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论文_杨刘红,唐发芝

⒈贵州省修文县六屯乡卫生院 贵州贵阳 550201;⒉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卫生院 贵州贵阳 550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以及根据其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2例慢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临床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2名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含量、血清铁含量。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比较中,红细胞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对照组较观察组高,观察组患者中血清铁含量、总铁结合力非正常患者7例较正常患者5例多,叶酸、维生素B族正常患者多与非正常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人与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可根据数据的差异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多方面的血液检验有效的保证对患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贫血;血液检验;外周血;血生化

血液检验是一种常规的检验方式,既简便且能反应出机体内大大量讯息。贫血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症状,各器官各系统的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可导致贫血,根据贫血的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及非营养不良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根据血液的改变情况分为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营养不良性贫血多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了判断患者的贫血类型需进行血液检验,本文针对12例慢性贫血患者探讨分析其血液检验结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2例慢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在经检查后确诊为肝炎肝硬化患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其作为临床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2名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年龄在1.6-70岁之间,平均(39.9±5.5)岁,病程病程2-10年;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2.1-74岁之间,平均(36.4±7.7)岁,病程病程1-10年,既往否认肝肾功能、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发病持续时间、病变情况等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前一晚叮嘱清晨勿食,空腹静脉采血3mL,测定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与血小板值。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情况。所有检验都按照相关检测规定与检测说明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含量、血清铁含量、总铁结合力、叶酸、维生素B族含量。

1.4统计学处理

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贫血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比较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比较中,红细胞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对照组较观察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多数临床贫血患者由身体器官系统发生疾病所引起,是一种慢性过程,不经检查较难发现,且无特异性,临床上患者在查出后均以适应期症状,不能有效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进行必要的检查是很重要的,妊娠期妇女与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常见原因有:摄入不足而需求增加,如偏食、厌食。消耗过多吸收不良,如慢性胃肠道炎症、胃大部切除术、月经过多、钩虫病等。目前对患者的检验不仅仅限制于血液疾病,对贫血的诊断及确诊,有助于医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另一方面在治疗实施时完全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因此血液检验对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大小、形状进行辨别患者贫血的类型,在外周血中,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本文研究中,对贫血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比较中,红细胞观察组较对照组高,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对照组较观察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贫血患者中血清铁含量、总铁结合力、叶酸、维生素B族进行比较,在观察组患者中血清铁含量、总铁结合力非正常患者7例较正常患者5例多,叶酸、维生素B族正常患者多与非正常患者。

综上所述,健康人与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可根据数据的差异对贫血患者进行诊断,多方面的血液检验有效的保证对患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论文作者:杨刘红,唐发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探讨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论文_杨刘红,唐发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