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课程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科中心课程面临的挑战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中小学一直只开设传统的学科课程。小学开设了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劳动10个科目。初中、高中分别设置了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劳动技术和体育;初中除开设这11个学科外,还开了生理卫生、音乐、美术3个学科。从初中到高中, 均未实际开设选修课。自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末期,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就是由这些学科组成的,大家称之为学科中心课程(或知识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一种课程结构,后者属于一种课程形态。
学科中心课程只包含学科课程这一种课程形态,而排斥其它具有一定育人价值的课程类别。从我国中小学多年来开设学科课程的实际情形和实际效果看,这种课程形态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学科课程的主要优点是: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习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定的认识能力和一定的思想观点,为学生德、智、体的发展的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它系统地传播了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不过,学科课程还存在四个缺陷:(1 )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或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的差异;(2)只能提供学生极少的实际活动机会,难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直接经验;(3)只能传递事先编好的具有现成结论和答案的各科教材(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很难提供学生学科以外的综合信息;(4 )要求学生主要采取接受式的学习活动方式(这也是必要的),难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学科课程存在这些缺陷,因而学科中心课程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它面临着新世纪的严峻挑战。
二、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基本主张
针对学科课程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一面进行实验研究,一面分析了本世纪初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从而形成了我们改革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主张。笔者认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优化应以比较完善的学科课程为主,辅以新型活动课程,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优化的中小学课程结构具有三个层次,即宏观课程结构、中观课程结构和微观课程结构。宏观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置的结构,又叫课程表层结构,它存在于课程计划之中。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是由三个亚层及多种成分有机组成的整体(如表1所示)。 其中课程结构存在于分科课程标准(俗称教学大纲)及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内部。中观课程结构是由各类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组合与纵向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如表2所示)。微观课程结构又叫深层课程结构, 存在于各科教材内部,是各科教材内部各成分、各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参见表3)。 各科教材的结构支配着各科教材的体系(由特定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发展顺序有机构成),各科教材的体系则可促进(也可限制)各科教材结构功能的发挥。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宏观课程结构是中观课程结构和微观课程结构赖以形成的支柱;中观课程结构依附于宏观课程结构,又是联结宏观、微观课程结构的纽带;微观课程结构依附于宏观、中观课程结构,又是宏观、中观课程结构得以生根的基础。这三者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相互结合,使中小学课程形成了一个由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构成的立体式的整体结构。
三、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总体构想
把课程结构优化理论同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进行课程结构改革的超前研究与实验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我们对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总体构想(参见表4~8)。我们的基本思想是:从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以全面而富有特色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中心,构建由新型学科课程与新型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并形成多样的课程模式,力求取得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效果。
(一)新型学科课程的构建
新型学科课程是中小学新的课程结构的主体部分。它继承传统学科课程的优点,摒弃传统学科课程的缺点,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完善和发展。新型学科课程的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
新型学科课程的构建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从而积极发展和展现人的真实价值,使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为此,新型学科课程具有体现个性全面发展精神的课程目标;课程水准有层次之分,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以适应同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给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例如,既规范又灵活地开设初中、高中的选修学科及中小学的各类兴趣活动课;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组织教材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吸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完善自我的积极性。
2.优化学科课程的结构
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须从三个维度来优化学科课程的结构。
