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1]2001年在《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的国家气候中心模式(T63)进行敏感性试验,对我国西部地区沙漠绿化和有植被地区沙漠化可能会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发生改变后,对降水和地表温度都有显着的影响。夏季绿化后绿化区地表温度降低,我国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特别是从青藏高原东部到华北有较大的增加,主要沿着西南季风传播的路径;沙漠化后沙漠化区地表温度升高,除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增加外,我国其它大部分地区降水都减少。冬季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范围比较大,影响也比较复杂,对降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下垫面覆盖类型改变后,地表反照率、粗糙度等下垫面参数、土壤质地和颜色以及初始土壤水汽含量都发生改变,引起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改变,同时地表长波辐射、地表向大气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输送也发生改变,即地面热源改变。由于冷热源是驱动和维持季风运转的动力,地面热源的变化使季风环流改变,引起气候的变化。
廉丽姝[2]2007年在《叁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文中认为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覆被/利用变化是区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叁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且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状况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对叁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叁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问题,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ICTP)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一步利用近20年的植被指数和气象资料探讨了叁江源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反馈作用。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广泛收集叁江源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论述了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及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叁江源地区的草地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源区面临着草地退化严重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2)近46年来叁江源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线性增温率为0.299℃/10a,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叁江源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气温的多年变化还表现出非对称性,即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高于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的升幅;不同季节中,冬季的升温幅度最为显着。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1980s末期以后有较明显的减少趋势。(3)源区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径流量的年际间波动较大,但变化趋势并不显着。径流量与同期降水量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4)介绍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发展历史、流程结构、动力框架及主要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的个例试验验证了该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针对中国区域,进行了不同季节初始场、模式水平分辨率、侧边界方案、积云对流方案等多组敏感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合理地选择模拟积分的开始时间、物理参数化方案等,对获得较符合实际的模拟结果是十分重要的。敏感性试验的结论为后期研究工作中数值模拟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5)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对RegCM3进行了调试,使其能连续、稳定地进行8年的气候模拟积分。长期数值模拟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RegCM3对中国区域气候多年平均状况及季节特征的模拟能力,可以用于研究下垫面植被状况的改变对区域气候影响。(6)叁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气候对叁江源地区的草地退化有较明显的响应。叁江源地区的草地退化不仅会影响本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和环流,而且还会影响到其它地区。但由于陆—气之间的多种正、负反馈作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是不一样的,这种影响在下垫面改变区域及其下游地区更加明显。(7)根据研究区域近20年来的植被指数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叁江源地区植被指数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研究区域植被覆盖状况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植被指数与气候因子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气候变化(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指数的重要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是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值模拟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的研究对此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李应林[3]2005年在《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文中指出人类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全球增暖为背景,运用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模拟了未来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情景和典型地区植被退化对我国夏季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模拟研究了现实植被条件下和潜在植被条件下植被带南北移动对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引起的未来现实植被带北移将使中国区域平均温度降低超过0.3℃,对区域气候变暖起到了负反馈的作用:其中40°N以南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降低,南方地区850hpa出现气旋性差值环流且位置偏东,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南风增强,降水以增加为主,西南部地区南风减弱,降水减少; 而40°N以北蒙古地区温度升高,出现反气旋性差值环流,降水减少; 对应气候变冷的现实植被带南移,将使得中国区域平均温度升高超过0.1℃,对区域气候变冷起负反馈作用:其中40°N以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显着升高,以西南地区东部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差值环流,降水减少,40°N以北蒙古地区温度略有降低,产生气旋性环流变化,降水增加; 自然植被条件下温度、降水以及环流形势变化的空间分布和现实植被相似,但35°N以北大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增强了植被带移动对区域温度变化的负反馈作用,而江淮等南方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则削弱了植被带移动对温度变化的负反馈作用; 和温室气体及气溶胶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相比,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植被带移动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模拟研究了2050年我国北方13省六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对区域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变化能对不同地区夏季气候产生局地和非局地气候效应。