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图书馆:一个并不轻松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轻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事实上,以互联网为主要物理载体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势头强劲而又似无止境地发展,的确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自由和无限的财富。在一片大张旗鼓宣传互联网、数字图书馆万能无比的喧声之中,我们似乎更要冷静地深思它使图书馆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就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各类型数字图书馆都仅还是试验型数字图书馆,成熟的较少。“数字化”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也仅是一个技术的概念,还没有进步到一个社会概念,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包括了经济上的、观念上的、技术上的、行为上的、习惯上的,等等。因此,公共图书馆如何选择今后自已的发展定位,除了应对未来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外,还应有一种正视现实的勇气。
一、务实地看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主题,围绕着这些主题,信息的采集、传播和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发展和逐渐普及的互联网正是顺应了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并由此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治认为,信息社会有这样的特点:以电脑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大量信息被系统化、科学化加以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由信息网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取代工厂的生产和分配信息产品;信息社会以实现“时间价值”为目标等等。也有专家预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即:全球经济、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世界新的产业革命时代将来临……,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将扮演主角。无论专家们怎么认为,知识全球共享化将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已达到共识,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发展一种新的生产力,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我们相应的理论提出挑战。在信息社会各部门,认知过程迅速地被转移到计算机中,储存和加工信息的技术可以在分散的计算机环境和通讯环境中形成巨大的信息网络。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信息社会的主导,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信息和知识的关注必将上升,知识需求成为信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这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对图书馆发展都将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文献服务实质上也就是知识性服务,图书馆丰厚的文献资源优势,使我们已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加之图书馆一直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的专门机构,这种行业上的优势使得图书馆在信息社会有着较大的发展主动权,今后,推动图书馆发展的焦点将集中于使用信息上。勿庸置疑,信息社会图书馆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切不可盲目乐观。首先,虽然人们对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的维持人类社会的第三资源的重要性已不怀疑,但信息化在给人类带来种种方便和自由的同时带来的弊病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信息社会其主体产业必将是信息产业的提法,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有专家指出:目前片面强调发展信息产业,而很少提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过分强调“信息社会”论可能引起误导,从而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如何正确认识信息社会时曾谈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重视基础产业建设,并致力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是要发展信息产业,但是我们不能丢失中国的基础产业。就图书馆来说,面对信息社会的需求,进行文献数字化转换固然极其重要,但公共图书馆传统的、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功能不能在数字化中丧失。其次,有专家认为:在信息社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多数人处理的是信息,而不是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在21世纪,对信息的开发、传播已不再仅是图书情报业独有的专长,作为信息集散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信息社会,社会是开放的,知识也是开放、共享的。图书馆在此时的开放程度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要求图书馆员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综合素质来保证信息产品的质量,同时,更需要全国公共图书馆打破壁垒割据的意识,树立文献信息一体化意识,统一规划、协调,尽快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主要目的在于充实信息内涵、实现资源共享,文献数字化是未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积极地投入、贡献专长,而不会是绝对的主角。
二、公共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忽视了什么
网络、数字化技术正势不可挡地进入图书馆,似乎要与传统图书馆几千年形成的“现实”分庭抗礼。曾有一种设想,随着图书馆大量的文献数字化,互联网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图书馆,越来越多的读者会选择上互联网查找所需文献资料,网络将在10—20年内替代传统图书馆,成为最大的文献信息库,那时传统的图书馆将会消亡。这种预测在较短时间内会成为现实吗? 这样的发展模式符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吗?
图书馆是在社会、人类的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图书馆努力致力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它的功能和建设一直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图书馆从来没有放弃过完善服务功能的努力,直到今天仍在探寻自我发展的途径。在知识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新技术的应用、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使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选择。笔者认为,无论如何选择,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绝不能忽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公共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忽视了什么?
