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试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关系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教育、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现实问题,也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课题。教育过程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属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在分析教育、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问题时,首先应从分析劳动力供求关系入手,进而揭示教育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探讨教育、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所谓劳动力是指从生产劳动的能力。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1)]这就是说劳动力有三个特点:第一,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它不能与活的人体相分离,每一个生存着的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经验积累。因此,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较,劳动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第二,劳动力不仅包括人的体力,还包括人的智力。劳动者体力与智力支出比例(一国从事体力与脑力劳动人员比例)反映了劳动力总体的质量。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构成一国劳动力资源;第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即在有的目地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中,劳动主体所支出的体力和智力之总和,构成了现实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资源总量,它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具体说来,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劳动力的数量,二是工作时数,三是劳动效率。劳动力数量又由三部分组成:现在从业人员、正在谋取职业的人员和潜在劳动力中准备进入劳动过程(市场)的人员(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等等)。工作时数是指工作日和工作周的多少。劳动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成果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上,如果说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的提供者(出卖者)作为行为人的话,那么,劳动力需求则是以劳动力的雇佣者(购买者)作为行为人的。前者关注的是劳动力的出售价格、数量、质量和条件,后者关注的是劳动力的购买价格、数量、质量和条件。劳动力的需求是资本需求的派生现象,它取决于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在我国,随着承认劳动力个人所有、劳力交换的商品性质,劳动者将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和层次进入市场,从而摆脱原有的行政依附性的劳动人事关系和地位,自主地按照市场法则,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劳动力市场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求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劳动力的供求规律。所谓劳动力供求规律,是指在既定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变化的一般规定性。对于劳动力供求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劳动力资源量与需求量关系分析,二是指劳动力使用中劳动能力发挥所能够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过程对劳动能力支出的要求的价值量关系分析,即所谓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分分析。这里涉及的主要是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量,具体是指进入劳动力市场,可参与劳动交换的劳动者的数量。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社会劳动年龄规定、劳动力参与率。其中尤其是劳动力参与率,即实际在业的劳动者人数占进入规定劳动年龄的人数的比例。此外如劳动适龄人口负担系数,当负担系数越小,说明劳动适龄人口负担越轻,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情况下,一部分劳动力便会自愿失业,从而影响劳动力供给量;再如当一个国家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不断提高时,也会使一部分劳动力“自愿失业”等。劳动力需求量,即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总和。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从宏观上来看,主要有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速度、劳动力再生产更新规模等。从微观上看,主要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企业经济结构规模变化和企业技术构成变化、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劳动力市场价格(工资)变化等。
劳动力供求规律,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价格规律,因为在市场上供求与价格之间是双向运动,相互作用的。劳动力供求规律的客观必然性是: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工资)呈上升趋势;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时,劳动力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样,当劳动力价格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当劳动力价格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的市场运行,正是在劳动力价格变化中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并使之趋向相对平衡。这也就是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在对社会劳动力调节方面的作用表现。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劳动力价格(工资)与劳动力供给是成正比关系,那么,劳动力工资与劳动力需求则成反比例关系,工资愈高,劳动力需求愈低。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而企业的这种利润动机必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具体行为。这就是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或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往往要控制或把费用趋向零限,特别是在市场劳动力价格(工资)水平上涨时,它必然要裁减劳动力或选用更熟练的劳动力(或选用低工资劳动力)来代替原有劳动力。这时劳动力需求就会受到冲击,影响劳动力供求平衡。但是,当企业加强人力投资而导致边际生产率提高,也就是当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大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可以增加,即在一定限度内劳动力价格提高(工资上涨),也不致于降低劳动力需求和企业利润(如图所示)。
劳动力需求曲线图
