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_银行论文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_银行论文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银行业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银行的国际化也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但中国的银行业在制度环境、人员素质、资金技术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相比差距甚远,实现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本文指出了我国的银行在海外机构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国际业务内容以及宏观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战略高度论述了进行地域扩展、内部组织调整、业务拓展以及改善宏观监控的必要性,并分别提出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战略。

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渐进式特征分析

国际化战略主要包括地域扩展战略、组织调整战略、业务拓展战略以及宏观监控战略。本文首先论述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渐进性特征,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银行国际化战略。

许多学者对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 盖迪(I·H·Giddy)将银行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母国国际银行业务阶段、离岸金融业务阶段和东道国跨国银行业务阶段。伍海华博士(1996)将银行的国际化成长分为四个阶段:部分国际化、走向国际化、实现国际化、实现全球化,并陈述了四个阶段的特征。范洵博士(1997)认为,服务银行业导向的成长形式是以银行国内客户的海外扩张为先决条件,追随母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银行国际化成长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起步阶段、起步阶段、国际化经营阶段、跨国经营阶段和全球一体化阶段。

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阶段特征进行研究,其本源在于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固有的阶段性。任何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不能超越这个逻辑。银行国际化表现为银行走向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渐进性的特征。这种渐进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银行市场范围扩大的渐进性,通常是先熟悉后陌生,先相似后相异,逐步扩大;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先易后难,逐渐升级;组织结构的渐进性,往往是按照代理行、代表处,后分支机构、附属机构的顺序逐渐完善;经营战略的渐进性,由国际化战略、跨国化战略,直至全球化战略。银行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使得银行国际化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银行的国际化之所以需要渐进式发展,主要原因如下:(1 )银行国际化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必须是渐进的。银行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经营规模越大,需要处理的信息越多。与此相适应,要求管理者不断学习,提高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银行从国内经营转向国际化经营,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银行管理者只能在探索中前进,逐步提高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素质和能力,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基础。因此,银行国际化表现为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进程。(2 )银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部门,具有高度的专业化要求。国内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国际业务的技术性要高得多,要求更高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3 )经营环境的适应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银行国际化将使经营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充满了未知数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适应了国内经营的管理者面对这样的环境,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环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4 )高度竞争的国际银行业需要银行采取渐进式的发展思路。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银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银行也必须不断进行战略和战术调整并进行资源重组。目前国际银行业市场向着大型化和全能化方向发展,超大规模银行时代即将到来。这种竞争激烈、大银行垄断的市场环境对于中小银行以及初涉国际市场的银行来说,盲目参与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只有采取渐进方式逐步积累经验,才能稳健地走向国际市场。

总之,银行国际化后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陌生、复杂,经营成本和风险也更大,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银行国际化的成长过程必然是渐进的。这种渐进性已经为大多数银行走向世界的历史所证明。

二、我国银行国际化的地域扩展战略

银行的国际化首先表现为其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因而我们的分析从地域国际化开始。

(一)银行业国际化地域扩展的必要性

我国银行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发展时间比较短,除了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比较分散以外,其他几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从金融国际化发展的步骤来讲,优先在金融业集中和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布点是对的,但是,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我国银行业必须通过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布点来追逐利润最大化。因为适当的规模扩展还是有利于取得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的,特别是对中国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庞大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更是如此。目前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发展地域比较广阔,是不是就没有必要推进国际化战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中国银行要实施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即全球化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推进同样存在地域扩展的问题。

(二)银行国际化地域扩展的整体部署

1、在国内外汇业务量比较大的城市设立国际业务部。 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特征之一,在80年代以来的国际业务部的设置中,同样是不管该地区有没有外汇业务,有没有设立国际业务部的必要性,所有的分行或者支行都设立了国际业务部。有的业务部只设立部门没有开展国际业务,基本的营运成本都不能从业务中得到补偿。因此,从银行效益角度考虑,银行国际化地域扩展的第一步,应该是选择业务量大的开放性城市设立国际业务部,主要从事外汇存贷款、外汇结算业务,为该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当然,国际业务部的设立也要随着经济逐步开放而逐级设立。

2、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重点布局。 所谓区位发展战略,是指国际化银行根据区位优势理论选择海外机构的地区战略分布。区位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金融管制程度、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与母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依存度、社会政治稳定性、进出口便利程度等等。发挥区位优势,一是有利于银行获得一定规模的零售业务、批发业务、风险资产管理和其他中间业务,形成规模和范围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二是较低程度的金融管制能够提高银行经营业务的自由度,降低市场进入成本,获得成本优势;三是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能够减少银行的非市场风险。

