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水利工程在很长的时间内要想产生效率,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的淡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多数集中在南方,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1水利信息化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成为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种资源,成功列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水利信息化属于现代工业化的范畴,是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水利资源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收集水利相关信息、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保存后加以利用等,提高应用水平和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水利建设效率。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信息化是多种高科技手段融合并运用的过程,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通信和电子技术等。
2建立水利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2.1资源共享的要求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各方所产生的文件十分多,各方下达或上传的信息十分复杂和繁琐,如何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并怎样进行合适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查找和利用,我们要建立一个适合我们国情的系统来对我国水利工程资源进行管理。
2.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收集、分析目前出现的各类信息,进行数据运算
并按预设好的方式输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方便快速形成数据的统计上报和施工计划安排的工作。除此之外,水利信息管系统的使用人可依据相关信息快速进行应对,进行方案的调整,对水利资源、工程进度、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等达到全方面了解,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从工程质量、进程、成本三大控制指标全面把控全局。成功的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会使工程更加顺利的进行并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及工作的积极性。
3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应用的现状
我国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一般使用文档管理系统和相关的项目管理方面的软件来管理水利工程。有些工程并不会使用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只会对于十分紧迫的文档管理购买相对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自主研发文档管理系统。同时,借助于目前常用的普通软件,主要是MicrosoftProject和p3软件,有的工程甚至不进行信息管理或只作十分简单的项目进度监管。
3.1 MicrosoftProject是一款功能非常强而且便于使用的的工程管理软件,能够应用在控制较为简单的工程。它可以让使用者建立工程计划并对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并在运行的进程中可以追踪相关信息活动,使用户可以实时掌控项目的进度快慢、实际中花费的成本与工程前期预算的差距、水利资源的利用情况等信息。MicrosoftProject的界面清晰、便于学习和使用,上面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可能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工程计划、各种资源的分配、实时的项目追踪、各种相关的表图、用网页的形式发送工程相关、使用Excel、Access或各种ODBC等能够兼容各种数据库存取项目文件等。
3.2 P3项目管理软件是由美国的Primavera公司生产的,当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的高级项目管理软件,它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行业标准。P3软件可用于各种各样的工程项目,可以高效地控制大型的复杂的项目,也可以在同一时间管理数个工程。P3软件能够提供各种资源相互平衡的技术,与此同时可模拟实际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曲线、延时;支持水利工程中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进行数据信息互相交换与汇总,使项目管理的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的控制项目的进程。P3也能够支持ODBC,可以与Windows程序交换数据,并通过与别的系列产品进行相互结合支持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存储传输和风险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关于信息化的具体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设定,并且由于应用的时间较短,无法形成较为健全的机制,想要实现未来的发展,还有待完善。
4.2投入严重不足
水利信息化涉及多种方面,且需要大量的投资作为资本,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建设和投入方面都还远远不够。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对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扩大投入,弥补其采集和传输等薄弱的环节。
4.3信息源的开发和利用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还是水污染问题,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时刻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问题是信息缺乏规范化,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5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策
5.1提高认识,加强对水利信息化的管理
目前,《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已经出台,为水利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各级水利部门要以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充分了解水利信息化对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保障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有序进行。
5.2组织力量,建立完善水利信息化标准
水利部非常重视水利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2003年,制定出版的《标准指南》,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编制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10年,印发的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规范了数据与业务应用系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对水利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了水利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应把水利信息化标准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组织强硬力量,制定新的技术标准,修订已有标准的相关条文,以形成标准体系。
5.3以人为本,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建设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专门的人才队伍,既熟悉水利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所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参与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线人员的培训,尤其是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训,并把其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其次,要施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把从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送到专业机构或对口高等院校进行强化培训,或把信息化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请进来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第三,从长远发展看,要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培养人才的优势,会同专家学者将水利信息化内容编入水利专业教材,成为水利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培养拥有水利和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5.4增加投入,加快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且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与应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要正确认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公益性,将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财政专项预算和水利发展基金,以充足的投资,保障水利信息化网络建设与水利基础数据的采集、传输、利用和共享,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结语
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之中,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并及时重视世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引进国外的技术和他们成功的经验,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的需求分析和整体的规划,创造性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上能够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振晓.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5(5):11-13.
[2]甫拉提•亚尔买买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北京农业,2015(26):110~111.
[3]李霞.对巴州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新疆水利,2011(3):48-50.
论文作者:赵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水利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资源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