第一,从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维度来实现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短期课程的有机结合,以分科课程为主。
分科课程的突出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助于保证中小学的知识质量。根据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开设的9门学科均系综合性分科, 初中的分科课程系相对综合的分科,高中的分科课程则属于相对独立的分科。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把小学原来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符合小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特点,符合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不会削弱思想品德教育。应当看到,把小学班会、队会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小学课程结构以后,必将大大加强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至于在小学开设外语和电脑,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儿童茁壮成长的必然需要。
分科课程虽有突出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弱点。例如,由于各学科自成体系,各科内容难以吐故纳新,相关学科之间也缺乏应有的横向联系;又由于知识分割过细,某些学科之间还存在不必要的重复,故占用了一些不该占用的教学时间。据此,初中和高中均需开设少量综合课程,如综合社会科、综合理科。在中学开设这类综合课程,不仅可以弥补某些分科课程的不足,而且可适当降低这类必修分科课程的难度,以挤出一些时间用来开设限定选修学科。当然,这类综合课程也有许多弱点,它们的弱点往往就是分科课程的优点。显然,综合课程与相关的分科课程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初中、高中的综合课程应与有关分科课程相结合。具体说,如果以综合社会科和综合理科分别取代了初中、高中的提高性限定选修学科分别开设的分科形式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地理,可使这两类课程都扬长避短,从而使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上海市教研室、浙江省教委、东北师大附中早已开展了初中综合课程的实验,高中综合课程的实验正在广东和上海少数学校进行。
除此以外,小学、初中和高中还需要开设少量短期课程。这是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重要现实问题而组织的专题性课程。例如,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环境保护常识、国防教育常识两门专题课,采取讲座的形式,每门课只需要几个课时。初中可开设青春期知识、少年心理保健、环境保护、职业选择等专题讲座。到了高中,则可开设青年心理、民主与法制、人口问题、职业选择等专题讲座。这类短期课应穿插于学科课程体系之中,可利用机动时间予以安排。开设短期课,可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科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育人目标的维度来实现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的有机结合,以必修学科为主。必修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体现国家对中小学生学习学科课程所提出的共同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一般的基础。同现行中小学开设的必修学科相比,我们设置的必修学科有下列变化:(1)小学增设外语和电脑,将思想品德课并入社会课, 将劳动课并入社会实践活动。(2)初中增设电脑, 将劳动技术并入社会实践活动。(3)高中增设现代技术和艺术, 将劳动技术并入社会实践活动。(4)调整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的比例,初中为9∶1,高中为6∶4。
开设选修学科是促进初中、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正确引导初中、高中学生分流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使各初中、高中主动适应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设置的选修学科包括限定选修学科和任意选修学科两种类型。初中限选学科分为提高性科目组和职业性科目组;高中限选学科包含四个定向选修学科组。显然,限选学科具有定向性和可选择性;学生可按照各自分流发展的意向和能力倾向从某一定向限选学科中选学若干科目,这是积极进行个性教育和正确进行分流教育的有力手段。
为了促进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相结合,须采取下列三项措施。其一是把必修学科与限选学科的合格要求都列入学生毕业的合格标准。其二是分别为这两种课程编写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使这两种课程内容既有所分工,又密切配合。其三是通过教学,同时发挥这两种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功能互补。
第三,从学科性质的维度,初步确定不同类型学科之间的比例关系。经过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公民基本素质的客观要求和研究日本、韩国、挪威及中国台湾关于初中、高中学科课程的课时分配,我们初步确定了未来中小学所设五类学科,即工具科(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社会科、技术科、技艺科的课时比例。
3.改进各科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涌现了大批新成果,到了21世纪,这些学术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成果。不仅需要掌握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而且应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和现代实用技术。因此,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对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思想政治等学科的传统知识作进一步的筛选,并筛选出有关这些学科的最新的基础知识,进而将这两种知识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各种教材的新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各种教材内容的迁移性,要求各科教材突出各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最基本的富于迁移性的内容,即突出能使学生举一反三中的“一”。抓住并落实了各科教材内容中的这个“一”,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乃至创造性,从而让学生优质高效地去吸取大量最有价值的基本文化成果。
(二)新型活动课程的构建
新型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必需的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按照特定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包含共同活动课程与兴趣活动课程两种类型。共同活动课程是根据中小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的共同需要而为全体学生设置的一类必修活动课程。它包括周会、班会队会、社会实践活动和经常性体育锻炼。兴趣活动课程是根据同龄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兴趣而设置的限定选修活动课程。它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等类别。在小学,这两类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大体为6∶4,初中、高中均为1∶1。
