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8)04-0143-02
在许多老师心中,语文学科是一门最简单最容易教的学科。记得我刚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那儿流行着一句话:“你什么都不会,那就教语文吧!”因此,我便成了“什么都不会”的语文老师。但语文真的是这么简单吗?我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心里都有本帐。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上语文课并不难,但要上好那就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了!它要求语文老师得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尤其是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说也好、读也好,都要能达意、达情、达神。通过语言,起承转合、树立形象、激发情感、渲染气氛、感动孩子。语言功底可谓是老师的“招牌菜”!它能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味儿。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自然离不开朗读,而语文教学也的确不能忽视朗读,更不能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朗读应是语文课的主旋律。所以,想要教好语文,最原始又最现代,最古老又最时髦,最简单又最复杂,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读。
那么,我们如何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呢?
老师们可能会认为,让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吧,将课文读通读懂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就行了。可是,要做到做好这几点可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注重朗读示范,加强方法指导
深入课堂,我们常会听到许多不和谐的“声音”:有的一字一拖,唱读;有的两字三字一顿,顿读;有的一句话几个调,听来让人啼笑皆非;而读错、读漏、添字、减字的现象在语文课堂里更是非常普遍。老师们甚至为了纠正孩子们的毛病想了许多方法,比如规定逗号句号顿号分别停几秒,孩子们最终读整齐了,但一听却失了味儿,如机械一般,完全丢失了语言的美感。朗读中存在这么一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读书没有语感,老师没有方法。所谓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可不是这样得来的。其实,老师的范读是一种最直接的引导,是朗读训练初始阶段常用的手段。哪个字要读得轻,哪个字要读得重,哪儿要读得快,哪儿要读得慢,一经范读,就能渗进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老师要练就好的语言功底,要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重音轻吐等;还要有方法的指导,如读语言对话时,要紧扣提示语所表达的情感;读疑问句、反问句时句末要上扬等。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听觉上先享受语言的魅力,这样,孩子也就有了读的兴趣,有了模仿的榜样。如果老师自身朗读的水平有限,也可以用放录音的办法,反复地让学生听,并练习轻声朗读。不过,作为老师还是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多听多读。
除此,优秀学生的范读也是好的榜样。当有个别学生朗读技巧较纯熟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当小老师,通过领读、教读等多种形式带动其他学生的朗读。这个方法对那小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促动,让他们先“富”起来。
二、逐层实现朗读训练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直是我们语文课上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把朗读训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基础性的朗读,理解性地朗读,表演性的朗读。
1、基础性的朗读
“正确、流利”是朗读的基础性的朗读。其实,它们三个是递进性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步步落实,循序渐进。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通达成“流利”的目标;只有踩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才有可能得到实现。于永正老师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要求人人做到。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他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也要读出区别来,感叹号和问号也要读出区别来。
2、理解性的朗读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的“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朗读的第二个层次“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性地朗读。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老师要能把握住文章的情感线。它包括老师在教学课文时说话的基调、朗读的基调,老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渲染,最能打动孩子的心,最能使学生与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说得更直白一点,有的课是平缓的,有的课要情意绵绵,有的课要潸然泪下,有的课要义愤填膺,有时要让孩子们沉静在宁静、幻想、奇妙、探索等不同的氛围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读“进去”,读出作者的所感所想,在朗读中理解作者的心,与作者的文字产生共鸣,达成共识。所以朗读,它其实也是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老师钻研教材,体味作者文字的心境,抓住文章的字眼和句眼,让学生细细品读,细细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把握了情感的基调,让学生有了想读的兴趣,有了想读的欲望,那究竟该如何读好呢?我们常听见老师一张嘴就要求孩子“有感情地读”,这个要求,在学生刚接触到课文时,是比较高的目标了。孩子会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呢?高兴、伤心、纠结、痛苦,这种种情感孩子若是能一下读出,那还要老师教么?其实,我们的朗读不是只为了读,而是为了理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第二个方面也就是要让孩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能力。
