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

陈野[1]2000年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经济理性目标的复归,出现了大规模职工下岗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富余人员队伍庞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的行为逐渐理性化,因此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在所难免。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社会对公开失业的承受能力还十分有限,下岗就成为过渡时期的必然选择。大量职工下岗,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同时也给下岗职工的家庭生活带来直接的影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再就业工程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便应运而生。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为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再就业工程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仍需不断改进与完善。搞好再就业工程,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保护和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于亚南[2]2002年在《中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文中提出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据国际劳工局1996年至1997年度世界就业报告提供的数字,全球登记事业的人已达1.2亿,失业率为4.8%,不充分就业人口达8.8亿人。全球28亿劳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高失业率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增加了人们的痛苦并增加了很多社会问题。可见失业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一大公害,它正受到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过去,我们一直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就业规律缺乏科学的态度和清醒的认识。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阶段,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不以社会制度为转移而客观存在,这一事实已经为人们所接受,那么从理论上来研究失业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国家指导下的市场就业体制就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失业的理论分析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失业现状,对中国失业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府所应采取的政策及措施,并对再就业工程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概述,对失业问题的若干概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理论着手,主要分析西方的失业理论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失业现状,找出我国失业的特点以及失业的成因。第四部分对政府所应采取的对策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对再就业的形式进行分析。着重论述了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对再就业工程的完善提出一些看法。

胡春[3]1997年在《关于再就业工程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一、再就业工程实施中的问题透视 1.再就业工程安置的下岗失业职工数量有限与待安置的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加的矛盾。如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的1995年,安置的下岗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为140万人,为下岗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进行转岗转业培训的有32万人。这不算小的成绩与当年城镇失业人员500万人,国有企业富

谢湘平[4]2000年在《社会转型期实施再就业工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深层次矛盾的充分暴露,国企职工下岗的数量日渐增多。职工一旦下岗,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备。庞大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下岗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由政府牵头组织,旨在保护下岗职工切身利益的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显得日益重要。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首先对再就业工程及相关概念作了界定,阐述了再就业工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意义定位,接着分析了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施再就业工程坚持的原则:即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为原则,必须坚持社会稳 定的原则,必须坚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原则。并 依据这些原则,提出了再就业工程的发展战略:第一,重 视政策指导、理论探讨及再就业观念转变为再就业工程创 造思想前提。第二,要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完善劳动力市一 场,依靠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使下岗职工重新就业。第 三,健全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再就业工程提供重要保证。 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再就业工程进行理性思考。即从国 际大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发展等角度认识再就业工程。 谁给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再就 业工程,以公平、效率的角度审视再就业工程,并对再就 业工程的前景进行展望。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 善,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市场运行秩序的不断 规范,再就业工程将会随着它产生条件的弱化而逐渐消 失。

张海翔, 徐磊, 卢正惠, 胡刚[5]2002年在《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就业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项指标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也是政府选择和确定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依据。中国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 ,从改进激励机制和微观经济效率入手 ,着眼于新增资源

孙丽军[6]2001年在《国企冗员剥离与城镇失业保障制度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

吴学军[7]1999年在《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再就业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职工下岗失业现象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表现得更加突出。“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真正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造成当前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并采取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各种措施,逐步实现市场再就业。

谌春玲[8]2004年在《我国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影响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从我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改革的重点。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树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批职工“下岗”。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则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政府开始推行“再就业工程”,采取失业救助、转业培训、生产自救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重新就业,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的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寻找它的发展脉络和最终走向,并且探讨它和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无疑,这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并且总结了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研究的重要成果,为后文的论述做了铺垫。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原因,指出在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下岗”和失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就业促进体系薄弱,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而政府出于稳定性偏好,承担了推动再就业的工作。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就是再就业工程实施的载体。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与真正的劳动力市场有所不同。第三章结合作者的调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分析了劳动力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规模和结构,并且从双方的立场出发,用成本—收益理论说明了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尽管再就业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它的带有一定计划性的就业促进手段是不符合劳动力市场最终发展目标的。因此,第五章论述了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的过渡性,并且提出它最终将被一个完善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所替代。

李友学[9]1998年在《正确认识再就业工程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文中认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长期性。搞好再就业工程,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全社会都应提高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采取多种措施,经过不懈努力,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落到实处。

梁柱, 项贤勇[10]2002年在《论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障碍及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失业。这不仅是一个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大问题,而且也是深化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文对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D]. 陈野. 西北大学. 2000

[2]. 中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D]. 于亚南. 东北财经大学. 2002

[3]. 关于再就业工程的思考[J]. 胡春. 经济学动态. 1997

[4]. 社会转型期实施再就业工程问题研究[D]. 谢湘平. 郑州大学. 2000

[5]. 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就业问题[J]. 张海翔, 徐磊, 卢正惠, 胡刚.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

[6]. 国企冗员剥离与城镇失业保障制度构建[D]. 孙丽军. 河南大学. 2001

[7]. 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再就业问题[J]. 吴学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

[8]. 我国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研究[D]. 谌春玲. 西北工业大学. 2004

[9]. 正确认识再就业工程的必然性和长期性[J]. 李友学. 理论与当代. 1998

[10]. 论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障碍及其对策[J]. 梁柱, 项贤勇. 财贸研究. 2002

标签:;  ;  ;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