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科研工作的辩证统一观_辩证思维论文

编辑科研工作的辩证统一观_辩证思维论文

编研工作的辩证统一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作论文,统一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889(2001)04-0113-07

编辑人员是否应该从事研究工作,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是个什么关系,近十多年来一直是编辑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编辑与学者、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既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关系,也不是能简单地将两者等同起来的混为一谈。一方面,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研究工作则是具备这种创造性的活水源头,因此研究工作是编辑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编辑人员必须从事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作为编辑工作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研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编辑人员与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工作有较大区别。看不到前者,就看不到编辑与研究工作之间的统一性,看不到后者,就看不到两者之间的矛盾性。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可否这样形象地概括为:一名优秀的研究人员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人员,而一名优秀的编辑人员起码应是一名合格的研究人员。从编研结合到编研相长,则是一种强调两者辩证统一的编研观。

编辑人员必须开展研究工作,具备研究者的素质,这是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增强编辑队伍自身活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编辑人员实现由传统型编辑向现代型编辑转变的必然要求。学术性、专业性编辑出版人员尤其如此。可以说,在编辑工作的整个流程、各个环节中都渗透着研究工作。以学术期刊为例。

首先是选题策划。能否抓住本学科领域中理论上出现突破性进展的前沿问题以及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刊物上迅速、充分、深入地予以体现,是期刊发挥其舆论先锋、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作用,对理论建设和改革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和关键。而要选好题,编辑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素养,时刻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预见性,能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不断跟踪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密切关注在各个不同时期引起人们热烈讨论的重大现实问题。其次是组织稿件。要有充足的符合选题要求的高质量稿件,编辑人员必须主动出击,走进作者,和广大的作者、特别是高层次的作者建立紧密的联系。编辑人员要找准作者,打动作者,不单单是要主动热情,尊重作者,更主要的是要心中有数,熟悉作者,能就相关问题与作者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直接的思想碰撞,与作者成为感情上相融洽、思想上能共鸣、心灵上可沟通的知心朋友。再次是审阅来稿。作者的主动投稿是稿件的基本来源,编辑人员要善于在众多来稿中挑选出基本达到刊物要求的满意稿件,并在此过程中结识新作者,发现有潜质的青年作者,了解目前的研究动向,捕捉人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而要做到这些,编辑人员自身具有真才实学,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行家里手是基础和前提。

在编辑加工中,校正文中的错误,弥补文章的不足,保持作者的风格,凸显文中的精华又要求编辑人员一方面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背景知识、熟练的编辑技巧,另一方面必须熟悉专业知识,能吃透作者的观点,准确评价文章的内容,并将语言功夫、专业知识和编辑技巧融为一体,综合地加以运用,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如果编辑人员自身有研究和写作的经历,对作者和作品就会有更真切的理解。

刊物每期刊发的文章很多,如何组合编排,设置栏目,才能形成重点,发掘新意,发挥文章的组合效应?怎样安排文章的先后次序,制作大大小小的标题,才能主次分明,恰当得体?这些看似纯属形式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与内容密切相关,里面大有文章,需要编辑人员有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构思。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编辑工作决不是单纯地涂抹圈点的文字工作,更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简单地把文字变成铅字的技术工作;编辑人员也不是文字匠或熟练工。编辑工作中既有“术”又有“学”,要做好编辑工作,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品位,编辑人员既要研究编辑工作自身的客观规律,了解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精通各种编辑业务,又要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前者是对所有编辑人员的共同要求,后者因具体的编辑对象而异,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因此,编辑人员应当具备研究人员的素质,成为编辑学科和相关专业的精兵强将;应将研究工作视为编辑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是提高编辑工作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开展学术研究不仅是提高编辑出版质量的需要,也是增强编辑队伍活力的需要。现在编辑队伍要留住人才、稳定人心很难,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多训练有素、功底扎实、正值盛年的编辑人员不安心编辑工作,纷纷转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编辑队伍非学术化、非专业化倾向日趋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编辑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编辑人员地位低,待遇低,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编辑工作本身日益贫困化,变成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的文字活和技术活,对编辑人员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也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很多编辑人员终日忙于应付编辑业务,完成工作指标,他们渐渐远离学术,疏于自身提高,自我价值无法得以实现。倡导编辑人员开展研究工作,能够提高编辑人员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增加编辑工作的学术含量和文化底蕴,对于提高编辑出版的质量和促进编辑人员自身的事业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增强编辑队伍活力的重要途径。要留住人才,既要待遇留人,更要事业留人。两者必须双管齐下,不可编废。

