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绘画中“青色类”颜色论文_王海宁

浅析中国古代绘画中“青色类”颜色论文_王海宁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在国古代绘画的色彩形态中,是以红色与青色类颜色为主,这也是中国画被称为“丹青”的主要原因。“丹青”作为中国式绘画的代名词,它体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对色彩使用的主观性,并代表了“东方韵味”哲学色彩观。

关键字:青色 植物色 矿物色 人工造色

青色在汉语中的概念是模糊的,大致可理解为由黄到黑这些色阶的所有色彩。尤其是“蓝”与“青”的定义更是难以区别,《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还没有成为颜色的专用色名,是绿色草名的称呼;而“青”则是用来做染料用的蓼蓝植物,后来进一步加工制成现代绘画中使用的“花青色”。在新疆与敦煌地区的壁画中曾经大量使用“青色类”的矿物质颜色,当时甚至出现了人工制造的铜绿色。直到唐宋时期,兴起、发展的的青绿山水画,是“青色类”颜色在绘画使用上的一个高峰,从而真正确立了“青色类”颜色在绘画中的使用地位。本文中的青色是具有包容性的青色,它主要包括植物色、矿物质色和人工造色三大类别。本文拟以古代绘画中青色类颜色的分类为例,展开对青色类颜色的具体分析。

一.植物色

植物类青色(花青)作为染名称为:“蓝靛、靛青、靛精”等,主要是指由蓼蓝等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制作而成。

在《大戴礼记?夏小正》中:“五月启灌蓝蓼。”说明了蓼蓝的种植在夏朝已经开始。又由《荀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蓼蓝就已作为染色颜料在使用。1972年发掘的西汉早期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物品中,专家对出土的丝织品进行了取样分析得出,上面的蓝色就是蓼蓝,这是古代绘画最早使用植物颜色的实物证明。通过敦煌遗书与壁画的研究,发现花青最初的使用目的是作为矿物质颜色的打底底色。在元代的李衎《竹谱》中也曾这样写道“嫩叶则淡染,老叶则浓染。…更在临时相度轻重”。说的就是在染叶子的绿色之前,要先用花青染出有浓淡的底色,由此可以看出花青色在绘画中的作用。直至今日,花青已经成为了中国绘画中不卡可替代的植物类蓝色,被画家广泛运用到了工笔与写意画的创作中。

二.天然矿物色

矿物质颜色的使用早于植物颜料,在新疆、甘肃一代的壁画中也普遍使用。甚至五代、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出现了以铜绿为主色的“满绿窟”,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的颜色更是以石青、石绿为主。通过壁画与绘画作品的分析可归为青色类矿物质颜色主要有石青、石绿、青金石、氯铜矿。

关于石青最早的的发现是在战国时期楚墓中发掘的缯书中,以及六朝以来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尤其是在壁画的创作中,石青的变化色阶已经十分的明显,有深浅不同的色阶七种之多。石青在古代的名称较多,如:空青、扁青、曾青、白青和沙青等。在绘画中的称谓由明清时期起,统称“石青”。《本草纲目》记载:“(扁青)即绿青也,非也,今之石青是矣。绘画家用之,……而今货石青者,有天青,大青,西方回青,佛头青,种种不同,而回青尤贵。”中国画里的石青色大多均产自中国,唯独回青、佛青是通过当时的丝绸之路进口而来,所以略显金贵。在于非闇先生著作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中他把石青分为了五种分别是:“回青、滇青、沙青、藏青、泥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现代中国画常用颜料中又把它按照颗粒的粗细分为:头青、二青、三青、等多种。

石绿—孔雀石

石绿的命名大约在唐代,为了区别于当时丝绸之路传来的人造“铜绿色”,又因它取自于天然的矿石,所以称作为“石绿”。

南朝陶弘景《蜀本草》,“此即用画绿色者,亦出空青中,相带挟。今画工呼为碧青,而呼空青作绿青,正反矣。”,这里的“碧青”与“绿青”便是石绿最早运用于绘画的记载。元李衎《竹谱》:“设色须用上好石绿。如法入清胶水研淘,分作五等:除头绿粗恶不堪用外,二绿、三绿染叶面,色淡者名枝条绿。”古代绘画中是把颜色调胶后薄涂在宣纸上,对于颗粒较粗的头绿很难牢固的粘接在纸上,所以古人一般不用。在当代兴起的岩彩画,粗颗粒的石青、石绿却受到了画家的特别喜爱。在绘画中石绿主要用于重彩的工笔创作中,如“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中,其主要是与画中的其它颜色色相协调的同时提高画面的明度。

青金石

青金石是由青金石矿石粉碎制作而成的,在中国别称有:佛青、回青、金青等。在世界的产量很少,主要产区在阿富汗、俄罗斯等地区,在中国的西藏也有少量的出产。青金石的使用主要用于宗教壁画的创作,后来由汉代佛教的传入,青金石也随之出现在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在中国,最早发现是在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在敦煌壁画的北魏到元代时期洞窟壁画也大量使用了青金石颜料,用来表现宗教绘画的华丽庄严。美国罗瑟福?姜特斯曾经对阿富汗地区的壁画残片与克孜尔石窟壁画残片进行过分析,并发表报告指出:两处的壁画所用颜料都是阿富汗所产。由此证实了,中国的壁画中青金石颜色是通过当时的“丝绸之路”进口而来。王雄飞先生在《矿物色使用手册》一书中也称赞“丝绸之路的西半部可以说是“青金石之路””,可以看出青金石作为颜料在中国绘画中的使用与其重要地位。

氯铜矿

画家习惯把氯铜矿称为铜绿、铜青,它与蓝铜矿、孔雀石伴生。其色相与石绿颜色的色相相近,容易被混淆。在古代新疆是氯铜矿的产区之一,条件的便利使它最早作为颜色使用在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创作中;同时也增加了敦煌壁画颜色使用的种类。

三.人工造色—铜绿

铜绿的发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最早发明并用于绘画的化学颜色之一。在宋代《嘉佑本草》中就有人工铜绿的制取方法:“生熟铜皆有青,……铜青则是铜器上的绿色者,淘洗用之。”敦煌遗书中亦由这种颜色的记载,并且指出可作为绘画用颜色。于非闇先生也曾写过用醋泡、火烤的的方法制取这一种“不纯净”的碱式氯化铜,用于作画。

结语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中“青色类”颜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青色”,它主要是指蓝色色阶上的:植物花青色、矿物质石青、石绿、氯铜矿以及人造铜绿色。由青色类颜色在绘画中的使用与发展,可以展现出古代艺术家对色彩感觉的主观能动性与对客观事物色彩的敏锐观察、分析,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色彩艺术篇章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清)王先慎《荀子集解》北京 中华书局1998

[2]王雄飞等,《矿物色使用手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

[3]于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9

[4](五代)吴越,日华子集,尚志钧,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

[5]朱亮亮,王冬松《唐代敦煌艺术品中之青色考辨》[J],2015

[6]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6

作者简介:王海宁(1989-),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滨州人,广西艺术学院,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 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研究。

论文作者:王海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国古代绘画中“青色类”颜色论文_王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