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均衡化及其集约增长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包含产业结构均衡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双重任务。其中,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扭转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态势,使国民经济转上协调有序发展的轨道,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因而格外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所关注。本文拟对产业结构均衡化作一全面审视,从而证明:产业结构均衡化不仅是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产业结构均衡化的一般过程
一国的产业结构,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失衡,则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便是扭转失衡,使之恢复到协调和谐状态。这一过程,便是产业结构的均衡化过程。这里的所谓“协调和谐状态”,特指现有资源总量如果合理配置所理应达到的产业协调状态。我们借助图形对此稍作说明。假定某一经济系统中只有两个产业部门,全部资源在两产业部门间的初始配置如下图所示:
由于资源总量在两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不合理,因而产业部门Ⅱ中有一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通常我们便称产业部门Ⅱ为长线产业,称产业部门Ⅰ为短线产业或“瓶颈”产业。由于存在“瓶颈”制约,所以根据所谓“短边规则”,该经济系统所能达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产业部门Ⅰ的生产能力决定,在图中便处于线段AB的位置。然而,如果现有资源总量配置合理,则生产能力本应高于这一水平,假定其生产可能性边界本应位于图中虚线CD所示的位置。显然,CD线同时也就表示了既定资源总量条件下理想的产业协调状态。
那么,产业结构是如何由初始的不协调状态调整到协调状态的呢?下面,便对产业结构均衡化的一般过程作一描述。
首先须说明的是,实际的结构均衡化,通常总是增量调整与存量重组同时并进,因而是一种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的结构均衡化。这里为简明起见,只考虑总体经济规模相对固定条件下的结构均衡化问题,我们用下图表示这种均衡化过程。
图中,产业部门Ⅱ的全部闲置资源以虚线CD为界分成了两大块。CD线左方的一块,在产业结构调整到协调状态后将被有效利用,我们称其为“待利用闲置”。而CD线右方的一块则不然,即便在产业结构进入协调状态后,这一块也不可能全部摆脱闲置状态。这一块又可进一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技术上具有通用性或替代性,经济上具有转移合理性的资源,这部分资源将随着结构调整的推进,从产业部门Ⅱ转移到产业部门Ⅰ,我们称这部分为“可转换闲置”;另一部分为技术上存在转移障碍或经济上不具有转移合理性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不可能在调整中向产业部门Ⅰ转移,我们称这部分为“不可转换闲置”。此外,在结构调整中为消除“瓶颈”制约,有必要对产业部门Ⅰ适当增加投资,以便使其规模扩大到与CD线表示的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程度。这部分投资,我们称之为“补充投入”。于是,整个结构均衡化过程,实际上就是长线产业部门的可转换闲置流向短线产业部门,同时又对短线产业部门增加补充投入,从而使长线产业部门的待利用闲置进入使用状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均衡化的多重含义
上述产业结构均衡化的一般过程,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包含有多重重要含义,它表明:
——各产业的产出能力趋向协调。所谓产出能力协调,并非指各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整齐划一,而是指相关产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不存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强烈反差。通常,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时,各产业的资源配置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不对称,又可以表现为质量上的不匹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资源配置数量上的不对称,使得各产业之间客观上必须存在与保持的比例性难以形成,从而直接导致产出能力的不协调。而资源配置质量上的不匹配,如技术装备、工艺手段先进程度的差距,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等等,则将使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整体产出能力产生强烈反差,导致实际供给结构失去平衡。而产业结构的均衡化,意味着资源配置由失衡走向有序,即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既实现了数量上的合理比例,又达成了质量上的和谐匹配,于是,势必使其产出能力趋向协调。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产出能力的协调程度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大致加以衡量。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量的份额与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份额之比。一般说来,如果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比较集中而又具层次性,则说明各产业的产出能力比较协调。如果其数值分布较离散且较无序,则表明各产业的产出能力不相协调。比如,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1980年时分别为0.44、2.65、1.65,到1994年则演变为0.39、2.08、1.38〔1〕,从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看,应当说已有一定改善,从而表明各产业产出能力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各产业的产出能力正逐步趋于协调。
——各产业的相对地位趋向协调。在每一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总会因不同的增长速度和不同的作用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从而形成产业之间特定的排列组合。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排列组合总是表现出按主次、轻重而有序构造的特征,于是产业结构便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比如,从纵向看,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带头产业的等级区分;从横向看,在每一等级中又有重点行业、一般行业的轻重区分,等等。当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时,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部门的相对地位便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紊乱状态,产业之间的主次与轻重关系往往较为模糊甚至出现错位。而产业结构的均衡化,恰恰可以通过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逐步消除这种无序状态,在产业结构内部形成比较合理的层次性,使各产业相互间的主次与轻重关系由模糊转向清晰和明确,由错位转向适宜和恰当,从而使各产业的相对地位趋向协调。产业之间相对地位的协调程度,通常可借助于产值构成指标近似地予以反映。比如,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1980年为30.1:48.5:21.4,到1994年已演变为21.0:47.2:31.8〔2〕, 对照现代产业结构演进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强劲上升的一般规律,便可判断出,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相对地位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协调化程度已有了引人注目的提高。
