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论文_唐少玲

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论文_唐少玲

深圳市松岗中学 广东 深圳 518105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整本书,仅仅知道文章或者书中写了什么内容,至于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却一无所知。只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层面),而不知道文章怎么写(表达层面)及为什么写(立意层面),像这样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浅阅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只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怎么安排篇章结构,怎么表达,怎么运用修辞,怎么运用词语;读懂文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才算是真正地把文章读懂了,这样的阅读也才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深阅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我们学校不少语文老师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位语文老师设计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阅读教学指导为例,展开具体的阐述。

在课堂上,老师由浅入深的提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符合学生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的过程与思路:

1.托的是何物?(写了什么)

2.为何要在“所托之物”上倾注饱满的笔墨与情感?(怎么写)

3.“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怎么写)

4.言的是何志?(为什么写)

这四个“要件“理解、剖析、品味得正确与否,全面与否,透彻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影响着对该散文的理解程度。

其一,是何物,是第一层次的理解;是何种情景之中(既要参照作者的协作背景又要盘点文中的具体景况)与何种情态之中的物,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理解。只有把握了这三个层面的“所托之物”,方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有了较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对于“所托之物”理解、认识得愈全面、愈透彻,就愈有利于以下几个“要件”的理解与把握。

其二,这是一个与表达意图紧密关联的写作技巧问题。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从篇幅上不难发现,对“所托之物”进行细致刻画,生动描写的文字比例都很大,并且又都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与激情,弄清作者这样处理的初衷,对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及主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作者“所言之志”必须通过“所托之物”来表达,即“物”是“载体”,“志”是“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者对“物”的细致刻画与生动描写,其实就是在逐渐地明朗自己的“所言之志”,就是在逐渐地物化自己的写作意图。

其三,是探究写作意图与写作方法间的关系的问题,对于中学生,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欣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品味作者对“所托之物”的精心描绘及其饱满激情,然后去“猜”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可能的寓意都罗列出来,对照文章的整体思路与侧重点,用筛选法逐一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选取最恰切、最精当的“中心意思”,这个过程就是获取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在“猜”这个写作意图时,所依据的“谜面”就是作者对“所托之物”倾注的大量笔墨与情感,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句子及关键的词语,对于破解这个“谜底”特别重要,无疑是一把钥匙。像《紫藤萝瀑布》一文,只要我们仔细地品味“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再联系一下作者上文对“瀑布”般“在流动、在欢笑”的紫藤萝热情洋溢的描写与刻画及其间对“十几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怜爱”与“遗憾”,对比之中,其所寄寓于紫藤萝之中的“情”与“志”也就不难理解了,二者的联系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四,在前三个“要件”都明朗之后,作者所言之志,便会在读者的眼前逐渐地明朗起来、鲜活起来,在情感和认识上与作者形成同席同悲的共鸣,此时,再来归纳、概括作者“所言之志”,也就水到渠成了。像《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河流上航行。

解决这四个“要件”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理解、剖析、品味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表象到意象的逐渐抽象的过程。按照这种思路,运用问题驱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文章写了何物这一层面上了,而是对文章怎样写这个物,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样逐层深入的阅读,才算真正理解了一篇作品的内容。

可见,在课堂上运用问题驱动,有意识地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的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课后要求学生在读任何作品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运用问题驱动(文章写什么、文章怎么写、文章为什么写),展开对作品的阅读与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论文作者:唐少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论文_唐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