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货币政策的比较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美德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货币自由兑换下,一国货币流通与国际货币流通相衔接,在国内本国货币流通与外汇流通相互交织。一个国家选择货币政策以适应货币开放就显得在尤为重要。
一、货币政策对于货币自由兑换的重要意义
一国实行货币开放,处理好国内本国货币流通、外汇流通和国际货币流通的关系,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适宜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在货币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在于:
1、货币政策是处理本国货币流通、 外汇流通和国际货币流通关系的关键环节。在货币自由兑换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政府如何从宏观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国内外货币流通的关系,既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又从货币开放中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宏观的高效率的指导有赖于适宜的强有力的货币政策的支持。
2、 一个国家适宜的灵活的高效率的货币兑换机制很大程度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符合货币兑换运行的法则。
3、作为宏观货币管理与微观货币金融活动联结区域, 国内货币流通与国际货币流通的调节机制的关键部位,一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及实施政策的组织机构对于推进货币自由兑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作用、影响、效果和意义是一个专题性的问题,为了便于对这个问题有概貌性的而又具体的了解,我们选取美国和德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以探讨货币政策目标、实施机制等对处理国内与国际货币流通之间关系所产生的差异及其不同效果,寻求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下有效的货币兑换机制。
二、美德货币政策目标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把美国货币政策描绘为多种目标的货币政策,通常列举货币政策的有四大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学者则强调两种或三种目标,有的则列出四个以上的目标。值得重视的是,美国学者甚至把经济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视为同一事物。美国官方在有关文件中对货币政策的四个主要目标多有论述。
德国货币政策目标则十分明确,即以稳定货币为主要目标。《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第三条规定:〔1〕“德意志联邦银行运用本法律所赋予的货币方面的权力,以稳定货币为目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和提供经济部门的信贷量,并且办理国内外支付往来的银行业务”。稳定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这一目标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其次,德国人认为稳定货币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均衡具有兼容性和一致性。在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不受干扰的经济增长。如果需求总量超过了经济的生产潜力,那么价格的变动、就业及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干扰。因此,这种兼容性和一致性是基因于“一个健全的货币体系对经济活动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2〕第三, 稳定货币的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德国的《联邦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独立于联邦政府的指令有关条款。同时,在稳定货币的目标与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发生矛盾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会以及企业联合会可以采取协调行动。“在对其职责的执行不受侵犯的条件下,德意志银行支持联邦政府的一般经济政策。”但是,当中央银行对联邦政府经济政策与其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发生严重冲突时,“联邦银行可以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指示”,行使《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所赋予的权力〔3〕。
稳定货币,保卫马克是德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也是德国货币政策主要的和首要的目标。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其他经济目标是服从于稳定货币的目标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在其他经济目标与首要的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不顾其他目标而独立实行稳定的货币的目标。
可以说,德国货币政策是以货币稳定为主体目标的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
我国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似乎甚少不同意见。相当多的研究者对美国的货币政策采取赞赏和肯定的态度,尤其是对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目标多所颂扬。同时,人们对德国的货币政策也加以褒奖,但是,其颂扬的热情远不及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因为我国对德国货币政策的了解要少得多。
无论美德货币政策及其管理体系有多少相似之处,例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然而,美德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区别仍是十分明显的。
德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区别又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美国货币政策目标与经济政策目标的混合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的根源,而稳定货币的这一主导的货币政策目标为德国经济—货币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美国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实际上包括了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自罗斯福新政时期至7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战后美国国策的根本特色是财政政策处于优先的核心的地位,货币政策处于服从的次要的地位。在美国经济政策目标中,经济增长的目标居于首位。拉平经济周期波动保证经济增长等一整套反危机的措施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的显著特点。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并不是并行不悖的,而是一种主从关系,即经济增长是作为主导的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只不过是主导目标的派生目标。由大量财政赤字推动的国家投资需求不仅弥补了有效需求的不足,引导经济增长和增长的恒定,也带动了消费需求和就业的增加,以赤字财政为中心的国家投资需求成为凯恩斯理论实现各种经济目标的核心。
