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检验与防治措施论文_何双花

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曲靖 655000

【摘 要】目的:对结核病疫情的现状进行了解,为结核病控制以及防治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内肺结核病患者以及疑似患者的痰液进行收集,使用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验,对结核病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初诊病人的阳性率为%,复诊病人阳性率为%;2017年初诊病人阳性率为%,复诊病人阳性率为%。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是诊断结核病进行对其展开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结核病;检验;防治措施

引言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能够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由于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因此肺脏是受到侵入的最多的器官,所以该病通常又被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在人体内有着4~8周的潜伏期,发病较为缓慢,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咯血以及低热、发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结核病的防范有所忽视,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回升的趋势。为了加强对结核病的控制,就要通过检验工作及时发现病情,并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与发展。为了对结核病疫情的现状进行了解,并为结核病控制以及防治措施提供有效依据,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内2016年和2017年的初、复诊结核病患者以及疑似患者的痰液进行收集并检验,其中2016年初诊患者67例,复诊患者352例;2017年初诊患者48例,复诊患者289例。所有患者均出现咳嗽、咯血或者痰中带血的症状。

1.2方法

1.2.1标本来源

对患者的痰液进行收集作为检验标本。对初诊病人分别于早晨、夜晚以及检验时的痰液进行3次收集痰标本量为3~5ml;对于复诊病人则分别于早晨、夜晚的痰液进行2次收集,痰标本量为3~5ml。

1.2.2检验方法

应用直接涂片镜检法进行检查,使用消毒竹签在痰标本中挑取0.1ml左右的痰液制作涂片,具体操作过程按照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相关规定进行涂片、干燥、固定以及抗酸染色等操作。染色完成后通过100倍显微镜进行镜检并计数。

1.3判断标准

按照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相关检验标准进行:

(1)抗酸杆菌阳性:镜检下发现每100个视野中的存在3~9条抗酸杆菌为阳性1+;镜检下每10个视野中存在1~9条抗酸杆菌为阳性2+;镜检下每个视野中存在1~9条抗酸杆菌为阳性3+;镜检下每个视野中存在10条以上的抗酸杆菌为阳性4+。

(2)可疑:镜检下发现每300个视野中的存在1~8条抗酸杆菌。

(3)抗酸杆菌阴性:镜检下连续300个不同视野中没有抗酸杆菌被发现。

表1 2016、2017年初、复诊患者的痰涂片镜检结果统计

2.结果

2016年初诊病人的阳性率为32.84%,复诊病人阳性率为3.13%;2017年初诊病人阳性率为39.58%,复诊病人阳性率为2.77%。详见表1。

3.讨论

结核病在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肺、胃、肝、肠等部位的结核结节以及干酪样坏死,并可能出现空洞,其中又以肺部结核最为常见,占结核病人总数的80%左右。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检查主要有涂片检验、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其中涂片检验时诊断该病最方便快捷的一种方式。

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地区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1/3的人感染过结核杆菌,其中10%的人群会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主要是通过人体吸入受到污染的飞沫或者灰尘进行传播。当人体感染结核杆菌且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可能会发展为结核病。而结核病的发生通常又会伴随着其他病毒、细菌、真菌的感染,如HIV、FV等。因此,加强对结核病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预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早发现新发病人。由于该病存在着一定的潜伏期,且发病较为缓慢,在患者未被确诊前对于周围环境和人群有着极高的传播风险。因此必须要通过加强检验工作来及时发现新发的结核病患者。

(2)切断传播途径。要通过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使人们意识到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播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在咳嗽时要使用手帕捂住口鼻;对于婴幼儿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并提高其免疫力;做好对结核病患者的隔离工作,并加强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结核杆菌数量,防止结核杆菌播散。

(3)进行彻底治疗。通过对发现的新发病人进行彻底的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同时还能够使疾病的传染期大大缩短,从而起到对该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作用。

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17年的初诊病人中检验阳性的患者数量较2016年低,但阳性率较2016年出现了升高,可能与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的对结核病的宣传和管理控制工作以及对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培训以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有关。而2017年的复诊病人中阳性检出率较2016年出现了降低,证明我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此可见,通过对结核病的检验工作能够对疾病防控工作的具体效果进行良好的反映。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是诊断结核病进行对其展开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效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弟梅,阳萍. 结核病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106-107.

[2]孙丽娜,孙京涛. 结核病防治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J]. 中国卫生产业,2017,23(3):177-178.

论文作者:何双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结核病的检验与防治措施论文_何双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