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李庄镇沙墩初级中学 李伟伟
一、“353”课堂教学策略的特点
1.能动性?
“353”课堂教学有别于各种形式的被动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消极地从事学习活动。这种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
2.独立性?
初中数学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个人思维活动,依靠自身的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个人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独立的思考与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而“353”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学习方式,这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3.有效性?
由于“353”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353”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求学生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353”课堂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
“353”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展示的空间。但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自主学习有其内在的必要条件,也需要外部的支持条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目前研究者主要强调如下几个方面:?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较好地完成某种或某类学习任务,是学习的自信心在某些学习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活动选择、付出的努力和对任务的坚持性。?
一般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机性因素。研究表明,与怀疑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生相比,那些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为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更高,更愿意通过独立学习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证实自己的学习能力;面对困难的学习任务,付出的努力更多,更倾向于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2.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所设置的学习目标的类型影响自主学习的动机水平。一般说来,以掌握知识、增长技能为目的的掌握性目标,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大一些;以显示能力、超越别人、获取赞许为目的的表现性目标定向,对自主学习的推动作用相对小一些。其次,学生所设置目标的特征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具体的、近期的、能够完成而又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者认为,具备这种特征的学习目标更容易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逐步增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信心。?
3.认知策略的获得?
一般来说,自主学习认知策略的习得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获得关于各种认知策略的知识,二是熟练地运用认知策略。具有认知策略的知识对于认知策略的运用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充分。认知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能够应用和迁移。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者主张在认知策略的教学上确立三类子目标:(1)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认知策略知识;(2)让学生掌握关于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使用认知策略的条件性知识;(3)激发学生策略运用的动机,训练学生对认知策略的实际运用。?
三、创造性运用“353”教学策略的方法
1.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计算习惯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后进生有“回答”、“扮演”、“做题”等单向性的学习以外,还必须增加他们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使后进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让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的提问分层次,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到自己正走向成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
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强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必须与学生有所沟通,与学生建立感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友好、亲近、信赖教师的效果,从而用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从教师的情感教育中获得积极上进的力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进行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使用“放大镜”,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亮点,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3.利用白板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白板可以把一些立体图形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增加图形的立体效果。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各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如,利用动画讲解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函数的图像是如何变化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4.从教学实际入手,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在教学实际中,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分层发展的要求,进行由引导到提高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乐学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适当的目标,为他们设计出不同梯度的问题,使他们答得对、答得出,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如果回答不正确就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在讲解一些较难的题目时,我尽力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分散难点,把综合题解剖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这样把难于理解的问题变成可以掌握的知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足以引起自豪感的收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5.加强课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外辅导是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答问题、弥补课堂缺陷的课外教学方式。它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满足不同学生不同要求的有效措施。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教育学》明确指出,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个别辅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针对”就是辅导的指导思想,这“个别”就是辅导必须分层。所以,在课内要注意发现问题,发现在某一方面有发展的“苗子”,那么,在课外辅导时,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为优生“开小灶”。总而言之,是要抓好两头。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等)发展其特长。对差生应热情关怀,针对存在问题(学习态度、知识或智力缺陷、学习方法等)及时补课,耐心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
根据学习结果让学生对自己做出适当的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达到自我监控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如下操作:(1)事先安排好学习的进度和奖励;(2)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完成一部分学习任务给自己记分,提前完成任务加分,完不成任务扣分;(3)达到预定的得分后奖励,否则不奖励自己,直至完成任务。?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授方式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本文通过阐述“353”课堂教学策略的特点以及分析了“353”课堂教学策略的影响因素,从而对自己如何创造性运用“353”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让学生明确了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真正做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论文作者:李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学生论文; 认知论文; 教师论文; 策略论文; 目标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