我国银行应结合区位优势,在海外机构的地域扩展上有所倾斜。(1)向国际金融中心倾斜。在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新加坡、巴林、巴哈马等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置分支机构,可以更为广泛地同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扩大业务发展的范围;另外还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国际金融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信息。(2 )向业务量大的国家或地区倾斜。例如,美国是中国的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而且中国的外汇资产多以美元为主,因此,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对于中国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资产的管理来讲都是明智的选择。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很广泛,而且中国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许多贸易都是通过香港进行转口贸易,因此,在香港设立分行比在其他地方设立更有必要。(3)向华侨集居地倾斜。美国纽约、旧金山, 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等地都是中国华侨聚集的地方,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更容易打开市场。

总之,根据区位优势发展的要求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北美、亚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欧元区、拉美国家的自由港以及中东的巴林等,都可以作为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点。而对于尚处于转轨中的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大多数国家,以及其他一些政局不稳的国家,如中东大部分地区、巴尔干半岛,尽管可能有时其金融管制并不太严格,但是政治风险较大,进入这些国家应该较为谨慎。中国目前经贸合作伙伴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而比较高层次的国际化机构,如分行和代表处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金融的国际化与实质经济的国际化是脱节的。在以后银行国际化的区位选择和地域扩展中应该注意逐步调整。

3、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 在全球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为优化的配置。全球化是最终目标,在银行实施的重点发展战略实施到一定的阶段后,银行自身的人力资源和管理素质都达到了全球化的水平,银行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地域。当然, 全球化目标是远景, 估计要到2050年以后中国才能发展到这个阶段。

(三)中国目前实施地域扩展的战略步骤

根据区位优势和当前的实际,我国银行国际化进而实现全球化可以分三步进行区位拓展:第一步是在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地区不仅金融管制宽松,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较低,并且能够及时把握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脉搏。第二步是在与中国具有密切经贸关系的国家的主要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对于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框架的国家可以设立分行,在市场发展框架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可以设立代表处。亚太地区尽管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估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会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些国家的金融自由化道路可能延缓,但是大多数国家不会走回头路,因而中国应该抓住这些国家和地区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有利时机率先进入这些国家的金融服务市场,通过先动优势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步是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东欧等政治经济尚不稳定或者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地区正处在调整和改革中,短期内中国不可能在这些地区广泛扩展银行分支机构,但是,应该选择有利的时机,选择政治相对稳定、同中国经贸关系密切、转轨过程已经基本完成、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国家或地区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设立代表处或分行。

三、银行国际化的组织战略调整

银行国际化的组织战略调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这是市场化的内容,也是国际化的内容;其二是银行国际化组织形式的选择。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组织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我国银行要参与国际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必须首先调整自己的内部组织结构,因为一个高效的内部组织是保证银行运营效率的前提。银行的内部组织体系包括决策体系、管理与控制体系和监督体系等。

银行国际化竞争要求银行做出高效决策。决策是前提。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决策机制,将一事无成。银行参与市场竞争,面临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面临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决策。因此,必须有一个好的决策程序。

银行国际化网络体系的规模和复杂性要求银行实施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国际化银行有全球分支机构,其规模庞大,组织体系复杂。必须对整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才能保证系统有序运转,提供令顾客满意的金融服务。

银行金融资本流动性和衍生性要求银行必须建立高效的内部监控体系。银行经营金融资本或者衍生证券,金融资本和衍生证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衍生证券具有杠杆效应。一旦内部监督体系出现小的漏洞,就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崩溃。

银行国际化组织形式选择很重要,要考虑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考虑各个东道国的金融环境特别是监管环境。组织形式的选择决定了国际化的成本,进而影响收益和利润。

(二)银行国际化组织调整的要求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银行组织适应这种不确定的世界, 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金融自由化给银行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国际化银行面临巨大的挑战。利率自由化和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使得国际化银行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同国内银行相比,国际化银行必须考虑全球的经营环境而不仅仅是国内的经营环境,此其一;由于本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本国原有市场面临着外国同行的竞争,此其二。亚洲金融危机后,浮动汇率制度将会在一段时期内“走红”,浮动利率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尽管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汇率浮动的风险,但是,衍生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恐怕比汇率的不确定性更大。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国际化银行必须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机制,以规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给银行带来的冲击。

