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提高水域纳污与自净能力的水动力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夏帆[1](2018)在《石漫滩水库纳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准确把握水体纳污能力,是保护水环境的前提。以水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纳污能力研究,对划分水生态红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针对性的制定污染防治规划,对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石漫滩水库为研究区域,以GIS技术为工具,分析评价了水库水质空间变化趋势,将水环境容量计算与灰水足迹相结合,选择TP、TN、NH3-N和COD作为总量控制因子,计算了石漫滩水库纳污能力。(1)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总体较好,除TP外,其余各因子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符合既定水功能要求;水库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与COD呈正相关关系。(2)利用GIS对监测点水质分析。发现油类污染物上升趋势明显,其余各类污染均呈现下降趋势,油类污染物虽然有上升趋势,但浓度很小,远低于规定标准浓度;氮、磷是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控制氮、磷的排放是水库水环境管理的重点。(3)结合水足迹理论,计算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枯水年(P=90%)COD 52458.16t、NH3-N 12053.44t、TP 207.763t、TN 1330.545t;平水年(P=50%)COD 121255t、NH3-N 27880.83t、TP 479.938t、TN 3054.137t;丰水年(P=10%)COD 236449.8t、NH3-N 54359.72t、TP 935.884t、TN 5966.675t;正常蓄水位下,TP的削减量为362.73t,其他污染因子有较大的剩余容量。(4)采用富营养化计算模型,划分了水库水生态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水库水量充足,基本保持在绿线区内;全年纳污量544万t,典型代表年计算得到纳污量600万t,水库实际入库污水量在300-400万t,在红线以内;计算得到水库灰水足迹减少趋势明显,水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将水环境容量计算与灰水足迹相结合,丰富了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石漫滩水库现状相符,该方法对防治水库水体污染,加强水库水环境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可为更好地管理水库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戴爱泉[2](2015)在《渤海陆源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应用 ——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及35个地级行政区差别化减排措施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环渤海经济圈内,三省两市辖35个地级市、356个县级行政区。自1970’s末,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渤海化学需氧量(COD)尤其是溶解无机氮(DIN)浓度呈持续升高趋势。监测表明,目前渤海DIN浓度超标严重,超过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比约30%,且水质沿海岸线呈不均衡分布特点。自2000’s,国家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渤海环境综合整治措施。特别是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按照行政区产污等比例的“一刀切”减排方式,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开始实行陆源COD和氨氮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但没有产生理想的预期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一刀切”减排方式严重偏离了超标水域沿海岸线不均衡分布的特征所致。因此,在当前依然面临产污数量刚性增长的压力下,如果仍沿用“一刀切”减排方式,既难以使水质严重超标海域形成最有效的改善机制,也有可能对未超载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必要的限制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由按行政区产污等比例的“一刀切”减排转变为按行政区入海排污超载的“差别化”减排。当前,在美国(TMDL计划)、日本(TPLCS计划)、欧洲(WFD计划)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GPA计划(A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from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rom Land-based Activities)中,均已围绕“区域性”尤其是行政区陆源污染物“差别化”减排方式开展研究,包括建立完善行政区排污压力与水质响应之间的数值检验关系等方面。但目前尚没有针对行政区建立起陆源污染物“水质标定”分配容量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在陆源污染物从污染源经流域、公共污水工程处理系统到入海排污口再到近海的输移过程(排污链)中,由于输移路径及土地利用类型、离海距离等不同,不同入海排污口及所连接的行政区对渤海水质超标影响程度有显着差异。因此,要使差别化减排与近海水质最优改善相吻合,一方面,对于陆源排污,要把减排指标落实到最基本的陆源排污属地责任主体,需要明确县级及以上层级行政区的排污超载状况,而不仅仅是入海排污口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实现行政区减排指标,既需要在产污环节科学界定源头控制标准:又需要针对城市污水等点源,在工减环节(即:公共污水工程处理环节)合理编制工减处理能力;也可能需要在输减环节(即:污染物在土壤和河流中的自然输运等环节)科学规划环境整治目标。因此,行政区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应包括产污分配容量和工减分配容量,必要时也应包括输减分配容量,而不仅仅是入海排污分配容量。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围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制定的环境改善目标:“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针对当前按行政区产污等比例的“一刀切”减排严重偏离渤海水质沿海岸线不均衡分布的现状,通过建立行政区陆源污染排放与水质响应的输运自净过程和空间对应关系,建立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方法,并以计算得到的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为量化科学依据,提出35个地级市的多层次“差别化”减排方式,为建立环渤海经济圈“行政区差别化”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提供量化科学依据。