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网;运维检修工作;重点研究
1配电网运维检修工作的主要特征
配电网作为电力企业为人们提供电能服务的重要载体,对于配电网的组成部分来说,它主要由变压器、隔离开关、杆塔、电缆以及架空线路与一些其他设备构成,配电网主要为了进行电力能源的有效分配输送,并且为需求者提供稳定而正常的供电环境,配电网的运维检修工作因为国家电力企业的创新改革,相应地,也形成了新的活力和特点。电力企业提供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配电网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渐趋于完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电力企业更加广泛地延伸了它的服务范围,与此同时,这也导致配电网系统运行的环境更加复杂,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在传统的系统以及配电线路形成的体系上加以革新,增添电力通信网络系统,这就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可靠,也保证了配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与维修,所以,电力运行系统并非单一化的运行模式,同时还要对二次系统产生的影响加以考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力系统运行内容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电力运行系统的容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容量呈现增加趋势的现象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随着电力企业的供电水平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系统额输送电的功能更加懂得健全;电力企业持续扩大它的服务范围,而且因为受到社会发展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电力运行系统容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2配电网运维工作措施
2.1合理构建电网结构
配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对后期的使用效果以及管理过程的难易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要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规划工作,首先,根据配电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采购充足的配电变压器,根据不同地区电能的需求量进行合理配备,其次使用不同的杆塔对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进行分别架设,从而减少配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合理构建电网结构,从而延长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企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2对配电网线路进行优化
配电网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整个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质量,为了避免在某些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整个供电系统直接瘫痪,需要对配电结构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改进,实现转供电技术,在供电系统部分线路故障时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注意到的是,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用电人口较多,对电量的需求量也较大的地区,这往往给供电系统增加了一定负担,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地下线缆和敷设架空绝缘线,以实现电能储备增大的要求。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断电范围的控制性,在建设配电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线路时,尽可能采用双回线技术。最后,通过架设分支线路,设置相关线路开关,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分支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至于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能够有效减小造成的影响,以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系统的优化改造。
2.3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就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对相关技术的学习,对配电网故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运行故障,要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更新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设备的同时,要安排专业技能和水平高的工作人员,进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要对原有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安全意识的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动态与维护措施,从整体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专业素养。
3配电网检修工作措施
3.1不断健全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制度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健全、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保障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健全检修管理制度。首先,要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为健全检修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使制度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其次,相关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坚持“认真、严谨、求实、负责”的态度,不断的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的发现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最后,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对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作业时佩戴相关的安全保护设施,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管理,从而减少人力的投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3.2设置电压保护装置
电压问题是配电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保证电压的稳定,才能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当前,为了有效的解决配电网中的电压问题,就必须设置电压保护装置,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避雷设备中尝试应用特殊型号的国电保护设备(具有间隙的四端星型号),将其放置在大电机周围,这样能充分的发挥保护的作用,有效的降低电压问题的产生,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
3.3严格把控设备质量
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因此,要对电气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进行设备的选购时,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配置,坚决杜绝出现为了降低成本投入而降低设备质量标准的问题,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比如,在监测设备的投入上,不但不能减少开支,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提高监测的有效性,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
3.4设置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测,并快速的监测出故障发生的位置,便于维修人员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大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力度,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关键部位的信息进行采集,监控非法偷电的现象,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报警,从而帮助维修人员快速的解决,从而实现配电网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结语
综述,电力行业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对配电网管理水平的要求随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但是配电网管理有优点也有缺点,虽然促进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但同时也增加了配电网系统不必要安全事故风险,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电网经营的重要组成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配电网管理中的基本内容,通过多种措施,提升运维检修工作质量,降低配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从而提升电力企业在电力行业的竞争实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加华.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强化策略初探[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88-189.
[2]鲁舟.分析配电检修工作的常见问题与措施[J].科技风,2018(25):184.
[3]唐川.探寻配电网运维检修工作的重点[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55+57.
论文作者:刘天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