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护理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冯帆,刘丹,张尹,尹翠英,纪红,杨轶美

浅析急诊护理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冯帆,刘丹,张尹,尹翠英,纪红,杨轶美

冯帆 刘丹 张尹 尹翠英 纪红 杨轶美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入院之初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开放性骨折;效果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open fracture.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96 open fracture patient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48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o implement emergency care at the beginning of admission. Reas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1.67%)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0.83%),and the first aid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open fracture is good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nursing;open fracture;effect

开放性骨折是指表皮与骨骼之间的软组织发生挫伤,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这种骨折疾病伤口渗血,容易发生感染和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若要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则需及时进行抢救。急诊护理是救治开放性骨折患者的重要环节,对急救效果及转归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4.57±5.52)岁;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25例,上下肢骨折 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74±5.36)岁;上肢骨折17例,下肢骨折24例,上下肢骨折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入院之初实施急诊护理。第一,病情观察。在接诊之后,护士要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果发现患者的呼吸道堵塞,则及时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发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水平,则给予持续性吸氧;留置导尿管,记录患者一小时尿量,如果一小时尿量低于30mL,则立即采取对症处理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第二,抗休克护理。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因失血过多而面临休克。对这些患者,护士应立即为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另一条用于补液。观察患者的皮肤、神志等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如果患者躁动不安,则提示可能出现颅内血肿及脑疝,护士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如果患者伴有开放性大出血、腹腔脏器大出血,则在抗休克的同时还需做好手术准备。第三,止血。首先,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出血情况,及时进行加压包扎从而止血;如果患者出血比较严重,则护士先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之后每隔3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维持30-60秒,从而防止患肢因缺血而坏死。止血过程中,护士应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并防止切口感染。第四,骨折部位的护理。随意搬运或牵拉患者可引发二次伤害,比如长管状骨骨折发生之后,未经固定就搬运患者会导致骨髓腔中的脂肪溢出,从而引发肺栓塞、脑栓塞。因此,护士在处理骨折部位时,应先做固定。第五,固定后的搬运护理。首先,护士对骨折部位进行简单的固定,之后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第六,术前准备。在手术治疗之前,护士先清理患者的伤口,以免发生骨髓炎、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并对比。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等级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3.0统计软件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20.73±3.57)min,对照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为(33.45±2.16)min。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P<0.05)。

3 讨论

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骨折的同时还伴随软组织及表皮损伤,病情比较复杂,救治难度较大[2]。抓紧时机将患者送往医院治疗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如果护理不当则会引起重大后果。急診护理是针对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对其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急诊护理的患者其急救时间明显更短,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时面临着休克、感染、脏器破裂等危险,只有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才能保护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本研究中,急诊护理的应用展现出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急诊护理的干预下,患者得到系统而规范的护理服务,各种并发症如休克、感染等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综上,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方丽娜. 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3):86-88.

[2]胡晓莉. 90例开放性骨折的急诊护理干预作用分析[J].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6):8.

论文作者:冯帆,刘丹,张尹,尹翠英,纪红,杨轶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浅析急诊护理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冯帆,刘丹,张尹,尹翠英,纪红,杨轶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