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1)建立源区计量单元“水质标定”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2)计算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①源区计量单元与行政区空间位置对应关系建立。②水质模型的实验修正。③使用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响应系数场及渤海环境容量。④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方法选取等。(3)优化设计环渤海经济圈35个地级市“差别化”减排方式。综合采用实验室实验、海洋水质模型、优化分配、理论分析等方法,主要得到4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源区计量单元陆源污染物“水质标定”分配容量计算方法建立。在优化的水质模拟数学规划法基础上,通过分析污染物输运过程及其数量关系,建立了源区计量单元的分配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可得到入海排污分配容量,又可以得到产污分配容量和工减分配容量,必要的时候还可计算自然输运分配容量。(2)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TN和COD污染物“水质标定”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在应用上述方法计算分配容量指标体系中,县级行政区与源区计量单元边界之间匹配关系、响应系数场([αm,i])优化模拟计算、水质控制标准设置、有关约束条件上下限取值、数学规划运算方法等环节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中,①通过调控源区计量单元划分尺度,建立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与源区计量单元边界之间匹配关系。②对于渤海DIN和COD污染物响应系数场([lαm,i])优化模拟计算:首先根据典型来源污染物的实验室降解实验结果,修正DON和COD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并按照降解速率常数之间的显着差异性,将DON和COD状态变量由1个分别细分为3个和4个;将这一实验结果应用于水质模型的修正后,模拟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平均降低约30%。③对于数学规划运算方法,由于计算单元过多等原因,传统的单纯形法运算时间往往过长甚至难以收敛,因此采用具有更高运算效率的内点法取代。④应用水质模型,通过由分配容量反推的水质控制标准浓度模拟计算表明,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结果标准偏差平均约是37%。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结果亦符合文中建立的近海水质超标率、陆源污染物超载率和入海排污分配容量等之间的理论关系。(3)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TN和COD分配容量指标体系,无论是入海排污,还是产污和工减分配容量,其空间分布都有显着差异。结果显示,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对于TN和COD污染物,高、中、低三个等级的产污分配容量面积占比分别为22%和29%、51%和53%、27%和18%;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工减分配容量面积占比分别为8%和18%、36%和42%、56%和40%;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入海排污分配容量面积占比分别为22%和27%、49%和47%、39%和26%。其中,入海排污与产污分配容量的空间分布相似,但与工减分配容量之间呈现出显着差异,这可能与县级行政区中点源/非点源比例等有关。(4)提出环渤海经济圈35个地级市TN和COD污染物“差别化”减排方式。由于目前只公布了环渤海经济圈地级市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因此只能建立地级市的污染物“差别化”减排方式。并且,需要从入海排污超载状况、产污超载状况及工减盈缺状况三个层面建立地级市“差别化”减排方式,才能使陆源减排与渤海超标水质最优改善相吻合。对35个地级市分析表明:①对于入海排污超载城市,TN和COD超载分别有26个和19个:平载城市分别有8个和14个:余载城市分别有1个和2个。对于超载城市,主要分布在辽河入海河口所连接的盘锦、鞍山、营口等地,海河入海口连接的北京、天津、廊坊等地,应平均增加减排指标约75%(TN)和74%(COD)。对于余载城市,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和葫芦岛市,应平均减小减排指标约75%(TN)和66%(COD)。②对于产污超载状况,TN和COD产污超载城市分别有23个和19个,分别平均超载272%和367%,平载分别有8个和13个,余载分别有4个和3个,平均余载分别是77%和62%。③对于工减盈缺状况,TN和COD工减短缺城市分别有16个和9个,平均短缺71%和64%,盈缺平衡分别有19个和24个。比较产污超载与工减余缺状况表明,在23个TN和19个COD产污超载地级市中,分别有13个和9个工减短缺,但均分别有10个工减盈缺平衡。这说明,对于前者,可能主要是点源产污超载,可通过扩建或新建公共污水处理系统规模的技术措施实现减排。然而,对于后者,可能主要是非点源产污超载,应采取减少施肥量、畜禽养殖集约化等非点源减排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建立了源区计量单元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特别是在水质模拟数学规划法基础上,通过建立入海排污、产污、工减和输减数量之间及与近海水质控制标准之间的量化关系,实现了源区计量单元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的优化计算,其中既包括入海排污,又包括产污,也包括工减分配容量。本文特色主要体现在环渤海经济圈35个地级市“差别化”减排方式上,既可根据入海排污超载状况调整减排指标,增加超载和减小余载地级市减排指标,又可根据产污超载状况确定源头控制标准,也可根据工减盈缺状况优化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扩建或新建规模,结果不仅使行政区减排与渤海水质最优改善效果相吻合,而且在减排技术措施上,比“一刀切”减排更有针对性。
徐彬,顾苏莉,毛新伟[3](2014)在《引江济太调水与太湖氨氮自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工程通过将长江水引入太湖来加快水体流动,从而提升了太湖水质自净能力。根据太湖水质特征甄选出水质自净能力的代表性指标及其年际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基于质量平衡原理计算了2006—2012年太湖氨氮自净能力,通过对氨氮自净率与湖面降雨、换水周期、引水天数、日均引水量的多元回归统计和分析,发现太湖氨氮自净能力与引江济太望虞河引水入湖天数之间具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同时日均引水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湖氨氮自净能力。该结论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和引江济太调水效果的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徐彬,顾苏莉,毛新伟[4](2014)在《引江济太调水与太湖氨氮自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引江济太调水工程通过将长江水引入太湖来加快水体流动,从而提升了太湖水质自净能力。