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李广然论文_李广然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李广然论文_李广然

摘要: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中用到最多的材料,从原料开始一直到其搅拌、施工、维护的多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控有关混凝土的每一个操作环节,从材料选购到施工结束全程派专人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工程整体不会因为混凝土而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全面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U445.5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工程材料,混凝土拌和及养护施工等环节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各施工环节的工艺,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质量。

1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裂缝问题

公路和桥梁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和跟踪,可以有效避免因公路桥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和工程事故,提高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混凝土裂缝在公路桥梁目前所有出现的问题中属于比较多发的,裂缝的出现会导致公路桥梁的整体强度变低,承载力下降,在遇到轻微的地震或是重型货车经过时,加速其损坏的过程,导致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施工材料未达到质量标准或是购买材料后未进行妥善保管之使其生锈、受风吹雨淋或是阳光直射,都有可能导致对材料本身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粗细料的配比不均匀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下降,也会导致公路桥梁出现裂缝。

不合理的施工方式也是公路桥梁产生裂缝的罪魁祸首之一。比如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振捣力度过大或过小,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失衡,对混凝土的凝结造成影响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后如果内外部温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脱水蒸发而产生裂缝。这就需要浇筑完毕之后对混凝土进行覆膜保湿,以确保其表面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差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

1.2混凝土麻面问题

公路或桥梁出现麻面现象会严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麻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粗细料的配比不恰当,除此之外还有搅拌时间过短或是混凝土模板不合格等。混凝土的粗细料全称为粗细骨料,又叫集料,是在混凝土中起填充作用的材料。细料指的是河沙海沙等,粗料指的碎石卵石等,粗细料的配比不均匀导致混凝土的孔隙过大从而产生麻面现象。

对于搅拌时间这一块,在工程上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混凝土都有其对应的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容易破坏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其凝固后出现麻面的现象。模板周转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变形,质量较差的模板更是直接会断裂致使漏浆,水泥浆流失过的混凝土凝结后也会出现麻面。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长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拆除模板后出现麻面现象。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做好施工原料与设备的准备

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准确确定材料的配比,材料的配比是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技术参数,实际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且使其具备一定的密实度,可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保证材料的坍落度满足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原料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加强对原料质量的控制。首先在采购阶段要对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按相关检测标准对原料进行检验。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水泥等材料达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应选择有较强抗折强度的水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中应按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集料进行混凝土的拌和,综合考虑工程等级及抗冻性等指标合理选择集料。如对抗冻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应保证一级集料吸水率<1%,二级集料吸水率<2%,确定集料时应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执行,避免因原料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设备的选用是影响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需选用高质量的施工设备,施工设备若不符合建设施工标准要求,会影响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施工完成后应妥善保管好施工设备,防止设备发生损坏。

2.2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混凝土拌和使用的设备及操作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拌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冬季低温环境拌和混凝土时应加入适量外加剂进行预热,在搅拌中注意观察拌和状态,避免出现拌和不均匀等情况导致混凝土出现气孔造成结构开裂。混凝土拌和时应持续监控拌和过程,如发现操作工艺不当应及时调整,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

浇筑指根据不同的施工需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不同的模具结构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下落速度。公路与桥梁施工对混凝土浇筑有不同的要求。公路路面浇筑时,单向浇筑长度需>1000m,桥梁浇筑作业应保证厚度在30cm内。振捣作业应符合相关的要求。施工中检测好户外温度,气温<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模板制作时应避免出现错台等问题,保证模板达到施工质量标准规定的刚度与光洁度要求。减少模板的形变,保证接缝位置的平顺性。模板制作时首先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试拼,对标高及刚度等参数进行检测,保证模板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刚度。确保拆模前混凝土表面的平顺与光洁。混凝土浇筑后常因表面失水而开裂,影响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混凝土硬化时必须加强养护管理工作,拆除混凝土模板后表面通常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表面污染。

2.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要精准控制道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需要施工人员从多方面入手,对混凝土所选用的各种配料进一步改良,可以在当中添加引气剂塑化剂,这些混合料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抗拉能力,这样可以针对施工环境适当地减少混凝土当中水泥的含量。原材料的配合比不符合设计要求,是导致施工阶段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公路与桥梁混凝土施工前,应加强施工材料的准备,并进行实验室配比试验,对混凝土质量加以有效控制。一方面,应明确公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与实际施工要求,在配合原材料时应以工程承载力标准为依据。由专业人员负责水泥的采购,对水泥等级和类型进行控制,防止由于水泥等级较低引发的混凝土强度与刚度不足问题,保障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应防止由于水泥等级过高而大量产生水化热,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在选择膨胀剂时,应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情况,对市场中常见膨胀剂进行对比与分析,以切实发挥其性能优势。

2.4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避免在酷暑或者极寒天气下施工,防止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恶劣天气下,较大温差存在于混凝土结构当中,这也是导致其拉压应力增大的主要原因,进而引发开裂问题。加强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实时监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情况,当温度变化较大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还应该对拆模板施工进行合理监管,防止较大的内外温度差。

结束语

道路和桥梁是构成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如气候、环境、水质地质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建造公路桥梁本身质量的可靠性,如果本身足够强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因此,严格监控工程的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并把控施工材料的购买,对于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陈顺府,李忠义.公路桥梁施工裂缝与解决对策[J].交通世界,2017(18):112-113.

[2]丰功吉.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J].中国公路,2018(13):96-97.

[3]仪名杰.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4(15):60.

[4]侯伟.公路与桥梁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及其裂缝对策[J].低碳世界,2018(02):244-245.

论文作者:李广然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李广然论文_李广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