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新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课堂教学论文,师生论文,物理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新环境。
一、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
探究式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等的培养。要落实探究式物理教学,应当注重问题性和过程性。
1.问题性
问题性是探究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提问大多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探究教学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按照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理念,设计提问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桃子”。(2)应有主次、轻重之分,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选题恰当,切勿随心所欲,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3)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形成问题串。(4)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5)在保证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兼顾广度,即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例如,在简谐运动图象的得出及意义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也在摆球的振动方向上建立x轴(表示位移),位移零点选取在摆球的平衡位置,横轴表示时间,大家猜想摆球的位移—时间图像是如何的呢?”学生可能猜想到“波浪型”。教师应该指出这只是猜想,到底对不对还有待于实验的验证。学生可能想到单摆。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怎样记录摆球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把摆球换成沙漏,漏出的沙就能记录摆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就能看到波浪形曲线了。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让一个板放在沙漏下面并匀速地运动。在得到一条正弦曲线后,教师应该继续问学生:“这条正弦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吗?”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进入探究思考过程,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提问和控制,让课堂互动和谐有效。
总之,在设计具体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问题具体而不笼统,浅显而不晦涩,使学生易回忆、易归纳、易口头表达。(2)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3)提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在上面案例中当演示没有得到预期的曲线时,可以稍做停顿,让学生去思考。(4)要注意时机,提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5)随机应变,切勿过早定音。学生思维瞬息万变,一时答不上来时要随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式,把学生思维引上路。(6)态度诚恳,切勿简单生硬,粗暴训斥。课堂提问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要语言亲切,注意倾听学生发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话说完。
2.过程性
爱因斯坦说:“结论几乎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探究式物理教学正是考虑到人的这些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的。这种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探究性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
比如,在加速度的概念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了。但是,笔者认为,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这节课围绕着“探究性”展开,加速度的概念形成要通过一系列的速度得出,如何测定物体的速度本身就是探究的过程。笔者一改原来造数据推结果的做法,课前布置学生设计测量速度的方案,结果学生提出如下多种方案:(1)利用交通警察查违章超速车辆的测速仪。(2)把汽车上的速度仪表拆下来装到所研究的物体上。(3)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坐在汽车内看速度仪读数据。(4)利用打点计时器等。笔者和学生共同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确定利用打点计时器。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物体的运动,观察运动实验,请学生观察分析物体的运动及运动的改变,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速度的改变,然后让学生实验测速,分析实验数据(猜想和利用数学方法如图像法等),得出比较速度改变快慢的依据,让学生从语言上、数学上和具体例子上描述加速度,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二、课堂评价应能促进师生的互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于各种教学方法中,也体现于教学评价中。物理教学评价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只是片面地对教师物理教学行为的评价,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例如,物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材运用是否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性,创新更是无从谈起。适合新课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是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新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1.把“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作为评价的基点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上,落实到可操作的量化标准中去,即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说,一堂课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交流、练习等;从空间上看,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桌旁听的传统,让学生有多种学习形式、多个学习空间,如小组学习、上讲台当小老师、大组讨论竞赛等方式的自主合作学习,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功率的教学中,原来学生总是对汽车的匀加速问题搞不清。笔者现在采取的办法是叫学生共同讨论汽车匀加速的最长时间及汽车功率的变化,由学生推荐代表上讲台当老师,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一起探讨。在学生的讨论中,笔者发现了自己原来的教学的误区。原来笔者认为,学生明白了汽车匀加速的过程,但通过学生的讨论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汽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和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是分不清的。对于两种情况下的力学状态,能量的转化及运动过程都是不清楚的。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展示,积极讨论,可以使学生充分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认识到问题本质,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我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轻松和谐,积极主动,学生参与性好,效率高,教师也在教学中提高。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评价值。教师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条件的也要给予相应的评价。