根据太湖水质特征甄选出水质自净能力的代表性指标及其年际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基于质量平衡原理计算了20062012年太湖氨氮自净能力,通过对氨氮自净率与湖面降雨、换水周期、引水天数、日均引水量的多元回归统计和分析,发现太湖氨氮自净能力与引江济太望虞河引水入湖天数之间具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同时日均引水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湖氨氮自净能力。该结论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和引江济太调水效果的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翟淑华,韩涛,陈方[5](2014)在《基于质量平衡的太湖氮、磷自净能力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实测的进出太湖的水量和水质资料计算了太湖水体自净能力,在分析河道入湖、降雨、调蓄量等入湖水量水质基础上,探索了基于质量平衡原理的太湖总氮、总磷自净能力计算方法.结果显示,通过考虑出入湖负荷量的方法得到太湖总磷和总氮的自净率约为48%和42%,采用基于质量平衡原理得到太湖总磷和总氮的自净率分别约为52%和49%.另外,还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进一步研究太湖自净能力的工作方向.
张海斌[6](2013)在《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及其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研究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课题,事关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浏阳河流域水系统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紧迫和严峻,主要表现于水量不足、水质下降、受洪旱灾害威胁以及流域管理制约。因此,开展浏阳河流域水承载力及其管理研究,无论对水系统承载力的理论研究,还是解决浏阳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浏阳河流域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在提出流域水系统及其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现状及问题,采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研究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并提出了浏阳河流域水承载力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研究的框架。基于系统思想,提出了流域水系统概念,分析和阐述了水系统的组成、相互关系、特征、承载功能、承载机理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的概念,并构建了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研究的技术框架,为开展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对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剖析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的构成以及流域社会系统状况;给出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及其承载力的定义,构建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衡量的指标体系。利用历年的水文地理等资料统计数据,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环境和水系统资源及问题。(3)研究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环境承载力。首先给出了水系统环境承载力指标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然后运用这些模型和分析方法对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包括纳污容量、过洪安全流量和枯水期生态流量等方面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论。(4)研究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运用实际数据,对浏阳河流域人口和经济规模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以人口、经济和环境为目标,建立一个多目标决策的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优化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得到浏阳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论。(5)提出了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从行政、法规、信息等管理方面,提出了加强浏阳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包括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完善浏阳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浏阳河流域洪旱灾害管理体系和水污染管理体系等。
丁东生[7](2012)在《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文中指出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基础内容,也是综合解决当前大气、地表水、土壤、海洋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自我国1980’s中期开始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特别是2006年开始实施以COD减排为约束性指标的“目标总量控制管理”计划以来,由于“目标总量控制管理”方式自身固有的缺陷,即使自1990’s后期先后实施了“渤海综合整治规划”、“碧海行动计划”等国家级污染防治工程,渤海水质改善实际效果仍然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2010年渤海超标面积比2005年增加约50%。这样,根据美国、欧盟、日本等有益经验分析,我国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迫切需要由现行的“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然而,由于针对海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发展滞后等原因,不仅关于渤海的报道多数将环境容量与分配容量混淆,而且计算结果也常常局限于部分海域或部分陆域,特别是至今尚没有在整体上实现科学精细地划分环渤海经济圈排污管理区。因此,本论文研究目的主要是得到以更加精准的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为基础的环渤海区域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为实现“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所必需的科学精准、细化具体的率定量化管理指标体系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对此,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5个方面:(1)根据海洋环境容量的一般计算方法原理,建立适应海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2)应用(1)建立的计算方法,计算渤海海域COD、氮和磷环境容量。