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_陆高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_陆高飞

陆高飞(贵州省赤水市第三中学 贵州省 赤水市 564700)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解决供需矛盾的方式,这种方式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较为频繁出现的词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决定的,因此,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我国的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应被提上日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篇文章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064-01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作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中思政课显得举足轻重。面对我国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新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近些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词汇,应该作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到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从学生的发展作为着眼点,着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人民大众的需求作为着眼点来解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生活之间的需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上,也遵循这一规律。高中生在学习思政课程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心中谨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思政教师应当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模式应当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爱好。同时,教师的教学计划也应该随着课程的进度而做相应的变化。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高中思政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教学,若高中政治教师长此以往按照自己的节奏教学,则会出现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继而学生们对高中思政课堂会产生反感。

1.1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进度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学的需求,很多高中思政教师在还未开始教学之前,就已经对整体的教学计划有了规划,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学生有跟不上的地方,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这就导致学生的地位十分被动,因此,高中思政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例如高中思政课程《生活与哲学》涉及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很多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较为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唯物主义当中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论,则会产生混淆,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是教师应当适当放慢速度,根据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适时地调整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用什么观点进行分析,近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正确的“是非”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合理组织教学语言,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高中思政课——这门学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会遇到很多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在理解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大的困难。有些高中思政教师认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时并没有给学生解释这些专业术语,在直接运用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比较疑惑,学生在猜测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时,让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高中思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向学生解释一些学科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跟上教师的“脚步”。

例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些专业术语如果不经过教师的解释,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解释这类专业术语,使学生感受到高中思政课的学习并不枯燥乏味,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2.教师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

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当中得到很多的启示,高中思政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新时代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获取社会科学知识的信息量已经大大的提高,同时,他们涉猎的知识面也比较广,所以,高中思政教师应当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同时,思政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这一章节时,应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涵进行深刻的了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才会得心应手,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这一知识点。高中思政教师是高中生在人生道路上能够遨游的引路人,只有与时俱进的思政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具有前瞻性的高中生,若教师不能够保证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则在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进行思治课的学习和反思。

高中思政教师应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去吸取经验和方法,并从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是否根据学生的需求展开。只有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感染学生,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人。也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才能够促进高中思政课堂效率的提升和高中生对思政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结束语

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可以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当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教师要牢记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需求在政治课程当中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的开展,高中思政课教学具有针对性;才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的学子,促进高中思政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李军宽.情感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2):76-77.

[3]张锦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9-90.

[4]刘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10):55-58.

论文作者:陆高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_陆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