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评价及调整选择*——产业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变动论文,评价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提出了开放经济体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被动性观点,对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产业政策的误区。为简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指标,即“活力系数”,本文最后论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则和内部存量调整及外部调整两个思路,较为详细地提出了“前导需求+新导需求+现导需求+后导需导”的周期模式理论,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工业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合理化 调整 需求
工业产业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而且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中,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某种综合性作用,但是在轻重工业各自的内部依然有各自的更深层更细的结构问题,如在重工业或轻工业内部只孤立地发展某一门产业,则会在各自的内部产生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虽然总的看来,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好象是合适的,从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1 产业结构变动的被动性
生产供给直接决定于需求,因此,需求结构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认为,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我们认为,这其中包含的内涵并不简单,主要的原因便是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的存在。在封闭经济体下,消费需求的结构囿于经济体现有的产品,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能够较好地吻合需求结构的变动,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调整。但在开放经济下,消费需求的结构不再限制于经济体的现有产品,出现消费需求的超前化,使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得复杂(图1)。
比如1984年以来,消费趋向高档化、超前化,完全脱离我国原有的经济水平。为了满足需求,进口了许多耐用消费品及其生产设备,很多企业由于难以及时调整,许多低档过时的消费品卖不出去,而一些高档时兴的消费品又供不应求,造成产业结构变动的仓促及被动化,影响了其向合理化的调整。而耐用消费品的大量涌入,正迎合了这种超前消费倾向,造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差距的加大。这种超前的消费倾向必须予以正确引导,例如政府通过征收消费调节税等,从而减小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差距。
2 主导产业的选择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在此过程中,各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增长有明显的时序差别(图2)。
图2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和主导产业更换模拟图
图中,纺织工业首先起步,这是工业化初期的普遍现象,相反,机械工业对技术要求高,而且需要纺织工业为它积累资金,因此,两者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时差。在机械工业发展以前,由于对能源的需要电力工业作为基础结构应略为先行。从国外产业发展的时序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主导产业的地位十分明显。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经济的赶超,我国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一模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缩短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时间,也给产业演进的时序带来了新的特征,这就是由于政府可以运用非经济手段来聚集资金,所以重工业是在纺织、食品等行业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依靠大规模投资而率先发展起来;加上着眼于产品数量的增长,忽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了轻重工业不协调,电力工业滞后的局面,这种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时序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本应该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产业,要在同一时间内发展。
按图2的情况,纺织工业应该成为我国的“夕阳”工业, 电力工业应发达,然而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即使政府实行倾斜式的产业政策,也要非常重视其他产业及其与主导产业的配合。我国的工业在加大开放力度后,是不是要抛开原有的主导产业,而重新选择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呢?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倘若原有的主导产业已丧失优势,市场需求很小,就应该淘汰。但是我国的主导产业成长起来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正蓬勃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采取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使主导产业成为优势产业,这是我国主导产业最为现实的选择。
对于主导产业,瓶颈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三者不是独立性的概念,原因如下:1)主导产业如果没有支柱性的作用, 又怎能主导呢?2)支柱产业往往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3)瓶颈产业也往往具有支柱性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怎样提倡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瓶颈产业和支柱产业也都要重点发展,否则会滞碍主导产业的发展,这是共识。
3 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我们发现,往往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时,容易把资金、劳动等投入效益相对差的行业,而在困难时期则投向效益较好的行业。这种决策思想往往造成综合效益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鼓励落后的倾向。因此,结构的调整应以综合效益的提高为基准。
为了能够对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一个总廓的了解,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简化的指标,称之为“活力系数”,并定义:
其中,EC代表“活力系数(Energy Coefficient)”,D 代表“需求(Demand)”,PC代表“生产能力(Production Capacity)”, C[,i]代表产业i的“成本价格(Cost)”。
它的实际意义如下:
(1)这是一个复合度指标, 它以需求量占生产能力的多少来反映社会对整个工业产业所生产产品的接受与认可程度。EC值大,说明市场活力大,产业结构是比较合理的;EC值小则不合理。
