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_居民收入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_居民收入论文

加入WTO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收入分配论文,居民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2)02-0086-03

加入WTO,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有利也有弊。那么,加入WTO对居民收入分配到底有何重大影响呢?恰当地分析这种影响,未雨绸缪,及早采取相应对策,对于减小其负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入WTO对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的影响

加入WTO对居民收入分配的一个重大而深远影响,就是促进新型收入分配体制的形式。

加入WTO将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经济改革既要靠国内体制改革,也要靠参加世界经济促进。世界贸易组织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制,其142个成员中有120多个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或地区,其他也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加入WTO,也应按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便迅速与国际接轨。入世后,国内市场在为国际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须按市场规律开展经济活动,政府要规范自己的职能,企业也要改变自己的经济管理活动,同时也便于更好借鉴各国先进管理模式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与教训,使市场经济建设少走弯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发生相应变化。近些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邓小平理论的“先富带后富,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付诸实践,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制,这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经济内部和党政机关等事业单位,主要实行按劳分配,其他经济成份实行与生产经营方相适应的分配形式,造成居民收入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奖金收入、经营收入和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等要素收入,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局面。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种分配制度正是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没有对其成员的收入分配制度作出任何形式的规定,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环境、竞争对手等均发生了一定变化,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任何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必将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为新型收入分配体制的形成奠定重要的经济基础。

二、加入WTO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加入WTO将会影响居民收入水平。从整体上看,居民货币收入与实际收入都会有更快提高的趋势。

WTO是以发展经济,提高各国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为宗旨的。其协议明确规定:缔约国“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大、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1]随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商品生产越来越发达,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迫切需要大市场流通,因此,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机制。WTO正是顺应这种经济形势应运而生的。人类发展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不论是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需求。因此WTO宗旨和人类这一目的是一致的。贸易自由化使各成员国的贸易扩大,经济发展,进而使各国居民收入水平上升,生活改善。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乌拉回合协议、协定的实施将使世界收入增加1090亿—5100亿美元。[2]

加入WTO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中国进一步加入开放环境,必将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入WTO后,全方位的资源优化配置,外部环境的改善,先进经济和外资的引进,比较优势的发挥,效率的提高,都会使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入WTO,中国可享受最惠国待遇和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好处,有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从而加大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力量,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将为提高居收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加入WTO对居收入水平的影响,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增加。从劳动生产率角度看,入世后,国外会有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流入,这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必然是正面的;同时,国有企业不得不跟国外大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市场中竞争,国有企业为求生存就不得不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这也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从资本供给状况看,入世后,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电信业等都会逐步开放市场,国外许多跨国公司早就对这些市场垂涎欲滴,贸易谈判达成后紧接着的必然是大是外资的流入。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关税和配额的减免或取消,香港、台湾、韩国和其他东南亚的一引进中小型投资者会加强对我国有出口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因此,加入WTO后,国内的资本供给会有大的增加。据测算,到2005年,中国每年将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直接投资,而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吸收外资也没有超过2500亿美元。[3]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供给增加情况下,必然带来经济更快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加入WTO将使我国GDP提高2.94个百分点,这同时意味着将增加两千多亿元的产值和几百万人的就业。[4]中国必将从加入WTO中获得应有的利益。

三、加入WTO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加入WTO还会影响到居民收入分配关系,扩大收入差距。

1.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趋向。

加入WTO会加速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而经济全球化虽会使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中受益,但收益在各人群之间的分布将是不均衡的。国际贸易理论中,一般用来分析收入分配的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表明:当一国开放它的贸易后,富余的要素将会受益,而稀有的要素将会受损。因为,更开放的国际贸易会降低进口或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价值,而这些产品是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它们价格降低自然会降低生产它们所需的要素价格;出口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上升会进一步带动同类产品国内价格的上升,其生产要素(属本国密集要素)价格自然也会上升。如美国高技术劳动力多,其收入会因生产和出口扩张而上升,而低技术劳动者少,其收入会由于进口增加和国内生产萎缩而下降。

实际情况也表明,当一些国家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时,许多国家收入分配不均状况恶化了。如美国低技术劳动力的收入的确下降了;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过去30多年实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国内收入差距也扩大了。不过,也有一些国家或地区收入不均状况得到了改善,如少数几个东亚国家和地区。但这些都是地域狭小、经济规模不大的经济实体。

