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节祥[1]2016年在《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催生出eBay、Amazon和阿里巴巴等世界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虽然这类促进供需直接相连的平台型企业发展迅猛,但“威力”并未充分显现,电商仍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模式不断向餐饮、交通、金融乃至产业链上游的制造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时,人们逐渐意识到平台似乎即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组织形态。但是,平台经济进一步发展后,实践界对平台的认识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崇拜者愈加坚定,批判者亦屡屡发声。平台赢者通吃效应及其可能引发的垄断和抑制创新问题,成为各界争论的热点。与此同时,产业实践者由于对平台属性的不同认识,导致在战略决策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取向。一部分认为提高平台效率需要实施产品和服务自制;另一部分则认为平台企业关键在对接供需的能力培育,产品和服务提供应该交给市场参与者,京东电商和阿里电商就是其各自代表。一类平台企业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平台市场占有度,采取了低门槛的开放策略;另一类平台企业则秉持宁缺毋滥、防止过度竞争原则,采取高门槛开放策略。这两类平台均有取得高绩效的个案(如Android和IOS)。如何解释实践界对平台认识和战略决策上的分歧,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管理实践观察,结合平台理论文献阅读,提炼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即平台是什么(属性)、平台企业如何进行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以及两大战略决策在平台生命周期上的演化。立足于研究问题,在国内外平台研究系统回顾基础上,本文通过建构式多案例研究,得出整体分析框架。进而分别基于平台企业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问题,提出研究假设,收集数据,采用适合小样本变量组合研究的fsQCA方法开展实证检验。进一步地,将研究向时间维度拓展,采用纵向案例方法,考察平台两大战略决策的阶段差异。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摒弃对平台交易和创新属性的二元分立认识,从二重性视角考察平台战略决策。从理论回顾看,科斯传统认为企业是交易(契约)集合体,关注交易成本的节约。阿尔钦传统则认为企业的价值是能够通过要素组合创新产生“1+1>2”的效果。从产业实践看,无论是何种平台,均具有要素交易和价值创造的双重属性。平台的交易和创新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在现实世界中,两种属性存在强弱差异,从而导致观察失真,容易引发误解和争论。(2)整合TCE和RBV两大解释逻辑,明晰了平台企业边界选择的内在机制。交易属性下的边界研究基于TCE逻辑展开;创新属性下的边界研究则基于RBV逻辑展开。由于平台兼具交易和创新二重性,因此单独基于某一视角均难以解释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现象。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CE和RBV各自的解释逻辑在平台情境下仍具有一定解释力,但核心解释路径并不是TCE和RBV的某一方面,而是由TCE、RBV和平台跨边网络效应的交互作用决定。(3)通过维度细化和情境条件引入,为平台开放度与绩效的关系悖论提供了解释。针对平台开放度与绩效关系悖论,论文从开放度的维度细化及其作用机制的情境条件出发,尝试寻求解释。将平台开放度细化为供方开放度和需方开放度。基于平台二重性,引入交易属性下用户需求多样性水平和创新属性下知识复杂度水平对平台开放度与绩效作用机制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平台绩效需要平台供方和需方开放度与用户需求多样性和知识复杂度相匹配。(4)基于平台生命周期,发现了平台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在临界规模前后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立足于平台网络效应所决定的平台生命周期,纵向案例分析表明:在临界点之前,为了快速获取用户,平台企业会倾向采取自制策略和高开放度治理;在临界点之后,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和开放度治理并不趋同。临界规模后,平台选择何种边界和开放度策略,取决于平台企业自身的议价能力(bargain power)和整合能力(integration capability)。论文主要创新点:研究视角上,通过引入平台“交易”和“创新”二重性视角,剖析了平台企业边界选择机制和开放度治理悖论;研究内容上,将平台研究从定价和垄断规制等产业组织分析中解放出来,尝试与组织和战略领域的经典理论对话;研究方法上,通过质性和量化方法结合,解决了平台研究起步阶段问题不明确、数据获取困难和缺乏动态考察的难题。本文还存在一定可拓展之处:研究方法上,随着平台企业数量增加,可以开展大样本实证研究;平台演化分析可以开展更为直观的仿真建模。研究内容上,一方面可以考察平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及其对平台企业和平台参与者战略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考虑将微观行为视角引入平台战略研究,分析高管团队及其行为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郭立超[2]2008年在《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产品不但是一国制造业的基础,也是促进国家其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其整体能力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技术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政府、企业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产品平台作为一种高效开发与设计产品的工具,已经被装备制造企业广泛使用。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产品平台的研究并不完善,主要集中于利用产品平台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优势、方法与流程等等,而对于产品平台构建与升级的研究较为匮乏。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在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特征的基础上,对产品平台升级的模式、过程以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更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首先,论文以复杂产品系统理论与平台理论作为基础,综述了产品平台的要素与特征,提出了企业产品平台的结构模型。同时,结合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特征,从要素与产品两个维度界定了产品平台升级的概念。其次,论文从内部要素变化与内外部影响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产品平台升级的过程。通过杭州制氧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汽轮机有限公司,A电机有限公司的案例提出了叁阶段模型,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环节与相应的企业策略。接着,结合叁个案例的分析,论文提出了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的叁种模式,分别是转轨跨越型,工具带动型与锁定突破型,并对其各自机理进行分析。再次,论文还对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本文提炼了五个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的因子,分析了这些因素在不同模式下对产品平台升级绩效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上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其结果为企业产品平台升级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指导。最后,在此前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以及今后研究的展望。