图中,当工资为OW[,1]时,劳动力需求量为OL[,1],若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变,当工资上升为OW[,2]时,劳动力需求量则下降为OL[,3],如因人力投资而使边际生产率提高,劳动力需求曲线可由XDL[,1],移向YDL[,2];则当工资维持不变时,劳动力需求量可增加OL[,4];但因C点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而为非均衡点,因此,势必提高工资至OW[,2]而达到新均衡点B,与原均衡点A比较,工资提高W[,1]W[,2],就业量增加到L[,1]L[,2],故人力投资的结果可能使工资提高而就业量同时增加。从另一方面来看,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不但可以增加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原来总生产为OL[,1]AX,劳动工资为OL[,1]AW[,1],企业利润为W[,1]AX。但当边际生产率提高后,总生产为OL[,2]BY,由此可见,人力投资导致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可使劳动力工资与企业利润一同上涨,并且增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由此可见,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求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象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国家里,劳动力的供求更应遵循其规律。因此,一方面企业应注意按边际生产率适时调节劳动力数量,以形成劳动力有进有出,正常流动,提高劳动力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政府又应从宏观上采取对策,如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等来调节劳动力供求。
二、教育与劳动力供求
从静态角度看,劳动力存在供求平衡问题。从动态角度看,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都在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二者的方向、速度可能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对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进一步产生影响;既可能扩大原有的不平衡状态,也可能减轻供求矛盾,趋向于达到平衡;又可能经过平衡点向新的不平衡状态转化,即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或者由供过于求变为供不应求;当然,还可能基本维持原有的不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劳动力供求平衡是相对的,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必须对劳动力的供求准确、合理、适时进行调节,以求得它们之间的平衡。对劳动力供求矛盾调节,可采用经济、计划、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其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1.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在人类历史的现阶段,劳动还是人们的生存手段。为了获取自身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必然要参加社会劳动,通过劳动创造财富,获得报酬。在社会上谋得一定的工作岗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这样,劳动力总体中的主要部分,就形成对于社会经济的要素供率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劳动力供给,可以看出,它是与职业、工种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对于特定的劳动岗位具有方向性。社会劳动体系之中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等级、不同复杂程度、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工作环境的岗位,这相应要求有不同类别的劳动力来从事。以于某个专门的劳动岗位,只有某些类别的劳动力,而不是全部劳动力,能够形成供给。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体之中的不同个体,其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各有差异,其就业愿望各有不同。这样,作为劳动力供给个体的人,其职业选择方向也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能够从事本专业或相似专业的技能复杂的劳动以及非专业的普通性职业的劳动,但是难于从事其它专业技术工作;无专业技术的人,不可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专业技术水平低的人,难于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又不愿意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和非专业工作。总之,从现实的角度看,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内部,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替代性是比较差的。作为现代教育这个系统来讲,它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样几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不同水平的专门职能和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某种专门知识技能并成为某一层次劳动力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是难以相互替代的。例如,普通教育是基础教育,它能够培养不具备专门技能和技巧的普通劳动者,但一般却培养不出具有专门技能和技巧的技术、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普通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高级层次,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技能,它能够培养出工程师,但培养不出技术工人,它能够培养出营养专家,但培养不出高级厨师。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量各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中级管理、技术人才,则主要靠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由此可见,现代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正是通过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特定劳动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调整其结构,有助于形成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否则,就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失调,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不同种类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根源于社会消费、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提出的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个社会要进行经济活动,一个企业要从事生产或服务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这就要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提出需求。但是这种资源的需求,又有着自己的前提——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消费既是生产的结果,又是生产的前提。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时,就导致经济单位从事活动,组织一定的生产或劳务。这样,各个经济单位就提出现实的、具体的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各个微观经济单位劳动力需求的总和,就构成劳动力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消费需求是各种各样的,要满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就要存在社会分工劳动。一般说,社会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社会产品种类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产业、部门、行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其二是由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两种劳动分工互相交叉、融为一体,二者相比,职业分工及其需求更为重要。这里主要研究职业需求方面。“职业”一词,有着多种含义,从经济角度看,它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专门劳动岗位。同时,不同的职业,不仅包含着劳动内容、劳动形式的差别,而且包含着劳动的体力、脑力消耗量的差别,从而包含着劳动质量的差别。对体力劳动者,一般要考虑其劳动作业的操作程序、使用的工具,设备及原料,所生产的产品,提供服务的种类及服务的对象。脑力劳动者,一般要考虑其所具备的技能、学识、经历以及职务上的责任。由此可知,不同职业的差别往往很大,它们之间也是难于替代的。因此,劳动力需求的职业特定性很强,必须要有相应种类的劳动力供给才能满足,而教育正好能够根据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出相应种类的劳动力。