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产科 天津蓟州 301900
摘要:目的:针对品管圈活动在产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品管圈活动,对实施前及实施后的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率及新生儿遗失腰牌及腕带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新生儿遗失腰牌及腕带率、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中不仅提高了孕产妇知识掌握率也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在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同时也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在产科护理风险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产科;风险管理
医院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产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一个科室,具有风险大、任务重、多急诊、多夜诊的特点[1]。由于产妇及家属对医生及护士有着比较高的期望,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孕产妇人数的增加,所以给产科护理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虽然产科中的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此次研究针对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品管圈活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孕妇为200例,年龄25~35岁,平均(30.0±6.2)岁,孕周孕周37~42周,平均(39.5±7.1)周,初产妇120例,经产妇8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孕妇200例,年龄24~40岁,平均(32.5±6.8)岁,其中经产妇100例,初产妇100例,孕周35~42周,平均(38.5±6.9)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新生儿护理小组及孕产妇护理小组。健康教育小组:①由能级高的护理人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②开展业务学习,不仅使组员掌握正确的宣传方法及内容,还可以加强组员的沟通能力;③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内容表,并详细的讲解健康教育的意义,使患者及家属可以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由小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评分,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新生儿护理小组:①为新生儿制定特制的腰牌及腕带;②做到一个婴儿拥有一个腰牌及一个腕带;③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腰牌及腕带的重要性,不能随便摘下腰牌及腕带,对婴儿进行洗澡、采血等情况时要严格核对腰牌及腕带。孕妇护理小组:①针对在医院进行待产的孕妇要给予很高的重视,时刻对孕妇的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孕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②注意产妇宫缩的情况,掌握胎心胎动的变化及产程的进展情况,避免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③产妇生产后,对产妇宫缩的情况、阴道出血量等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时刻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在第一时间发现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针对出现异常情况的产妇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新生儿腰牌及腕带的遗失率做出比较分析;②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做出比较分析,对孕产妇进行询问,共20题,每题一分,18分以上为完全掌握,13~18分为基本掌握,13分以下为没有掌握;③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孕产妇的患者满意率调查进行比较分析,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孕产妇进行调查,共20题,每题一分,18分以上为非常满意,13~18分为基本满意,13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当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新生儿腰牌及腕带遗失情况的比较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新生儿腰牌及腕带遗失率35.7%明显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后1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新生儿腰牌及腕带丢失情况的比较[n(%)]
2.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孕产妇患者满意率调查的比较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孕产妇非常满意200例(50.0%),基本满意100例(25.0%),不满意100例(25.0%),满意率50.0%;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孕产妇非常满意390例(97.5%),基本满意10例(2.5%),不满意10例(2.5%),满意率97.5%。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孕产妇满意率50.0%明显低于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孕产妇满意率97.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3.091,P<0.05)。
3讨论
产科是医院中很重要的一个科室,由于产科的特殊性导致了护理难度的增加、护理操作的风险,极易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因此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2]。在常规的护理中没有对护理风险给予极高的重视,导致护理纠纷频繁发生。
品管圈活动是指由护理人员自愿组成小组,小组内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可以及时发现孕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与孕产妇的沟通也为孕产妇提供了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3]。把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了产科护理风险中,主要分为健康教育小组、新生儿护理小组及孕产妇护理小组。护理人员通过品管圈活动积极的加入到护理当中,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的方法,品管圈活动主要就是通过对发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使孕产妇享受到专业的优质护理,提高孕产妇满意率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护理纠纷[4]。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极大的降低了新生儿腰牌及腕带的遗失率,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率得到了提升。采取品管圈活动针对新生儿护理中易发生的护理缺陷及引发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改善,降低了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在健康教育小组的配合下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使孕妇掌握了有关分娩及自我护理的知识[5],弥补了孕妇自我护理的不足,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率也极大的减少了护理纠纷。
总而言之,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中不仅提高了孕产妇知识掌握率也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在降低新生儿护理缺陷的同时也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在产科护理风险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高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90-291.
[2]龙梅.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11(10):58-58.
[3]万志红.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8(12):164-164.
[4]郭珊.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04-1905.
[5]沈慧.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89-90.
论文作者:韩会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品管论文; 产科论文; 新生儿论文; 孕产妇论文; 满意论文; 孕妇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