有专家认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文献数字化的进程中,忽视了它的教育、服务功能以及基础业务建设,忽视了对传统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培训。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图书馆在我们许多馆员的认识中,不过是“数字化文献”而已。不过是把坐在阅览室阅读纸质图书变成了坐在电脑前网上阅读罢了,不过是把查阅卡片目录变成查阅机读书目……。“数字化”到底是要建设一个新型的更加适用于广大读者的图书馆,还是仅仅让人们感觉这种方式多么富于现代气息,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认识差异。笔者认为,如果一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在不考虑有多少读者能够使用)全部实现数字化,就可以算为数字图书馆,那么这种对“数字化”的认识是非常浅表的。
首先,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到较高水平;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还需要时间和财力的投入,以中国目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条件,PC机的普及还将有一个遥远的等待。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电视还未普及,人们更习惯通过广播、报刊、图书、电视等手段获取信息,而且目前这种行为上的习惯感觉肯定比从因特网上“满载而归”要方便、现实得多。虽然数字图书馆上的文献资源能方便地为远距离部分读者提供服务,但是,应当看到对于公共图书馆庞大的普通读者群(老人、少儿、社会各阶层各类型读者)来说,这样的读者仅占很少很少一部分。从发展看,个人读者必然成为数字图书馆最大数量的使用者,但对中国的个人来说,由于必要的上网投资(购买电脑设备及入网费、服务费),必要的知识和操作技术(包括英语水平)以及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数字图书馆读者群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能力,还是读者素质上,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大多数读者仍不会也不能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的文献,图书馆仍是他们现实的选择。实际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面临一个为大众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定位问题。
第二,大多数中国人更习惯、更本能、更无奈地坐在图书馆或家中、办公室看书读报。一位美国人这样评价中国人对读书的神圣:读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严肃、认真的事,中国人从古至今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书房、书桌。而美国人则不一样,我们的书桌、书房就在饭桌上、卧室里,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放松,是闲暇。也许中国人与美国人对于读书的方式、理解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可能人人把电脑随身携带,随时随处都可以拿出来使用。几千年人们的阅读习惯加上中国人长期以来对读书的认真和图书馆里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多数读者宁愿用多种阅读方式比如到图书馆,而不愿意用一种方式来替代多种阅读方式的不同功能。数字图书馆虽然能给读者广泛的阅读空间和内容,但是若要拥有思想深度,以及培养一己的精神内涵,恐怕还是要从书本的世界中,从阅读的过程中去获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体验和积累,一卷在握心灵自然得到一次精神洗礼。置身行行书架之中,往往能在选择、查找、翻阅中领悟书中所述的同时,增加更多的思考空间,这些都是网上浏览无法体会到的。虽然数字化的文献也给了读者思考的资源,但事实上,读者在操作时为了讲求速度往往放弃了思考的质量。
再次,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从图书预定开始,采购、分编用电脑管理,流通、借阅是电脑操作,查询目录、检索文献也由电脑提供服务。图书馆正在走向业务工作完全依赖于电脑的时代,离开了电脑,图书馆员寸步难行。随着图书馆对电脑、网络依赖性的增加,图书馆与馆员受制于电脑控制,管理、服务系统的脆弱性也将增大。当一个图书馆文献被充分数字化时,图书馆就完全成了因特网这台其大无比的计算机的附庸,作为一名图书馆馆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能力,你的服务,你的“喜怒哀乐”都必须依附于电脑、因特网的话,绝不会认为这是一件让人乐于接受的事。
事实告诉我们:数字化、网络技术在以其迷人的诱惑极大地改变着传统图书馆,推动着图书馆进步的同时,也许会使图书馆失落掉千年的文化传统。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但另一方面也使各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建设数字图书馆时,我们正越来越多地失去图书馆文化内涵、积累。那么,传统的图书馆是否真的会被数字图书馆替代呢?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至少在近三十年内印刷图书还将大多以目前的形式存在,网上阅读也只有经济上具有支撑力的条件下,而且只有当从小就在互联网络、多媒体阅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阅读习惯的一代人以后,新媒体才有可能完全取代印刷媒体,图书馆也才有不再收藏印刷图书的可能。现阶段,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应是在继承和扬弃中融合。
三、技术支撑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从发展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需要高新技术做支撑。涉及的面很广,包括:数字化技术、检索技术、存储技术、协同工作与交互技术、远程教育、搜索引擎及导航研究、安全与版权研究、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的研究等等。国内有专家认为,一个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拥有独立和规模宏大的馆藏数字化资源;拥有高速、可靠和开放的网络资源,可24小时向社会提供电子信息服务;拥有高效率和操作方便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可自动进行分布式文献检索,并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获得原文;拥有一套数字化资源制作、存储、发布、维护的软件系统。可以说,数字图书馆一方面体现为一整套信息技术设施和相关技术、规则、规范的集合体,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它有别于传统图书馆,是虚拟的,同时也是实在的,但绝对是技术的产物。因此,如何正确选择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技术,来对大量的书刊进行数字化处理,是能否建成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数字图书馆的本质是交流、共享,从技术的角度,可从几个方面来把握数字图书馆的这一本质:
1.共享性。由于网络系统都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而建立起来的,采用开放系统模式,通过高速、宽带网络连接成分布式系统,可使读者共享网络上的不同媒体信息。如,通过网络用户可以检索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等网上不同类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成为现实。因此,从技术上应考虑到网上每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都能广泛地共享。