比如,从科类上看,我国的教育涵盖了理、工、农、林、医、师范、文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及其它各行各业,教育的分科一般可以与社会现实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应。这就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不同类别劳动力的需求。再从形式上看,我国现在兴办起来的各级各类学校,有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业务部门办的;有厂矿企业、农村乡镇办的;有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以及私人办的,还有中外合资的;有教育部门和业务部门联办的;有业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合办的;既有全日制学校,又有半工半读学校;既有就职前的教育,又有就职后的提高,形式多样,渠道多条。这就能满足社会上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劳动力供求的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平衡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的。这样,大劳动市场上,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应该是自由流动的。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规律。“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而必须“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2)]。在一国范围内,劳动力流动包括国内劳动力流动和企业内部劳动力的流动。国内劳动力流动,包括劳动力在一国范围内的行业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的流动。这一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以高劳动技能、高熟练劳动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比如从乡村流向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从一般地区流向特殊地区;从生产领域流向非生领域;从中、高级劳动力密集区流向一般劳动力密集区;从体力劳动过程流向智力劳动过程等等。国内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企业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劳动力的流动。这个层次劳动力的流动,是按企业内部生产布局结构,优化组合劳动力,适时调整劳动力,促使企业内部劳动力供求平衡。这一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形成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动机制刺激每个劳动者学文化、钻技术,迫使劳动力产生在岗压力与发奋工作的动力。然而,无论是国内劳动力流动,还是企业内部劳动力流动,其重要前提之一,是要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保证。如前所述,目前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以高劳动技能、高熟练劳动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这类劳动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尤其是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正是要把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转化为技能、技巧,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培养各类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和技术、经济管理人才。可以说,在我国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不会有真正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因而也就不会真正有劳动力供求平衡。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劳动力自由、合理的流动,调节劳动力供求的矛盾,实现社会劳动的合比例分配。
4.大力发展教育,有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矛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需求所发生的影响最大。改进技术、增加新技术设备、采用新工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技术趋于复杂,只需用数量较少、质量较高的劳动力来工作就能生产出较多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的结果,使社会对受过较高教育的熟练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增加了。此外,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会排挤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来对劳动力需求变动。技术进步使社会在财富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口数量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获得了必要条件。但同时会出现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即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产业技术结构变化而被排斥于就业队伍之外,从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加剧。教育是使他们获得再训练以便重新获得就业机会和缓和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必要手段,因为现代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在职教育。换言之,现代教育是使劳动者获得某种专门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既可以使劳动者搞好就业前的定向培训,又能使就业者更新知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还能使失业者重新获得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缓解这些行业、部门劳动力供求的矛盾。
三、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
劳动力供求是产生于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实际问题,但这并不等于在其它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存在劳动力供求问题。劳动力供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政治背景之下都会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和表现程度差异而已。
在传统性农业社会中,其一般生产方法沿用古老的技术经验,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极为缓慢和有限。而各种资源大部分用于农业,社会的结构亦建立于农业制度之上。因此,在传统性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中,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的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亦不密切。
但至工业社会初期,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劳动分工和社会交往日趋复杂和频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始需要接受过一定教育和训练的劳动力。这样,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了。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始出现较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中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者技术和文化素质要求相应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素质能否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的核心问题。
当工业进一步向高级和精密阶段发展时,生产过程更加复杂,市场竞争激烈,于是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与工业推进的动力。对高层次劳动力、复杂劳动力、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反对低层次劳动力、简单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锐减。