A、创设情境,引发想象
在学习描述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浮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很多名家课堂里我们会看到,老师要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或讲,边想象,然后表达。这样孩子们随着老师深情地朗读而进行想象,则更容易理解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丰富了想象,带着自己的想象去朗读,有时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B、抓住标点,体会情感
标点符号其实也是会说话的,我们不能小瞧了它。尤其是叹号、问号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点。好好利用它们,对培养孩子朗读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语文出版社S版二年级下册《回自己的祖国去》一课中,反复出现“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一句话,句末是个感叹号。我把它改成句号,让学生去读。我要求学生陈述句读得平缓,感叹句语气要强烈,并给学生作示范,学生再对比读,一下子便体会到了华罗庚说这句话时坚定的语气,和要回国的决心。又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中写道:“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个句子中有个标点非常特别,我让孩子们自己去找,并说说是你会用什么符号。结果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什么“像泼。像倒。”中间是个句号而不是逗号或其它的呢?通过修改符号、对比读等方法,孩子们明白了雨来势凶猛,又大又急,用句号读来感觉急促,有紧张感。再如带问号的句子,句末要上扬;读好了反问句,自然就懂得了其中的意思。
C、眼光独到,品读精妙
好的文章,不仅好在语言文字,更妙在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指承载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也称表达方式。语言文字与语言形式面面俱到才能写出好文章。我们老师要有独到的眼光,要能够盯上那些好句子,也就是文章的精妙处、玄妙处,我们也称之为文章的“读点”,读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升华情感。
例如,低年级人物对话,语文出版社S版二年级下册《岩石书》一课,课文开篇是语言对话,单独成段,没有说话人(提示语),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呢?我们让孩子们分组分角色朗读,你问我答,你答我问,于是孩子们很快就感受到两者对话衔接非常紧凑,便明白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不写提示语。再如,朱自清的《春》,开头这样写到“盼望着,盼望着,冬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为什么作者在开头要连用两个“盼望着”呢?我将其中的一个删掉,让学生反复对比读,学生感受到两个“盼望着”才更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那份期盼;然后我又加了一个,问学生那是不是三个就说明作者的心更渴望呢?学生又对比读,发现三个读起来有些罗嗦,而且读的节奏也不对味儿了,因此总结出两个“盼望着”是恰到好处。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下册《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要将三个“我的母亲”置后呢?我把这三个“我的母亲”放到句首,让孩子们对比读,马上就感受到了这三个置后的“我的母亲”起到了强调作用,感受到了作者在表达时,对母亲那种深沉的爱。
如此优美的句子,我们一定要领着孩子在这里停留,驻足,欣赏,品读。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更是学生理解作者升华情感的过程。
D、课外延伸,补充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要去探寻文字背后的东西,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帮助他们读“进去”。高年级有许多名家名篇,许多课文都是节选,因此学生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文本的情感,本身是有难度的。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加强阅读,积累,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甚至可提供两三篇课外阅读,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当学生能够理解了课文,咀嚼了语言文字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美读”,我们称为“表演性的朗读”。它是“读好”的最高层次,是“有感情朗读”的最佳表现。中高年级,我们要多提倡个别读,让孩子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这样的表演性朗读,展示个性朗读。
三、以读为主,多法并用
朗读是语文课堂上的重头戏,所以课堂上要给孩子留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书声琅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要精心设计学生读的方式。轻声读,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大声读能让学生品味欣赏;指名读,好让学生自我表现;分角色读,能让学生品味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自由读,能让学生全员参与,全体训练。除此还有男女比赛读、分小组读,领读、引读等,方式多种多样,老师们要示情况灵活采用,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朗读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共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一靠老师对朗读技巧的正确指导,二靠老师对语言材料的准备把握,三靠对朗读形式的合理组织。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把“使学生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当成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让语文课堂真正作到书声琅琅,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论文作者:罗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作者论文; 情感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