在美国政府总的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高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处于服从于赤字财政的地位。以规定利率上限为特征的联邦储备Q 条款确定了膨胀和廉价货币政策的基调。由政府强制压低的利率为政府长期的财政的信用发行和美国的信用膨胀开辟了道路。所以,美国在布雷顿森体系时期走的是一条用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道路。美国学者保罗·M ·霍维慈在《美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制度》一书用大量的篇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美国货币政策中经济增长和货币稳定的两大目标无法调和的矛盾。他引述1957年联邦储备体系主席马丁的话说:“回顾当时,我们认可的物价水平是没有确实保证的,这样,我们为以后的困难播下了种子。”为什么当经济复苏以后开始,联邦储备当局没有迅速采取行动?马丁解释说:“在联邦储蓄系统内部,经常有这种说法,算了吧,干脆不要管,气可鼓不可泄。看来,大家都喜欢膨胀。”〔4〕进入六十年代, 美国政府开始采取紧缩与膨胀交替使用的政策,并多次采取紧缩的措施。与其说,这些紧缩措施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还不如说是为了应付国际性的美元危机。因此,其货币政策维持膨胀的本质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终引致了70年代美国乃至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现象(Stagfiation)。因此,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货币政策是依附于经济政策,从而使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制约的。
(二)战后德国政府始终把货币政策目标与一般经济政策目标相区别。在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上有如下的特点:(1 )联邦银行始终将保卫马克稳定马克币值作为首要任务,使中央银行独立于联邦政府的指令。(2)中央银行对联邦政府的总的经济政策的支持, 包括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政策的支持是以不与稳定马克币值这一首要任务发生严重冲突为条件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第12条联邦银行与联邦政府的关系中规定:“在对其职责的执行不受侵犯的条件下,德意志联邦银行必须支持联邦政府的一般经济政策。在行使本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时,联邦银行可以不接受联邦政府的指示”。(3 )一般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内在的一致性。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不仅需要创造良好的货币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经济行为要符合稳定性要求并且使收入需求适应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当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收入与货币稳定的均衡受到干扰,总体均衡受到威胁时,政府、工会及企业联合会有必要采取协调行动。因此,中央银行专司货币政策之职是十分明确的,同时,货币政策与一般经济政策发生冲突时,中央银行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会及企业联合会又应该相互协调。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目标的确定性使德国货币政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也为德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形成了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共存共荣的良性循环。因此,德国央行妥善地处理了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系,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目标的单一性和对经济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使中央银行具有真实意义上的独立性。
三、美德货币政策实施机制的比较
美国和德国都有类似的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实施机制,例如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等。但是,美国和德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有着重大的区别。
美德货币政策的实施机制及其工具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但是其内容、实施的严密性及货币当局控制能力等方面亦有重要的区别。
例如美国货币当局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主要使用两个工具,一是联邦储备Q条款关于市场利率的直接限制, 该条款规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规定其他存款利息率的上限。经1980年和1990年两次修改银行法,联储Q条款已名存实亡。但是,该条款实施数十年之久, 无疑对于美国货币政策和市场利率水平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二个利率工具是改变贴现率政策。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改变对商业银行票据再贴现率,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和社会可支配的资金。
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政策(Discount windowPolicy)实施效果都是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和融资规律影响和调控市场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结果。市场资金需求变动必然影响商业银行状况和银行头寸。即使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市场资金供求大体是平衡的,但也不能排除(甚至不可避免)短期资金供求的波动和银行头寸时松时紧的情况。中央银行改变贴现率和贴现窗口政策对金融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三方面的途径实现的。第一方面,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政策使中央银行发挥对成员银行再融资的职能,促进银行轧平头寸。第二方面是改变成员银行借贷成本。市场资金偏紧,中央银行贴现利率提高,从而对市场利率发挥指导和参考作用。第三方面,中央银行对票据(包括政府债券或符合条件的债权)的贴现,从而使成员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也使银行获得货币创造的机会。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政策和改变贴现率,影响银行和市场的借贷成本,平抑市场资金供求的不平衡。