2.把“能否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为评价的基点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能力,使心理能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有效的激励使学生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也就相当高。有效的激励体现在以下几点:(1)激励时的情感要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感到有勉强应付之嫌;也有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甚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动机的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2)激励的内容应有根有据。有详实内容的激励不仅给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也给了他继续努力的方向;(3)激励要及时。交换意见时,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及时给予一定的激励,过时的激励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4)激励的语言要机智。充满智慧的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性评价也提倡否定,但否定应是在鼓励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比较轻松、安全的氛围中知道不足,改正不足。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时候,有位原来不喜欢物理的学生,迅速顺利地完成了一道求物体加速度的练习时,笔者激动地对他说:你太棒了,如果你一直以这个加速度加油的话,成功很快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后来这位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迅速提高,成绩自然上升很快。再比如,在学习受迫振动时有位学生总结出运动规律时,笔者对他说,当你的固有频率与我的驱动力频率相接近时,我们将会有最大的振幅和能量,也将创造最大的辉煌。那位学生从此也更爱和老师合作,积极进取。
3.把“能否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效”作为评价的基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身心及发展是由内部和外部、先天和后天、主观和客观、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一元智能评价观不仅受教师本人的能力水平的限制,内容的狭隘单一,从客观上也注定了它的不全面性。因此,评价学生的内容除了包含智能因素外,更加应该加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力求评价的结果更加接近于受评者的真实水平。我在物理教学中设计了随堂学生评价表,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发展和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具体做法是:当笔者与学生探究完一个概念或规律后,笔者便准备几道练习,先要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评价表上记录下自己的答案和自己的自信程度(用%表示),适当的时间后我来统计各个答案的选择情况。然后让学生讨论,尽量地说服自己的同伴相信自己的结果是正确的,说服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要学生在讨论后,在评价表上记录下自己的新答案,并填上自信度。笔者再次统计后,让每个答案选取团体代表公开地说服其他同学相信自己,在说服的过程中,许多同学自己发现了问题所在,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最后让学生在评价表上写下自我评价和收获。下课后我收集评价表,对学生的参与、合作、进步进行评价。(如表1)
表1
独自
讨论后 正确
自我
教师
题干自信度% 自信度%
选择选择 结果总结
评价
三、物理课堂教学应创设生活环境
1.创设物理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
物理教学中要避免学科本位,注意学科间的渗透,挖掘物理课程的人文资源,展现物理学的人文价值,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平台。例如,在讨论参照系的时候就可以引用“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也可以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来说明。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可以轻松实现学习目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人文环境的积极性、情感性可以保证师生双方的思维处于激发状态。健康、丰富的情感能够促使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因素,充分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克服消极作用的不利影响,使积极顺境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使逆境因素转化为积极逆境。情感本身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课堂教学人文环境的情感性主要包括: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同学之间友好合作的关系与积极竞争关系,以及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例如,笔者在“热的本质”的教学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笔者罗列一些热现象,提出疑问:热是物质还是运动?笔者为他们提供一些历史材料和与热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讨论。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同组同学间的合作特别的和谐,而小组间的争论也更是激情四溢。合作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寻找历史足迹的过程,通过讨论使学生合作能力加强,对热学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2.创设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环境
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是指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必要信息,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息环境为课堂教学基本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根本保证。怎样才能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信息环境的创设呢?什么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有效的、必要的信息呢?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信息。语言环境是课堂教学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课堂教学环境的关键步骤。建设表达完整、清晰、简洁、优美而又情感丰富的语言环境,是语言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信息的完整性、清晰性保证信息没有缺失并且不发生歧义;简洁性是为避免干扰,提高效率和正确率;优美是为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情感性是要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提高语言信息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优化动作、操作的信息表达性。在语言诞生之前,动作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与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备直观性、整体性。动作表达信息的直观性可以使复杂的语言阐释简化成注释解说。动作表达信息的完整性使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表达和传递,使信息以整体的形式留在人的印象中,复现回忆时更简洁。另外,动作本身往往具有特别的趣味性,可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总之,科学、严谨的动作再辅以“画龙点睛”的解说,能大大提高单位时间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数量。例如,在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体上时,讨论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的有无时,笔者问学生:“我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有摩擦力吗?”学生说:“没有。”笔者举起一只手后问:“这时有没有?”学生回答:“没有。”笔者又抬一只脚再问,学生回答仍然同样。最后,笔者倾斜身体说:“我就是斜面体,胳膊就是物块,有没有摩擦力?”学生便豁然开朗。
再次,使用教学辅助工具也是创设物理课堂教学信息环境的重要手段。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影、电视、幻灯机、电脑等工具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信息呈现的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使许多原本无法在课堂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活动得以进行。例如,在天体运动和卫星等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天体运动在教室里演示,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观察卫星的发射过程等,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