2.交互性。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实时交互操作,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从技术上要考虑到读者不仅是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3.实时性。技术选择上应考虑文献信息的传输、交流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进行,从而使距离和时间不再成为读者文献信息检索和交流的障碍与瓶颈。
4.标准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依靠众多的图书馆,选择统一的标准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文献信息的共享、交互。如果大家都用同样的标准、规范来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标引信息资源,将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国内图书馆应用较多的是PDG系统及TRS中文全文检索系统,应该说这是一套适宜公共图书馆进行大规模数字化资源制作的系统。由于PDG具有扫描速度快、制作成本低、高度压缩存储和还原, 以及可提供上网服务等优点,并可与通用浏览器软件和TRS 中文全文检索系统实现无缝联接,因此,这套系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套系统。TRS 则是目前中国用户最多的全文检索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如数据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用户管理、内嵌汉语自动分词系统等功能。同时采用的还有先进的国际标准,如通用置标语言SGML、HTML以及其他的图像、通信标准等等。目前,国家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等单位正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应用这些技术进行大规模的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同时,文化部科技司也正在制定《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通用格式》,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技术、标准、规范的依据,这将对今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
数字图书馆正处在发展迅速的阶段,它对时代的影响还在未来中。正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目前也难有详尽的技术指引、支撑,我们才应当进行研究、探讨,对它的透视是必要的,同时应该不断地进行下去,明确目标,才会少走弯路。
四、数字化进程中的定位选择
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不同的领域中都同样充满复杂的选择,坚持有选择地应用新技术来发展图书馆事业,与盲目地有什么新技术就上什么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或相信数字图书馆的朝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用进程中应该有一个理性的,力求准确的定位,同时还应看到潜藏的问题,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诚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一个建设完备的数字图书馆应当成为重要信息的生产基地,多种信息资源的聚集中心,读者、图书馆员交互的大枢纽,信息发现、搜索、捕捉的导航站点。这与传统的图书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存在空间,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变集中“人”为集中信息和服务——“馆”的物理形式并不重要了。目前,全国上上下下,从国家图书馆到公共、高校等若干图书馆与技术部门合作,都在进行试验型数字图书馆的研制建设,有不少重复研制与投资,似有无序之感觉。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慎重选择,在决定本馆文献数字化的定位中,应该多做调查、分析、研究。
第一,认真思考、决策。目前图书馆人为图书文献进入互联网所做的一切努力,仅仅是个开始,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但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长期过程,目前仍然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什么技术?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标准?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特别是涉及到的许多高新技术,如INTERNET、WWW技术、多媒体技术、 通信网络等,实际上,这是一个使用了几乎所有现代高新技术的系统工程。现阶段由于对建设现代图书馆的认识不足,各图书馆的业务建设及信息服务出现一哄而起的苗头,纷纷开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单纯地认为数字化文献就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由此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网上信息简单、重复……。笔者认为,若再这样重复建设发展下去,很可能发生使传统物理图书馆以往存在的独立、分散、割裂的状态,在数字化高技术的应用下依然继续下去。鉴于技术上的难度、高层次技术人员的缺乏、经费的不足等困难,在选择馆藏文献数字化的进程中,我们绝不能一哄而起,最好先搞示范系统。目前预先的理论研究很不够,现阶段如果盲目地、孤立地、短期轰动效应地来开展这项工作,都是不科学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组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力量,抓紧研究中国的数字图书馆,包括发展的总体框架、整体战略发展规划、措施、技术支撑、标准规范以及相关一些的东西,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纳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因此,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选择、决策之前,应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搞好馆藏的研究论证工作,找好本馆文献资料特色的突破口,做好本馆的数据准备工作,选择、制定出开展文献数字化转换的技术和有效措施及方法。正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着网络世纪,我们才应该认真研究、分析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新技术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需要我们更注意识别未来变化的模式,准确定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根本前提。
