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评价的新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视野论文,成果论文,学术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术成果评价工作能够为学术研究和科研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对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1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明确指出:探索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与诊断作用。然而相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学科类型差异较大、学术价值显现周期较长、成果转化应用方式模糊等特性,其成果评价的难度更大。因此,要取得客观性强、认可度高的评价结果,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各类评价体系,均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或过于重视数量而不能有效反映成果质量,或不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律,或可操作性较差。可以说,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正处于“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事故易发”的阶段。
量化评价占主导地位的现状,不仅导致了学术成果的“数量激增”与“高水平成果稀缺”的尴尬反差,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尤其是利用“核心期刊”开展学术评价的问题,近年来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有多个“学术核心期刊表”,在全国大多数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成为考核的“硬指标”。“核心期刊表”主要是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计算期刊在一定时期内所载成果的被引用数据,如影响因子、他引平均数、影响广度等对期刊进行评价,进而间接评价成果、机构、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严格地说,“核心期刊表”不能直接作为学术成果评价标准或体系。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评价中出现的“重量轻质”、“重刊轻文”等偏离评价目标的异化现象,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同行评议是学术评价的另一种重要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人文社科成果评奖、项目鉴定、职称评定等活动,在我国当前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中居于辅助地位。同行评议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评价标准、成本、评价主体的主观随意性控制等。
事实上,单独采用文献计量或同行评议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日益成为学术评价领域的共识。改革的关键是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实践探索。
改革:定量与定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优化选择
的确,人文社科成果的质量评价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但人文社科成果并非“不可评”、“不可测”。既然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按科学学术规范进行的研究,就必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从而也一定存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它的研究成果。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特点,决定了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不能机械地照搬自然科学“定量化为主”的成果评价规律,而应建立一个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很多专家也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学科范畴复杂、研究范式多样、主观意识较强、科学量化困难、价值显现较慢、评价标准复杂多元等特征,相对于文献计量方法,同行评议方法更符合其发展规律。这种方法虽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但其智能性、灵活性、直接性和综合性更强,理应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发挥其优势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要对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改进,关键是要增强同行评议在学术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将成果评价扭转到“以同行评议为主,文献计量为辅”的思路上来。这更符合当前评价实践的现实需求,也更有利于体现“学术共同体”的共识性评价标准及学术评价的创新和质量导向。
推行“同行评议为主,文献计量为辅”的评价思路,尚存在诸多困难。以学术论文为例,每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论文几十万篇,开展同行评议面临数量大、成本高、标准难统一等问题。这也是目前同行评议方法在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中应用范围有限的主要原因。若要科学有效地推行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必须充分关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理想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指标设置科学、权重分配合理、实施程序公正、操作便捷可行等。然而在现实中,对人文社科成果评价标准、手段、方法、路径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评价体系面临完备性与可行性、即时性与延迟性、精准化与高效率等一系列矛盾,难以面面俱到。可以说,“完美的”评价体系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比如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估应坚持分类评估、同类比较。但是分类评估并非越细越好,较精细的分类评估有利于保证科学性,较粗略的分类评估有利于提高可行性。这就要求在改进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时,深入分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坚持人文社科成果“有必要评价”、“可以评价”的基础上,在“理想完美性”与“现实可行性”之间做出优化选择。
探索: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的新视野
在众多评价实践中,具有50余年历史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日益凸显出学术资料与学术评价的双重功能。《复印报刊资料》在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同行评议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优化选择,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复印报刊资料》共有近100种学术期刊,按学科专题分门别类地精选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论文进行二次出版,具有搜集报刊资料范围广、覆盖人文社科学科全、精选学术论文样本量大的特点。《复印报刊资料》对人文社科学术论文的遴选实际上就是一种同行评议过程。在精选论文过程中,它按照“学术共同体”较为一致认可的评价指标,经过各学科的编辑、专家顾问、外审等多个环节对论文质量进行直接的同类评价。这种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持续性的遴选论文实践,在国内外都是唯一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曾指出《复印报刊资料》可作为学术评价的“一般等价物”。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论文筛选的时空藩篱逐渐消除,强化《复印报刊资料》学术评价功能具备了更充分的条件。
《复印报刊资料》一直在研究并不断完善选稿的“标准”,改进流程和方法,控制专家的主观随意性,尽可能地提高论文精选的公正性。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专门为其研制了“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体现并实践了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中的诸多重要原则和规律,将学术界、科研管理部门和期刊编辑广泛认同的学术创新性、论证完备性、难易程度等指标作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统一标准”;根据论文体裁和所属学科的不同,设置多套不同的权重分配方案进行分类评价、同类比较;依托软件工具的辅助,完成同行评议过程中复杂的统计计算,矫正明显不合理的评价结果;针对不同评委在对论文进行评分过程中容易出现“松紧程度不一”的情况,该体系设置了“数据修正公式”,以减少这一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针对每年庞大的待评论文数量,该体系还根据论文质量的分布规律,设置了“分步评价、层层精选”的评价流程,确保工作效率和成本的可控性,使质量越高的论文越能得到精细的评价,等等。
《复印报刊资料》的最大特点是依据一种体系标准,通过分类评估、同类比较,直接对单篇论文进行同行主观评选,这是一种不同于借用核心期刊表、引证数据等“量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为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崭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