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管理分析论文_张文芳

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管理分析论文_张文芳

拉萨市水利局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质量检验成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依赖充分的数据支持。在施工的过程中,质检资料员需确保施工质量,并科学管理质检资料。结合应遵循的原则,指出存在于水利工程质检中的问题,相应给出解决的对策,并努力加强质检资料的管理,以期可以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管理

引言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日常所消耗的能源巨大,水利工程作为现代化社会中极其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做好质检工作,严格把控施工技术标准,保证水利工程的实际性能可以符合预期标准。水利工程质检不仅是对工程整体进行检查,也包括生产材料、半成品、钢筋结构、生产设备等内容,要对以上内容进行检验、评定,并将所检验出的数值和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从而明确项目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质检工作的研究,找出质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质检工作开展的要点。

1质检资料管理遵循的原则

1.1完整性

也就是说不能够随意的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改变信息的特性和内容,或者是插入、乱序、偶然重放、删除,以及于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修改或蓄意伪造,造成内容受损或者是丢失的情况。保证质检资料的完整性,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保证的。应当严禁在传输、存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篡改数据信息,提供有效保障给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的管理工作。针对整理和收录水利工程各类质检资料,需通过专人负责,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并如实的填写且全面记录施工,以及结合签订的施工合同,全面、认真且细致的整理资料,确保便于查找和内容的完整性,做到有始有终,方便提供给管理层一定的资料支持。

1.2及时性

质检资料管理员在结束了水利工程质检工作之后,需要讲求实效,及时整理有关资料,确保各单位对质检资料的及时应用。时间性这一特点,各类信息价值均具备,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越高的利用价值,则信息可能具有及时性。列入历史资料中的是过时的信息,无法为质量管理和工程施工提供决策支持。所以管理人员应做到准确记录,并及时的整理质检资料,定时对水利工程的资料进行收录,并及时的传递给其他部门。而积累、收集和整理质检资料的过程,需确保能够将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可以保持和施工的同步开展。

1.3准确性

管理人员需通过准确的独立判断能力,保证资料的准确和翔实。准确无误的资料对于和工程质量监督来说是核心。在评估工程质量时,质检人员需具体描述项目内容,依据规范填写,并不是通过泛指或者是较为模糊的,如“符合标准”、“合乎规范”等词语进行描述并给出定论。资料的整理工作人员以及质检审核人员均需做到照章办事,严把资料质量关,在整理质检资料的时候,严格遵循准确性原则进行。

1.4真实性

一般情况下也可称之为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部门如实评估、反映,企业的财务现况、经营成果,多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且会计需通过特定方法,依据原始凭证来报账和算账,真实可靠和内容的完整性,是会计信息应保持的。且真实、准确的质检资料,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其水平的有效保障。所以,管理人员需确保质检资料的客观准确性,严格践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扭曲事实,并脱离实际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工程施工中质检工作要点

2.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前期工作往往会决定着后期工作的质量,这就需要质检人员了解水利工程概况以及各项施工流程标准,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工作,明确材料类型、质量标准、规格、数量等,通过各视图投影对应关系,勾勒出施工工程的结构与现状。为了能够保障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质检人员需要对现场施工材料进行科学检测,对施工前进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复检,并报送原材料出厂证明与复检报告,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汇总、审查,可第一时间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项目可以顺利实施。

2.2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的重要阶段。各工序施工前,质检人员根据图纸尺寸,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水平尺、钢卷尺等工具对工序中的尺寸进行检查。根据工序种类的不同采用相对应的检测手段。例如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工序,质检人员利用检测仪器和检测工具采用量、靠、掉线等检测技术手段按照图纸里模板尺寸、钢筋间距、钢筋长度、钢筋根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并记录数据,使工序评定资料具备真实准确性。工序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抽检工作,记录相关检测数据,例如隐蔽工程的检测记录、基础开挖的测量记录、混凝土工序的浇筑记录等。工序施工完成后汇总检测数据,按照《水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2.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环节是对质检人员开展工作的总结,结合相关规定标准,需要对现场检测记录结果和各种资料同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等级评价(自评),并交给监理工程师检查。针对一些隐蔽工程和关键施工环节,需要一同出示施工原始记录、联合检查记录、重要隐蔽工程联合签订资料等,对所使用的单元工序,如设备、电气的安装调试等,需要在检查、试运转后再进行评定验收工作。

3加强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管理

3.1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应在工程初始阶段,因系统积累施工资料等需要,整理有关资料,并建立各种技术档案,直至工程结束。所有资料需附有正式性技术负责人的审定意见,同时要有原始记录,无人可擅自增补及修改。在对下一工序或者是部位进行施工前,需等到验收合格之后。除此之外,也需提供完整且详尽的技术资料给竣工验收,要求在取样之后即刻计量、烘烤、称重,加快施工的进程,并尽可能快的得出结论。除此之外,需非常细心做好内业工作,因小失误可能会造成大经济损失。

3.2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的加强

重要性能够体现工程质量好坏的信息便是检测数据,所以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并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在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中,对数据进行的信息化管理是其重点,可对数据在信息化之后进行长期保存和使用。对质量有关信息的分析、反馈、整理和收集,是质检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信息要求具有等级性、可加工性、适用性、价值性等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出质量信息,所以在管理工作中需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用于对信息的分析、报告、收集、储存,并将工程项目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积极的建立起来,便于帮助决策者和机构快速且正确的传递决策指令,并辅助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大事情,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质检工作者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按照规范的要求和程序,扎实做好质量检测工作,才能保证人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和国家百年大计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艳菊.做好质检资料管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95.

[2]王建军,钱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初探[J].中华民居,2018(12):310-311.

[3]刁育忠.浅谈水利工程中质量检测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120.

论文作者:张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质检资料管理分析论文_张文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