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399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由于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重大损害,临床症状主要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等。本症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临床治疗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
[]关键词]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与护理配合
缺氧缺血性脑是威胁孩子健康成长的常见疾病之一,一旦拖延治疗,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的不幸。每位家长都不愿见到自己孩子因智力和行动障碍而受人歧视,更不愿见到孩子逐渐被社会遗弃,因此,及时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是必要。缺氧缺血性脑患儿年龄越小,脑神经可塑性越强。新生儿脑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基本相同,出生后脑重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脑神经细胞的生长,故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受损的脑神经细胞越能得到修复,从而能减少或减轻脑瘫的症状[1]。及早干预治疗可避免形成不良姿势与肢体畸形。缺氧缺血性脑的发展是动态过程,因此患儿在婴儿期即表现出一些异常,如果这些异常不能被早期治疗,随着肌张力的增高、病理反射的出现,其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增加,会造成不良姿势、肢体畸形。如果脑瘫患儿在婴儿期,这些异常就得到正确的早期治疗,一些轻、中度脑瘫的病情发展就能得到抑制,而一些重度脑瘫可减轻至轻度。所以,早期诊断并及时施以相应的治疗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极为重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4年8月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6例。体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表现,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抑制、惊厥、昏迷、嗜睡、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
1.2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改善已经受损害神经元的代谢功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应予以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和脑细胞代谢等特殊治疗。首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纠正低血压;供给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脑组织能量代谢需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血钙低于1.9mmol/L时可静脉葡萄糖酸钙;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控制颅压增高:选用地塞米松,若颅压仍高改用甘露醇。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可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每日静脉滴注,直至症状明显好转;也可使用胞二磷胆碱稀释后静点;脑活素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均可改善脑组织代谢,治疗必须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中度HIE应治疗10-14日,重度HIE应治疗14-21日或更长。治疗开始得愈早愈好,一般应在生后24小时内即开始治疗。尽量避免生后各种病理因素加重脑损伤。
2.结果:入选的30例婴幼儿经过第一周的治疗,28例体征消失或减轻,治疗第二周,其余2例婴幼儿改变为轻度症状,继续进行观察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护士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迅速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弹足底或摩擦患儿背部来促使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min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min;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至出现自主呼吸和皮肤转红;建立有效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min,压下深度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及时进入体内,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人1:10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
保暖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探视次数,防止交叉感染;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重点监护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主要在于预防围产期窒息的发作, 要不断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的婴儿要及时复苏,以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发现高危妊娠应及时处理,避免早产和手术产;提高产科技术;对高危妊娠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处理;产时,当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净口 鼻内粘液,生后再次挤出或吸出口、鼻咽部分泌物,并做好一切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萄糖等药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早给予治疗,以减少存活者中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2009,15:99-100.
[2]周从乐,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影像学诊断要点.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10:74-75.
论文作者:高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新生儿论文; 缺血性论文; 患儿论文; 脑病论文; 症状论文; 脑神经论文; 宫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