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影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士主导式可控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策略,有效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对我科2016年4月—2016年11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9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不足72小时进行护士主导式相关可控因素分析,并采取预防策略,以确保留置时间达到标准预期时间。结果: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策略,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第二次静脉留置中,31人达到预期留置时间3~5d,有效率达63.27%。结论:正确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娴熟的穿刺技术、正确的固定方法及规范的维护,可有效延长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率。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静脉留置针;护士主导可控因素;护理策略 ;留置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317-02
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外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通常保留时间为3~5d,最好不超过1周[1]。留置针可有效保护静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但在骨科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达不到预期保留时间,有时仅为1~2d,不能体现留置针的优势,因此有些老年患者拒绝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我科全面推行钢针零容忍造成一定困扰。为了能有效提高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我科针对2016年4月—2016年11月留置时间不足72小时的49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护士主导式相关可控因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策略,使留置时间有效延长,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6年4月—2016年11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49 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75.4岁;其中高血压38例,糖尿病12例,老年痴呆症5例;均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针型号为美国BD公司的22~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1.2 方法
采用江苏省中医院自制静脉输液治疗日报表进行每日留置针穿刺情况记录,对49例留置时间少于72小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并针对性地询问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在外周静脉留置过程中除患者自身疾病及药物等不可控因素外,由护士主导的影响留置时间的各种可控因素,并进行深入分析,在重新留置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策略。
2.影响留置时间的护士主导式可控因素
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士主导式可控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3.1 固定方法不当
3.1.1留置针尾端近肝素帽处未按高举平台法固定,与皮肤贴合不紧密,留置针容易脱出;输液头皮针未交叉固定于肝素帽上,导致输液过程中头皮针头滑出,而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回血而堵塞外套管。
3.1.2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消毒未完全待干即贴3M透明贴膜,引起贴膜卷边、鼓起,造成留置针固定不牢靠而脱出。
3.1.3贴3M贴膜未采用无张力粘贴方法,并在粘贴过程中,未一边粘贴一边按压,未使贴膜完全粘贴于皮肤,出现空鼓、气泡,造成留置针固定不牢靠而脱出。
3.1.4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未使用弹力绷带适当保护性固定,导致患者自行拔管。
3.2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49例患者中近腕关节8例,手背近掌指关节3例,下肢静脉1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锻炼需每日多次行手拉吊环收腹抬臀运动,手部用力较大,致使血管内压过大,容易发生回血堵塞外套管;若用力过猛,手背近掌指关节处留置针易移位滑出血管;同时可使透明贴膜张力增大,发生卷边;腕关节活动较多,留置针易发生打折造成输液不畅发生堵管。
3.3 维护欠规范
3.3.1输液前未进行评估,贴膜卷边、空鼓、穿刺点处有渗血而不及时更换贴膜,导致贴膜不能有效固定,外套管滑脱。
3.3.2封管时未采用脉冲正压封管,留置针内有回血堵塞管腔。
3.3.3冲封管结束后,未将卡夹靠近穿刺点处卡夹,导致留置针内回血而堵塞外套管。
3.4 穿刺技术欠缺
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为防止爆管,在操作时一见回血就急忙回抽钢针送外套管,外套管送入静脉内过短,导致洗漱、进食、功能锻炼时引起外套管脱出血管,缩短留置时间。
3.5 留置针型号欠合适
老年患者血管普遍较细、分叉多,而护士穿刺前未进行合理评估,选择留置针的型号偏粗,增加了套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增大,缩短了留置时间。
3.6 置管后对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不到位。置管后未详细交代置管侧肢体动作幅度不宜过大,用力不宜过猛,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4.针对性护理策略
4.1 加强护士及护生培训,提高穿刺技术,规范穿刺手法,加强维护水平。
4.1.1定期由静疗小组网络成员利用晨会时间对科室全体护士包括护生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冲封管操作示范,并对年轻护士进行床边操作指导,确保人人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及维护规范。
4.1.2定期进行年轻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
4.1.3对老年患者穿刺时采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15度~30度进针,见回血后停止穿刺,抽出针芯,左手绷紧皮肤,右手将外套管根据血管情况送入1/2~2/3长度[2]。
4.2 针对调研的影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士主导式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合理规范临床操作。
4.2.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尽量选择手臂的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大静脉,不宜选用手背及下肢静脉,并要避开腕、手指等关节处。
4.2.2根据选定的穿刺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应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选择相对型号较细的留置针,增加留置针与血管间的空隙,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确保留置时间。
4.2.3贴膜时消毒液要完全待干,使用无张力粘贴方法,一边贴一边按压,增加贴膜与皮肤的粘着力,使固定牢靠。同时准备3根纸胶带,第一根高举平台法粘贴于针尾靠近肝素帽处,第二根交叉头皮针针柄于肝素帽上,第三根将头皮针软管呈8字型与针柄一起固定于皮肤上,固定牢靠。对老年痴呆症及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加固弹力绷带,但要定时观察,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4.2.4冲封管方法要规范。输液前及输液结束后均用预冲式生理盐水5ml脉冲正压封管,封管完毕时,将留置针小卡子卡在延长管根部,防止回血[3]。
4.2.5输液时加强留置针评估,发现穿刺点渗血、疼痛、输液不滴、贴膜卷边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4.3 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保护意识。
4.3.1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用力活动,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过度活动时留置针脱出血管,缩短留置时间。可嘱患者做握拳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血栓形成的概率,延长留置时间。
4.3.2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可热敷穿刺侧肢体。
5.结果
49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静脉留置针第一次留置时间不足72小时,针对个案出现的留置时间护士主导式可控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预防护理对策,第二次留置静脉针,31人留置时间达到预期留置时间3~5d,有效率达63.27%。
6.结论
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以来,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优势得到广大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认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因创伤、卧床时间久,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更应注意静脉保护,避免反复穿刺,选择静脉留置针,我科已基本实现钢针零容忍。但要想真正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优势,减少穿刺,保护静脉,除了患者自身疾病因素、药物等不可控影响因素外,必须将护士主导的可控影响因素尽最大可能减少,加强护士、护生培训,提高穿刺技术,规范穿刺手法,还要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正确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规范的固定方法及标准化的维护,并加强留置期间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才能有效延长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吕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29):123-124.
[2]冷继翠.影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4):2919.
[3]石明明,董丽花.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5):3-4.
论文作者:俞吉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下肢论文; 时间论文; 老年论文; 护士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