(3)根据汇水区、集污区等一般准则,针对渤海实际纳污陆域范围,在科学确定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基础上,合理划分环渤海排污管理区。(4)在(2)基础上,应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计算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OD、氮和磷分配容量。(5)根据COD、氮和磷陆源污染物超排率估算结果,初步探讨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率定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是:1.渤海海域COD、氮和磷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目前,根据污染物自净过程建立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的一般方法原理只能适应箱式数值模型,而不能适应三维空间数值模型。这样,综合考虑水动力空间和生物地球化学时间变化特征,可以建立适应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污染物环境容量(EC)计算方法,可以称作“浓度梯度积分法”。根据数值模型在时间、空间、指标、标准等方面的特征,环境容量计算流程主要包括从纳污海域识别到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评价8个环节。这里,采取渤海三维水动力(HAMSOM)-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型进行COD、氮和磷污染物状态变量数值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吻合(第3章图3-5),其中氮相对偏差%(RSD)和相似性指数(SI)平均分别是51%和0.41,说明基本可以应用该模型计算渤海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国家功能区水质标准条件下,渤海COD、氮(氨氮)和磷的环境容量分别约为980、93和13万吨/年,氮、磷环境容量密度(t/a/km2约为黄海胶州湾和东海罗源湾的1/3。2.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排污管理区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综合考虑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区域中污染物排入渤海的115个汇水区、13个集污区和17个直排海企业相应共计145个入海点,确定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涵盖37个地级市的343个县级行政区,19个地级市的105个县级行政区不在此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将县级行政区作为环渤海排污管理带的最小行政区,并根据污染物主要入海途径将同一行政区内的多个汇水区和集污区予以归并,在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内可以划分为42个排污管理区,以及黄河中上游、海河上游和辽河上游3个密切关联的带外排污管理区,前者可分为黄河、海河和辽河排污管理区系。其次,应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可以计算42个排污管理区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AC):以各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相应约束条件主要有总量约束、水质控制点约束和非负约束条件,其中前者以海洋环境容量作为陆域分配容量阈值。最后,采用单纯形法可以计算排污管理区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OD、氮和磷污染物,环渤海排污管理“带内”分配容量平均占95%左右,而“带外”仅占5%左右。其中,黄河、海河和辽河排污管理区系分别平均占27%、30%和43%左右。分析表明,COD分配容量密度(DA)平均是3.9,其中面积占环渤海排污管理带总面积16%的区域高于均值,主要分布在北戴河区等32个排污管理区。3.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率定量化分级管理初探。根据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五级量化管理模式,可以采用COD、氮和磷污染物超排率%对环渤海排污管理带实行分级量化管理,其中:超排率%=(污染物排放数量密度-行政区分配容量密度)/行政区分配容量密度。然而,在同样应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计算行政区分配容量中,目前尚无法具体确定所需要增设的经济发展、人口发展、污染物排放强度、工程减排等约束条件的函数化或参数化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假设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行政区分配容量密度/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密度比值与青岛市结果基本相同,大约0.3,可以根据环渤海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密度粗略估算污染物超排率%。结果表明,根据COD超排率%,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内,需要实行红色和橙色管理的区域合计约53%,而绿色和蓝色合计约46%。总之,本论文主要工作是按照“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关于率定量化指标要求,建立了针对海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浓度梯度积分法,并应用该方法计算了渤海COD、氮和磷污染物环境容量。同时,综合考虑汇水区、集污区、入海点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了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并合理划分了42个环渤海排污管理区。以上述两项结果为基础,应用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方法计算得到了更加细化具体的42个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为建立以行政区为责任主体的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量化管理指标体系提供了量化理论基础。论文创新点主要是针对更加准确的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要求,建立了适应海洋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浓度梯度积分法。在此基础上,论文特色主要是得到了更加细化具体的42个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这为“十二五”规划时期环渤海排污管理带中共计343个县级行政区排放总量控制量化指标体系制定提供了科学基础。