新型活动课程吸取了以往课外活动的某些内容,但它不同于课外活动,因为它是中小学新的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特定的目标、内容及活动方式,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规模。
(三)实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新型活动课程与新型学科课程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不仅体现在两类课程方案中,而且体现在两类课程的教学之中。一方面,两类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应把握两者的区别,以便正确发挥这两类课程各自独特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两类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应注重增进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以便实现这类课程的整合。只有实现这两类课程的整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整体优化的新课程。
(四)形式多样的课程模式
前文所说的以学科课程为主,实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只是中小学课程的基本结构。同一基本课程结构在各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办学条件和生源条件下的转化,便形成多样的课程模式。小学、初中课程设置表中所列“地方安排课程”以及初中、高中课程设置表中所列“限定选修学科”就反映了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各校应按照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来确定本校的课程模式。
我们否定单一化的课程模式,但也不能把“课程模式多样化”弄成课程模式随意化、庸俗化。要想恰当地确定多样的课程模式,第一,要研究课程模式的内涵。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基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第二,要研究构成特定课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一种课程模式的形成须具备三种要素:(1)课程的共同部分, 即同类同级学校课程中统一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 )课程的不同部分;(3)特定的课时比例。第三, 要弄清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关系。一定课程的基本结构是形成一定课程模式的基础;一定的课程模式则是一定课程的基本结构所转换的组织形式。第四,要把握课程模式多样化的客观依据。其一是同类同级学校课程所处外部环境的不平衡性。这包括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各校办学水平的不平衡性。其二是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和能力倾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使学生对课程设置特别是对选修课程设置(含选修学科与兴趣活动课程设置)产生不同的需求。其三是基本课程结构的转换性。通过具体分析这三条客观依据,我们就可以对中小学提出多样的课程模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同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尚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故小学课程模式的确定主要考虑第一条依据,辅以第三条依据。据此,全日制小学课程可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普及式小学的课程模式;二是提高式小学的课程模式;三是特色式小学的课程模式。
初中、高中多种课程模式的确定须全面考虑上述三条客观依据,可将初中、高中各种课程模式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课程模式是综合考虑一、二两条客观依据而确定的。初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模式分为四种:其一是提高式初中的课程模式,即在基本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侧重开设提高性限选学科,为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一级学校作准备。其二是普及式初中的课程模式,即在基本课程结构的基础上侧重开设职业性限选学科,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作准备。其三是综合式初中的课程模式,即在基本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同时开出提高性和职业性限选学科,为学生毕业后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其四是特色式初中的课程模式。这类初中能开出一门有特色的学科课程或一种有特色的兴趣活动课。高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模式分为五种:(1)升学准备式高中的课程模式;(2)就业准备式高中的课程模式;(3)综合式高中的课程模式;(4)特色式高中的课程模式;(5)两级一体化高中的课程模式。 所谓两级一体化高中是将一部分现行普通高中分别改组为任务各异、前后衔接的两级普通高中,形成两级一体的办学体制,第一级普通高中是以培养高中毕业生作为基本任务的学校,第二级普通高中是对已经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进行分流教育的学校。这两级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既有区别,又紧密衔接,从而形成两级一体化的新课程模式。初中、高中第二层次的课程模式是按照第三条依据确定的。其主要组织形式有:学科课程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多种组合方式;限选学科与必修学科的多种组合方式;短期课程与长期课程的多种组合方式;以及某些活动课与某些学科课的多种联结方式等。
中小学课程是一个系统,属于中小学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小学教育活动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课程系统、教学系统、考试系统、教育系统等有机构成的整体。所以,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必须在这些相关的教育子系统密切配合下进行。只有在进行课程结构改革的同时,同步展开教学体制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和学校评价制度改革,才能在整个中小学教育系统内部形成破旧立新的协同作用力。
表1 新世纪中小学宏观课程结构示意图
结构层次 各成份的组合
第一亚层
国家安排课程与地方安排课程的课时比例
第二亚层
新型学科课程与新型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
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的课时比例
└───┬───┘
工具学科的课时比例
学科课 社会学科的课时比例
程的表 自然学科的课时比例
