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一种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确实重要,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也十分周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究竟能不能搞上去?弦外之音,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是矛盾的。确实,传统的观念总是告诉我们:商品经济与私有制、与剥削制度、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商品交换一产生便“象腐蚀性的酸类一样”加速了原始公有制的解体,它的买与卖的分离,货币与商品的分离,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为各种各样的商业投机提供了条件,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为贪财敛资和拜金主义提供了土壤,几千年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商”与“奸”联系起来,叫“无商不奸”,商业的声誉不好,商人的形象欠佳,以致于人们很难把“市场”与“文明”联系起来。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中国现实”。“立足中国现实”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个“现实”,就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现在的文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不能回避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体制文明。它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世界各国各民族不约而同地采用这样的经济体制,绝不是偶然的。就其根源来说,它是由一定历史时期内人类劳动的性质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即由劳动的有偿性、分工性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有限性决定的。人类劳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还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而不能被无偿占有,只能通过交换。而人类劳动又是分工的,这是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典型表现,分工性使得劳动的交换成为不可避免。如果说,劳动的有偿性是交换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劳动的分工性就是交换的充分条件。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生产者都不可能生产出他所需要的所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上两个方面,又都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物质财富尚末达到“各取所需”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劳动交换确立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劳动交换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即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规律,而这一规律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一定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人类发明的治“平”、治“懒”、治“劣”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面前,平均主义没有存在的理由,懒散怠惰会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产品质量低劣和管理水平低劣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价值规律就象一把无形的鞭子,时时抽打在每一个生产者的背上,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又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它的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原则,促使资源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方向流动,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总之,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和表现,是纵跨几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现象,它并不代表一定社会的阶级性质。这是市场经济从萌芽到形成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的一个真理,也是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的客观前提。

2.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来看。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唯利是图?市场经济固然是利益驱动型经济,是主体多元型经济,因而很难完全避免商业投机行为,但规范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公平竞争型经济,质量效益型经济,法制纪律型经济,是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的经济。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者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也同时必然是宏观调控型经济,合同信用型经济。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本身派生着和要求着众多的文明因素。这是它与精神文明可以结合的客观基础。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某些国家,由现代市场经济派生的质量意识、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崇尚科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以及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搞控,信守商业合同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归结为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唯利是图,不能把早期资本主义的那种普遍的行业欺诈等同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点恩格斯在他的晚年就已经指出了,他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不能再采取早期的那种琐碎的商业欺诈手段。

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来看。上边我们对一般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作了分析,现在进一步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单纯的市场经济并不能派生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只有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当家作主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奠定全面客观基础。我们明确宣布,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比较,至少有以下几点区别: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宏观调控的总枢纽;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关系,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就表明,我们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从而决定它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尊重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应当弘扬的主旋律;为人民服务必然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核心;文明健康的社会精神生活是我们的基本制度的要求,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要求。

我们要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要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来考虑问题,要把当前社会上那些夹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和小农经济思想流弊,受到西方某些思潮影响,又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点的现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开来,不能把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起来,并时而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立起来。

4.从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兼容”,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生共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现代化经济,是文化含量很高而且会越来越高的经济。因此,它对文化的要求很高,它需要科技教育的迅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良好的职业、社会公德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健全严密的法制,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反过来,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精神文明依赖于物质文明。没有发达的物质文明,最终不可能有高尚的精神文明。物质是基础,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其他一切工作都会显得软弱无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要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但如果社会主义的经济长期搞不上去,综合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这种教育就是苍白的,是很难奏效的。就连精神生活的许多手段和物质设施也都有赖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怎样才能上去呢?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舍此没有别的道路。

5.从社会精神生活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来看。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无法搞文化建设的观点包含着这样一个逻辑:经济生活的原则必然是支配精神生活的原则,经济生活中贯彻等价交换原则,精神生活也必定会渗透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一点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是难免的。