李梅[8](2008)在《鱼山闸坝工程对昌江景德镇河段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河流零维模型对昌江吕蒙桥断面的氨氮浓度进行预测,与实测浓度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鱼山闸坝工程建成前后的实际排污量与当年纳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从河流的纳污能力方面阐述了鱼山闸坝工程对昌江景德镇河段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李艳芹,冯仲科,刘惠清,周嘉,孟昭虹[9](2008)在《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能力地域分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依据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地形、水文、水质信息及其干流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选用合理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模型,将水环境纳污能力与水环境的地理、水文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特征,探索水环境承载力与其水体动力特征、环境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深入探讨第二松花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并提出减污、增水、污水资源化等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和措施,进而为该流域污染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杨丽芳[10](2007)在《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研究》文中指出水不仅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一部分,水更是支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引起的水量缺乏、水质污染、水环境恶化及水资源系统失调等水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质性缺水的国家,主要水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因此,解决我国的水环境问题,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上着手。鉴于淮河属国家“十一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同时淮南属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论文课题研究以淮南为例,探讨了淮河中游地区能源城市地表水环境容量的相关问题,主要工作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期工作。确定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控制单元,进行排污沟口概化,设置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污染源调查,收集大量资料与数据。2.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方法的选取。依据河段的水文特征、入河排污口分布等因素,选择既恰当又简便的方法来计算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3.水环境容量核定模型研究。应用一、二维模型计算混合段的CODCr水环境容量和氨氮水环境容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确定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的合理模型。4.水环境容量核定参数研究。针对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的过程中,难以取得具有准确代表性氨氮衰减系数的情况,本文尝试使用淮南市氨氮衰减系数测定值来计算地表水环境容量,以期修正本次容量核算中的不合理之处。水环境容量核定为进一步实施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实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同时也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量化依据。
二、论提高水域纳污与自净能力的水动力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提高水域纳污与自净能力的水动力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漫滩水库纳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容量 |
1.2.2 水足迹理论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 |
1.3.1 水体纳污能力研究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水库纳污能力理论及研究方法 |
2.1 水库纳污能力理论 |
2.1.1 水库纳污能力定义 |
2.1.2 水库纳污能力特点及影响因素 |
2.2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2.2.1 计算方法概述 |
2.2.2 计算体系 |
2.3 相关概述 |
2.3.1 可持续发展 |
2.3.2 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 |
2.3.3 水足迹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象 |
3.2 社会经济 |
3.2.1 社会经济发展 |
3.2.2 城市化发展 |
3.3 水库概况 |
3.3.1 水库基本情况 |
3.3.2 水库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 |
3.3.3 水库水环境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4 水环境调查、监测与分析 |
4.1 污染源调查 |
4.1.1 污染源分类 |
4.1.2 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
4.2 水质分析 |
4.2.1 水质监测 |
4.2.2 水质评价 |
4.2.3 水质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环境容量计算 |
5.1 设计条件 |
5.1.1 设计水文条件 |
5.1.2 不均匀系数 |
5.1.3 水质降解系数 |
5.2 污染物迁移扩散 |
5.3 计算结果 |
5.3.1 各污染物水环境容量 |
5.3.2 剩余水环境容量 |
5.3.3 水环境容量分析 |
5.4 水库水生态红线 |
5.4.1 红线分类 |
5.4.2 水生态红线计算 |
5.4.3 水生态红线划分 |
5.5 灰水足迹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渤海陆源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应用 ——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及35个地级行政区差别化减排措施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环渤海经济圈行政区总量控制管理需求 |
1.1.1 渤海及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
1.1.2 环渤海经济圈陆源排污与渤海水质恶化 |
1.1.3 渤海环境综合调查与整治历程 |
