿人民在他们解放葡萄牙殖民地的斗争中团结一致。”[23](P18623~18627)

       随后,在苏联的倡导下,一个由利比亚、锡兰和阿拉伯酋长王国三国提交的旨在维护印度主权完整独立的提案提交到了安理会。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印度的葡萄牙所宣称的飞地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并阻碍了印度共和国的统一;其次,要求安理会拒绝葡萄牙对印度“侵略”的控诉;最后,要求葡萄牙停止敌意行动,并与其在废除它在印度的殖民地方面与印度合作。但由于西方七国的反对,[31]未能通过。

       苏联在安理会的举动使得葡萄牙总理萨拉查恼羞成怒,竟以退出联合国相要挟。他在1962年1月3日的国会上宣称:“安理会未能阻止一个国家赤裸裸侵略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苏联的否决,而这表明联合国的有效权力已经传到了共产主义和亚非国家的手中,……联合国现在已经没用了。……尽管它不会是第一个离开联合国的国家,但一定是第一批中的一个。同时,葡萄牙将拒绝在与我们直接利益无关的事情与联合国进行任何合作。”[23](P18623~18629)

       可见,正是由于苏联人对印度解放果阿行动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印度保住了解放果阿的成果,极大地维护了印度的根本国家利益。对此,印度学者奈斯指出:“在由像美英等西方殖民者们把持的安理会,如果没有苏联对印度的坚定支持,很难以想象印度的主权、统一与安全将会发生什么。如果苏联没有否决英美在安理会的议案,果阿将成为另一个对印度政治统一和主权的威胁,苏联在安理会的行动避免了有可能演发成一场灾难性国际冲突的危机。”[16](P156)

       应该说尼赫鲁此举对印度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种方式无疑昭示了其心中的地区霸权和大国政治思想。而苏联对此的积极支持更使得这些思想在印度国内政界不断膨胀,为随后中印战争及印巴的2次战争爆发埋下了巨大祸根。同时,苏联也欢迎印度采取激进态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削弱印度与西方各国的关系且使之尖锐化,而且也可以达到印度对苏联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最终使其慢慢并入苏联外交轨道的战略目的。而苏联在此问题上的积极肯定态度,一方面充当了印度维权代言人的角色,证明了印苏友谊的可靠、稳定;另一方面为苏联印遏中战略的实施在无形中添加了一把火。正如美学者比亚勒在其《苏联的稳定和变迁》中所述:“苏联的立场事实上是从属于它自己的发展的要求,同资本主义的立场没有多大差别。”[32](P271)

       四、结语

       1961年果阿事件的爆发,不仅是尼赫鲁对非暴力思想有所保留的体现,更是其在南亚地区推行地区强权政治的佐证之一。它对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加速了印度向苏联靠拢的步伐,更是助长了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嚣张气焰与“夜郎”精神。如此,大大加速了1962年中印战争的到来。

       注释:

       ①在朝鲜战争初期印度支持美国,但随着战争的延续,印度继而转变为亲苏中,对此西方媒体称尼赫鲁是一个“出尔反尔”、“糊涂的”人等等,具体参见刘名望:《印苏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政策及战略考量》,《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4期,第55~60页。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尼赫鲁政府对英、法、以的侵略行径予以了强烈谴责,但对苏军在匈牙利的军事镇压行动,则以不明真相为由,为苏联在各种场合做伪辩。关于印度在此二事件中的态度,具体参见刘名望:《印度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的政策探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第61~66页。

       ②具体参见Arthur Stein,India and the Soviet Union:the Nehru er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P136~138.; Banerjee Brojendra Nath,India's Political Unity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New Delhi:Paribus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1985,P156~158.;陶亮,李敏:《尼赫鲁对果阿问题的处理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第87~105页;李华:《苏联声援印度收复果阿及其动因:以1955年苏联领导人访印演讲为视角》,《潍坊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31~34页。

       ③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提出了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等地区3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遭到中国政府的断然拒绝。

       ④既然印度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到苏联的支持,在果阿问题上得到苏联的鼎力也就绝不是问题。

       ⑤关于解放的详细过程可以参阅,36小时武装压境收复“南亚香港”(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9-26/5326835.shtml0)。印度政府在29日对外发布公告称,在这次行动中,印度死了22名军人,包括2名军官和1名下级军官及19人其它军人,伤53人;葡则有1名军官死亡和16名其它军人死亡,伤38人。印外交部宣布收复果阿作战中双方伤亡数字,《参考资料》,1962年1月2日第4774期,下午版第9页。

       ⑥当西方对印度的果阿行动大加指责时,印度方面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因为当时印度政府并没有相关诉书,仅有克里希那·梅农的关于葡萄牙军队朝奉命进入果阿的印度军队开火的声明。Rear Admiral Satyindra Singh,Blueprint to Bluewater:The Indian Navy 1951~1965,New Delhi:Lancer International,1992.p421.

标签:;  ;  ;  ;  

苏联在1961年果阿事件中的作用_英国殖民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