无论哪种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干旱半干旱过渡带都是未来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 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能对局地气候产生有利影响:对东北、西北东部来说,情景c林地增加最多,c情景下该区温度平均降低约0.2℃,降水增加约3%,对缓解干旱化最为有利,但对华北南部地区非局地气候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比较该区c和d情景下的温度和降水变化,
施伟来, 王汉杰[4]2003年在《中国西部绿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在西部地区引起显着的地表覆盖变化。根据最新的全球地表特征数据库资料和 2 1世纪初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叁大重点建设工程的具体规划 ,得出两种植被 ,即现实植被和虚拟植被。并利用 RIEMS- TEA模式 ,通过一次敏感性试验 ,发现西部地区绿化明显影响东亚的季风系统和中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模拟试验显示 ,中国西部绿化会明显增强东亚夏季风 ,这将会加强中国东部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 ,并有利于输送邻近海洋的水汽到大陆 ,使得中国大陆东部季风区整体出现降温、增湿和降水增加。而且 ,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受影响的程度在垂直方向上都已超出了边界层之外。
王平[5]2013年在《基于CLM模型的植被变化对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GMMSNDVI遥感数据与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并与模型模拟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作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的NDⅥ、气温和降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982-2006年区域平均NDⅥ、气温和降水的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0.004/10a、0.6℃/10a和-10.8mm/10a,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性差异;研究区域内NDⅥ与气温、降水的同期月距平相关性不显着,NDⅥ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2)利用大气模型CAM和新一代陆面过程模型CLM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研究区域内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融入基于LAI(叶面积指数)遥感数据改进的参数化方案后,模型对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均有提高。敏感性试验表明当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植被类型由农作物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叶面积指数增加一倍)后,区域气温降低、降水量升高,且均在夏季变化最明显。(3)陆面过程模型CLM离线模拟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变化能够引起陆气间能量平衡的变化,植被覆盖增加后,研究区净短波辐射增加明显,净长波辐射呈减少变化,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有所增加,且潜热通量的增加更为明显,这可能对植被覆盖增加后气温的降低产生一定影响。植被覆盖变化能够引起陆气间水分循环的变化,当植被类型由农作物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叶面积指数增加后,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和地表蒸散均呈增加变化,这可能导致降水增加,但是,植被覆盖增加对区域气温降低和降水增加的影响作用有限。
谢洪兵[6]2004年在《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性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以北疆为例》文中提出地球表面既是大气系统唯一具有物理意义的界面,也是大气能量的主要输入面。陆地表面发生的各种过程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陆地表面的性质。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所以研究地表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阐述了目前的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关系现状和研究目的及意义,总结了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及现状;2.阐述了MM5模式非静力学的动力学框架、数值计算的差分方案、MM5模式中五种可供选择的侧边界条件、MM5模式中的物理过程方案等;3.提出了在研究区进行地形敏感性实验和对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其周围绿洲进行植被覆被变化的敏感性实验的设计方案;4.根据上述几种实验设计的模拟计算结果,在地形敏感性实验中,从近地面温度、降雨、蒸发、水汽含量等四个气象因素变化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地形变化对新疆及周围地区气候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植被覆被变化敏感性实验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通过人为的改变地表植被类型以后,沙漠绿化的敏感性实验和绿洲沙漠化敏感性实验都较好地反映了一些气象要素的变化,从近地面温度、相对湿度、风场、海平面气压场四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角度出发,初步分析北疆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性气候的影响,同时验证MM5中尺度气候模式在北疆干旱区模拟的适用性;5.总结了通过模式的模拟实验所取的一些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准确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 本文所做的北疆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性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只是初步的,有待于以后进一步从多方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能以后通过这方面的模拟实验,预测人类活动对未来气候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预防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以及改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制定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国民经济建设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刘拓[7]2005年在《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土地沙漠化是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我国土地沙漠化成因、危害及治理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依据1999年全国沙化监测结果,本文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1.41亿元,相当于重点土地沙漠化地区1999年财政收入的3.60倍,其中土地资源的损失为955.71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74.58%。