2、外部信息量的无限扩大要求银行组织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国际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在给定信息基础上的决策,信息是前提。银行的竞争关键是信息的竞争。在外部信息给定的情况下,竞争的对象实际上是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首先意味着全球信息量的迅速膨胀,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人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信息量的扩展比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还要快,银行必须适应信息时代对经营管理的要求。国际化银行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高效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职能是搜集、整理和传输对银行决策和管理有用的信息。同时,在银行的组织构架上,也要建立适合于信息传输的组织机制。

3、 银行外部竞争强度的扩大要求必须采取市场(客户)导向型组织。银行作为服务性行业,其竞争主要是对客户的竞争。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过去银行主要靠存贷款获得利差,客户的重要性还不很明显,目前银行主要靠服务收费获利,银行的客户显得尤其重要。过去银行组织是功能型的,现在需要建立客户导向型的组织结构。同时,银行要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重视客户开发部门的作用。

4、金融创新的发展要求银行建立适应创新能力要求的组织体系。 银行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银行也要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因此,银行需要建立自己的金融创新业务部门,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创造出满足客户需要的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

(三)我国银行业适应国际化的内部组织调整建议

银行国际化组织战略调整包括产权制度变革、信息与管理组织设计、营销机构、产品机构以及决策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1、加快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 通过产权约束建立银行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同一般的国有企业一样,存在产权主体的缺位问题,目前的改革基本上还是要求一个产权主体缺位的经济实体去面对市场。产权是交易的前提,产权的界定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因此,如果说80年代以来中国四大银行进行的改革主要是让其面对市场进行经营,那么,现在我们要求银行进行商业化和国际化改革,必须解决产权问题。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比较重视产权改革的作用,而在银行业的改革中只是改革管理体制,向西方的商业银行学习其管理经营等。但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规范的产权制度。不进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不可能彻底,这样残缺的银行制度肯定不能适应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建立内部激励机制,还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都必须以产权制度的变革为前提。当然,产权制度的变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产权清晰”等口号上。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现代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是银行产权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内部组织体系、合理的用人机制等都是银行竞争力的源泉。

2、建立M型组织结构,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现代组织理论认为,M型组织结构相对于U型结构有很多优点,例如其适应现代大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其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强。现代西方银行也已经逐步实行了这种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中国的几家银行仍然实行U 型的组织管理体制,这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不相匹配。为了提高银行的管理功效,笔者建议中国的几家大的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体制外的几家大银行,建立M型的组织结构, 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信息时代要求。在银行国际化业务的组织方面,在银行国际网络越来越广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立地区总部的方式建立分层管理和决策机制。

3、从功能型部门设置到以客户为主导的部门设置,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1998年我国各大银行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将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由过去的功能型结构转换为顾客导向型。银行设立零售业务部、公司业务部和投资银行业务部,这三个部门提供客户所需的几乎所有的业务,其他主要部门为这三个部门服务。

4、适应环境要求,强化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开发业务部, 通过业务创新和争取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都比较重视发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业务部门,以加强内部监管和风险控制,这是近年来金融改革的重点。但是,它们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开拓的重视不够。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自身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建立顾客导向观念,必须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在市场方面注意开拓,适应高强度竞争的环境。目前几家银行的状况是没有单独的业务创新部门,尽管有的银行设有市场营销部或者市场开发部,但是其主要功能是拉存款。笔者认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应该主要设在总行层次上,产品创新出来以后再在全行范围内试点和推行;而市场营销部则不仅设置在基层行,总行的业务市场的开拓恐怕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例如现在的委托代理业务、基金托管业务等在中国刚刚开始发展,该层次的业务往往必须由总行出面才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和实施。

5、建立银行国际化组织设立的科学决策体系。 中国的银行近年来在国外设立了很多代理行,这为银行开拓国际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但是,实际上很多国际业务网络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代理行甚至海外分行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这是银行机构国际化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不能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既然我们的网络发展起来,就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中国的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注意建立代理行、海外分行以及兼并收购的决策机制。同时,国际化银行还要研究制定附属机构和联属机构的股权比重的决策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银行国际化的业务拓展战略

业务国际化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21世纪银行的国际化,中国的银行业必须进行业务调整。对于中国刚刚开始起步进入国际化的银行来说,业务调整主要是进行业务种类的扩展。