第二,加强有馆藏特色的中文信息建设。从目前因特网上英语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趋势看,英文信息和中文信息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落差,虽然全球华人占有世界1/4的人口,但网络上的中文信息却少得不成比例。当无穷无尽的英文信息通过因特网排山倒海而来,中文却相对成了“少数民族”语言的时候,中国公共图书馆若不能及时面对现实,改变和扭转这种状况,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优秀文化传统将会面临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特网上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已不容忽视:缺乏吸引读者的中文信息,严重雷同。各馆上网内容大多是书目数据,并且数据更新速度太慢,因此而大大限制了读者的使用。笔者认为,文献资源数字化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进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应该是高价值、有序、标准的特色文献资源。而对于知识信息资源,越是成规模、成系统,就越有价值,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和完整性是极其宝贵的,这是图书馆的优势。在硬件上,国家已有了较强的公共网络,公共图书馆的精力可以集中到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转换方面。在文献数字化的道路上,要避免如同传统图书馆那样,搞小而全、大而全。在网络环境下实现的资源共享,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与特色发展将更加重要。馆藏越有特色,也就越有被其他图书馆利用的价值和网上共享的价值,加强有特色的中文信息的数字化建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更有着其特殊的意义。数字图书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数字化文献要有特色性。如,在国家图书馆的专题数据库建设中已有:中国年鉴数据库、方志类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等等。笔者也曾在国家图书馆数字化生产车间看到,百余台的计算机、扫描仪在不停的进行着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据介绍,到1999年底便可为读者提供3000余万页共15万本图书的数字化产品,而且将是全部免费提供给读者网上阅读,这样的转换数量和规模是其他图书馆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各馆在馆藏文献数字化转化前,应把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其次,应慎重、细致地分析本省社会各界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情况,把某一类专门的中文文献信息库做深、做细、做大,一定要避免重复建设,抛弃小而全的格局,走上大而专的专业化文献信息分式道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可能在一个馆内完成,至少应在一批图书馆内进行。随着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丰富,上网查询读者的增加,没有本地区资源的数字图书馆是立不住脚的,如果每个公共图书馆都在认真分析自己的馆藏文献的基础上,抓住自己的特色馆藏精华来进行数字化,那将会对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做出特殊贡献,也极大地有利于各个图书馆发展自己的特色。
第三,必须走联合之路。李华伟博士曾就中国图书馆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看法,他认为,中国图书馆应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联机合作编目、联合目录及馆际互借系统,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走集成和联合的道路。我国公共图书馆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是很符合中国公共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状况的。
笔者认为,既然全球由于有了发达的通信设备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事(作为经济支撑并不雄厚的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各馆都研制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我想:当我在贵阳上网查找全文文献信息时,我一定不会先去贵州省图书馆的网站上浏览,我更有兴趣的是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网站看看。事实上,如果网上有上百个图书馆供选择,相信读者还是更愿意去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网站上查找所需文献,这是因为人们相信那里的文献更多更全、更丰富更可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各馆都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在这里我并非是要否定大家对数字图书馆的热情,否定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我只是认为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重复建设数字图书馆,更没有必要将馆藏文献不加选择、分类就全部数字化。如果说为满足读者查询、预约、借阅的方便,各公共图书馆将本馆书目数据上网很有必要的话,那么,各馆都纷纷把所有的文献全文数字化上网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了,特别是共同拥有的那部分文献的全文数字化转化应更为慎重。传统的图书馆设有国家馆、省、市、地、县级馆。那是因为要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人口素质等等的需要,而数字图书馆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拥有一套计算机设备和上网条件,你就可以到网上的任何一个图书馆去浏览。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在于建多建少,而在于建得是否有特色,是否规范、标准,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达到文献信息共享。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几个技术条件及文献资源最丰厚的馆正在联手建设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这些馆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专业人员的支撑,强强联手,完成中国一流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只是时间问题,而其他馆则可以利用自身的文献优势和特点,成为数字化的专题资料馆。国内已有不少公共图书馆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有特色的文献资料中心。如,深圳图书馆的时装图书馆、山东省曲阜县的孔子图书馆、绍兴市的鲁迅图书馆、宜兴市的紫砂图书馆、湖北省宜昌县图书馆成立的湖北省柑橘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的家谱图书馆、广东省石阡县的陶瓷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的房地产开发专题资料库、上海图书馆与西南信息中心联合开发的外文期刊数据库等等。如果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料库数字化,并汇合于中国数字图书馆内,再发动国内有技术能力的图书馆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因特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加以挑选整理、分类,共同在网上为国内的图书馆与读者服务,真正走上大联合之路,这才是中国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而实现协调,实现专业化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避免网上文献信息雷同,则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归根到底,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选择还需要自己把握,我们的决策者应重视这个选择。因为,这不仅仅是为图书馆负责,也是为全社会负责,为图书馆的生存负责。
标签:数字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 信息社会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数字化时代论文; 文献论文; 上海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