其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是一元的,又是多样的,既遵循共同的规律,又有各自特殊的规律,同源而异质。正是这种一元而又多样,共同而又相异的情况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与经济生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的区别表现在:一是需求性质不同。经济生活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生活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需求,不能互相代替。人是世界上唯一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它有两种生活,两种不能相互代替的生活。人的精神性的一面和社会性的一面要求人必须具备社会责任心、同情心和道德良知。可以说,正是这一点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二是社会功能不同。精神生活,对于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是对真、善、美的创造、追求和享受。这些精神内容,或者以理论逻辑的形式,或者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反映社会,反映自然,具有理性化、规律化、指导性、鼓舞性和对物质生活的调节、补充作用。它们是源于物质生活而又高于物质生活的,二者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三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生产规律。许多精神产品的生产,并不取决于市场的需要。不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不需要,就不生产。与此相应,精神产品的价值,许多不是用商品的价值可以衡量的。它们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特殊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财富,是无法计算价值的。当然,一般文化产品也要讲经济效益,但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必须为社会效益让步。由于以上区别,决定了经济生活的原则并不能照搬到精神领域。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在精神生活面前要三思而后行,甚至三思而不能行。常识告诉我们,即便是一个标准的商人,他在精神生活领域内也不能完全运用他的商业原则,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把经济生活的原则原封不动地搬到精神生活中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目标是共产主义,就更应该尊重精神生活的特殊规律,尊重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自觉地、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坚持我们的主导思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那种把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混同起来,并由此断定市场经济的原则将支配精神生活的看法,显然是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简单化的理解。它与我们所说的一致性大相径庭。

以上我们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从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的同源异质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结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并不存在什么“二律背反”的问题,而是可以兼容的,可以统一的。二者的一致性,不只是理论的论证,而且被实践所证明。

当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许多与文化建设相矛盾的现象。这些消极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要作出具体分析:

一方面,它确实与市场的负面效应直接有关。市场具有双重效应,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它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促使社会观念发生积极变化的经济动力。但是,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容易刺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

另一方面,还有其它一些重要原因:第一,转型期“综合症”。什么是转型期“综合症”?就是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诸种社会病。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旧体制交错并存但又都处于不完整状态,旧体制固然残缺不全,而新体制还羽毛未丰,这样就造成许多漏洞、空隙和矛盾,给各种不正之风和犯罪行为以可趁之机,使腐败现象滋生,犯罪活动增加,历史沉渣泛起。第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苏东剧变对一些人造成的思想冲击。他们不能冷静地看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现实,认为苏联、东欧社会制度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没有前途,因而出现理想淡化甚至理想幻灭。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一旦动摇或者幻灭,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颓废、放纵和其他种种非道德行为。国际大气候的影响还包括西方某些思潮的影响,如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性解放思潮、个人主义思潮等等对我们一些社会成员的影响。第三,较长时期“一手硬、一手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过去颇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即物质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硬,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比较软。该教育的教育不够,该批评的批评不严,该打击的打击不力。邓小平同志多次批评这种状况,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全党没有重视”,“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

以上几点,是我国精神领域出现消极现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譬如我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再譬如国民素质较差的问题。在我们的12亿人口中,“三盲”(即文盲、法盲、科盲)数量大,许多人犯法违纪就是因为他们是某种“盲”,如此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社会上的消极现象,并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引起的,勿宁说,其中的大部分,恰恰是与市场经济的本性相悖的。

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把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历史的一个环节来看,作为新旧交替、观念更新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能动的历史活动来看。

这里有必要提醒我们注意思考那些内在于市场经济中的矛盾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人们常常对这样的矛盾大惑不解,以致怀疑我们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否错了,是否可以选择另外的没有矛盾的方案。如果真有这样的方案,历史也许早已推出了这样的方案。还是马克思说的那句话:人们创造历史,只能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或者还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一个观点:恶不仅仅是恶。这种近似荒谬的矛盾,这种前进与倒退并存,文明与野蛮相伴的现象,在人类历史的一定阶段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全部问题不在于这样的矛盾应不应该存在,而在于如何去解决它。

标签:;  ;  ;  ;  ;  ;  ;  

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