(一)实施业务扩展战略的必要性

国际化竞争必须从各个方面增加银行利润。无论是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无论是商业银行业务还是投资银行业务,无论是零售业务还是批发业务。尽管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是从商业银行开展的最基本的国际业务的内容看,各发展阶段有共同之处。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国际业务主要包括:外汇业务、国际贸易融资与结算、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租赁、同业资金拆放,以及提供金融、财务咨询等。我国银行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业务领域狭窄,急需得到拓展。主要表现在:

1、我国银行的业务类型单一,国际业务品种比较少, 主要是进出口结算和贸易融资。银行国际业务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主要是伴随着中国实质经济的对外开放而扩展,银行自身并没有通过国际化扩展业务范围的意识。

2、中国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的监管还过于严格。这不适应信息时代银行通过不断创新谋取发展的时代潮流。我国银行业实施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应该主要致力于创新型业务,通过业务的创新提高竞争力。

3、我国银行的国际业务仅仅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 而没有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实际上,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实质经济结构的调整,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远远大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因而,我国银行要善于开拓投资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在国外从事国际投资银行业务,而且还可以依托国内市场开拓国内的国际性投行业务。有人对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有误解,该条款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在中国境内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但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只能从事传统的借贷业务,而不能从事任何除了国债以外的证券业务。实际上,中国的银行法只是规定银行不能进行信托投资和股票买卖,并没有规定银行不能经营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比股票和信托业务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因而,银行可以在国内从事除了这两类业务以外的投资银行业务。

(二)业务国际化战略的模式选择

国际化竞争是对客户吸引力的竞争,这种竞争要求银行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面的服务。业务多元化可以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分散投资风险。但是,银行的国际化的竞争优势亦可以是专业化优势。在银行国际化经营中,在各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固然好,但是关键是银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银行的资源不多,资源的过度分散往往是得不偿失。因而,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在这方面国际经验值得借鉴,例如,1998年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形成了全球第一大银行——瑞士银行。1999年初,瑞士银行进行业务调整,将其除了本土以外的贸易融资业务卖出,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笔者认为,中国的各家银行必须进行适当的业务分工,在发展战略上力求特色,在国际化方面发挥优势,避免趋同。在国际化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经过十几年的银行体系改革,中国已经形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小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信用社并存的多层次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业务优势,即使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资源特色、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的银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能寻求一种单一的模式。

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必须拓展业务。这里的业务拓展包括两个方面: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看,银行必须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获取范围经济效益;从深度上看,银行应该在某个业务上获得全球或者地区优势,从而获取国际竞争力。这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过于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银行国际化必须在综合化和专业化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获得收益最大化与风险合理规避的平衡。换句话说,银行必须在综合性银行和专业化银行之间作出一种选择。对于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银行来说,可以采取综合性银行战略。在目前从事的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可以重点发展某一个方面的国际业务,例如仅从事地区范围内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对于新兴的银行机构,如果资源尚不具备,中国的国内市场又很大,可以不妨立足国内某一方面的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成为某方面业务的佼佼者,没有必要非得去搞国际化经营。

总之,我国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模式应该各有不同。银行业应该适度分工(自然的分工),既要发展综合性的国际化银行,还要发展专业性的国际化银行。中国市场广阔,国内市场的机会也很多,银行选择立足国内市场的经营战略,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五、构建适应银行国际化的金融监控体系

银行国际化不仅仅是业务或者机构的国际化,而且需要宏观监控体系的国际化。有效的金融监控体系是银行国际化的基础。30年来,国际组织如BIS对国际银行业的监管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并且推出了三个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议。特别是1997年9月由IMF和世行年会联合推出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比原来的巴塞尔协议要丰富得多、具体得多。这个文件得到了巴塞尔协议成员国的肯定,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公认准则。中国实施金融国际化,发展国际化银行,必须按照该文件的要求,构建适合我国银行国际化的金融监控体系。然而,中国的宏观金融监控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应开放式银行体系的监控要求。为了给银行国际化提供方便,中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必须进行不断完善。