2.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开放中迅速扩大。

20多年的对外开放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拉开档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我国的吉尼系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0.28,1995年上升为0.38,1998年升至0.415。有关专家估计目前已达到0.458。吉尼系数提高,表明收入差距正迅速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体现在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上,据测算,我国目前有亿万富翁1000多人,百万富翁300万人,最富有的20%家庭占了全部收入的50.24%,而最贫穷的20%家庭仅占有4.27%,还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同时,我国地区之间、所有制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已接近或超过4∶1,东南沿海与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差距更是超过7倍以上。[5]对不同所有制而言,如果以城镇集体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基础100,1984年国有企业为128,其他经济为129,1997年变为国有150,其他195。对不同行业而言,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之比,1978年为2∶1,1995年为1.81∶1,1996为2.18∶1;在民营企业中,雇主收入一般是普遍雇工的10倍,有的高达百倍。[6]从城乡差距看,城镇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1992年为2.33∶1,1998年上升为2.54∶1,农民消费水平大约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左右。[7]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经济开放和全球化确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功效。

3.加入WTO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

加入WTO后,中国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工作将有更大发展,这必将加快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内经济增长。但由于加入WTO所带来增长不可能所有地区、行业和居民之间均匀分布,决定了不同地区、行业以及不同人群的收益是不衡的,居民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1)地区差距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源于两者在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东部由于这些方面较为发达,加上国家优惠政策,使其经济增长明显快于这些方面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还与它们在对外开放中发展极不平衡相关。东部开放程度高,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快,而广大内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开放度较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在全国所占比重很少。1979-1995年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中,东部占全国比重为86.9%,1995-1998年为87.57%,占绝对优势。[8]1998年,东部对外贸易额占全国比重为83.7%,而幅员辽阔的中西部仅占16.3%。[9]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异。加入WTO后,尽管开放格局和国家利用外资以及对外贸易战略都会进行相应调整,但东部的优势难以在短期丧失,其经济增长仍会继续快于中西部,增长差距必然导致收入差距。

(2)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类似于地区差距。由于城镇基础好、科技文化先进、劳动者素质高,使城镇发展快于农村。加入WTO后,城乡虽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但对农业、农村的冲击会更大一些。农业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许多农产品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缺乏竞争优势。进入WTO框架后,农产品算术平均关税税率到2004年降为17%,对美平均关税为14.5%。外国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必将加剧农产品卖难矛盾,使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据估计,我国进口小麦将从目前的200万吨增至500万吨,单此一项,将给农民造成每年约5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10]由于WTO对农业的冲击,在2005年,虽有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部门,但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仍将下降2.1%,而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将会增加4.6%。[11]城乡收入不均进一步加剧。

(3)行业差距

目前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主要由垄断引起,加入WTO后,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将会受到直接冲击,垄断价格也将发生变化,由垄断造成的行业差距可望得以缓解。但由于WTO对各部门、和行业影响的不均衡,行业差距仍会趋向扩大。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一般来讲,入世后,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行业就业的劳动者,其收入可能较快增长;而在一些资本、技术密集行业就业的劳动者,收入则面临下降。入世将给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提供更广阔、更规范的市场,如服装业、文体用品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加工业和基础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由于这些劳动密集行业因出口扩张带动产品价格上升,会面临一个时期繁荣,从而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使就业者收入提高,而对我国的比较劣势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汽车、电信、银行等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会因外国进口品所代替丧失未来发展空间,并使产品价格下降、劳动者收入降低甚至失业。

4.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

加入WTO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公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这是由于国有企业机制尚未理顺,并且因历史原因普遍都有较重的包袱。加入WTO后,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的补贴等非市场行为将会受到限制,其生存将会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外国企业的进入,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上的困难,短期内亏损面会进一步扩大,破产倒闭企业增多,下岗失业人员会相应增加。但民营企业则不然,随着加入WTO,民营企业要求“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往在信贷、准入等方面的限制将被取消。民营企业本来就是顺应市场经济的产物,独立性强,机制灵活,市场环境改善后,能更灵敏地把握机遇,从国内外市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入世后,国外企业将会大举登陆我国,它将雇佣更多的中国雇员,一般情况是,外企的工资明显高于国内企业,外企增加将会拉大外企与国内企业尤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加入WTO后,公有企业与其他企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尽管加入WTO不是影响收入分配的最主要因素,但加入WTO后必将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制、收入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积极、慎重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使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妥善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制定普遍收益的贸易、外资政策,鼓励受益部门加强与受损部门联系,例如规定购买一定比例国内投资品者,可享受一定税收抵免和返还等。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并从财政、金融等方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资本向中西部流动,加快中西部发展。解决农民收入和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把他们转移到城镇和劳动密集产业中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失业工人的培训,理顺就业渠道,取消户籍约束等。对一些老年失业者和低素质劳动者,由于其流动性较差,必须加强社会福利保障工作,以避免社会的不安定。

[收稿日期]2001-09-13

标签:;  ;  ;  ;  ;  ;  ;  ;  

加入WTO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_居民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