在大一统的年代,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人文社会科学更是如此,研究和创作无非是政策的演绎或诠释,出版物的质量和销路无关紧要,与出版机构自身的关系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人员既毋需策划选题,联系作者,也不必考虑读者需求,担心出版销路,只需守株待兔,等米下锅,成为道道地地的文字匠和熟练工,编辑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大大简化和萎缩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文化科学事业发展迅猛,出版市场日见繁荣,出版社、期刊社在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新的形势下,有论者提出,编辑人员应实现角色转换,不仅要做好常规的编辑业务,更要走出书斋,更多地考虑读者心理、出版宣传和市场营销,成为“跑得动”的“活动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要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编辑角色的转变,编辑人员既要“跑得动”,成为“活动家”、外向型编辑,又要“坐得下”,成为“学问家”、学者型编辑。惟其如此,才能编辑出版既有较高品位又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出版物。

很多人之所以普遍地对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表示不理解,甚至提出批评,主要是对编辑工作性质和特点缺乏全面认识。

首先,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又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精神生产劳动的特殊精神生产劳动。编辑工作或者说编辑人员的创造性具有间接性、依附性、隐蔽性等特征。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之一,编辑人员在整个编辑流程中所进行的种种创造性精神生产劳动,具有不系统性、再创造性等特殊,其成果直接渗透、融会、凝聚在作者本人的精神产品中,自身不具备独立的存在形式。而且不论是图书还是期刊编辑成果,一般是由编辑人员群体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1]正是因为这样,编辑工作常常被称为“为人作嫁”,编辑人员则被誉为“无名英雄”,而编辑工作、编辑人员劳动的创造性则很难为一般的人所认识和理解。编辑人员,尤其是学术性出版物编辑人员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是以其具备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研究性哪来的创造性,恐怕连最基本的编辑业务都做不好。既然很多人忽视了编辑工作的创造性,那么对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编辑工作是一种必须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很强的精神生产劳动。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抽取其共性,将编辑工作和编辑人员作为一项职业和一类人员来进行研究,但在实践中,却只存在着具体某一方面的编辑工作和编辑人员,总是和某一特定的学科专业相联系的。而编辑学科就其本身而言,它研究的是编辑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只与编辑行为方式相关联,而与编辑内容即精神产品的专业属性无涉。因此,对于具体从事某学科领域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来说,既必须研究和熟悉编辑学科,又必须研究和熟悉相关学科领域才行。我国出版界的老前辈舒新城先生曾说过:“一个大学毕业生,经过短期的专业训练,可以教书或作科学研究工作,但却很难在出版社担任编辑”[2],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大学并不有直接培养出作家来一样,大学也不能直接培养出编辑。但人们往往注意到的是编辑工作的编辑属性,而忽视了编辑工作的专业属性,只看到了编辑形式却看不到编辑内容。因此,很自然地就有了编辑人员不必从事研究工作,或者只需研究编辑学科,研究相关学科领域则是“不务正业”的误解。其实,倡导编辑人员从事学术研究,一身而二任,是自古以来我国编辑出版界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更是极为普遍。可惜的是,这种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反而渐渐为人们所淡忘。我国的很多著名学者和作家大都有过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不少资深编辑人员同时也是知名的学者或作家,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为他们从事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又运用其扎实的功力和深厚的学养,极大地提高了编辑出版的质量和品位。他们既是编辑家又是学问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编研结合、编研相长的美谈佳话。[3]

编研结合和编研相长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普遍,这是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相比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大量的科研经费;在与作者特别是与知名专家学者频频交往的过程中,编辑人员更容易获得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为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更容易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这些都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编辑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在专门性较强的出版机构中,因为涉及的学科专业比较少,编研结合和编研相长更容易些;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出版机构,由于涉及学科门类较多和编辑人员人手有限,做到编研结合和编研相长困难要多些。但归根到底,编研结合与编研相长与编辑人员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学术素养关系最密切,是一个逐步实现和加深的过程。编辑出版工作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由专职编辑人员负责编辑出版业务,是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重要前提。鼓励编辑人员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对于编辑人员提高组稿、审稿的能力和改稿、校对的质量,最终对于加强刊物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提高刊物的学术层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编辑人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增强编辑队伍的活力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充分肯定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在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之间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应持一种辩证统一的编研结合观。过去有论者在倡导编研结合时比较简单化,对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之间复杂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味地强调编研结合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在认识上同样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编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客观的存在,如不能正确认识,编研结合所带来的可能就不是编研相长,而是编研相扰了。至少会给编辑队伍中那些视编辑工作为儿戏,整天醉心于通过所谓的研究来换取个人名利的人提供某种合理的借口和幌子。至于编辑人员学者化的口号,则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嫌,其片面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关系上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关键是要弄清作为编辑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研究工作与专门的研究工作,或者说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与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之间的区别和不同。

