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冬季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技术
引言
在冬季道路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使用方式,就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彩材料是在道路建设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在现场施工中最主要的内容,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而在冬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要注重对冬季道路施工时间、地点以及方案的科学制定,这样冬季道路施工才会更加安全,工程质量才会有更好保障。
1、工程概况
查干湖跨湖大桥地处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全桥总长304.5m。桥梁主梁采用单箱四室直腹板截面连续箱梁,观景台设置在支点处,桥墩和桥台分别选用板式墩和一字式台,矩形承台是基础的形式,基础主要采用钻孔桩的方式。
2、工程施工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道路施工的工艺经过长期发展,不断取得良好的技术成果。但是在冬季道路施工的混凝土浇筑中,诸多的问题还是需要处理的。在冬季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要受到运输条件、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质和结构产生变化。在冬季道路施工中很多时候因为混凝土浇筑延迟,而温度在零度以下的情况下,水的物理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非常好的水平。在北方冬季十分寒冷,受到寒流影响较多,昼夜温差非常明显,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分严重流失,加上温差的因素,导致裂缝的出现[1]。
3、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要点
3.1、混凝土具体的搅拌方法
(1)混凝拌和的实际操作是利用暖棚法,利用棚内配有的蒸汽锅炉和散热器,以保持混合器内的温度高于1010℃以上。(2)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要在拌合池内设置相应的加温装置(如,加热管),在加热到60℃左右时,然后根据砼的入仓温度对水温进行调整,避免由于温度对混凝土拌合物造成的影响。(3)进给顺序和混合时间,先混合填料(石、砂)和混合水,混合到混合温度约40℃,然后放入水泥,混合时间通常是正常温度下施工时间的两倍,该装置播放小型炉或电加热装置在完全封闭的掩体内加热加热,以确保原料使用前初始温度一致。(4)严格观察现场实验室建设冬季组合施工,对于所使用的混凝土应经常检查温度和和易程度,差异较大时,应调整填料中的水温、供应顺序和含水量,并及时改正[2]。
3.2、混凝土运输施工工艺
在冬季道路施工中,要将混凝土材料从搅拌厂运输到施工现场,需要考虑到在混凝土运输中的温度变化,室外的温度若是太低,就会导致搅拌好的混凝土质量出现变化,混凝土质量降低,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是在混凝土运输中,要考虑到运输中温度变化的情况。要注重对运输温度的整体把控,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下,尽量缩短运输的时间,并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路线,避免出现恶劣事件。
3.3、混凝土浇筑现场实施的保温措施
为保证冬季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为混凝土浇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面,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并借鉴当地蔬菜大棚的布置,按加热型保温大棚进行了工作面保温棚设计,其设计和施工要点如下:a.保温棚材料采用架管搭设,计算方法采用脚手架计算式进行复核,荷载重点考虑的是风荷载及雪荷载;覆盖物采用厚型薄膜,其外覆盖当地的草帘。实践证明:其完全可以达到抗风荷载及雪荷载的需要。b.棚内升温采用煤炉,其计算过程和方法与保温棚计算一致,棚内供热按升温-恒温的条件进行复核,重点为恒温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棚内安装温度计及湿度计,及时对温度和温度进行测定,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3]。
3.4、洞内设置拌和站
洞内拌和站布置综合考虑,开挖洞室的宽度、高度、跨度、尽量减少开挖量。可设置不同开挖高度,形成过渡段面,跨度尽量接近洞室开挖标准宽度。位置要考虑整体衬砌布置,方便上下游运输及施工。进料要方便外部通行运输,储料要足够,适应短时间高峰设计需用量,从储料仓到拌和站的上料斗运输线路尽量近,提升高度要依据拌和站设计订制或采用多条皮带机上料,拌和控制系统应在调试阶段,调整并修改好相应上料计量时间、顺序。装载机转向与进退空间高度要保证。为节省开挖空间,将拌和站储料斗下降到开挖地面线以下,以降低整体要求上料高度。在洞内采用阶梯开挖以布置各种外加剂、储料仓等,减少开挖量。做好下部排水,防止水位上涨影响施工。按设计高度时,当提升料斗提升距离与角度发生变化时,需调整程序设定的提升时间适应自动工作时上料速度。水泥及粉煤灰储料罐与拌和机的相对位置与高度,控制高度减少开挖量,开挖段面安全稳定情况下上料时间尽量短,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减少高度,增加直径,加大支撑或考虑订做类似粉料运输车的整体罐,用高压空气进料及出料方式要慎重选择。此种方式需配套空压机,占用空间且洞内空气潮湿,对维修保养要求较高。在洞内储料节省大量的骨料预热或保温成本,减少保温及燃煤费用,对节约成本有利。需与外部配合,合理安排进料时间,进料顺序,保证使用备料足够。运输轨道线相应位置设道岔,保证分道运输及运输安全。专门人员指挥配车,搬道岔,进出拌和站,建立拌和与运输的管理通讯机制,保证安全及效率。外部进料无轨运输综合协调,方便快速运至调解料仓[4]。
3.5、做好墩柱浇筑施工
客观分析来说,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墩柱浇筑施工温度控制具有非常大的难度。而想要提升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可以通过预热的模式来相应地提升模板的温度,当温度有效提升之后,然后做好保温操作,以此来有效杜绝墩柱的浇筑施工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可以通过应用电热毯进行浇筑施工。同时,要对墩柱侧向位置进行温度控制,以此来避免冻害的出现。如果有必要,还应用做好封闭保温处理。且施工的时间尽量集中于白天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段,以此来有效保障温度不会过多消耗,同时要尽量推进墩柱缝隙的完善和优化,充分发挥出碘钨灯的特性,有效保障缝隙位置温度。
3.6、自然养护阶段
前2h是混凝土养护保存的关键时期,必须对其做到合理养护。记录处于自然养护阶段的混凝土的一切改变量,压力温度计位于光束末端2m之外。在温度每升高和冷却一次时记录、并且每间隔1h记录一次,避免由于温度影响造成的裂缝。在对混凝土进行蒸汽养护完成后,还应采用洒水的方式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养护,并且洒水养护要大于7d。在冬季,要采用覆盖和保温措施进行养护,在平均气温低于5℃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冬期施工方法,在箱梁表面喷洒养护措施[5]。
结束语
冬季低温和干燥的气候特点会让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水分流失,也会一定程度上出现混凝土结冻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也正因为如此,在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一定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注意提升冬季道路桥梁施工的性能,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路林海,周立民,刘家海,马万国.轨道交通高架桥墩冬季施工混凝土泛碱机理分析[J].中外公路,2019,39(06):73-76.
[2]贾洪斌,朱志新,张义博.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163+165.
[3]余以明,刘建军,高凡,周俊宏,徐霁.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智能温控及养护[J].中国港湾建设,2019,39(11):38-41+81.
[4]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冬季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温控措施研究[J].铁道建筑,2019,59(11):55-58.
[5]田建民.市政道路冬季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思考[J].门窗,2019(21):190.
论文作者:周泰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冬季论文; 温度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时间论文; 荷载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