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_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_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成果论文,运行机制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其重大意义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两大途径。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已表明,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不断研制出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能扩张原有的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农业经济不断增长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如何将这种由于技术创新成果而使得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的潜在生产能力充分挖掘出来,并尽快转变成现实农业生产力,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一直采取的主要途径是技术推广,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农业科技成果不断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运用,实现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这条途径是重要的、有效的。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单靠技术推广还很不够,这些年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就是明证。

农业技术推广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政府行为,由政府把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手段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农业生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经济联系。这就容易造成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与农民增收脱节,造成农业科研偏向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有利性。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研与农业经济结合不紧密的局面,除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外,应该推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做法,让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直接进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把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更重要、更有效的形式。

2.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对能推动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具有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是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中试、制造和推广应用全面实现商业化经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全程结合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成果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

从产业化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其一,作为产业化对象的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能够向外扩张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

其二,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过程看,具有市场导向和一体化运行的特点。市场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主要动力。一体化运行是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农业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开发——成果运用试验——成果规模化生产和营销的有机过程。

其三,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效果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促进农业增长的功能显著。

总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运用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营销活动,使其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最终促进生产、市场一体化,这是农业科技长入农村经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

3.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大意义。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扩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意义十分重大。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于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农业科技长入经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是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既定战略目标。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情况以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来分析,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仅着眼于从农业科研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角度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不够的,现在更需要在总结农业技术推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方式,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科技参与国际分工,密切国际合作, 提高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加入WTO 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增长和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农业的严峻挑战。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很好形式、有效形式。开放条件下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必然促进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输出,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反过来又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要求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农业研究和开发资源的机制,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开发,将农业科技成果大规模地转化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现行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与专业设置,以及形式、结构和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以实现农业科技系统结构和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在为应用开发类研究所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必然促进现行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是科技企业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主体是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涉及农业科技成果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三方面的要素,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规模化生产、交易以及运用诸多环节。要把上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素和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必须依托一批科技企业来具体组织和运作。没有科技企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句空话。因此,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必须把重点放在培育科技企业上。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成长,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

1.农业科技单位转制为科技企业。对于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政策支持和科技成果进入农村经济主战场的实践,已经形成必要的科研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基础设施,具备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主要科技成果能直接进入市场,科技产品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单位,可通过转制改变为科技企业。

现有的农业科研单位中,有不少是面向市场为主的应用型研究单位,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加行政推动的做法,尽快由事业单位转制成农业科技企业。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原是一个不足40人的小所,但它通过以自己研制的黄瓜种子为主导产品,形成了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运销网络的黄瓜种子产业,生产的黄瓜种子已占全国黄瓜用种量的25%,年纯收入逾千万元,现在已发展成事实上的农业科技企业。