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地沙漠化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并对全国2000~2004年5年间防治土地沙漠化所形成的新增可利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年均为872.6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7.27。河北省沽源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本文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相耦合,并且相互影响和迭加放大,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急剧增长、人口密度过大,一些绿洲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远远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低于7~20人/km~2的标准,加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维持生计手段更多地依赖消耗自然资源;沙区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多样化指数在1.5—1.8之间;经济贫困,农民人均收入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导致滥樵采、滥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土地沙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制度和政策问题既是土地沙漠化的诱因又是防治乏力之源。土地权属的不安全给人们随意开垦土地提供了负向激励;林权草权虚置和缺位,导致人们竞相利用,制约投资者积极性;投资主体错位,政策的不可持续性、部门间的相互制肘、补偿机制无力、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导致不能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 研究提出了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基本策略:1)植被自然恢复与重建策略。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9项基本原则和分4个类型区12个亚区进行植被建设。2)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策略。通过实行沙区适度的人口控制政策,逐渐减轻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化沙区经济结构,协调农、林、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区加工业,调整区域布局;建立生态保障区,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大力发展沙产业。3)制度创新策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稳定投资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实行国家生态购买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和草原管理等。4)制度保障策略。加强和完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科技保障、科技支撑和预警与监测等保障制度。
陈磊[8]2012年在《植被变化和地形对干旱半干旱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文中提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受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严重的植被退化、土地退化以及荒漠化的形势,特别是在中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的减少或退化对当地和生态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潜在的威胁。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区天气、气候对植被变化的响应机制和特征,可为防治土地的进一步退化和荒漠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利用一个中尺度数值模式(WRF),通过对实际天气个例的数值模拟、敏感数值实验并结合长期观测数据,研究了一个在中国西北的半干旱区长期存在和维持的森林山区(兴隆山区,103.84E,35.86N)的降水特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降水特征的差异,并探讨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模拟分析表明,有利于的水汽输入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地形对空中水汽的截留以及该地特殊的地质因素是兴隆山区的孤立森林岛在半干旱地区中长期的存在和维持的原因,其维持机制与沙漠绿洲有明显的差异。兴隆山区与周边地区的降水差异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兴隆山区在夏秋季受到东南湿润气流的影响,可以获得较多的水汽输入和较稳定的水汽来源,而山地地形则有利于截留东南气流携带的水汽并形成降水;兴隆山区与其周边地区局地的蒸散差异对二者之间的降水差异的贡献不大。另外,兴隆山区的土壤堆积覆盖的石质山构造和森林下垫面也有利于降水的截留和贮存以及植被的生长。本文进一步利用一个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选择中亚的中蒙干旱半干旱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该区域不同程度的植被减少引起的区域气候响应,探讨了其响应机制和不同下垫面上的响应差异。模拟分析表明,植被减少总体上会导致地表气温的上升和年降水量的下降,并且年降水的下降主要是由对流性降水的下降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植被减少导致的降水下降是接近线性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草地区域气候相对于森林而言是对植被减少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植被减少将会导致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的显着下降。植被减少引起的区域之间地表热力对比差异的变化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会在草地和半荒漠之间的过渡区形成一个异常反气旋环流。这一异常反气旋一方面与地形绕流的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受到地面温度梯度改变引起的二级环流方向的影响。异常反气旋环流的存在会加强过渡区气候对植被减少的响应。在该异常环流和植被减少导致对流增强的共同作用下,中亚半干旱过渡区草原区域的气候对植被减少的响应最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植被减少会减缓区域降水下降趋势,加强区域的增温趋势。植被减少造成的温度和降水趋势的变化相对于区域温度和降水的背景趋势变化而言不是很显着,不过在局部地区可以显着的改变温度和降水背景变化趋势。本文还进一步比较了相同程度植被增加和植被减少导致的气候响应的差异以及植被变化导致气候响应的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产生了基本上相反的气候响应,但都是通过对流性降水影响总降水。由于对波文比的影响不同,植被增加导致的蒸散和降水的增幅小于植被减少导致的蒸散和降水的降幅,表明区域整体降水对植被减少更为敏感。区域气候对植被增加最敏感的响应区域是落叶森林而森林到草地的过渡区并不敏感。另外,小幅度的植被增加与植被减少都会导致试验区域水汽输入增加。同时,植被变化导致的气候响应在6月和夏季最强,其他季节较弱,气候响应的年变化主要由夏季的变化决定。