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行的设备检修是基于周期的停电检修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电网发展要求,而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可实现输、变、配电设备在运条件下的状态诊断、缺陷部位的精确定位、缺陷程度的定量分析,能适时检修缺陷,预防设备事故发生,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延长检修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避免设备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分析,以供参阅。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变电运维;应用
引言
在当今社会电力系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用电与工业用电都与全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有着联系。通常生活用电是从发电厂发出,然后由大面积的输电线路传输到变电站,最终从变电站传输到每一户居民。所以变电设备是电厂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对其加大投入力度,进而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1变电运维带电检测技术优势
传统的变电运维难以发现设备内部问题,往往出现故障后才开始进行仪器检测,容易对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而采用带电检测对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到风险也进行带电处理,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目前常用的带电检测技术包括红外线检测技术和暂态电压脉冲检测技术等,操作便捷,作业安全,可以与日常巡视工作同时进行,为设备运行安全提供双重保障,最大限度的避免因设备突发性故障导致电力供应中断。
2带电检测技术在变电运维中的应用
2.1脉冲电流法
现阶段,我国各个电力部门普遍使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就是脉冲电流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也适用于直流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变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自身的经验合理采用脉冲电流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项检测方法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带电检测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障整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环节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红外线检测技术
红外检测技术建立在带电设备的致热效应基础上,利用特定的仪器获取设备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信息,从而根据辐射信息判断辐射值是否有偏差,进而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并找出缺陷的根本所在。该技术由于采取特定仪器获取辐射信息,因此不需停电,而且能够远距离的高效分析红外辐射信息,这些优点使得红外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中应用价值高。红外成像仪集软、硬件于一体,稳定性好,探测距离远、功能可靠。该设备能够对被测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之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然后通过自带的监测器实时显示被检测设备的热像图,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来判断设备是否出现缺陷或故障。该图像不仅能够用图片格式存放,同时更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一步分析,最终编制分析报告。但红外检测技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也具有其一定的局限和操作要求:①阳光或者照明设备等光源会对测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求检测在无雨、雾的夜晚进行;②热像图的捕捉和分析要严格根据设备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3无线电干扰电压法
无线电干扰电表时可以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的电磁波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在国外还存在着通过无线电干扰电压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工作,但是在国内通常使用射频传感器对局部放电进行检测。RIV方法既可以对局部放电现象进行定性检测,还可以通过电磁信号的强弱对长电缆进行局部放电部位的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介质损耗分析法
局部放电能够对绝缘材料产生多大的破坏作用,主要取决于局部放电消耗的能量,局部放电消耗能量越大,其对绝缘材料的破坏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放电消耗功率的测量自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大多数绝缘结构而言,绝缘中气隙的数目会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此外局部放电将对介质造成损坏,并导致tanδ明显升高,因此可通过测量tanδ来确定局部放电能量,进而确定绝缘材料是否受损。该分析法对低气压中存在的辉光或者亚辉光放电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这种放电却有很大的能量消耗,进而导致Δtanδ很大,故可以通过电桥法检测Δtanδ,进而判断变电设备运行的状态。
2.5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更加有效测试出GIS中初始局部放电脉冲。利用该项测试仪器强大的测量频带以及衰减噪声信号的方式双管齐下可以更加有效降低噪声对放电检测的影响,提高整个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再现局部放电脉冲。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频带的宽窄,将其分为超高频窄带检测或是宽频带检测两种。两者的中心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超高频宽频检测技术具有抑制噪音、涵盖大量信息的优势,因此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6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
局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电磁波,当电磁波通过检测设备传至地面就会产生暂态电压脉冲。若发生局部放电故障,带电设备就会将电子传送至相应的位置,在传送过程中会伴随着电磁波。由于电磁传播过程中会产生趋肤效应,电磁波会先传送至金属物体,因此很多电磁波信号会被金属物质阻隔。若电磁波从设备内部向外传送过程中与金属物质接触,则会产生瞬间电压信号,即暂态地电压。暂态地电压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采用专用的检测设备进行监测,且主要的检测位置有开关柜、环网柜以及配电网等位。安装在被测设备表面的暂态地电压传感器获得一定的电压时间差,这样就可以确定局部放电发生的具体位置,依此对局部位置进行深入调查,并对放电的强度、频率等进行监测。暂态地电压以及局部放电强度均与其传播息息相关,尤其是衰减程度、局部放电位置、被测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被测设备的外部缝隙等有直接关联。一般情况下,放电位置之间的间隔距离越小,则暂态地电压传感器检测获得的暂态电压数值就会越高。另外,暂态地电压信号与局部放电活动程度也有所关联,其关系可用dB/mV表示。
2.7避雷器检测技术
一般被用于无间隙金属氧化物的避雷器带电检测,可以在避雷器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及时掌握避雷器运行状况。在避雷器的运行参数中,总泄露电流值能够反映避雷器绝缘能力,阻性泄露电流值能够反映避雷器绝缘质量,因此掌握其运行参数可以确保避雷器的绝缘状态符合要求。避雷器的带电检测受多种影响因素干扰,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用补偿法对阻性泄露电流进行测量,抵抗外部干扰,为设备调试提供可靠参考。避雷器检测技术与红外检测数据的综合使用,还可以对设备内部受潮情况进行判断,如有必要,需要停电检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居民生活有直接的影响。而带电检测技术的使用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日常生活生产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名电力从业人员,更应该积极了解各类带电检测技术,并主动学习和掌握那些新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检测技术,并结合各个设备的监测历史数据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周旭峰.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检修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6(05).
[2]刘嘉林,董明,安珊,杨兰均,邝石,张伟政.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及定位技术综述[J].绝缘材料,2015,48(08):1-7.
[3]滕超,王盛璋,孙维杰,等.远红外检测技术在变电站巡检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6,43(1).
论文作者:徐大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设备论文; 局部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避雷器论文; 电压论文; 电磁波论文; 脉冲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