何山[3]2003年在《产品创新平台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产品创新是贯穿产品构思、设计、试制、营销全过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它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这种组合创新显示产品创新活动是一种集成化的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它不仅要求产品创新技术的集成、产品创新相关信息的集成,而且要求对产品创新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 产品创新平台是企业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开发出具有技术领先和可扩展性的产品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性地进行改进提高,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缩短产品的创新周期,降低开发新产品的成本,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平台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组织创新、过程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技术平台创新,管理平台创新,信息平台创新等的集成。产品创新平台服从功能组合原理、模块分布原理、层次关联原理、寿命周期原理。 从整体上考察,产品创新平台是由许许多多创新活动构成的一个创新网络,这些活动遍及平台构建、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分布于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其创新行为具有因素的不确定性与绩效的风险性、条件的依存性与发展的动力性、结构的多维性与变量的关联性、系统的动态开放性与和谐有序性等特点。 产品创新平台是实施集成管理的载体和工具,产品创新平台的设计包括从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平台构建、基于核心技术的技术平台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平台构建等叁个方面。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构成了产品创新平台的支撑体系。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不是决然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管理平台中包含了信息和技术的成份,信息平台中也包含了管理和技术的成份。 产品平台创新的模式可以分为突破跨越型,衍生开发型和顺轨升级型叁种典型模式。上述叁种模式是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归纳出的典型的产品创新平台模式,在实际的产品创新活动中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叁种模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和演变是悄然发生的,企业实力的变化是促成策略变换的根本因素。一般来说,企业跨越式平台创新 武仁几理』二大学体d匕学位论文在前,衍生式开发在后,阶梯式升级贯穿始终,当然这种顺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面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创新平台规划、基于产品创新平台的产品开发组织管理、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产品开发资源管理,平台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绩效评价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等管理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和引导企业产品平台的构建、运行、更新与升级。产品创新平台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评价过程。企业产品创新平台是否取得了成功,竞争力是否如预期的得到了增强,下一阶段应该如何决策等问题,在企业产品创新平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企业有必要对产品创新平台进行动态评价,了解其绩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刘志军[4]2017年在《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文中认为船舶工业是为水上运输、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现代综合性重工产业,也是典型的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得到高速发展,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但是,我国船舶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还十分突出,在核心创新能力、国际标准规范、高技术船舶、配套设备、深海工程装备等方面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创新资源和力量分散、封闭、缺乏整合等突出问题,同时还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而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船舶工业全面做大做强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协同创新作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新范式,是未来一段时期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已经成为聚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索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使船企、行业院所、涉船高校、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对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提高船舶工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协同创新理论、创新平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进行深入研究:第一,对我国船舶工业现状及其协同创新平台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概况和技术创新现状,指出我国船舶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协同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协同创新与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类别、特征及功能进行了阐述;接着,对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概念、主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平台的系统结构、网络属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技术创新本身发展的要求、我国船舶工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具有的优势叁方面剖析了平台创新协同的动因,从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叁方面阐述了平台协同创新的机制。第二,研究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以及平台的运行。首先,提出了平台构建的目标、原则和途径,论述了平台的宏观布局、主体选择,并对平台主体竞合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剖析了平台的构成、组织结构和组织者;其次,将平台的运行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描述,并从利益分配、信任、人员管理、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最后,从知识的获取、吸收、共享、创新四个环节,对平台运行的核心过程—知识增值阶段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平台知识增值机理。