各国中央银行改变再现率的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各国做法和实际效果仍有很大的区别。美德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差异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由货币政策目标所决定的贴现工具效用区别, 美国联储Q条款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确立了美国政府廉价货币政策的基调,至70年代以前,联储贴现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在1956年4—8月,10家联储银行贴现率仅为2.75%,另外两家为3%。 这一贴现率水平维持了很长时间,60年代中期才提高到4%以上。Q条款实施的结果是银行贷款——存款比率的不断提高和银行流动性的下降。1970年和1973年,取消了某些种类定期存款的上限以及大面额存单等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表明市场利率的作用大大加强,中央银行贴现率才更接近于真实的市场利率和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5〕但是, 德国货币当局始终把贴现率和贴现窗口政策作为稳定货币这一目标的工具,利用贴现率的变化有效地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和市场利率水平。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贴现率保持了较高水平,反映了德国战后初期资金紧缺和政府抑制通货上扬的情况。70年代初,由于美元大量流入对货币政策形成的冲击,贴现率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6〕贴现窗口政策服务于稳定货币, 使贴现率与市场利率结合为一体,这无疑是德国中央银行利用贴现工具的基本特征,并与美国形成了对比。
德国贴现窗口政策与美国相区别的另一个方面是,德国贴现窗口政策采取主体框架管理的办法。德国志联邦银行有权以自行确定的贴现率从银行买入或向银行出售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各级政府的债券和联邦特别基金的债券。这与美国并无多大的差别。其差别在于德国对于再贴现有限额规定,中央银行常常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降低或提高限额,在限额提高时,往往再贴现的工具也随之增加。此外中央银行开辟了另一条具有德国特色的对银行再融资的渠道——伦巴德贷款(Lombardkredite)。德意志联邦银行向信用机构提供以某些证券和债务登记薄上的债权为抵押品的三个月以内的有息贷款,以此满足信用机构临时性的流动资金需要。伦巴德贷款及利率可以视为德国货币当局贴现窗口政策的一部分。伦巴德利率较之贴现率对于货币市场利率趋势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日拆利率是一种“关键利率”。由此形成了两种官方短期利率,即贴现率与伦巴德利率,也形成了两种官方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制约关系。
在大多数年份,伦巴德利率与贴现率的利差没有超过1%。 在紧缩时期,二者的利差扩大,1981年2月至10月, 特别伦巴德利率比贴现率高出4.5%。伦巴德利率成为德国中央银行的“第二防线”。
贴现率和伦巴德利率也是官方调节市场利率的两大指示器。通常在市场资金比较充裕时,贴现率高于日拆资金利率,而伦巴德利率高于贴现率,伦巴德利率便成为日拆资金利率的上限。在市场资金特别紧张时期,日拆资金利率高于伦巴德利率,伦巴德利率便成为日拆资金利率的低限。由于伦巴德贷款高的借贷成本和使用限制会迫使信用机构减少伦巴德贷款。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货币当局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改进官方再融资方式,开辟了有价证券重购回协议的再融资,使日拆资金利率在国库券销售利率(下限)与伦巴德利率(上限)范围之内波动。〔7〕
德国与美国实行货币政策的机制和工具尚有其他区别,但是无疑两国货币政策目标和内容的区别,对于货币政策实施机制和工具使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纸币制度,这是我国货币制度明智的决策,但是,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纸币制度的实施条件以及纸币流通规律都会有重要的区别。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开放型市场经济过渡之中,在人民币自由兑换过程中,必须探索新条件下货币流通规律的变化,不应重复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套做法。
(二)中央银行应独立于政府行使金融调控职能,独立实施其货币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
(三)中央银行主要的任务是实施其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通货。
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应混同于经济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应充分明确了解政府有关其他经济部门承担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经济政策目标的主要责任,同时,中央银行与政府其他部门及工会组织通过协商和协调其关系,使货币政策目标具有更强的可实现性。
(四)在我国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需要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这些工具和手段不是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信贷期限等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中央银行垄断的货币以及直接垄断的货币市场和外汇交易场所以及对相关的利率和汇率的影响,间接地调节市场资金的供求,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
(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必须重视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货币供应量变化的规律。在我国高涨时期,货币供应量剧增引起的物价上涨,成为通货膨胀恶性发展的前兆。中央银行不应跟随“热浪”,放松货币供应笼头,给通货膨胀推波助浪,面应利用各种手段有效制止货币供应前冲效应。特别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商品、劳务和其他经济资源(如房地产等)价格趋于剧升的状况,高价格的进口需求和外资流入增长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压力。一元化行政指挥限制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高速增长也就伴随着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同生共长,而一旦经济下滑,整治通货膨胀又不得不花上三两年时间。这种高涨时孕育的通货膨胀而在衰退时牺牲经济增长治理通货膨胀的现象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复了数次。这已是沉痛的教训,也更能说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极端重要。在高涨中,中央银行要建立起通货膨胀的预警系统,及时通过金融和货币调节加以控制。这可能使经济增长受到限制,但却会使增长更为平稳。
我们强调,在高涨时中央银行重视控制通货膨胀,同时也不否认在经济低潮时期有效地进行货币控制和货币调节。在经济低潮和通货逐渐稳定的时期,应有效地逐步放松银根,配合经济财政政策改善支掌经济的回升。显然,高涨时采取雪中送炭,低潮时采取雪上加霜的办法是货币政策之大忌。
注释:
〔1〕德国,东西德合并后的德国,合并以前是指联邦德国, 因为合并后仍然沿用了原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
〔2〕《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职能和货币政策工具》
〔3〕《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第12条
〔4〕该书P235
〔5〕John A.Cochran:Money,Banking,and the economy.MacmillanPublishing Inc P167
〔6〕同上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市场利率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德国货币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市场工具论文; 货币论文; 贴现贷款论文; 中央银行票据论文; 贴现利率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货币流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