——各产业的联系方式趋向协调。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日益密切,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程度亦愈益提高。产业部门间的相互依赖,主要表现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影响,则主要表现为任何产业的变动都将对其他产业的运作状况和产出水平产生连带作用。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便是以产业间的这种相互依赖和影响为基础的交互作用方式。产业结构的均衡化,对产业部门的联系方式将产生显著的良性协调效应。因为产业间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使得各产业的素质和产出能力愈益和谐、均衡,从而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交互作用势必更为协调有序。这种产业联系方式的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产业部门相互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是各产业在投入产出联系的基础上互相提供发展条件的规模将更大、质量将更高;二是各产业部门互相促进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就是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带动起其他产业部门发展的速度将更快、障碍将更少、带动效应将更明显。比如,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裕的劳动力和资金,工业部门的发展则反过来为农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装备和技术,等等,从而形成工农业互相服务、互相促进,共同有序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结构均衡化进程迟缓,因而产业联系方面的矛盾还十分突出。一方面,相当数量产业部门的相互服务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不少部门都是在“自我服务”中发生联系,80年代以来地区经济结构趋同、城乡工业结构趋同等便是十分突出的表现。另一方面,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不仅相互促进不够,而且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工业发展以农业相对萎缩为前提的不合理现象。 例如,1984年到1994年期间,我国农村产值结构中,农村工业的比重由22.9%上升到62.0%,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农业的比重则由63.5 %下降到20.0%,降低了43.5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建筑、运输和商业饮食等产业的比重只是由13.6%上升到18.0%,提高不足4.5个百分点〔3〕,因而明显表露出农业比重下降过猛、农村工业比重上升过快、农村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缓慢的问题。显然,在这种极不均衡的增长态势下,农村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很难说是协调有序的,因此亟须在结构调整中着力予以改善。
——各产业的增长速度趋向协调。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客观上是不均匀的。但是,如果这种增长速度方面的差距过于悬殊,便会造成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滞差,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从现代产业结构演进的实际情况看,产业部门间过大的速度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本身的失衡,更准确地说是由各产业间资源配置的失衡引起的。这主要是因为,获得较高质量或较多数量资源的部门通常较易达到或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资源配置不足的部门则势必增长乏力。产业结构的均衡化,根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长期趋势,科学合理地重新调整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布状态,便可以相当有效地消除产业之间资源配置方面的矛盾,从而将促使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趋向协调。具体说,这种增长速度的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速增长部门、减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比较合理时,从而表明“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传统部门与新兴部门之间的联接与交替较为协调有序。另一方面,高速增长部门、减速增长部门和潜在增长部门的数量比例也比较合理,从而便可极为有效地避免因这三类部门数量比例失调所必然引起的经济增长的较大波动。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均衡化始终步履蹒跚,因而各产业部门间的增长速度分布至今仍很不合理。例如,1985年至1994年期间,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3.8 %, 而同期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只增长3.8%,比工业的增长速度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工农业增长速度相比,工业是农业的3.6倍,比1979至1984 年间的1.2倍(8.8%比7.2%)上升了2.4倍〔4〕。显然,工农业增长速度落差太大,客观上已构成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发展的一大严重威胁。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产业结构均衡化的集约增长效应
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结构效应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几乎都将结构因素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从古典经济分析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再到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及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等等,尽管分析愈益深入,模型愈益精致,但都始终将结构因素排除在增长源泉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现在,将结构效应引进增长分析,应当说既是完善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现实经济高效益增长的实际需要。产业结构均衡化,由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推动产业结构由失衡走向有序,从而使各产业部门的产出能力、相对地位、联系方式及增长速度趋向协调,这就必然会在整个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巨大而广泛的良性促进效应,促使整体经济高效益地发展。这种良性效应,突出地表现为集约增长效应,亦即产业结构均衡化将有力地推动整体经济集约化地增长。具体说,这种集约增长效应主要可通过以下诸方面反映出来。