第一,在研究工作的目的上。不论是谁从事研究工作,就研究工作本身而言,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探寻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思想和观念,获得新的发明创造,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但就研究工作与编辑工作的关系而言,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工作促进编辑工作的开展,提高编辑出版的质量。必须紧紧围绕编辑工作这个中心开展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的优势转化为编辑的优势,为中心工作服务,这是编辑人员与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最大不同。换言之,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与其说是研究工作的需要,毋宁说是编辑工作自身的要求。因此,衡量编辑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成效,既要看其研究成果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看研究工作是否促进了编辑工作。如果编研结合达不到编研相长的目的,甚至影响了编辑工作的正常进行,那就是适得其反。

第二,在研究工作的对象上。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专致于某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还是同时进行两个以上的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完全因人而异。但对编辑人员而言,则应当致力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即从事编辑学科和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并且应尽量将两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由编辑工作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由编辑人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所决定的。当然,就每个编辑个体来说,在编辑学科和专业学科之间可以有主次之分,程度之别。

第三,在研究工作的范围上。对于研究工作本身来讲,一般是要求在广博基础上的专深,强调的是专深。编辑人员在从事研究工作时,尽管也必须遵循研究工作自身的规律,但也不能太专太窄,研究的问题也不能过于边缘化,在广博与专深之间应侧重于广博,否则不利于编研结合。编辑人员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不一定要求很专深,但在可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宽泛些,并尽量与自己负责的编辑范围相吻合。在各出版机构内部,编辑人员是一个群体,因此,具体到每个编辑人员到底研究什么方向,应有一个分工协作、整体安排,既要考虑到每个编辑人员的专长和兴趣,又要考虑到编辑工作的整体需要。

第四,在研究工作的程度上。编研结合是对所有编辑人员的共同要求,但在一个编辑集体内部,不同编辑人员的能力水平和职责分工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研究工作的程度上也应有所不同,要因人而异,实事求是。一般来说,出版社或期刊社的业务领导,他们应更多地考虑大政方针,把握出版方向和学科动态,而承担具体的编辑业务则少些,因此在研究工作方面应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的领域应更宽泛些,以研带编,发挥研究对编辑工作的导向作用。对一般编辑人员来说,他们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具体编辑业务上,研究的内容应更专精些,因此应以研促编,发挥研究对编辑工作的补充作用。这与各自在编辑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责和应起的作用是相一致的。

第五,在研究工作的途径上。编研结合最大的矛盾可能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研究人员则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每个编辑人员都必须明确,在编辑与研究工作之间,前者是主,后者是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编研结合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编辑工作,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因此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必须以编辑工作为重。在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相冲突时,编辑工作优先,决不能主次颠倒。编辑人员在从事研究工作时要注重点滴积累,日积月累,切忌贪多求大,急于事功,影响编辑工作。为此,编辑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可以在职或脱产进修学习,也可以参加有关的科研项目或学术活动。出版社、期刊社的领导应将编辑人员的进修、科研纳入编辑工作的整体规划,为编辑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和各种便利条件,有条件的甚至可以为编辑人员提供“学术休假”,而不是让编辑人员整天忙于业务和事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编研结合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在编辑工作之中,即结合具体的编辑工作开展研究,比较切实可行。边编边研是编研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实践表明,研究工作和编辑工作完全融为一体,既能有效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研究的体会心得也最深刻,能够相互兼顾。

由此看来,在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之间,编辑人员与研究人员之间不能简单直接地划上等号,否则,就会导致编辑工作、编辑人员的泛化甚至异化,丧失自身的特性,其消极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正视矛盾,合理安排,明确主次,统筹兼顾,才能化解编研工作之间的矛盾,发挥编研结合的优势,真正做到通过编研结合达到编研相长的目的,实现编辑工作与研究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标签:;  

编辑科研工作的辩证统一观_辩证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