层组合 技术学科的课时比例
体艺学科的课时比例
共同活动课程与兴趣活动课程的课时比例
活动课────── ──────
程的表↓ ↓
层组合 各种共同活动各种兴趣活动
课程的课时比例 课程的课时比例
表2 新世纪中小学中观课程结构示意图
课程各成份的联结方式
横
①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短期课程的组合方式与课时比例
向
②相关学科的科际联系点及其分工与配合
组
③必修学科与选修学科的横向联系
学合
④必修的综合课内容与相应的选修分科内容的横向联系
课纵
程向
①各分科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前后衔接
组
②初中综合课内容与高中有关学科内容的衔接
合
横
①班队会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横向联系
向
②科技活动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横向联系
组
③文学活动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横向联系
活合
课纵
程向
各类活动课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前后衔接
组
合
表3 新世纪中小学微观课程结构示意图
结构
各成分、各要素的组合方式
第一各科教材目标、教材内容、学习活动方式的
亚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式
各科教目标中,一定知识、技能、能力、思
想意识等项指标的比例关系
第二各科教目标中,一定知识、技能、能力、思
亚层想意识等要素纵横交织的组合方式
各科教材中若干学习活动方式的组合
说明:①在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学科中,知识、技能、能力、思想意识诸要素所占的比重是不相同的;②在各科教材内容的结构中,知识线、技能线、能力线是相互渗透、似平行、似重叠地同时向前推进的,而思想意识线则从横向穿插于上述三线之中,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组合方式;③各类活动的微观层次也具有一定的结构,但其结构比较松散,富有较大的弹性。
表4 五年制小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
课程类型 开设年级 占同类课程中占总课时
的课时比重 的百分比
语文1—5约0.57
学 数学1—5
自然1—5约0.06
科 社会1—5约0.08
外语3—5约0.02约0.76
课 体育1—5
音乐1—5约0.25
程 美术1—5
电脑4—5约0.02
课程类型
开设年级 占同类课程中 占总课时
的课时比重
的百分比
共同
活 活动 1—5 约0.60
动 课程
约0.14
课 兴趣
程 活动 1—5 约0.40
课程
方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行政设
安计,主要开设有地方特色的科目,也 约0.10
排可酌情开设少量加强型或特色型的
课学科与活动课
说明:①社会课由原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内容有机组成;②劳动安排在社会实践活动中;③共同活动课程由周会、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含劳动)、体育活动有机组成,学生全员参加;④兴趣活动课程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卫生活动。这是限定选修活动课,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一项。
表5 四年制初中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
课程类型 占同类课程
占总课时
中的课时比重
的百分比
语文
数学 约0.42
外语
思想政治┐或改为
学必
历史├综合 约0.20
地理┘社会科
修
科 生物┐或改为
学
物理├综合 约0.20
约0.72
化学┘理科
课科 电脑 约0.03
体育
程 音乐
约0.15
美术
选修
学科 参见表3约0.10
动
共同活动课程 约0.50约0.14
课
兴趣活动课程 约0.50
方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行政设计,
安主要开设有地方特色的科目,也可酌情 约0.14
排开设少量加强型或特色型学科与活动
课课.
说明:①劳动技术安排在社会实践活动中;②共同活动课程由周会、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体育锻炼有机组成,学生全员参加;③兴趣活动课程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卫生活动。这是限定选修活动课,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一项。
表6 四年制初中选修学科的设置
类型科目 课时比重
语 文
数 学
提 外 语
高 物 理
性 化 学
限 科 生 物
定 目 历 史
选 地 理 0—95%
修 其 它
学 职 工业基础科目
科 业 农业基础科目
性 商业基础科目
科 园艺基础科目
目 工艺基础科目
其它
任
具体科目及课时分配由地方
选
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行政予 5—10%
学
以设计
说明:①限选学科中的提高性科目是为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而开设;其职业性科目则为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而设置;②限选学科中的职业性科目应适当反映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具有地方特色;③学生应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选课的方向(提高性或职业性),然后从提高性或职业性学科组中选学2—3个科目(课时数由地方或学校确定);④学生是否选学“任选学科”,由他们自己决定。
表7 三年制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
课程类型 占同类课程
占总课时
中的课时比重
的百分比
语文
数学 约0.41
外语
思想政治┐或改为
学必
历史├综合 约0.20
地理┘社会科
修
科 生物┐或改为
学
物理├综合 约0.20
约0.85
化学┘理科
课科
现代技术
约0.06
体育
约0.13
程 艺术
选修
学科 参见表3约0.40
动
共同活动课程 约0.50
约0.15
课
兴趣活动课程 约0.50
说明:①劳动技术安排在社会实践活动中;②现代技术以电脑、多媒体及互联网为主要内容,辅以绘图设计技术;③艺术以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和基本舞蹈为主要内容,具有综合性;④共同活动课程由周会、班会、社会实践和体育锻炼所组成,学生全员参加;⑤兴趣活动课程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三类,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一项。
表8 三年制普通高中选修学科的设置
类型科目 学分
课时比重
语 文
数 学
外 语 各
物 理 定
化 学 向
生 物 选
语 文 修
限 数 学 学
定 外 语 科
定 向 政 治 组
选 历 史 的
选 修 地 理 学 90—95%
学 语 文 分
修 科 数 学 相
组 外 语 等
学音 乐 ,
美 术 具
科 体 育 体
实用语文 学
实用数学 分
工业类科目数
农业类科目待
商业类科目定
文秘类科目
任 具体科目及课时分 学分
选 配由地方教育主管 数待 5—10%
学 部门或学校行政予
定
科 以设计
说明:①一、二、三定向选修学科组均为提高性学科组。一组的数学高于其它两组的数学;二组的语文高于其它两组的语文;第三组的外语分为一级和二级(二级高于一级),一、二组的外语均为一级。②第四定向选修学科组设置职业性科目,各科目应有地方特色。工业类、农业类、商业类、文秘类的具体科目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行政确定。③学生应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选课的方向及科目。④学生是否选学“任选学科”,由他们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