结构均衡化可提高内部经济效益。由于结构均衡化使各产业的相互关系趋向协调,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便大为增强,彼此均可为对方创造出更好的运作环境和条件,这就将有力地促进各产业部门内部经济效益的提高。这种由产业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引致的内部效益提高效应,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加以说明。一方面,产业部门之间协调的产出能力和联系方式,可以为各产业的生产经营及发展提供充裕而适用的技术装备、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料,以及完善、配套、及时的多种服务。这对各产业部门有效地利用其内部的既有资源,充分合理地发挥各类资源的效能,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当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产业部门之间协调的相对地位和增长速度,又可以为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市场,保证各产业的供给可具备充足的有效需求,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各产业部门的每一轮生产经营,都能顺利地转入下一轮循环,从而也就意味着可无阻碍地实现健康有序的周转。显然,这就为各产业部门内部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结构均衡化可产生“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使得每一产业都能从其他产业的有序运作中获得多种便利和额外利益,从整体经济来说,也就显著提高了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一效应,便是结构均衡化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具体说,这种“外部经济”效应主要通过两大途径得以产生。第一,结构均衡化使各产业的相对地位和联系方式趋向协调,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而更加精细、密切,相互服务相互促进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于是各产业部门便都可从中更多地获得和享有分工协作所带来的好处,即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的利益。这样,每一产业部门一方面便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协作中直接获得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利益;另一方面,其他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使得供给本部门的中间产品价格随之降低,又使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节约。这样,就在双重意义上促进了本部门效益的提高。第二,结构均衡化使各产业的产出能力和增长速度趋向协调,整个经济系统的素质便显著提高,活力和效率亦大为增强,这样,每一产业便都可更加方便而经济地获得充裕的本部门经营和发展所需的物资供给、技术服务、运输通讯、科技情报、经济信息、人才资源等等,这无疑就为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外部条件,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言而喻,随着产业部门的增多和产业结构的愈益复杂化,上述产业结构均衡化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便会愈明显愈强烈,从而对各产业部门的高效益、集约化发展也就愈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构均衡化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经济集约化增长最重要的杠杆。而产业结构均衡化借助产业关系的协调,对产业技术进步恰恰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现代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新扩散两种形式来实现。结构均衡化首先对产业的技术革新具有促进作用。现代条件下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革新,本身往往是一个需多部门协同、多方面配合才可最终完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各有关部门、行业相互提供条件,相互服务,协调一致地整体联动,是不可能顺利、圆满而经济地实现的。产业结构均衡化形成的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多层面协调关系,使得技术革新所要求的产业部门间协调有序的互为条件、互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比较顺利地形成,并能随着技术革新本身的进展而适时调整,这就为技术革新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其次,结构均衡化还对创新扩散具有促进作用。某一产业部门技术上的革新和突破,只有通过产业序列中复杂的前向与后向联系向各相关产业扩散和渗透,才能有效地带动起整个产业群体的技术进步和升级。产业结构均衡化所形成的广泛的结构协调,使得某一产业部门先期获得的技术突破可以更为顺利和迅速地向相关产业传递,同时,还可在创新扩散过程中产生良性的互相激发、互相推动效应,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整体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产生持续的高效益集约增长效应。
结构均衡化有利于适应需求变动。需求相对于供给一般具有领先变动的特征。供给结构只有不断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动,才能确保整体经济稳定正常地运行,微观与宏观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而供给适应需求变动的能力,首先便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况。产业结构有序协调,其供给弹性就高,供给对需求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反之,供给适应需求变动的能力便低。产业结构均衡化使得各产业的产出能力和联系方式趋向协调,于是,各产业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基于市场导向的生产规模调整和生产方向调整,障碍便相对较少,阻力也可明显降低,因而便更易于对需求结构的变动作出灵敏反应,使供给能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动。无疑,这就一方面为保持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基本平衡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更可对顺利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平衡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显然,这就为宏观与微观经济的长期健康运行和高效益集约化增长,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条件。
结构均衡化有助于抑制经济波动。现代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轨迹。实际经济增长中之所以有时会出现大起大落的过烈波动,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不均衡。因为,结构失衡极易引发和强化供求总量方面的矛盾,当结构性的“瓶颈”制约达到其既定阈值时,长期积累的供求矛盾便会爆发,从而强制性地将经济运行压向低谷,形成大幅度的经济波动。而产业结构的均衡化,由于大大弱化了产业结构的内在矛盾,于是,一方面就可借助于各产业产出能力和相对地位的协调,极为有效地消除制约经济正常运行和稳定增长的各种结构性“瓶颈”,使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易出现过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动态地看,由于产业结构均衡化使得各产业的联系方式和增长速度趋向协调,所以,在供给结构不断适应需求结构的演进过程中,新的“瓶颈”又较少产生,这样,客观上便不易形成过烈的总量失衡。因此,总的看,产业结构均衡化对于平衡供求总量、抑制经济波动,可发挥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对有效地避免因经济波动而引起的各种摩擦和损失、确保整体经济集约化地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注释:
〔1〕根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根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3〕数据引自《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4〕转引自《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上)》, 《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