总之,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劳动力供求问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问题在社会中占有更为重要地位,而且具有丰富的涵义,因为供求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保证机制,没有供求关系,市场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于此,不得不就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关系,略作探究。
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从其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对经济的影响两方面研究。
从劳动力与经济运动的关系角度,可以将它划为三个层次。其一为劳动力的总体,即全部劳动力人口,它是一种理论意义的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只构成一种可能条件,其中的一部分(在学人口、家务劳动人口)尚未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处于潜在状态。其二为已经开发出来、可以立即投入经济活动的劳动力部分,即就业人口与求业人口的总和,它已经构成经济活动的现实性资源,从多方面制约着国民经济活动。其三为已经投入使用的劳动力部分;即就业人口,它正在推动物质资源,形成现实的经济活动。这里所说的第二个层次——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现实性资源,即我们所要研究的劳动力供给。所谓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的就是这个层次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就这个层次劳动力供给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力供给,作为一种现实的要素,构成国民经济运动的前提条件。缺少它,国民经济运行就无法维持。其次,劳动力供给是国家和地区生产力配置的基本条件。一定的劳动力供给,要求有相应的物质资源供给;反过来看,一定的物质资源供给,也要求着相应的劳动力供给。再次,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数量、质量、结构,直接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决定着经济效益水平。最后,劳动力的供给形成后,要求社会有足够数量的对它的需求来加以吸收,即要求劳动力需求处于对供给的稳定高水平,以保证充分就业。总之,劳动力的供给,对一人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正因为如此,各国在制定经济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时,无不高度重视劳动力供给问题。
再就劳动力的需求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经济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增加对受过良好教育的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为特征的。换言之,经济是伴随着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而发展的,没有这种需求的增长,一般来讲,也就没有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根据边际生产率理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力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总产量随劳动力初始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在劳动力的增长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劳动力的需求与总产量均服从于边际递减规律。当增雇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例会增加,当边际产品收入低于边际成本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这就是说,尽管经济的发展是以增加熟练劳动力为特征的,但并非是增加得越多越好,而必须使之处于均衡的位置。指出这一点,会使我们的分析更为复杂,但却又接近了现实。
由此可见,在每一个经济发展的阶段,社会与个人都会产生劳动力需要程度的问题,能否适时有效地满足这种需求,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此,教育的发展、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教育的发展对于劳动力供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教育的类型、系科专业设置及质与量关系的处理等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就教育的类型对于劳动力供求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来看。所谓教育的类型,系指政府与私人团体或企业,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是以初等教育为重点,还是以中等教育或高等教育为重点,凡此,均足以影响一国劳动力的供求和经济发展。就我国的情况来看,目前生产力发展部门需要具有一定的、中等的技术水平,掌握中等生产技术的劳动力是大量的,所以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这类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生产正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朝着“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劳动技术装备程度日益提高,劳动者必须具有越来越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适应劳动技术装备发展变化的需要。这要求不仅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而且要注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满足劳动技术装备发展变化对高度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其次,就学校教育的系科专业设置而言。在各级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是以理、工、农、医等技术系科的设置为重点,还是从财经、政法等文法系科专业的设置为重点,也影响一国劳动力的供求与经济发展。当然,这一问题涉及到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体系,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就当前我国劳动力就业情况来看,劳动力70%左右滞留在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只占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率均在60—70%以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引导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要注重与第三产业有关的系科专业设置,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保证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再次,就教育的质量与量而言。从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来看,应该是质与量并重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劳动力,不但在量的方面要能够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且,在质的方面亦能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在量的适应方面,一定的经济增长有一定劳动力需求量,如果教育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便会造成一种过度教育(Orereducated)或教育不足(Undereducated)的现象,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就是一种投资的浪费及投资的不当,当教育在量的方面达到一定规模时,质的问题尤为重要。否则,学生素质低落,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就难以找到适当的工作,以致不能学用一致。就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质与量的关系来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恐怕就是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的扩张。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
标签:供给和需求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边际收入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生产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