(2)这个指标所反映的内涵是广泛的。 分子使用需求量而不用生产量,是因为需求量才真正是产业结构合理的写照,而生产量的大小并不表示其为社会所接受的程度,产品的积压和滞销就是一个明证。分母使用生产能力而不用生产量(这里的生产能力是产业现有规模完全发挥的最大理想生产能力),是因为生产量不能反映已有产业生产规模的生产程度,有可能生产能力很大,而生产量很小的情况,此时由于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产业结构肯定是不合理的,倘若这时用生产量指标,则虚增了EC值,得出错误结论。其实,这里隐含了这样一个观点: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也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3)EC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这表现在需求上。 我们认为决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最关键的一个衡量标准是需求,有了需求后,相应的规模、就业、效益等问题便有了极大的改善。
(4)在计算时,产业的D[,i]和PC[,i]都是可以得到的,C[,i]是产业的加权平均成本价格,分子分母必须使用统一的价格,EC的值才会真实。
4 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
工业结构的合理性是就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的,因此,它的调整是长期而连续性的工作,不会一劳永逸,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以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当然,结构调整要考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不能超越必要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不能按部就班,跟在别人后面走老路;要注意各地区的综合平衡发展,不要搞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化,否则有悖于成本选择的原则和地区优势的发挥。就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上,我们认为可主要从如下两个方向努力:
(1)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身努力——存量调整
在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主要有两条途径:1)增量调整, 通过改变新增投资(资金、劳动力、机器设备等)在各个产业的分配比例,来缓解产业结构失衡态势并使之合理化。它主要通过增加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短线产业部门)的投资,压缩加工产业等长线产业的投资,来使长短线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以消除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2)存量调整, 是通过现有的存量资产在各个产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它主要通过产权交易使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如长线产业)的闲置存量资产流向资金短缺而又需要这些资产的生产能力不足的产业(如短线产业),这一方面盘活了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大量的存量资产,大大地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又缓解了发展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产业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
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是紧密相联的,单靠前者而忽视后者很难达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反之亦然。后者是前者调整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后者调整的投入结构,只有存量资产盘活了,增量资产的投人才能合理。至1993年底,国有资产总量为34950亿元, 如此庞大的存量资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合理的存量结构,仅靠有限的增量调整很难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关键和主要的是存量调整产生一定效果后,再适当进行增量调整。
(2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引导——“前导需求+新导需求+现导需求+后导需求”周期模式理论的提出
在工业产业结构评价的定量化研究中,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和多种评价选择的模式和方法,它们确实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的。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模式不能保证在任何经济体和经济状态下评价选择的正确性,它们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即评价选择结构的正确性与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呈同向变化关系(图3)。
图3 评价的正确性与市场化程度的同向变化关系
是因为这种选择评价模式的根本基础在于现存的需求。它有三种情况的划分,一是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需求,我们定义为“现导需求”;二是现有的退后萎缩或即将消失的占次要地位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没落需求,此处定义为“后导需求”;三是新生的既有可能转化为现导需求也有可能直接转化为后导需求的需求,定义为“新导需求”。有了这三个定义,上面的解释就很简单了。在经济处于非正常状态时,这三种需求不是自然发展的状态,往往是扭曲和变形的,以这样的需求为基础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评价,其得出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和不合理性。
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源动力和方向必须是以需求为基础的调整,因为对需求的迎合也就解决了诸如就业、效益等产业所面对的致命问题。关键的问题是对需求进行怎样的迎合并调整,下面就是我们要提出的“前导需求+新导需求+现导需求+后导需求”的周期模式理论。
以现存的需求来调整产业结构是勿庸置疑的,但潜在的、可由政府引导的未来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定义为“前导需求”。因为有的时候,消费者的需求可能是冲动而非理性的选择,这种不合理的需求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变动,因此,前导需求对消费引导是很重要的。
如图4,某种产品可能会经历四种需求阶段, 图中的前导需求量是虚拟和估计的,它可转化为实际的新导需求,当消费者发现它的实用性后,可转化为现导需求,否则会直接转向后导需求,现导需求产品最终会转化为后导需求产品,整个过程便形成了需求的周期,每个需求阶段都要经历一段时间,为产业结构的变动调整提供了缓冲。不遵循这样的需求周期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仓促、被动而不合理。另一方面,这种需求的周期被扰乱,使会造成结构调整的混乱,譬如超前消费、盲目而非理性消费、前导需求引导的失误等,会使得需求周期被破坏,如现导需求的突然中断(图5), 或者新导需求直接进入后导需求(图6),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使产业结构很难合理变动。
图4 需求周期模式图
图5 现导需求的突然中断
图6 新导需求直接进入后导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
(1)遵循需求周期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2)正确引导需求,减少需求周期的扰乱因素,简言之, 即为“引导迎合”。
收稿日期:1996-5-21
*本文为安徽省软科学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