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析论文_张玲玲

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析论文_张玲玲

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现代建筑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发展;探析

引言

生态建筑既是对城市本身的节能环保,更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坚持以人为本,节约能源的原则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发,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建筑设计要和生态化理念结合起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建筑可节省能源,对社会的发展也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将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

1 生态建筑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1.1生态建筑设计的定义

生态建筑设计是通过对建筑过程中需要的基础物质加以整合,在相应的生态系统内进行能量转换,从而实现对能源的节约。生态建筑的前提是要尊重和保护大自然,然后注重减少能源消耗,建设和谐环保的建筑空间,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总体来看,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就是把建筑自身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利用人力进行改造,使得这一生态系统能够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2 生态建筑的特点

1.2.1节能与利用可再生能源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主要采用蓄热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来降低能耗,确保现有能源在实际中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时综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整体效用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降低石油、煤炭等无法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光照与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将建筑材料潜在的蓄热及绝热性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冬季来临时,发挥太阳能的取暖性能,夏季来临时,则通过太阳能降温,购置遮阳效果好的设施设备降低夏季的炙热,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的居住环境。

1.2.2 材料再生利用

购置大量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资源,比如工程施工中,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建筑投入实际使用时,可采用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好选用建筑所在区域的建材,节约材料运输成本。

1.2.3促进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物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涉及现有建筑、街道及部分人造景观在内的一种直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人为观念、社会体系等潜在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人类居住场地的空间环境逐步向周围社会环境靠拢,才能真正体会安逸性。所以生态建筑中,促进了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

2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2.1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现阶段,环境问题逐渐严峻起来,人们开始意识到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并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开始深入的考虑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行这一战略最大的特点是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在很多的领域进行改革,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都起到很好的保护的作用模式,对于千百年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生态建筑和自然环境愈发相融,生态建筑设计会逐步的往这一方向发展

现如今,建筑的模式很多样化,并不固定,所以如何对大自然加以利用,使得建筑很好地融入到我们的实际的生活之中,这需要我们进行技术方面的不断地创新,在多方位进行更为具体的研究考察,只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3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在高层建筑空间设计阶段,需要综合分析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形式,

以庭院空间的有效利用为基础,对布局特征以及空间经济指标进行掌握,以生态空间形式作为基础,进一步考虑温度、自然光等要求,进行分区化设计,满足区域性设计指标的具体要求。在设计交通核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还要考虑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在设计平面空间布置时,尽量以南北朝向为主,从而使平面空间布置达到最有效。在组合设计阶段,对建筑结构体系有严格的要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比较特殊,为人类创造需要的自然能源和生物能源,高层建筑设计阶段需要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采用和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形式,以地段设计作为基础,结合土地、环境和植被等特点,全面分析区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4生态和节能设计

近些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协调性原则作为基础,对能源进行充分的应用。实施过程秉承最小化原则和循环再生的原则,生态节能应用过程中要对原则和比例进行分析,根据自然环境以及要素等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掌握后,要以保护环境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资源,注重自然通风,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努力控制水的消耗,减少污水量是关键所在。设计人员要掌握绿色植物、水以及污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管道系统进行掌握,以建筑材料的设计作为基础,充分开发和利用流失水,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以保证人体健康作为基础,绿色植物也与建筑相结合用于在排入周围环境前治理充满化学物质的肥水。在一些建筑实例当中绿色植物和其他生物甚至被用来把废水转化成饮用水。

2.5生命体特征的理念

高层建筑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例如:从设计到决策,从建设到拆除,这个生命周期当中从生态角度分析,分别是成长、成熟和衰亡,因此两者有着同样的生命状态。高层建筑设计可以运用自我调节功能、净化功能以及整体完善性功能等,由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自然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减少自身污染物的排放。

2.6清洁能源的使用

生态建筑需要依赖当前比较先进的能源技术,这样会大大缩减对有限的资源的利用,这也有效的减少了对能源的损耗,对于周围的环境来说也是很好的一项措施,生态建筑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很小,还有它的可持续性,这些均需要对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用到的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就目前来讲,太阳能是最丰富和最容易利用的能源,而且用之不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利用。地热能也是非常绿色和持续的能源,生物能在现在也运用的非常广泛,运用植物进行环境的调节产生清洁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实现建筑的环保和绿色节能。

2.7室内设计生态化

基于生态建筑观理念下的室内设计,需充分考虑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主要从节约能源、资源、实用性强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缩减对装饰材料应用量,计划好装饰成本。在整个室内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多加考虑材料使用之后是否能循环利用,在室内通风、采光、噪音处理等方面,可选择自然资源,充分应用自然采光,使室内空间得到相应的拓宽。同时能够把绿色设计理念引申到整个室内的绿化设施、阳台、庭院等空间设计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能源匮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基于此,以上内容就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陈玲琳,彭可威.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345.

[2]李旭.浅析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42.

[3]陈重,郭清峰.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2):82-83.

[4]李剑.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1):82-83.

[5]杜云丹,刘扬.对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6(06):32+38.

论文作者:张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析论文_张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