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准化助力马拉松发展的思考
吴琼(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
摘要: 作为一项全民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马拉松运动在我国不断普及和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与日俱增。鉴于此,本文在研究我国马拉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制马拉松相关标准的意义,结合马拉松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马拉松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 标准化 马拉松 发展
1 引言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参与人群广泛、开放性强的运动。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的健康、休闲、娱乐需求快速提升,我国马拉松运动也持续蓬勃发展。但马拉松赛事的大规模举办,在为社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服务管理等方面没有标准可依,新的困难与挑战也随之而来。
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得又快又好,必须从标准化做起。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2017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旅游局等10部委印发了《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是中国马拉松2018—202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鉴于此,研究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标准现状,提出标准化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标准,对于解决马拉松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发展我国马拉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马拉松发展现状
自1981年北京马拉松赛开启我国马拉松赛事连续举办的先河后,马拉松运动在我国呈井喷式发展[1],赛事数量及规模呈现出“火爆”态势。《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仅2017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1102场,赛事覆盖了中国大陆地区含西藏在内的31个省、区、市的234座城市,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达498万。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直接从业人数72万,间接从业人数200万,共272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田径协会备案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有191家,共有800多家企业赞助马拉松赛事。据业内人士统计: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将超过190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国内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作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马拉松有能力也有义务在推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潮中,担当起排头兵的角色。同时,马拉松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成为一项集城市形象营销、休闲体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项目,马拉松产业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蓝海。马拉松赛事受到各地欢迎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2]。同时,与马拉松赛事相伴而生的是各种不和谐的声音:
(1)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参与人员范围广,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约束。政府及相关单位只能引导、鼓励大家规范参与,处罚不是最终的目的,但这仍需政府及相关单位适时表明态度,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
(2)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以其自身场地的开放性和对参赛者的包容性等独特魅力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大众参与,但频繁的赛事安排对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马拉松赛事的运作,都会由当地体育局、组委会来组织和实施,但受到活动规模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2017年的北马“套牌”假跑风波再现,说明筹办马拉松赛事,需要成熟的运营团队、成熟的跑者、成熟的社会管理共同支撑。据媒体报道,2016年的广东清远马拉松,2万人的参赛规模有1.2万人次接受医疗救助,同年的武汉马拉松两万名选手参加比赛,有4326人接受治疗,这都反映出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运营水平还有待提升。马拉松赛事的路线规划、赛事的医疗保障,志愿者管理与服务,后勤保障等也都存在较大的不足[3]。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马拉松方面的标准仅有一项,即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 2893—2018《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规范》。马拉松产业缺乏统一的管理指导标准,导致举办马拉松活动缺乏章程,特别是在从未举办过马拉松等大规模路跑运动的地方举办马拉松,难免会在组织管理和服务上有所疏漏。
马拉松赛事的蓬勃发展,对所有的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考验。马拉松的运营不仅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但并不是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得到了系统的培训。因此,在加快推进中国马拉松学院建设的同时,要搭建集竞赛组织培训、跑步指导员培训和技术官员培训为一体的标准培训体系,自上而下地培养专业知识与标准化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但赛事数量的井喷却并不意味着赛事水平的提高,很多城市之间相互借鉴和抄袭,竞赛形式也都大同小异,完全没有新意[3]。很多城市甚至忽略了对马拉松文化的培养,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办赛模式,以为只要引进马拉松赛事就能实现其他城市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所获得的各方面效益,完全没有充分考虑到将马拉松赛事与城市特点、文化进行结合。
(3)监督管理不到位
盛唐被西方史学家誉为“开放的帝国”,它那海纳百川的气魄吸引了不少异国人民,很多人不惜漂洋过海跋涉万里赶到长安亲眼看看这个“世界的首都”,体验一把身在大唐的幸福盛世生活。往来长安的异国人有文化交流的使者,有求学上进的学生,有商贸交易的商人,这些外来人口大量涌入长安,不仅带来了本国的民俗文化,也带来了异国文化与唐文化充分接触吸收的机会。盛唐人民始终以一种开放博大的胸襟接纳他们,在充分发扬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吸收了他们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盛唐文化,那时候流行的胡旋舞、胡服等等都是这种文化交融下的产物。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大气湍流功率谱反演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大气湍流折射率起伏空间功率谱对一个复高斯随机矩阵进行滤波,然后再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大气湍流效应带来的复相位扰动.其中,相位功率谱Φφ(κx,κy,z)与折射率谱Φn(κx,κy,z)之间的关系为[12]
3 制定马拉松相关标准的意义
3.1 有利于规范马拉松赛事的运行
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研制有关马拉松在组织管理、赛程公平、人员安全保障、赛中后勤处理、赛后奖金发布、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有利于规范马拉松赛事组织,完善马拉松产业运行机制,为加快实现体育强国和促进马拉松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提供制度保障。
3.2 有利于促进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
马拉松需求多,参与人员广,监督难,标准化工作缺乏宏观性,这就要求马拉松必须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研究一套能够满足马拉松产业发展要求且可操作的体系,做好马拉松标准化的顶层设计,以专业领域为主线,将外围及衍生产业深度融合纳入体系。使整个行业进入懂标准、自觉实施标准的良性循环,为全国马拉松标准化工作提供建设蓝图和决策参考。
3.3 有利于加强马拉松人才的交流与培养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快速发展,相关人才的缺失是现实和必然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可加快适应马拉松发展需要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知识共享、交流等传播马拉松及跑步赛事管理经验。
4 我国马拉松产业发展建议
