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矿产论文,区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着重从正面探讨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主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增长要素决定着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矿业开发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加速了国家“核心-边缘”二元结构的演进进程;矿业开发对多数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当地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和种类):富则强,贫则弱;矿业开发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贡献往往大于资源开发本身,这对发展中地区加强对外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部要素赋值中,4个正相关变量(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代表了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即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长,迫于此种压力,矿业开发活动得到大力加强,由此引发的全国统一运输网的建立有力地推动区域发展,所有上述变化最终为区域社会经济进入全面“起飞”提供了更多的机遇[①]。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区域发展 核心-边缘二元结构
区域发展的资源秉赋基础大体经历了农业土地、矿产和环境资源3个阶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土地资源开发导向阶段。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就成了一种最容易开发而又廉价的自然资源。首先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然后逐步扩展到整个北方地区的黄河流域,接着向南推进到岷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最北上达到了东北地区的辽河流域。这种以河流流域农业土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区域发展在我国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即使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这种大规模流域土地资源的开发活动也依然在继续,这就是50年代东北松花江流域和西北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的大规模土地资源开发和军垦建设。自5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开始进入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发展新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使大量新资源得到利用,一改以往农业社会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这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结构的根本转变和高速增长,而且为国家空间组织结构演进提供了新的区位动源。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这种作用在传统矿种资源开发阶段显得尤为明显。然而,要说明矿业开发活动的这种作用仅以定性的分析还难达到,必须依赖数理统计的分析工具。
1 检验方法及指标选择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相关关系涉及范围广,变量数目大,且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复杂,信息重复率高。为此,选择仅用少量指标便可揭示事物本质的数理统计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主成分(要素)分析具有这种筛选功能的多元分析工具;聚类分析则可用于确定矿产资源开发对国家空间组织结构演变的推动作用。
为了使指标选择符合多样化原则,我们把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变量确定为25个,范围涉及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环境4个方面(表1)。所考察的对象则是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
表1 变形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赋值分布
Table 1 The rotated factors loading pattern
2 分析结果
表1所列出的是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多元变量的矩阵分析结果,所得出的4个主成分对全部25个变量的解释程度为87%。说明所选取的变量较适宜,综合效果良好。
主成分一所反映的信息量不但全面而且集中。它与80%以上的变量有正相关关系。根据其变量赋值状况,主成分一可以被称为是“社会与城市化发展因子”。它既反映了社会及城市化发展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用医疗、工业生产、城市人口、能源消费的高度空间集聚特点,也反映了城市集聚地的区位优势和初级资源产品生产自给能力低的基本特征。
主成分二尽管也同80%变量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它所反映的信息强度不如主成分一的高。根据该因子的变量赋值,也许最值得被称为“矿产品加工导向发展与区域环境因子”。它强烈地反映了建立在金属矿产资源初级加工生产基础上的区域发展特征。此种发展容易诱发外贸进出口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同时又往往产生区域环境的破坏,说明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金属矿产品加工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贡献。而它与采掘工业之间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冶金原材料加工工业生产的地域集中与一次能源生产不相吻合的基本特征,这正是造成我国能源长距离运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成分三可以被视为“煤炭开发导向发展因子”。与煤炭运输密切相关的铁路矿产品运输量(0.71161)高于煤炭生产(0.66955)的事实说明:在煤炭生产中,产品运输的重要性大于产品生产本身。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煤炭工业的发展首先加速了所在地区对外交通运输联系,改善了地区与外部市场的可达性,为未来地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该成分中其它赋值变量的分布则证实主要煤炭生产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基础。
主成分四可以被称之为“石油开采导向发展要素”。它也拥有两个高赋值变量:原油生产(0.82251)和采掘工业固定资产(0.61510)。这种赋值特征表明,原油开采是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中高资金投入部门。在过去20多年,国家用于该部门的投资占全部采掘工业总投资的60%。同主成分三相同,这类资源的开发活动大多分布在社会经济基础不发达的地区。
聚类分析的结果将所有考察对象划分为五大类型(图1),具体划分如下:
图1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聚类分析
Fig.1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China's mineralex ploit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Ⅰ.发达的工业制造中心:上海。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上海就成了西方资本在我国进行殖民扩张的最大基地和港口。直到1949年前,上海一直是全国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活动的中心。50年代以来,上海始终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对象之一。尽管该市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原料全部依赖于区外输入,但因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先进,原中心地位从未出现任何动摇。其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重大时期:①50~60年代,其发展主要集中在改造和强化原有工业基础发展方面;②以1978年开始的全国最大的生产设备引进项目——宝山钢铁总厂建设工程为代表,其主要目的在于根本改革上海传统原材料制造业的生产结构;③从1990年开始,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浦东区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其目的在于把整个上海纳入现代经济、商业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轨道。