1.1.4 “行政区等比例”减排效果评价及管理需求 |
1.2 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研究进展 |
1.2.1 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关键环节研究进展 |
1.2.2 环渤海经济圈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研究现状 |
1.2.3 环渤海经济圈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存在的问题 |
1.3 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
1.3.1 水质模型优化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
1.3.2 渤海陆源污染物组成和含量变化 |
1.3.3 COD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在水质模型中的应用 |
1.3.4 DON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在水质模型中的应用 |
1.3.5 渤海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模拟计算偏离海上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
1.4 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1.4.1 环境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 |
1.4.2 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环渤海经济圈不同来源COD和DON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实验 |
2.1 环渤海经济圈不同来源COD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
2.1.1 来源构成分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4 不同来源COD降解动力学参数聚类分析 |
2.2 环渤海经济圈不同来源DON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
2.2.1 来源构成分析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4 不同来源DON降解动力学参数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3 渤海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 |
3.1 渤海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步骤 |
3.1.1 模型构架选择及修正 |
3.1.2 水质模型模拟计算结果量化验证方法 |
3.1.3 水质模型量化验证监测数据筛选 |
3.2 水质模型模拟计算及结果准确性评价 |
3.2.1 渤海水动力场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及结果准确性评价 |
3.2.2 渤海温盐场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及结果准确性评价 |
3.2.3 渤海DIN浓度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及结果准确性评价 |
3.2.4 渤海COD浓度时空分布优化模拟计算及准确性评价 |
3.3 渤海水质模型的实验修正对模拟计算优化程度的检验 |
3.4 小结 |
4 行政区污染物“水质标定”分配容量计算方法的建立 |
4.1 行政区“水质标定”分配容量计算方法原理 |
4.2 环渤海经济圈源区计量单元及入海源区划分 |
4.2.1 环渤海经济圈源区计量单元及入海源区划分 |
4.2.2 源区计量单元类型判别 |
4.3 环渤海经济圈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步骤 |
4.3.1 污染物输运衰减系数设置 |
4.3.2 工程减排去除率设置 |
4.3.3 响应系数场计算 |
4.3.4 水质控制条件设置 |
4.3.5 渤海环境容量计算 |
4.4 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方法选取 |
4.5 小结 |
5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验证方法的建立及环渤海经济圈TN和COD污染物“行政区差别化”减排措施构建 |
5.1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检验方法建立及应用 |
5.1.1 分配容量排放下水质达标情况 |
5.1.2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合理性检验方法建立及应用 |
5.2 环渤海经济圈行政区污染物“水质标定”分配容量计算结果分析 |
5.2.1 县级行政区产污分配容量空间差异性分析 |
5.2.2 县级行政区工减分配容量空间差异性分析 |
5.2.3 县级行政区入海排污分配容量空间差异性分析 |
5.3 环渤海经济圈地级行政区“差别化”减排措施构建 |
5.3.1 入海排污“差别化”减排指标分配 |
5.3.2 产污“差别化”减排指标分配 |
5.3.3 工减“差别化”减排指标分配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质量平衡的太湖氮、磷自净能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水量平衡要素及计算 |
1. 2 水质资料及通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 1 基于进出湖负荷通量的太湖自净能力 |
2. 2 基于质量平衡的自净能力计算 |
3 结论 |
(6)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及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论文章节 |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二章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概念与研究框架 |
2.1 流域水系统 |
2.1.1 流域水系统概念 |
2.1.2 流域水系统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
2.1.3 流域水系统特征 |
2.1.4 流域水系统的功能及承载 |
2.1.5 流域水系统的问题 |
2.2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 |
2.2.1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的概念 |
2.2.2 环境承载力与资源承载力的关系 |
2.2.3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的特点 |
2.2.4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 |
2.3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研究框架 |
2.3.1 流域水系统及其承载力概念 |
2.3.2 流域水系统分析 |
2.3.3 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建模与分析 |
2.3.4 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体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分析 |
3.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概况 |