又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可能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所办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成功例子。兰州兽医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设有病毒病、寄生虫病、传染病三大研究室和农业部病毒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家畜口蹄疫研究方面已形成全国科研、诊断、开发生产和咨询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研究所是一个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同时还承担“863 ”基础研究项目和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的少数兽医科学研究单位之一。1996~1998年,该所开发收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别为954万元、1 500万元和2 700万元。1998年为1995年的7倍,3 年平均年增长率达95%。兰州兽医研究所科技开发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就是走创办科技企业的道路。在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兰州兽医研究所选择了扶持科技生产实体——疫苗中试车间,走产业化道路。依托自己的科研力量,不断创新,重点抓科研成果转化,促使新产品走向市场,形成规模。主要做法是抓大项目,建立疫苗生产基地。1992~1993年,该所自筹资金120万元,对疫苗中试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 完成了冷库和部分车间扩建改造工程。在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支持下,经贸委设立的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家畜口蹄疫系列疫苗新产品开发”获准立项,确定该项目总投资640万元,贷款520万元,1995年建成投产。该中试车间是国内第一座兽用生物制品负压超净的GMP生产车间, 为该所疫苗新产品的中试、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全国一流的设备和环境,使该所口蹄疫疫苗生产形成一定规模,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在此基础上,兰州兽医研究所积极申请农业部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兰州口蹄疫疫苗生产工程”,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评估报告。该项目总投资12444万元,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从生产工艺到疫苗质量,可达到90 年代国际水平。上述两个大项目的实施,为兰州兽医研究所转制为科技企业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许多农业科研单位有条件转制成科技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通过政策支持和行政推动,加上研究所自身的努力,形成必要的科研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此基础上,以研究所办科技企业或转制的方式形成科技企业。这是科研单位转化科技成果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2.农业科技单位进入企业,使企业变成科技企业。对于从事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目前还不具备直接转制为企业的基本条件,难以一步进入市场的农业科技单位,可以与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联合,通过参股、兼并和收购等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把科研单位的研究优势和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结合起来,使企业变成科技企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饲料研究所与江西民星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1996年,饲料所为解决所办经济实体在体制、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推动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江西民星企业集团合股成立了股份制的“北京挑战饲料集团”,民星集团每年向饲料所提供150万元科研补助费, 用饲料所的科技优势和民星集团的资金优势,以科技产品的形式通过销售网络向全国20个省市辐射,使双方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公司成立两年来,先后将饲料所“八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甜菜碱、诱食剂等推向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产值以100%的速度增长,1998年逾3 000万元。

3.企业吸引农业科技人才,以科技产品为龙头,成为科技企业。对于和农业具有业缘联系,存在着提高科技含量的迫切需求,但是目前不具备整建制地吸纳农业科技单位条件的企业,可以用优越的条件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通过引进能人开发和占领农业科技产品的目标市场,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科技产品,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现在的一些种子公司,正在开始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建设高标准的实验室,向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事实上,国外的许多种子公司就是真正的农业科技企业。

三、科技企业要按企业运作

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培育和发展科技企业,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的有效运行,科技企业都要按企业运作。

首先,科技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具备与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普通企业一样的运行目标,也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次,无论是国有和非国有的科技企业,都要尽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只有建立起规范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长远的激励,才能有效地提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效率,才能为科技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出技术先进、质量高、生产上适用的科技产品提供制度保障。

科技企业按企业运作,需要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其一,新建科技企业,要从追求企业科技成果的数量向提高企业科技成果的市场占有率转变。其二,政府对科技企业的管理要从政企不分,主管部门、行业的直接干预向政企分开,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高效率的服务转变。其三,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要逐步形成大规模的科技企业集团,从地区局部市场的开拓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转变。

四、外部环境政策

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不仅需要培育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微观主体,还需要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科技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环境、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经济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就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及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等作出了具体部署,从而为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虽然当前的宏观政策环境对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十分有利,但政策上需要送一程,许多具体的优惠政策要落实和配套。

科技企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环境,主要涉及资金、人才、先进仪器设备等,就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初步实践看,科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紧张,设备落后,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的制约,其中,关键是人才短缺。不管是涉农企业,还是农业科教单位,优秀的领导、经营管理、供销、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都非常缺乏。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科技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科技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社会环境的制约。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难以从单位和企业办社会的重负中完全摆脱出来。有一些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在近年的改制过程中虽然建立了一批经济实体,形成了科技企业的雏形,但由于农业科教体制的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不配套,很难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从这个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不单单是科技人员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要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必须动员和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进行配套改革,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要及时制定农业科技成果及其产品的经营性政策法规,规范农业科技企业的行为;对农业科技企业进行认定,保护企业的利益,同时查处伪劣产品与不合格服务;不断地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对从事公益性为主的农业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的农业科技企业给以足够的经济支持。政府还要通过信息和行政干预,制止农业科技企业之间过度的重复研究和重复生产。当然,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研究和生产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低水平重复也不可避免。在比较发展的经济中,农业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发生一定程度重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现象。只有存在重复才能引发竞争,才能促进科技成果质量的提高、科技产品成本的降低并改进服务。

收稿日期 2000—01—25

标签:;  ;  ;  ;  ;  ;  ;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