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_养老保险论文

如何构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企业职工论文,基本养老保险论文,评价指标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客观评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使用绩效,笔者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尝试建立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围绕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14个指标开展绩效审计评价,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原则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效果、管理和服务质量,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比较,检测和跟踪养老保险基金运行过程,对各项指标与参照值进行比较,对其运行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指标和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政策和资源配置,使之达到优化。

      (一)全面性与重要性原则兼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面宽,关系到亿万职工的利益,在设计和选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时时要全面考虑,力争使其引导作用发挥到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的侧面和内容特征,对于评价养老保险基金绩效所起的作用也有较大差别,指标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的政策倾向。因此,所选取指标在反映全面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反映重要作用和重要政策,做到全面性与重要性兼顾。

      (二)定量原则与定性原则兼顾。养老保险筹集、使用和管理涉及的方面往往包含多个方面,既有社会发展及稳定的需要又有经济的要求,有的指标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价,有的又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评价。单凭定量指标会显得过于程式化,而且不够全面;单凭定性指标会缺乏一定的证明力和说服力。因此只有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相互兼顾,评价结果才更直观,更具科学性,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确保评价质量。

      (三)可操作性与成本效益原则兼顾。绩效审计评价是复杂的系统,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时,既要科学合理、又要方便适用、具体可操作性。同时在选取具体指标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有些指标固然重要,但为获得该指标的有关数据所支付的成本若大于其收益时,一般应放弃该指标,转用替代指标。因此,选用评价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与成本效益性原则。

      (四)合法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兼顾。对于养老保险审计来讲,一要关注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和管理的合法性;二要关注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服务效率和基金保值增值;三要关注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效果;四要关注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公平性,目前关注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是指只要符合参保条件的劳动者都应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并参保的条件相对公平,同时达到条件依法享受社会保险的参保人应按照统一的标准给付。因此,在选用评价指标时,要兼顾合法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方法

      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绩效审计,分别在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三个层次下,从定量和定性两类指标相结合进行评价。定性方面主要是依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各方面的法规文件出发,进行合规性和合法性评价,定量指标则根据参保覆盖面及基金运营管理等情况,进行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评价。

      (一)在设计指标框架时,应密切关注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使用和管理这三个层次下的资金运行和各项管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绩效审计的评价目标,可以构建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总体框架(如下页图)。

      (二)对于养老保险绩效审计的总体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定性指标占30%,定量指标占70%。定量指标对于每个定量指标评价值可以采用指数法来确定,对于正向指标,指标评价值=某指标的实际值/该指标的标准值;对于逆向指标,指标评价值=某指标的标准值/该指标的实际值。对基金在筹集、使用和管理这三个层次下的不同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计算汇总评价分值。计算公式:H=∑(Xi*Ai)*30%+∑(Yi*Bi)*70%,X表示某一定性指标在具体的层次下的权数,A表示该定性指标的具体评估值;Y表示某一定量指标在具体的层次下的权数,B表示该定量指标的具体评估值。

      

      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过程的评价指标

      1.定性指标:包含地方出台的参保扩面文件是否合法;地方执行的缴费基数和征收率是否符合全省出台的文件规定;实际执行的养老保险费的征收方式是否符合规定。

      2.定量指标:

      (1)职工参保率反映职工参保情况,职工参保率=参保职工人数/应参保职工人数*100%。

      (2)企业参保率反映企业参保情况,企业参保率=参保企业数/应参保企业数*100%。

      (3)实际缴费率反映参保职工实际缴费情况,实际缴费率=实际缴费人数/参保职工总人数*100%。

      (4)参保扩面率反映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参保扩面工作成效,参保扩面率=(当年参保职工人数-上年参保职工人数)/上年参保职工人数*100%。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使用过程的评价指标

      1.定性指标包含基金是否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养老金领取人员的真实性,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是否参保并符合享受条件,是否存在骗领、冒领社会保险金的行为;社会保险待遇的审核、支付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记录是否真实、准确。

      2.定量指标

      (1)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反映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情况。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当年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总额/当年养老金发放总额*100%。

      (2)养老金及时支付率反映养老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基金,有无拖欠、滞留、截留等现象。养老金及时支付率=当年及时支付养老金总额/当年养老金发放总额*100%。

      (3)养老金支出增长率反映养老金增长情况,养老金支出增长率=(当年发放的养老金总额-上年发放的养老金总额)/上年发放的养老金总额*100%。

      (4)养老金备付率反映目前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备付率=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养老金支出月均支出*100%。

      (5)养老金替代率反映参保职工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在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养老金替代率=当年退休人员的年平均养老金/当年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100%。

      (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过程的评价指标

      1.定性指标:包含养老保险基金是否按规定在国有商业银行,并开设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是否享受优惠利率;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挤占挪用、违规放贷、投资;有无为企业贷款担保、抵押等情况;是否设立个人账户、并及时准确记账。

      2.定量指标

      (1)基金保值增值率反映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水平,基金保值增值率=期末养老保险基金/期初养老保险基金*100%。

      (2)基金结余率反映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基金结余率=年末基金的累计结余/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0%。

      (3)信息规范率反映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规范率=规范的信息记录数/信息总记录数*100%。

      (4)上报信息准确率反映养老保险上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报信息准确率=上报信息中真实记录数/信息总记录数*100%。

      (5)保障对象满意率反映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对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服务的满意程度,保障对象满意率=参加调查的保障对象中满意人数/参加调查的保障对象的总人数*100%。

      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绩效评价标准

      (一)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规章、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等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对于一些合规性、合法性和公平性指标的确定,参照相关法规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

      (二)本地区的平均水平和计划水平。在评价养老保险的绩效时,审计人员可以参考本地区的平均水平,与省内各县的平均水平、周边地区各县的平均水平、本市各县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作为评价标准。同时还可以参考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和预算等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

      (三)审计经验和养老保险工作经验。根据养老保险审计的经验,同时借鉴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和主管机构的工作经验,对三个层次的不同指标按照重要性急影响程度赋予一定的权数,如果权数难以确定,也可以采取平均化的方法。

标签:;  ;  ;  ;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