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秀燕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七中学 266000
【摘要】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STEAM教育模式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导向性的特征。在学科教学实践中,STEAM教育模式能够拓宽学科教学的范畴,激活学习者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学科实践活动中。2017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要求要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而编程正式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必不可缺的工具。为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8年3月份,青岛市基础教育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设置Python编程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关键词】STEAM教育;Python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68-01
一、前言
2015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明确提出,要“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STEAM教育理念的推广,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STEAM教育理念融合了科学(Science)、 技 术 (Technology)、 工 程 (Engineering) 、艺术(ART)和数学 (Mathematics)为主要课程的教育,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合各学科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基于Python语言的免费开源共享、移植扩展性强以及拥有强大的库的特点,融合STEAM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设置为每周一节课,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只需要达到合格水平即为通过考试。然而,现在初中生面临其他学科升学压力大、课程设置多等许多问题,并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些因素使得Python编程的教学面临许多的困难。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Python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以STEAM为引导,探索Python教学模式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Python课程教学,并且将其课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提并论,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指出要构建互联网+基础课程模式,将人机互动、物物互联、信息转化融合到教育体系中,提升Python教学的实效性,尤其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培养科学精神,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STEAM代表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概念,STEAM 教育以整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引导学习动手实践,以寻求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方法。STEAM分别是指S(科学Science)、T(技术technology)、E(工程Engineering)、A(人文Arts)、M(数学Mathematics)。这表明,STEAM教育理念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这种综合性并非学科的随意融合,而是将种类思想、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新技巧有机整合,形成合力,促进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STEAM教育理念推动Python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STEAM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典范。
三、融合STEAM模式,培养跨学科思维
STEAM强调多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整合,支持学生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的方式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教学中融合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艺术等各类学科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尤其是要将技术运用到其他学科的问题中,解决各个学科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时,教师要融合STEA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中的问题。STEAM教育模式就是要关注实际问题,注重实践探索,以科学创新为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的活动中。
四、融入现实问题,培养信息综合素养
Python教学可以在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Python及美术知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设计不同的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TEAM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但不能单纯的认为就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组合。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充分运用STEAM理念促进Python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在进行python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问题,融合的技术和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融合STEAM教育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探索中,要将自主探究与操作指导有机融合,联接“教——学——做”各个环节,激励学生参与到技术探究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提升初中Python教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借助STEAM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
五、小结
在初中教育阶段,要构建科学化、体系化、层次化、信息化的课堂系统,要将Python课程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模块,建设理念新颖、方法多样、模式灵活的应用课程。在初中Python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探索活动中。教师要以STEAM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探索初python课程的构建和创新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steam教育理念,融合通用技术课程的心理念,尤其是python创新理念,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雷诗君. 谈中国创新作品实践中的信息因素——实践内容的认知与操作技巧的表现[J]. 大众文艺,2016,(20):165.
[2]戴媛媛. 技巧和计算机教学活动表现的平衡——浅析信息技术指导中的活动设计技巧训练[J]. 艺术研究,2016,(02):54-55.
[3]管民. 浅议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及其探索技巧——以初中计算机教学为例[J]. 丝绸之路,2013,(04):126-127.
作者简介
鞠秀燕,(1989,7-),女,汉 ,山东省潍坊诸城市,从事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学历:研究生,中学二级,毕业院校于东北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鞠秀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教育理念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模式论文; 学科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