研究结果还表明,植被增加导致的地面温度梯度变化在过渡区形成一个向北倾斜的异常气旋,对降水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陈亮[9]2011年在《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和VIC模型的黑河流域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和水资源是制约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位于该地区的黑河流域作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正面临着植被退化、沙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陆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流域内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过程,理解流域气候、植被、生态、水文的演变规律,并为流域的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分析黑河流域下垫面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下的水文响应,本文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陆面水文模型VIC引入黑河流域,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探索陆面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ERA40再分析资料,通过模式的双层嵌套,对黑河流域1998年夏季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高分辨率(10km)模拟;(2)通过山区绿化、中游农田扩张和下游沙漠化叁个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植被变化对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以VIC模型为基础:并耦合汇流模型对1990~2006年黑河上游出山径流的模拟;(4)基于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对GCM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黑河上游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5)根据15种气候情景假设,分析了气候背景下的黑河流域上游出山径流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有:(1)RegCM3区域气候模式能够很好地再现黑河流域气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但气温的模拟在山区偏低,在沙漠偏高。RegCM3也较合理地模拟出了黑河流域的降水变化,但模拟能力仍有待改善。(2)气候对下垫面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上游的植被恢复将使山区温度降低,降雨增多。植被恢复所带来的良好气候条件将有利于植被的进一步恢复,但这种效应在北部荒漠地区并不显着。中游的农田扩张后,该地的温度下降,降水在上游明显增多,而在下游的局部地区有略微减小。因此,绿洲面积扩大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绿洲边缘的荒漠化或者导致下游的荒漠化加剧。沙漠化加剧将导致流域的平均气温升高,降雨减少。荒漠化将通过其与气候的正反馈机制使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并难以恢复。(3)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物理概念的大尺度水文模型,VIC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黑河上游出山径流的变化。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莺落峡站的月径流的变化趋势,但由于气候驱动数据和土壤参数的不足,模拟值较观测值小,在枯水期(冬季和春季)尤其明显。(4)由于黑河上游地形复杂,小区域的气候特征与大尺度特征一定程度上并无显着相关性,无法利用统计降尺度来为VIC模型提供未来情景的气候驱动。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得到在相同气温变化情况下,降水的增多将导致径流增加;在相同的降水变化情况下,气温升高将导致径流减少。在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下,降水对径流的影响起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在年内存在差别。气温升高将加大融雪径流,从而导致冬季和春季的径流增加,同时加剧了蒸散发引起夏季和秋季的径流减少。
宋帅, 鞠永茂, 王汉杰[10]2008年在《有序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主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两种途径影响着气候环境,因此,完善的气候模式需要从这两方面与社会经济学模式进行耦合。作者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出发,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资料,并利用该资料动态地修正区域气候模式的下垫面地表覆盖类型,实现了社会经济学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的单向耦合。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的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2.0),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高速发展两种驱动情景下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资料,分别进行数值模式运行。最后根据得出的预测结果,从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等方面分析了未来50年中国气候可能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同时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气候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气候变化尤其是区域降水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而且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气候效应不仅局限于土地利用发生改变的区域,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其区域分布以及各区域的变化程度。长时间的气候预测研究,在气候模式中耦合社会经济学模式是必要的。仅考虑土地利用的变化,未来50年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将呈现减少的趋势,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10年左右将呈现增长的趋势,且增长的趋势可能持续到2050年。预测结果同时显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沙漠绿化,增加东北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森林面积,华北地区退耕还草等措施对北方地区年降水量的增加是有益的。同时,对应西部沙漠面积扩大,华北地区城市用地增加,东北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林地退化以及华南地区林地增加等土地利用的变化,北方的干旱化趋势会进一步加剧。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引起气候模式下垫面参数中的地表反照率、粗糙度等发生改变,变化的地表覆盖类型与大气的能量和水分通量交换差异作用于大气的流场和温度场等要素,从而改变了区域的气候环境。
参考文献:
[1]. 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1
[2]. 叁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D]. 廉丽姝.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 植被带的南北移动和土地利用情景对未来我国夏季气候的可能影响[D]. 李应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5
[4]. 中国西部绿化对东亚季风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 施伟来, 王汉杰.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5]. 基于CLM模型的植被变化对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影响研究[D]. 王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
[6]. 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性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以北疆为例[D]. 谢洪兵. 新疆大学. 2004
[7].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刘拓.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8]. 植被变化和地形对干旱半干旱区天气气候的影响[D]. 陈磊. 兰州大学. 2012
[9].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和VIC模型的黑河流域陆气相互作用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1
[10]. 有序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J]. 宋帅, 鞠永茂, 王汉杰.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