(一)中国的银行监控体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经济全球化而进行的开放监控的意识。 中国过去的金融体系(由于中国的直接金融不发达,这里的金融体系实际上主要是银行体系)是政府控制下的封闭型金融体系:整个金融服务业的市场是封闭的,资本的流入和流出都需要专门的外汇管理部门审批。与这种封闭的银行体系相适应的宏观金融监控体制习惯于封闭经济也是非常正常的。目前我们的金融服务市场正处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初期,金融监管者短期内很难树立起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而带来的风险的应有的警惕意识。现在我们的银行要国际化,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适应这种任务和环境的转变,针对全球风险进行监控。为了适应这种监管任务和监管环境的转变,银行监管当局首先必须实现意识的转变或者思维方式的转变。可以说,现实中银行监管部门的开放监控意识的淡漠是银行国际化过程中金融监控滞后的最大问题。

2、 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中没有专门成立对开放式金融进行监管的业务部门或机构。目前中央银行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设立的,(注:目前的银行业监管模式是1998年8 月中国人民银行机构改革时形成的。当时的改革除了按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外,实行分业监管有利于集中专门人才,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设立大区分行可以摆脱地方对人民银行的干预,这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突破。)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由银行监管一司负责,其他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由银行监管二司负责,城乡信用社由合作金融监管司负责,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司负责。(注:关于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中国金融展望 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 )尽管按照金融机构的不同类型设立不同的监管司局对市场准入、业务、风险监督到市场退出进行全面监管,打破了对一个法人机构的监管权力由多个部门分割行使的格局,实现了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并表监管,有利于分清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管理的面过于宽泛,而监管主体的知识、信息等往往是有限的,因而这种监管往往难于深入下去。在银行国际化经营以后,国际金融的技术性往往要求更高,此时,需要一个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统一行使对银行国际业务监管的权力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建议,在现有的按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进行分别监管的基础上,针对银行国际化专门成立国际化监管司,可能更具有业务范围上的针对性,研究和解决问题能更透彻。

3、 中央银行缺乏针对开放的市场化的金融环境而进行监管的经验。中央银行原先是在一个计划性很强的金融监管环境中进行宏观金融管理的,对开放式金融的监管缺乏经验。面对金融业逐步开放和银行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它们重新适应,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

4、宏观金融监控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提出了五条“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即:(1 )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2)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3)有效的市场约束;(4 )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5 )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或者公共安全网)的机制。从中国的金融经济现实来看,这五项先决条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至少是既不完善也不成熟。我们的金融监管内容,既要在“先决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对金融业进行有效监管,又要在推进金融监管的同时,充分关注“先决条件”的状况和由基础条件的缺陷而可能出现的体制性和宏观性因素酿成的金融风险。

(二)相关的对策

1、 提高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而进行银行全面监控的意识,提高对开放后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金融一体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的银行业必须适应时代潮流的呼唤,创造国际化条件并积极参与国际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同时,中国的银行监管当局更应该提高适应这种开放经济的意识,运用开放式思维来考虑银行的监管问题。为了提高银行监管部门开放式金融调控意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意识;(2 )有组织地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鉴别能力,便于防患于未然;(3 )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的素质和水平。

2、 中央银行建立针对国际化银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监控组织体系。中央银行内部成立专门针对银行国际化风险进行监控的业务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本国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特别是海外分支机构业务的监督和管理。在组织的设计上,应该注意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可以按照监管对象进行内部处室分工,利益和风险直接落实到各处室负责人。

3、中央银行制定系统全面的国际化银行监控指标体系, 以完善国际化风险的预警系统。银行的国际化监管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的监控来实现,中央银行为了全面系统地实施监控,必须完善银行监控的指标体系,建立银行国际化风险的预警系统。该系统既要针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又要分析银行的经营战略,包括地域战略、组织战略等;同时,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细致跟踪。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增强国际化银行的经营透明度,国际化银行有义务快速及时将各项指标及时地传输到中央银行的国际化风险监控系统。

4、在公共安全网建设方面, 中央银行应建立国际化银行的保险机制。国际化银行需要向中央银行提交存款准备金,同时,在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后,国际化银行还要参加存款保险体系。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同时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声誉,可以先对海外分行的存款实行保险。

5、加强对国际化银行监管的研究。包括:(1)在银行监管司局内部,建立和充实银行业风险水平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小组。通过对国际化银行监管报表及其他信息的分析,对整个银行业或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主要问题、最新变化及发展趋势做出判断或评估,从而为制定监管法规和政策、实施现场检查和监管行动提供主要的依据(王兆星,1998)。(2)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局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负责对银行国际化的监管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同时,将国际化银行的监管研究作为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选题提交各大学和重要的经济研究机构,以引导人们的研究兴趣。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