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主题图,为课堂添光彩论文_覃明艳

巧用数学主题图,为课堂添光彩论文_覃明艳

广西钦州市第二小学 535000

摘 要:小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作为一种数学知识的内容呈现在教材中,是新事物,需要每位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巧用好主题图,设计好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课堂添光彩。

关键词:静态为动态 故事演绎 呈现时机 改编和增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蕴含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和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里, 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主题图,不仅给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机,而且让数学变得自然亲切,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

一、由静态为动态,让主题图“动”起来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有些主题图呈现的情境过于简单,在实际的教学中用课件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的情境让学生演一演,这样学生会认真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亲身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静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变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如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教材把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灵活地贯通在一幅主题画面中,画面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生动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很喜欢。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本课时,如果教师灵活地运用了这幅插图,把它做成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的整体情境,以旅游团到大森林中游玩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中,依次拉近小鹿和蘑菇、小鸭、小猴,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了低年级学生,充分调动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用故事演绎,让主题图“活”起来

故事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有一位老师这样上一年级“0的认识”。师: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生:(很有兴趣地猜)……师:(展示盘里有2个桃)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师:(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师:(继续演示小猴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现在盘里有几个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在这节课上用小猴子过生日的故事串起了三幅图,吸引学生极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了0的含义。

三、好时机呈现,让主题图 变“实在”

数学知识以“主题图”的形式编写,通过画面场景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对于“主题图”的呈现时机的把握,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教师会选择在课始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再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但是,恰当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时机会使得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中,把主题图的呈现放在课末,在学生已经归纳了的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运动会主题场景图,问:“这是我们学校上星期的运动会的场景,你能从图中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的提出没有任何的旁支,非常一目了然,学生马上就领会到主题图的隐性资源,回答:“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几人?”“这个问题谁能解决?”生:“3+9=12。”师又问:“这里的3、9各指什么?”学生回答:“3指跳绳的有3人, 9是指踢毽子的有9人。”老师抓住问题的关键,马上追问:“这个算式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呀?”学生回答:“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2人。”从这样的一个环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主题图的运用真的落实到了实处,从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中,梳理学生的知识构架体系。让学生把新知和实际运用紧密联系,得到了很好的成效。

四、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改编和增减主题图

虽然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内容丰富、情景生动的主题图,给教学活动增添了趣味性,但是,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地随意使用主题图,或者认为每一节的教学活动都要使用主题图,将主题图的运用绝对化,就有可能将主题图教学演变成观赏活动,体现不出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对主题图进行合理改编和适当的增减,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在教学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时,教材中安排了一家三口分饼的主题图,这种场景学生见得太多,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对主题图进行改变,用多媒体展示披萨的图片,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没吃过披萨的学生也会很好奇,之后教师用纸做的圆来代表披萨,让学生试着分一分,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柏凌 也谈对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

[2]高立娟 数学主题图使用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12)。

[3]韩洪刚 让主题图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

[4]紫水晶 小学低段数学主题图应用策略。

论文作者:覃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巧用数学主题图,为课堂添光彩论文_覃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