第叁,构建了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首先,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内涵、影响因素、评价目的和指标选取原则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协同创新产出、协同资源集聚、协同运行管理、协同创新环境4个维度方面构建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信度检测和效度分析;其次,采用云计算方法作为平台运行绩效的评价方法,对“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典型的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评价,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基于全文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评价结果,结合“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完善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宏观环境方面,提出了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优化平台投融资环境、加大科技中介力量建设等对策建议;在提升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着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注重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平台协同创新文化、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丁振华[5]2009年在《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产品的更新周期日趋缩短,产品创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竞争的焦点集中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在不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个性化的生产,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尤为如此。同时,为了在尽可能小的产品差异下向市场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产品,许多开发人员提出产品平台和产品族的概念,以有效地满足大范围的客户需要。产品平台策略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功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然而针对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论文在充分吸收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快速的产品开发,从而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分析研究了面向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战略理论及并对产品平台战略进行评价。通过对产品战略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综述,分析了高技术企业产品平台战略的特点,构建了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品平台战略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国内某公司产品平台战略实例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构建了面向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创新发展了平衡记分法,并应用于新领域。提出了更为重视社会生态环境和未来发展的适合评价产品平台绩效的加强型产品平台平衡记分卡模型(EBSCPP),增加了评价产品平台的技术视角,从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客户、技术性能、学习与创新、运营管理六个方面构建了产品平台绩效评价体系,并根据产品平台绩效评价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有关成果设置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加权模糊逻辑推理法推算绩效,对某公司产品平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为科学评价产品平台绩效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第叁,提出并论证了面向高技术企业产品平台的开发的两种模式。本文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技术企业产品平台的开发,并提出两种高技术企业产品平台开发模式:内部模式和外部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面向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开发风险。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产品平台的开发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地域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并建立了产品平台开发风险评估模型,对国内某公司产品平台开发风险方案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产品平台开发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
马艳秋[6]2009年在《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校企共建创新平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结构及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出适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提高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通过综合评述国内外校企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校企共建创新平台从基本概念入手,进行了结构分析及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论文首先从平台的目标、构建原则、层次结构、合作模式、组织结构及构成要素等方面分析了平台的结构;借助物理学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探讨平台的受力情况、影响平台运行的因素及平台的运行规律;结合影响平台运行效率的关键问题,构建平台运行机制的结构模型,指出平台的运行机制包括增强运行动力的平台促进机制和减小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针对平台运行中的动力特征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运行动力的平台促进机制内涵,研究了平台的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探讨了平台运行中的激励问题;针对平台运行中关键阻力因素,提出了基于运行阻力的平台协调机制概念,研究了平台运行中的沟通协调及利益分配问题。最后,以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为例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及方法的可行性。
刘志高[7]2005年在《基于平台理论的客户服务支持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服务竞争日益深化和全面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迫切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支撑的平台系统全面支持其客户服务活动的开展。平台理论作为一种以系统论为理论渊源的科学理论方法,经过国内外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已经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尝试将平台理论基本思想引入到企业客户服务中来构建客户服务支持平台,以期帮助企业达到在统一、规范的服务支持平台上合理地调配有限的服务资源,优化提供服务的序列,向客户提供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各种衍生服务产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客户服务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客户服务支持技术的研究以及平台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随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平台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基本的理论与思想,对平台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进而论述了将这一科学理论思想引入到企业客户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当前企业对客户服务信息平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平台理论的客户服务支持平台的概念与构建原则,从整体上对平台的客户服务功能、服务信息、信息技术等层面,以及各层面的基础、中间、核心等层次进行了详细设计,阐述了各个层面、层次的结构、功能及运作流程,从而构建了一种企业客户服务支持平台模型。最后以制造-分销型企业为背景,结合具体的企业客户服务活动,探讨了客户服务支持平台的构建与升级过程,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应用模式及基于平台支持的企业主要客户服务活动的实现。