4.1 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马拉松运动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有着重要的意义。2006年,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将历史人物鉴真东渡与马拉松精神相结合;2007年,郑州开封国家马拉松赛事与古都文化相结合;2008年,南宁国家半程马拉松赛与南宁解放纪念日相契合;2010年,太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城市建城史作为文化背景[4]……让人耳目一新。因此,各地应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有特色的地方标准,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特色化赛事,突出各个马拉松赛事之间差异化,将马拉松运动与区域文化相融合,整合空间资源,结合各地的地理、气候、民俗、经济等特色,与文化、创意、健康、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活动体系,形成有鲜明地方特点的、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鲜明的马拉松运动产业新生态。
4.2 加快标准的研制
标准的研制需要以行业研究为基础和前提,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当前,应充分了解马拉松发展现状,理清标准编制工作的思路和方向,确定主要范围和职责,从最需要的管理规范及工作标准分阶段制定,完善各类马拉松赛事工作程序指南和组织工作要求,规范安保、医疗急救、竞赛组织、选手服务等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国马拉松赛事运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4.3 构建标准体系
制定标准规范马拉松运动发展,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中全面展现城市建设成果,对城市的基础建设、交通、旅游、住宿、赛道景观、运动设施等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影响。同时,马拉松运动作为休闲健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马拉松培训业、马拉松装备制造业、马拉松技术服务业、马拉松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马拉松运动产业市场主体。
4.4 打造马拉松发展新生态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马拉松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运行模式的革新。打造马拉松行业运行新模式,需要对马拉松产业进行规范,实现标准化管理。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涉及诸多的主体和庞杂的工作,需要富有经验的主体进行赛事的有效运行。因此,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开展马拉松产业标准化的关键。目前,马拉松产业标准化意识薄弱,其参与人员对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对标准如何编写及其规则不是很了解,标准化人才尤其匮乏。为此,我国应该重视马拉松产业标准化人才资源开发,提高马拉松组织者及每位参与者的标准化意识,从而培养一批既懂马拉松产业知识又懂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掌握国际标准化规则,参与到国内外相关标准化活动中,为马拉松产业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4.5 加大培训宣贯力度
在与急救中心联系时,要向医生告知孩子误食了什么,误食了多少,多久之前误食的。在送往医院时,要带上剩余物品及其包装,如果确实不知道孩子误食了什么,在家中有呕吐或者催吐的话,应将孩子的呕吐物一起带往医院,以便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马拉松产业的长足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不仅是组织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些工作,跑者自己也需要有一些规则和意识。因此,加大对马拉松专业知识和标准化知识的宣贯力度势在必行。对此,应充分发挥中国马拉松学院、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团俱乐部和企业等各类力量,通过文字资料、多媒体视频、自媒体等多样化的途径,进一步规范国内马拉松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每一位参与者掌握和使用标准化的能力,使每一位参与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对于高速公路的各个车道,TCS越小,TWR越大,表示路面的横向裂缝状况越严重。路面裂缝是造成路面平整度下降的重要原因,路面结构性病害一般也伴有裂缝的产生。通过TCCI可以知道路面裂缝的严重程度,可以据此分析路面破损的原因,并为路面裂缝的专项处治提供指导。
企业对于IPO的困惑,宋彬也给予了解读。“新三板企业IPO始于2007年,受企业资质和IPO暂缓等因素的影响,历年IPO数量分布不均。2016年前,新三板企业IPO数量较少,2017年以来,已成功IPO的新三板企业数量激增,其中2018年已达18家。”从新三板企业IPO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9月30日,已有55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过会,其中已有48家成功登陆A股市场。“新三板企业IPO板块中,目前55家已过会的新三板企业中,有28家选择登陆创业板,9家选择登陆中小板,18家选择登陆主板,符合新三板企业‘小而精’的总体特征。”
综上所述,推进物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完善经济环境,物流业在共享经济下要建立健全物流个人征信体系和信用体系,优化信用制度,推进众包物流模式,充分挖掘利用物流业过剩产能,从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4.6 完善监管和评价反馈机制
在“马拉松热”带动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千万双眼睛都在盯着这片蓝海。马拉松运动相关人员要从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上不断跟进,建议建立覆盖马拉松赛事举办机构、从业人员和参赛人员的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将有关机构及人员的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将严重违规失信机构及人员信息依法对外公示。
标准化永远在路上,标准化体系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马拉松产业发展持续改进的动力来自于实施标准的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体系运行后需要通过适时的自我评价和外部机构确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建立适宜的沟通和研讨机制,广泛征集马拉松产业发展规范,及时整理评估反馈意见,定期开展标准的制修订活动,确保全员参与体系的运行和改进,以保证标准化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马拉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 结语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保证马拉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更要在品质和质量上下功夫,既要追求量的满足,又要保证质的提升。因此,要从标准入手,围绕影响马拉松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因素,研制标准,构建体系,实现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马拉松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的标准化和精细化,开展标准提档升级工程,以高标准赢得高质量。当然,马拉松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还需各方共同努力:除了赛事组织方在管理运行上不断改进之外,广大跑者也要从自身做起,抵制一切不文明行为。马拉松不止于奔跑,中国马拉松事业的发展也将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任占兵. 我国马拉松赛事文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5):08-13.
[2] 秦沐.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J]. 体育时空,2018(6):104.
[3] 易强,杨帆. 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热表征与冷思考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31(4):108-112.
[4] 张晓琳. 我国马拉松赛事“热”现象的价值解析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118-122.
The Consideration abou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athon by Standardization
Wu Qiong(Gans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As a healthy, participatory activity, the marathon has continued to spread and develop in our country,but, problems such as service management have also increase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rath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gni fi cance of developing marathon-related standards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marathon move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athon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marathon, development
标签:标准化论文; 马拉松论文; 发展论文;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