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得以显著上升,用电需求越来越大,使得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了电力工作的主要职责与内容。本文将对导致电力系统机电保护不稳定所引发的原因进行论述与分析,继而探讨出如何处理继电保护事故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策略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加了电能用户数量。电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人们和各行各业对电能日益增加的需求,各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及其继电保护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其中,供电想要安全可靠的话,就必须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运行为基础和前提。继电保护工作是一个很重要而且对于技术要求很好的工作。
1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概念
受到电力系统内外运作环境的影响,其经常会出现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等故障,如果这些故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运作的要求,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电力安全事故,不利于给用电者带来人身财产安全上的维护。为了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必须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在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相关故障元件的切除,进行电力系统负荷的减少,实现对电力系统重要部件的保护,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运行要求。
2影响继电保护不稳的原因分析
2.1继电保护硬件装置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中能够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构成模块主要有数字量输入与输出、电源供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模拟量输入模块。辅助装置中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起到辅助作用的包括两种方式,分别是三相操作与分相操作。还有交流电压切换箱等辅助装置发生故障也会降低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此外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的原因中二次回路也比较常见,比如因为二次回路使得绝缘体裸露或老化而发生接地问题。最后机电保护装置的通道、通信与接口容易发生阻断问题,从而无法保证机电保护装置的正确性。
2.2软件因素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体系的不断应用,各种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不断得到开发,其实现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体系的健全,满足了继电保护智能化、自动化等的工作要求,实现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这些系统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旦出现应用程序设计上的问题,必然不利于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运作。在继电器保护环节中,无论出现控制系统软件错误还是继电保护设备上的设计程序错误,都容易导致继电器保护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等状况,从而不利于继电器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系统保护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系统软件需求的充分性分析及掌握,就可能导致软件设计编码问题、设计不规范问题等,这不利于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2.3人为的因素
继电保护在上一部分已经叙述过,是需要技术性的。因此影响继电保护的原因之一肯定就是安装人员的技术问题造成的继电保护不可靠的这个现象。技术人员的很小的一个错误,比如:未能按照设计要求正确接线或接线中极性不正确等误接线问题,都是一些很小的问题,可是这一个误操作就很为后续的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一项电网故障的调查统计表明,在220kV系统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故障约占电网发生总故障的38%。
3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方法
3.1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分析继电保护故障信息
首先很多电力系统中都有设立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提示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记录并分析继电保护故障时间、位置以及类型,并根据故障波形图、微机事件以及装置显示信号对故障进行正确的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保证检查故障方法的正确性,提高检查故障的效率
首先是顺序检查法,先从外向内检查,顺序为:绝缘—定值—电源性能—继电保护性能,对其逐步进行检验调试与检查。顺序检查法一般适用于逻辑问题导致的故障或微机保护发生拒动故障当中。其次是逆序检查法,即通过故障结果入手,从下往上逐级追溯故障原因,直至找到问题根源为止。一般当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等情况时采用逆序检查法。此外是整组检查法,它能够确保装置动作时间与逻辑的正确性,并不用消耗太长的时间从而就可以判断出故障的位置,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3.3人为故障解决方法
人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在实践工作中,人为操作问题是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必须要提升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电保护电力故障问题,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对计算机智能化处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复杂性设备故障及技术问题的解决,工作技术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性、科学性检查策略的应用,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检查及评估工作,及时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故障问题。
3.4硬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对硬件故障处理环境的营造,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这需要进行相关硬件故障处理策略的应用,做好二次回路的及时性拆除工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回路故障问题。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环节与排查环节的协调,在故障解决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就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行拆除,然后重新进行组装,实现对系统故障点的及时性定位,实现设备组件安装顺序的协调。置换方法是硬件故障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电保护设备检查过程中,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所用设备状态的良好性,从而进行疑似故障元件故障问题的判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降低事故检查时间。在参照对比法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相同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当作事故检查的参考依据,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考及比较,但两者型号不一致性,说明继电保护系统存在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防干扰装置的安装,在继电保护软件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故障监控信息的分析,根据故障状况的相关记录,比如故障记录波形态、设备过载情况图等,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分析,确保绝缘监测环节、保护性能检查环节、定值检查环节等的协调性运作。
4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4.1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
要想让继电保护装置稳定运行,首先要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在购买时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保证各个装置中的元件都具有很高的质量标准。在进行元件挑选时,要选择使用周期长、故障率低的元件,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平稳运行做保障。
4.2增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能力
增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为其平稳运行提供多一份保障,例如在继电保护装置中配备隔离变压器、增加接地电容等。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方案的优化,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程序的协调,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9+52.
[2]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15.
[3]王同文,谢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58-66.
[4]陈星田,熊小伏,齐晓光,等.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状态评价的大数据精简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3):538-548.
[5]浮明军,刘昊昱,董磊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40-44.
论文作者:施惟,塔伊尔江•巴合依,曹向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稳定性论文; 继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