张琼妮[8]2014年在《网络环境下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模式与机制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和效率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搭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桥梁,受到各方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即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或产学研对接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产学研各方在虚拟环境下的协同。因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模式与机制及政策体系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网络环境下区域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产学研协作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论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文献回顾与基本理论研究。论文通过对区域创新相关理论、产学研合作模式、区域创新平台、区域创新政策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详细阐述,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基本理论部分,首先分析网络环境下区域创新的特点,指出网络环境下区域创新系统是以知识流(信息流)的强度及其特征作为其边界,同时网络环境为区域创新系统带来新的创新资源,即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体,对于分析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及电子商务对集聚产业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紧接着深入研究影响网络环境下区域协同创新效应的因素,包括创新主体间关系因素、协同创新环境因素和协同创新技术保障因素叁个层次,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协同创新平台、政府政策支持在区域协同创新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型。并提出多元化区域创新政策理论,研究其协同机理,认为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是通过统领性政策、系统性政策、多样性政策和交替性政策的协同配合,达到矢量合力的目的。2.从资源协同和创新主体协同角度出发,提出网络环境下的泛资源虚拟型区域创新模式,并从资源提供模式、知识复用模式和产学研对接模式分别展开论述。论文借鉴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将创新资源独立封装,在网络平台上以一种按需即得的方式提供给创新主体。为了更好地利用创新主体各方拥有的知识,将产学研各方的知识模块化,以知识库的方式进行存储,在知识库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匹配来支持创新。由于虚拟的组织关系,创新主体各方很难近距离了解对方,因此产学研之间的创新资源如何快速准确地匹配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将匹配条件指标化,并设置权重,构建了双方满意度优化模型。3.基于泛资源创新模式的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研究。主要解决创新平台中的资源整合和创新主体交互两大问题。论文首先详细阐述了Agent、语义、云计算等相关技术与泛资源模式的关系。然后在分析产学研各方语义异构性的基础上,基于XML和知识本体研究创新资源整合方法。其次,论文从基于Agent的产学研匹配,基于Agent的产学研实时交互,到基于Agent的产学研协商,围绕着产学研协同过程展开研究。设计了基于Agent的产学研匹配算法和基于Nash模型的产学研协商算法。以企业Agent代表资源需方,高校或科研机构Agent代表资源供方,研究如何通过中介Agent和通讯模块进行联系。并基于Java语言,对基于Agent的产学研匹配的核心模块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匹配算法的可行性。最后给出基于泛资源创新模式的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架构。4.第6章详细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创新信用机制。列举区域创新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信用缺失行为,运用博弈分析、信息经济学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揭示区域创新活动出现信用缺失的原因。然后,着重研究健全科研信用制度、完善科技信用管理和优化科技信用环境等措施,并重点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创造有利于区域创新的良好环境。5.第7章基于多元化区域创新政策理论,从科技进步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区域政策体系建设。并且结合以色列的多层次研发机构和科技计划导向机制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6.最后,论文基于前述的研究成果,将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与平台构建方法运用于台州区域创新平台的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存在的问题,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台州区域创新平台和基于知识复用的行业创新平台,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论文的贡献在于充实了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创新理论,创造性地将知识复用和案例推理的思想用于区域协同创新中,提升知识利用率;将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入管理学研究中,解决虚拟环境下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主体的匹配与协同;提出的多元化区域创新政策理论,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和提高政策的协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齐旭高[9]2013年在《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作为新型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创新模式,成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塑造产品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然而,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的现实问题,对它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复杂,企业需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企业缺乏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难于获得预期绩效。识别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并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围绕此核心问题,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在理论梳理和企业调研基础上,明确了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六个研究维度和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效果的测度内容;提出了各因素对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效果影响关系的研究假设,并以此构建了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174例制造企业供应链为研究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揭示出各因素对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效果的影响关系,进而提出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运行管理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伙伴组合选择和任务分配机制研究。