Ⅱ.新兴的发达工业生产中心: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及文化中心,北京承担国家首都职能的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50年代后,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尤以原材料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70年代后,北京成了全国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GDP中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也由50年代初期的25∶45∶30变成为70年代末的5∶71∶24。这种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地位以及接近全国重要的能源和金属矿产生产基地(山西和河北)的优越地理位置。80年代以来,北京工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到90年代初,GDP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转变为8∶52∶40。尽管如此,北京依旧保持着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中心特征。
Ⅲ.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中心:辽宁省和天津市。这是我国主要的冶金、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机械制造中心。从工业生产职能上看,辽宁工业的发展始终得益于其金属矿产、特别是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和易开采的优势,数十年来,一直承担着全国主要重工业生产基地的角色。天津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到30年代中期,天津就已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外贸通商港口和工业制造中心。但自50年代以来,天津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北京的挑战。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长期向北京倾斜,1980年以前的20多年间,天津的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只有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年代以来,天津开始把握了恢复全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机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大规模的港口扩建工程成为推动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Ⅳ.快速发展的边缘地区。这是聚类分析结果中最大的一组,一共包括了15个省及自治区。这个组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亚群组:
Ⅳ[,1].由内蒙古、宁夏、山西和吉林等4个省区组成。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开采基础上的高速工业发展。山西、内蒙古和宁夏3个省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尤以煤炭资源在全国的地位突出。1990年上述3省区的煤炭净输出量近2.2亿t,约占全国省际煤炭净输出量的76%。吉林则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炭运输枢纽。据统计资料,1990年吉林每一元GDP产生的铁路煤炭运量为4.7t,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紧随山西、宁夏、黑龙江和内蒙之后,居全国第五位。
Ⅳ[,2].包括了甘肃、新疆、黑龙江和青海等4省区。1949年以前,除个别大城市外,其它地区几乎见不到任何现代意义的工业。解放后的40多年来,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到1990年时,4个地区的国民收入总量较之1949年增长了40倍,人均收入也由1949年的81元增加到1331元。其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石油资源为主的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甘肃和新疆是建国初期我国最早的原油生产基地。60年代以来,黑龙江开始建立全国最大的油田。进入70年代后,大规模的石油资源开发又为青海省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1953~1985年的33a间,国家在这些地区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为808亿元,约占全国的10.6%,其中,这些地区新增石油开采能力达到8100多万t,占全国的46.4%。
Ⅳ[,3].由河北、湖北、陕西和山东等4个省组成。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一定历史基础。解放以来,在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基础上,河北、湖北和山东原材料加工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如50年代和70年代湖北钢铁工业的两次大的改扩工程、70年代至80年代山东和河北石油化工、建筑材料和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等,成为国家重要的矿产原材料加工和能源生产基地。1990年全国钢、水泥、焦炭、平板玻璃和火力发电量的20%左右是来自这些地区的。在这一群组中,只有陕西的经济发展例外,70%以上是依赖于机械电子和轻纺工业的发展。
Ⅳ[,4].由江苏、浙江和广东等3个沿海省份组成。地处富庶的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则为这些地区较早地踏入工业化进程和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50年代,特别是对外开放以来,3个省的社会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80年代3省GNP平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值约2个百分点。就其各自的区域发展而言,江苏和浙江两省更多的是依赖于国家和当地生产要素的投入(1979~1990年两省的外资实际利用额为全国的2%不足),而广东的经济发展则明显依赖外资的投入(1979~1990年广东的外资实际利用额为全国的10%以上)。3个省明显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着良好的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和工农业生产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轻工业、制造业基础。1990年全国轻工业产值的近1/3是来自这3个省份的。尽管如此,依赖外来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原材料加工工业(如石油化工)所起的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
Ⅴ.包括11个省区。从区域发展特征上看,它们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组(亚类)。
Ⅴ[,1].有安徽、河南、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广西和贵州等8个省区。除广西外,均分布在我国内陆的华中和西南地区,区位条件差。解放以前,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50年代开始,现代采掘及加工工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如河南和贵州的煤炭及铝土资源开发、四川和湖南的钢铁工业、江西的铜矿开采等。60~70年代,国家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工业投入,对外交通联系、矿产资源开发程序和制造业生产均得到显著改善,加速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80年代,受沿海发展战略政策的影响,这些地区的区域发展速度较之从前有所减缓。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上述8省区的国民收入仅为全国的28%,到了1990年时,这一比重则上升到39%以上,在全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Ⅴ[,2].由于历史、自然和政治条件限制,这一组中的福建、海南和西藏的区域发展目前尚属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尽管福建和海南地处沿海,但是由于海峡两岸的问题,极大地延误了它们的社会经济发展,1980年两地的人均国民收入尚不足300元,仅及全国平均值的2/3。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台资和外资的大量涌入极大地刺激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整体上仍有明显差距。尽管国家对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终因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其区域发展仍难于脱出缓慢和落后的轨迹。
3 结论
要素和聚类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在现代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
(1)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加速了我国社会财富的积累进程,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主成分赋值分布的特征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毋庸置疑,目前我国现代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是其历史演进过程的一种延续,而这种空间差异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始终占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继续保持着它对广大沿海和内陆地区在现代经济发展上的领导作用。
