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210000
课堂上的教学过程按我的设想顺利进行。讲到此处,学生提出疑问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先让学生讨论,所述观点多与《教师教学用书》18页所列意见相似。讨论之后,我补充引导说:“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受到歧视。鲁迅先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他深以祖国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为耻,他绝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至此,我认为自己已把《教学用书》上的观点巧妙的渗透到学生的讨论中,得出了一个比较合理说法,自己觉得很成功,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时。这时没想到学生陆续质疑了:
“鲁迅先生自尊心强到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与好意,是不是太狭隘了?”“既然鲁迅有这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那么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鼓励,他为什么就会感激,就没有觉得是物以稀为贵呢?”“女子裹脚应是中国特有的野蛮落后的习俗了吧,为什么当藤野先生问这件事,作者虽感到为难,却没有反感呢?”我一时语塞。而学生的问题是这种观点解释不了的。怎么办呢?冷场之际,我灵机一动,想到:“既然学生有疑问,为什么不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讨论一下呢?”于是问到:“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别人好心帮助自己,自己却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你帮助别人,对方觉得难以接受的事呢?”学生们有些沉闷了。经过我鼓励,有几个学生开始发言了。Q说道:“我有一次因病考试成绩退步了,我觉得很伤心但也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有许多同学来安慰我,我很感激。可是那么多同学反反复复的来劝我,又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很笨、很贪玩,甚至让我丧失了学习的勇气。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才恢复过来。” A说道:“我有次扭了脚,在班里受到同学们的关心帮助,我很幸福。我自己很想下楼去食堂吃饭,可是有几个同学按照老师你一开始吩咐的每次都帮我把饭带到教室来,我就觉得有点烦了。”S说:“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同桌家庭条件不好。我们在一次春游,我看到她偷偷地躲在一角吃馒头,我就喊大家过去,把自己的面包给她,没想到她却不要,还说她不喜欢。” ……
几个同学发言后,班上陷入了沉默之中。我想这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了吧。等了二三分钟之后,我引导同学们总结一下帮助别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们活跃起来。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几条:帮助别人要出于真诚;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双方在人格上应是平等的;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不能在别人并不需要帮助的时候硬给人帮助;不能把同情变成怜悯,把帮助变成施舍。“那么,现在我们来看鲁迅先生所受的帮助又如何呢?” 学生们根据刚才的讨论,找到了原因:
“我”开始虽然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饭店,但觉得监狱条件和“我”不相干,饭食也不坏,可见他并没有想搬走的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一位先生却“几次三番”地说,“我”终于搬到别一家,却每天都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几次三番”连用两次,也可看出自己对此举的不耐烦,“只得”、“可惜”两词也看出这种过于热心的帮助并没给鲁迅带来安慰。可见这种帮助并没有考虑“我”的意见,是强加给“我”的,在“我”看来,是强国的国民居高临下地给予一个弱国国民的怜悯与施舍,并非出自真诚。“我”没有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从内心里无法接受,所以认为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
为了把课文分析引向纵深处,我就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探讨:①从“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四件事件中你能看出他的关心帮助与他们的不同吗?不同在什么地方?从那些细节看出来的?②“匿名信事件”中 “爱国青年”和优待我的人,及藤野先生又有怎样的不同?从那些描写中看出来的?
很快学生便轻松地认识到,藤野先生的帮助之所以没有被鲁迅误解,是因为他的帮助是出于真诚,没有民族偏见,基于人格、国格平等基础之上的,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基于对方需要的,是帮助对方强大自我,所以让鲁迅感激。作者写前面这一段的目的也就明确了: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爱国青年”的做法是大国国民对弱国国民的歧视,尽管职员与“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方式不一样,但在鲁迅看来是居高临下的怜悯甚至是抱着稀奇的心态,都是“大国国民对弱国国民”的心理。“匿名信事件”同样反衬了藤野先生对鲁迅这样的弱国国民毫无民族偏见、真诚相待的高贵品质。
教学反思:这节课给了我很多顿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新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教师的知识所包含不了的。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在“预设”之外,真正调动起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大胆地给学生更多“生成”知识的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此举往往也能启迪教师的智慧,收到教学相长的意外效果。
众所周知,语文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带有“人文性”和“社会性”,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莫过于本身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反映鲜明的思想感情色彩,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我这节课上的“留白”,不管是“无心”也罢,“有意”也好,通过质疑、追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都最终引发了学生心灵的共鸣,把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带着体验走进文本,又能从文本中感受生活。学生的眼光虽然还稚嫩,体验也比较幼稚,但却鲜活有时代气息,教师也借学生的视角,捕捉时代的气息,对文本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论文作者:笪鸿月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鲁迅论文; 学生论文; 弱国论文; 国民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民族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