3.1.1 浏阳河流域自然水系统概况 |
3.1.2 浏阳河流域人工水系统概况 |
3.1.3 浏阳河流域社会系统概况 |
3.2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及其指标 |
3.2.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关系 |
3.2.2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及衡量指标 |
3.3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环境分析 |
3.3.1 水环境污染 |
3.3.2 洪水灾害 |
3.3.3 干旱灾害 |
3.4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资源分析 |
3.4.1 浏阳河流域地表水资源 |
3.4.2 浏阳河地下水资源 |
3.4.3 浏阳河水资源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3.4.4 浏阳河水资源可利用量 |
3.4.5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4.6 典型年水资源平衡 |
3.5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分析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环境承载力分析 |
4.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纳污容量分析 |
4.1.1 基于自净平衡的水质模型 |
4.1.2 水系统纳污容量分段测算模型 |
4.1.3 水系统纳污容量计算步骤 |
4.1.4 浏阳河水系统纳污容量分析 |
4.2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过洪安全流量分析 |
4.2.1 防洪范围及基本情况 |
4.2.2 洪水特性分析 |
4.2.3 流域防洪允许安全泄量 |
4.3 浏阳河枯水期河流生态流量分析 |
4.3.1 河段水流域枯水期水资源情况 |
4.3.2 河段生态流量模型 |
4.3.3 浏阳河枯水期生态流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分析 |
5.1 人口及经济发展规模预测建模 |
5.1.1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5.1.2 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 |
5.2 浏阳河流域人口及经济发展规模预测 |
5.2.1 浏阳河流域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
5.2.2 浏阳河流域经济发展规模预测 |
5.3 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建模 |
5.3.1 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 |
5.3.2 基于目标规划法的模型求解方法 |
5.4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优化分析 |
5.4.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优化模型 |
5.4.2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优化 |
5.4.3 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体系建设 |
6.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目标及原则 |
6.1.1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目标 |
6.1.2 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管理基本原则 |
6.2 完善浏阳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 |
6.3 建立浏阳河流域洪旱灾害管理体系 |
6.3.1 加强浏阳河流域洪水风险管理 |
6.3.2 建立防洪预警管理系统 |
6.3.3 加强浏阳河流域抗旱管理机制 |
6.4 建立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水污染管理体系 |
6.4.1 完善浏阳河流域排污管理体制 |
6.4.2 建立水污染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贡献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模式 |
1.2 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指标体系 |
1.2.1 环境容量 |
1.2.2 分配容量 |
1.2.3 水环境承载力 |
1.3 我国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现状 |
1.3.1 我国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现状 |
1.3.2 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研究 |
1.3.3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划分和主要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陆源总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2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界定及陆域排污管理区划分 |
2.1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范围界定 |
2.2 排污管理区划分 |
2.2.1 排污管理区划分方法 |
2.2.2 排污管理区划分结果 |
2.3 小结 |
3 渤海海域COD、氮和磷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 |
3.1 适应三维空间数值模型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建立 |
3.1.1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3.1.2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流程 |
3.2 渤海海域COD、氮和磷污染物环境容量的计算 |
3.2.1 纳污海域识别 |
3.2.2 数值模型选取 |
3.2.3 模型条件设置 |
3.2.4 状态变量数值模拟运算 |
3.2.5 环境容量计算条件设置 |
3.2.6 环境容量数值计算 |
3.3 渤海COD、氮和磷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3.3.1 渤海COD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3.3.2 渤海氮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3.3.3 渤海磷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3.3.4 渤海COD、氮和磷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讨论 |
3.4 小结 |
4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 |
4.1 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方法 |
4.1.1 方法原理 |