综合考虑备选伙伴间合作关系、产品创新资源强度以及伙伴间相容性等问题,引入灰色关联度方法,提出了基于产品创新资源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伙伴组合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产品创新任务特点以及成员企业胜任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消耗成本方面的差异,提出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任务分配问题的相关矩阵,构建了任务分配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流程。(3)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促进机制研究。分析了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的基本特征、过程模式及影响因素;从解决知识共享客体和主体障碍角度,分别提出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知识集成机制和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一次知识共享契约和重复知识共享契约数理模型,并对两种契约激励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4)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从收益分配总体思路、分配方法设计和分配流程等叁方面对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收益分配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及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SHAPELY修正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收益分配模型,并设计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黄晓红[10]2015年在《织锦产业链产品竞争、平台商业模式和治理绩效的研究》文中指出织锦产业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产业,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使其重新焕发产业的生机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织锦产业存在过度竞争、产业链结构简单、传统商业模式陈旧等问题,亟需探讨产业链重构的动因,平台经济对商业模式的改造,平台治理“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平台绩效”的方式,以及整合织锦产业链进行织锦平台商业模式的改造。织锦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连接交易双方,为他们提供互动机制,平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经济构架,对企业的管理理念、运行方式、治理机制和绩效评价等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够帮助织锦产业完成现代化改造,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本文基于纵向一体化、双边市场、平台经济、私序治理和网络绩效等理论对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原因和平台商业模式出现提供分析框架和解决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纵向链整合与垂直型平台理论模型构建。针对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产业商业模式的问题和网络环境下双边市场特征平台商业模式的出现,分析纵向一体化模型的缺陷,构建了垂直型平台模型,诠释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平台定价和福利分析。该模型是织锦产业链重构和商业模式改造的理论依据。(2)织锦产业的产品竞争分析与产业链重构。运用产业经济的SCP范式,分析织锦产业的结构和竞争格局,运用产业链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织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存在问题以及各个环节利益主体纵向协作关系。由于织锦产业存在过度竞争,根据垂直型平台理论模型,提出网络经济背景下织锦产业链重构的思路。(3)织锦产业网络平台商业模式的提出和具体方案设计。运用商业模式理论,对织锦产业网络平台进行系统研究,全方位地刻画平台商业模式架构、要素、实现方式、定价策略和核心竞争力。从理论层面通过平台商业模式理论来进一步细化垂直型平台理论模型的内在思想;从现实层面通过平台商业模式设计来进一步实现织锦产业重构的外在要求。(4)织锦网络平台治理研究,提出网络平台治理的方式,即非正式第叁方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考察非正式第叁方治理机制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作用,认为该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提高信息搜索成本稳定性。并进一步研究了织锦网平台的治理机制和定价实践,解决了织锦平台“陌生人”间的信任问题,研究了如何利用平台的定价机制以吸引平台连接的多边群体,从而更好地发挥平台网络效应。(5)平台治理的效率研究,提出网络平台绩效指标和评价方法。基于平台的治理绩效理论,构建网络平台的治理绩效分析体系。根据中国纺织企业电商化后数据以及四个典型平台交易的增长态势,进行仿真模拟评价网络平台绩效,分析中国织锦网的现代化改造植入平台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织锦产业链重构的政策支持和路径选择。本文研究发现:(1)将产业链整合和平台经济相结合,通过分析织锦产业链和构建织锦商业模式,可以在挽救和保存“非遗”的基础上实现织锦传统产业的改造:(2)中国织锦网是织锦产业文化展示和产品交易的服务平台,是织锦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适宜选择的商业模式:(3)织锦平台的性质是专业垄断平台,一方面其治理机制需要围绕平台参与各方的信任关系展开,可以通过“信号机制”和“声誉机制”遏制买卖双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其定价机制能够吸引平台连接的多边群体,捕捉并激发网络效应;(4)织锦平台使得传统的制造加工转变为从产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连接点寻找到赢利的契机,能够实现规模发展的正向循环,提高织锦产业的绩效,提升织锦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D]. 王节祥. 浙江大学. 2016
[2]. 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平台升级研究[D]. 郭立超. 浙江大学. 2008
[3]. 产品创新平台理论与方法研究[D]. 何山.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 我国船舶工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D]. 刘志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5]. 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平台评价与开发研究[D]. 丁振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6].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 马艳秋. 吉林大学. 2009
[7]. 基于平台理论的客户服务支持平台研究[D]. 刘志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8]. 网络环境下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模式与机制及政策研究[D]. 张琼妮. 浙江工商大学. 2014
[9]. 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D]. 齐旭高. 天津大学. 2013
[10]. 织锦产业链产品竞争、平台商业模式和治理绩效的研究[D]. 黄晓红. 东南大学. 2015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商业模式创新论文; 创新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产业金融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产品属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