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范艳华,蒋宗良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范艳华,蒋宗良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指标,它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线损治理是一个横跨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电网规划、运营管理、设备检修、营销用电管理等。低压台区通常指由电压等级 10kV以下变压器构成的低压配电网,由于这一类台区在配电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也是线损构成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线损治理过程中低压线损治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台区线损管理

引言

以进一步提高电力公司生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率,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障碍,充分利用系统数据资源,并设定“线损最优技术”的目标。信息技术支撑的电网线损管理平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将以线损管理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该地区的线损管理,以实现该地区线损管理的系统、科学、有效的发展。

1 影响台区线损率的主要因素

总结过往经验,引起线损异常的因素很多,影响结果却不尽相同。影响线损的主要原因具体归纳为以下 4 类:总表异常、户变关系差错、采集故障、用户侧异常。

1.1 总表异常

在日常线损排查过程中,总表故障占一个较大原因,由于总表为低压台区线损计算关口表,其异常状态将会影响到线损的直接计算。日常主要故障体现在总表失压、低压、零流等故障导致供电量少计量,通常导致该台区线损为负线损。

1.2 户变关系差错

户变关系差错主要影响是售电侧的结算电量,由售电量引起的异常也会导致线损率的异常。台区多关联用户是总表无异常情况下负线损台区的主要治理方向;少关联用户是导致台区正高损台区的原因之一。由于低压用户拓扑关联情况复杂,目前仅靠人工梳理判断是否为同一台区下用户,缺乏高效排查方案。

1.3 采集故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采集故障主要体现在供电侧采集和售电侧采集。供电侧采集失败会导致不可监测;售电侧采集失败会导致正高损;采集异常造成的供、售电量突变会导致线损率波动。

1.4 用户侧异常

用户侧异常情况主要体现在用户侧计量装置故障、违章用电、微小用户及动拆迁台区问题,均导致售电量少计,在线损率的表征上体现为正线损。

2 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机制

2.1 每周对从EDCM系统输入并存储到服务器的数据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站点和线损率不合理的区域。

2.2 对于数据波动异常的地区,由其所属业务站的营销部门直接处理。

2.3 对线损率不合理的站点进行分类,既有可计算的,也有不可计算的。对于非可计算类型,平台会自动诊断并发送到家庭部,以生成消除任务。在可计算型中,用电户数与总户数之比等于1者,得人工诊断台区传播行销部门之专职人员;在比率小于1的情况下,引入营销系统数据并重新计算理想化的线损率。如果理想化的线损率在此时是合理的,则线损率问题是户数,由装车部门处理。如果此时线损率仍不合理,则由台区传播行销部门专职人员人工诊断。

2.4 诊断结果标准化,待处理诊断结果标准化。该平台以分类部门为分类依据,自动生成需要被各部门淘汰的站点列表。

2.5 各执行部门可以审查消除平台空缺的清单和历史,作为执行消除任务的参考。

2.6 执行任务后,执行时间、总表、问题反馈、处理情况(循环或闭环)全部完成并上传。该平台每两周生成一次报告、每月报告和年度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应用

3.1 建立档案化的数据中心

为了记录不同时期的线损,我们可以对不合理的站点进行筛选和分类,并监督站点的异常数据波动。首先,线损的轮廓:根据客户的需要,您可以选择看到最后一周、最后两周、最后一个月和去年线损的轮廓。具体内容包括总/配变/杆变台的供电公司总数、合理车站总数、比例、同期比较结果。二是不合理台区:生成不合理台区列表,列表中包含不合理台区的基本信息、线损相关计算数据、线损的不合理原因和负责部门。用户可以关键字查询、筛选和排序列表。第三,数据波动异常:生成一个波动异常站列表,该列表包含此类站的基本信息、线损相关计算数据和负责部门。用户可以关键字查询、筛选和排序列表。最后,线损查询:生成供电公司站点列表,列表中包含所有站点区域的基本信息,线损相关数据,站点区域是否需要消除(如果需要,包括线损的原因)。

3.2 建立标准化的诊断中心

造成台区线损率的各种原因均在图书馆记录。以台区类型、数据值等作为参考依据,制定了诊断台区不合理原因的标准公式。通过该平台,任务可以自动分配给相关部门。把手。首先,台区地区诊断:各商站可以查看未标示不合理原因的台区,并以列表形式呈现。列表中包含台区的基本信息和线损计算数据。用户可以为这些没有标记的站点执行分配给相应部门的诊断分类和操作。对于诊断库中未涵盖的分类,它们可以添加自己的分类。第二,诊断数据库:一个标准化的诊断基础,例如在满足条件时,自动将任务分配给一个部门。生成诊断原因列表。列表中包含原因名称、形成条件和归口部门。用户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列表内容。

3.3 建立集中化的消缺管理中心

利用原因的诊断作为消除空缺的参考,记录消除过程,以便回溯和统计任务的处理。首先,要删除的任务:生成要删除的任务列表。该列表包含台区基本信息、线路丢失相关信息、原因诊断、部门分配和历史消除。用户可以根据关键字进行查询、筛选和排序。对于列表中的淘汰任务,可以单独操作并选择台区的状态:如果不需要处理的台区地区被标记为忽略,则完成淘汰的台区地区被标记为完成,而需要转移的台区地区则被分配到下一个部门,并在历史上消灭台区地区时,填补任务处理过程。第二,历史完成:生成一个完成列表,其中包含已完成台区的所有基本信息、线损相关信息、诊断原因以及所有涉及的处理部门和流程。

3.4 建立科学的报表系统

对供电公司重视的几个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如台区内线损的总体情况、消除负线损台区的损失、酒吧换台区的处理、而不可计算的台区整治情况等,则产生模块化、柔性的报告。使管理层能够准确掌握它想知道的事情。统计报告:每周/双周/每月/年度报告可通过定制模块生成。自定义的模块可以选择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台区的总损耗情况,消除负线损耗台区的损耗情况,极移台区的处理情况,分配台区的处理情况、未计算台区的整治情况以及常见问题。总结和处理方法。

结语

作为电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台区地区的线损管理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在管理和技术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企业应以线损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台区线损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加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以有效提高台区线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电缆损失管理的整体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电网企业应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进一步推动精细管理的深化,以建立与完善台区的线损管理评估体系。为了实现台区内线损管理,更细致、更真实的精细管理方向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范为.做好“五提升” 全面推进线损精益化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09)

[2]余永义,刘晖,章强.“查、改、控、评”精准降损[J].农电管理.2018(04)

[3]林晴.供电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5)

[4]樊立凤.基于“五位一体”优化线损精益化管理实践[J].农电管理.2018(11)

[5]徐国英.加强线损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

[6]易勇.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

论文作者:范艳华,蒋宗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范艳华,蒋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