4.1.2 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流程 |
4.2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C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 |
4.2.1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条件设定 |
4.2.2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结果 |
4.3 小结 |
5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污染物承载力初探 |
5.1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OD、氮和磷污染物分配容量密度分布 |
5.1.1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COD分配容量密度 |
5.1.2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氮污染物分配容量密度 |
5.1.3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磷污染物分配容量密度 |
5.2 环渤海行政区COD、氮和磷污染物排污状况 |
5.2.1 行政区超排率估算 |
5.2.2 环渤海行政区COD污染物排污状况 |
5.2.3 环渤海行政区氮污染物排污状况 |
5.2.4 环渤海行政区磷污染物排污状况 |
5.3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污染物承载状况分析 |
5.4 环渤海排污管理带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率定量化管理建议 |
5.4.1 以行政区超排率为指标,构建五级量化指标体系 |
5.4.2 环渤海排污管理区污染物减排数量建议 |
5.5 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 |
(10)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水环境问题 |
1.1.2 污染控制对策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
1.2.2 水质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其技术路线 |
2 水环境容量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水环境”的概念 |
2.1.2 “环境容量”的概念 |
2.1.3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
2.2 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
2.3 水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 |
2.4 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要素 |
2.5 水环境容量确定原则 |
3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设计 |
3.1 地表水环境容量一般计算方法 |
3.1.1 解析公式法 |
3.1.2 模型试错法 |
3.1.3 系统最优化分析方法 |
3.2 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设计 |
3.2.1 总体思路 |
3.2.2 工作程序 |
3.2.3 核算参数取值 |
3.2.4 技术问题处理设计 |
4 淮南市区域环境背景 |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1.1 地理环境 |
4.1.2 气象环境 |
4.1.3 主要水系 |
4.1.4 自然资源 |
4.2 社会环境概况 |
4.2.1 城市现状 |
4.2.2 城市建设 |
4.2.3 社会经济发展 |
4.2.4 主导工业格局 |
4.3 水资源状况 |
4.3.1 降水时空分布 |
4.3.2 蒸发时空分布 |
4.3.3 水资源分布 |
4.3.4 水资源开发利用 |
4.4 给排水状况 |
5 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 |
5.1 环境功能区划和控制单元确定 |
5.1.1 环境功能区域划分 |
5.1.2 环境控制单元确定 |
5.1.3 排污沟口概化 |
5.1.4 水质监测断面设置 |
5.2 污染源调查 |
5.2.1 污染源调查范围 |
5.2.2 关键系数选取 |
5.2.3 技术路线 |
5.2.4 调查校核 |
5.3 水质模型与容量计算 |
5.3.1 建立水质模型 |
5.3.2 容量计算 |
5.3.3 容量计算结果分析 |
6 淮南市地表水容量核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
6.1 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
6.1.1 一二维模型的区别 |
6.1.2 二维模型计算 |
6.1.3 计算模型合理性分析 |
6.2 氨氮衰减系数取值的合理性 |
6.2.1 氨氮衰减系数的确定 |
6.2.2 氨氮衰减系数取值不同的情况下一维环境容量 |
6.2.3 氨氮衰减系数取值合理性分析 |
7 结语 |
7.1 成果与结论 |
7.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论提高水域纳污与自净能力的水动力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漫滩水库纳污能力研究[D]. 夏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2]渤海陆源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应用 ——环渤海经济圈356个县级行政区分配容量计算及35个地级行政区差别化减排措施构建[D]. 戴爱泉.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3]引江济太调水与太湖氨氮自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A]. 徐彬,顾苏莉,毛新伟. 科技创新与水利改革——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4
- [4]引江济太调水与太湖氨氮自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A]. 徐彬,顾苏莉,毛新伟. 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 2014
- [5]基于质量平衡的太湖氮、磷自净能力计算[J]. 翟淑华,韩涛,陈方. 湖泊科学, 2014(02)
- [6]浏阳河流域水系统承载力及其管理研究[D]. 张海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1)
- [7]渤海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管理区分配容量计算[D]. 丁东生.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鱼山闸坝工程对昌江景德镇河段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A]. 李梅. 水生态监测与分析论文集, 2008
- [9]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能力地域分异研究[J]. 李艳芹,冯仲科,刘惠清,周嘉,孟昭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S1)
- [10]淮南市地表水环境容量研究[D]. 杨丽芳. 安徽理工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