(2)正是由于“边缘”地区采掘工业和“核心”地区原材料加工及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才使我国现代区域“核心—边缘”结构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来源,实际上,我国“核心”地区以外至今尚未出现年产500万t大型冶金及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以上海、北京、天津和辽宁等4个省市组成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全国矿产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业的精华;由其它省区组成的“边缘”区域的发展则更多地是依赖初级资源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正是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区际投入(资金、技术设备及人员)和产出(资源及半成品输出)关系的发展才导致了现代社会经济财富的空间集聚及城市化的扩散。
(3)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这一点集中地反映在“煤炭开采导向发展因子”中。它所表明的是,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是通过落后地区对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来实现的,而这种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建立正是国家统一市场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条件。
(4)对多数发展中地区而言,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这是以矿产资源投入为主的工业化所特有的区域发展行为规范。丰富的矿产资源(数量、质量和种类)意味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资源匮乏会使未来的发展失掉许多良机。值得指出的是,现代区域发展状况是自然资源开发和社会财富长期历史积累与再分配过程的继续和延伸,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只是在50年代以来才充分展现出来,这也许是矿产资源导向发展要素位居社会城市化要素之后的根本原因所在。
(5)在全部25个变量的主成分赋值中,虽然只有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等4个变量保持着正相关的记录,但这一事实却向人们揭示了我国工业化初期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特征。首先,社会生产经济结构向工业为主的转换时,极大地刺激了以能源为代表的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其次,在矿产资源消费大幅度增长的压力下,社会生产“不得不”竭尽全力从事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加工业的发展,导致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的迅速增长;再次,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了全社会货运量的急剧增加,此种变化成为推动全国统一运输网的建立和改善国家市场发展环境的最主要动源;最后,所有上述的变化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为度量),从而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全面“起飞”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可靠的机遇。
收稿日期:1996-10-04;收到修改稿日期:1997-03-10。
MINERAL EXPLOIT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Zhang Lei
(Institute of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Abstract
This study represents an exploratory undertaking to analyse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mineral activity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The results of addressing at a framework of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can be generalized below.
(a) The Socio-Economic-Development Factor dominates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 implies that the present formation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is a part of its historical process.The coastal zone is still the mostfavoured area assemblage of regions in China's modern economy while the interior zone continues to lag behind it.
(b) Moreover,the remaining three factors—the Mineral-Processing-Led Growth Factor,the Coal-Mining-Led Growth Factor and the Oil-Exploitation-Led Growth Facto-change nothing regarding the original centre-periphery structure.On the contrary,they reinforce the structure through improving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core regions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s in raw-material manufacturing.
(c)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ttaching to both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 that mineral industry can act as a key instrument to stimulate and sustai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most developing areas only in terms of their resource perspective:plentiful resources equals good growth prospects;scanty resources equates with much poorer prospects.
(d) Another great contribution of mineral activity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afforded by the fact that through effecting great improvement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industry is critical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grated national transport network:in itself far more effective in promoting 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 than mineral production alone.
(e)Finally,there are only four variables in the whole factor pattern.namely energy consumption,fixed assets of raw material manufacturing,freight traffic volume and number of hospital beds,which have positive loading across all factors.These variables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First,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an agrarian society to one rooted in industry in a country can cause a great increase in mineral consumption.Second,under this pressure,the social production becomes heavil yengag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processing.Third,mineral development can further reg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ception of a nat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Finally,all the developments can provide the region with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achievement of social well-being conductive with the "take-off"point.
Key words mineral exploitation,regional development,"centre-periphery" structure
注释:
①Zhang Lei:Mineral Industry and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An Exploratory Analysis.Unpublished Ph.D.thesis,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