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论文_毛卫明

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论文_毛卫明

毛卫明 (新疆博州精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新疆精河 83330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需实施短小手术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研究组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和异丙酚,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HR、MAP、SPO2、RR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苏醒时间。结果 术后两组患儿MAP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RR术后均上升,研究组HR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以呼吸抑制、躁动不安、恶心、体动与噩梦为主。结论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生命体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麻醉 瑞芬太尼 异丙酚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63-02

瑞芬太尼、异丙酚是临床中小儿麻醉常用药物,瑞芬太尼作为阿片类强效镇痛药物,效果优越[1],异丙酚是临床常用全身麻醉药物,临床研究显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使用能够有效抑制其不良反应[2]。为分析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小儿麻醉效果,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间入我院治疗需实施短小手术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报告具体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间入我院治疗需实施短小手术小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8±2.4)岁,手术方式主要以急性阑尾炎、骨科手术和会阴部手术为主。将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过往病史、禁忌症等,在术前禁食禁水,对于情绪和精神状况不稳定的按情况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麻醉性镇痛药,两组患儿均在术前注射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进行麻醉诱导。

对照组使用氯胺酮,开放静脉通道之后,静脉缓慢滴注,剂量2㎎/㎏,使用异丙酚2㎎/㎏,保留自主呼吸,确保呼吸道畅通,给予鼻导管吸氧。研究组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操作与对照组相同,药物静脉滴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剂量分别为3μg/㎏和1-2㎎/㎏。根据术中患儿麻醉深度需求,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以确保维持麻醉作用。在手术结束前五分钟停止麻醉[3]。手术过程中要加强患者呼吸管理,全面监测各项体征指标,观察其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苏醒时间。

3.统计分析

对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表中对比数据来看,术后两组患儿MAP均上升,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HR均在术后有所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前后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24%,研究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10%,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15,P<0.05),不良反应主要以呼吸抑制、躁动不安、恶心、体动与噩梦为主。

表1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X±S)

组别MAP

(㎜Hg)HR

(次/分)RR

(次/分)SPO2

(㎜Hg)苏醒时间(min)

对照组术前102.3±15.182±1516.7±1.1101.2±1.828.3±4.6

术后118.5±5.891±1617.3±1.699.4±1.8

研究组术前102.6±15.483±1417.6±1.3100.5±1.513.5±3.8

术后106±4.588±1317.9±1.598.1±1.7

三.讨论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麻醉剂层出不强,各种新型麻醉剂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呼吸道刺激小且对患者身体全身情况影响较小[4],效果安全可靠,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帮助,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就是这样的新型麻醉剂。儿童因为身心发育尚未完全且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在临床用药和手术治疗方面要十分谨慎效果,尤其是儿童短小手术,对于麻醉效果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应用效果显著的新型麻醉药来完成手术操作就十分必要[5]。由于小儿麻醉与成人差别较大,因此,在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的选择上都要慎重,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疾病情况、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进行合理选择。

此次研究选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为麻醉药物,瑞芬太尼对于阿片受体亲和力较强,有效麻醉镇痛、起效快,但是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问题,异丙酚作为快速强效全身麻醉剂,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且平稳,不良反应少,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在充分达到手术要求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儿MAP均上升,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RR均在术后有所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R低于对照组,R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二者联用对于患儿生命体征影响较小,且研究组患儿苏醒所用时间明显较短,说明其药物半衰期适宜儿童短小手术的临床治疗;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以呼吸抑制、躁动不安、恶心、体动与噩梦为主,无较大危险,说明二者联用安全性有保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了二者联用对于患儿生命体征影响小,效果安全可靠,适宜临床大范围应用。

综上所述,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生命体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明峰,王志刚.瑞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2,14(2):295-296.

[2]徐亚玲,赵国祝.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3):5-6.

[3]饶海丽.瑞芬太尼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3(5):98-99.

[4]叶秀清,刘玲玲,郑雁,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在小儿脑瘫SPR术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3,3(10):105-107.

[5]黄敏,农丕地.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8(1):46-48.

论文作者:毛卫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  ;  ;  ;  ;  ;  ;  ;  

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临床效果论文_毛卫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