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各类用地逐渐占据园林绿地,从而使得城市绿地越来越紧张,面对人均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绿地作为人们公共的活动交流空间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及其分类做初步了解,浅析城市绿地空间再创造的规划原则,并加以实例分析城市绿地空间再创造的重要性,为将来城市绿地空间的再创造做指导意见。
【关键词】城市;绿地空间;分类;再创造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会呼吸的绿“肺”,不断为城市更新环境质量,在城市美化环境系统中绿地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城市中相对独立而又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一方面绿化城市整体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生存空间,为城市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弱化城市棱角,增加城市绿色气息、丰富城市景观风貌、促进人、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人均占有的绿地空间大小正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指数评价的因子之一,城市绿地的发展也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所以了解城市绿地空间的创造原则及手法对未来改善城市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一、城市绿地概述
城市绿地是一种城市开敞性景观,通常指城市中一些保留着自然景观特色的区域或仿自然景观设计的区域,是城市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在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的综合显现,是城市景观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主要由植物主要元素与水体、地形、建筑等多种辅助元素进行设计而成的自然或半自然的植物生态景观,其狭义定义是以无人工构筑物或水域覆盖的开敞空间为主的城市绿化空地,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我国园林绿地以原始社会的“苑”、“囿”为雏形发展,至今形成多样的城市绿地,主要分为公园绿地(文化公园、人民公园)、生产绿地(苗圃、农田)、防护绿地(林地)、附属绿地(居住区、校园景观)、其他绿地等5大类。
二、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一)调节城市空间的功能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的生成、发展、演变至成熟过程中,城市绿地对城市人工或自然空间环境和人文空间环境之间的格局变化起到调节作用,城市各组成要素和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都需要城市绿地来进行协调,从而缓冲城市中某些功能较为集中或单一的区域,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更具有人性化。
(二)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是城市居民需找自然气息、回归自然的重要空间节点,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发展、优化城市生活环境、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城市植被景观上有着重要作用,在环境生态方面,其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改善城市环境功能,首先利用植物能吸收空气粉尘颗粒、有害气体、杀菌及光和作用释放氧气等功能,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新鲜;其次通过植物根系不同元素的吸收可改变土壤酸碱性、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水体等,改善土壤和水体的组成结构,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最后利用植物蒸腾作用散发水蒸气和植物根对水体的保护达到吸热保水的效果,从改善空气的温度、湿度方面来更好的形成城市小环境气候,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城市由于建筑、道路的建立破坏了原有基地的生态系统,使得城市呈现斑块状,城市绿地的建立增加了各斑块之间的连续通性,利用城市绿地不同种类植物营造的适宜环境空间,为各种动植物迁移、繁衍创造了场所,从而丰富城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使城市绿地区域自然化。
(三)休闲活动功能
城市绿地以开敞性的自然景观为主,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地,如公园、风景区、滨水绿地等城市绿地,为城市居民散步、郊游、打拳、歌舞、观景等提供场所,依据人们日常活动的动静特征对城市绿地进一步合理安排活动场地,实现城市绿地为居民休闲活动,创造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
(四)凸显城市文化
城市绿地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其间接反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常在城市绿地中的基础设施、小品、设计手法等多方面体现,人们常在城市绿地中感受城市的文化气息,增加绿地的人气,提高绿地的使用率,丰富日常生活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社会育人功能
由于城市绿地以植物覆盖为主,许多城市小孩对植物的见识较少,所以可利用城市绿地的优势实现现场课堂教育的功能,学习植物常识,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植物认识、园路材质、滨水治理等许多专业方面的实践都可以从城市绿地中进行学习,所以城市绿地在社会方面具有非常实用的教育作用,为部分教学提供实例。
三、城市绿地空间再创造原则
由于中国国土面积较广,地质气候等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绿地空间的类型较多,分布不均衡,为了使城市绿地空间的再创造适应城市的需求,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本土性原则
城市绿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南北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均有差异,不同的植物都有其喜欢的生活环境,所以为了城市绿地再创造时植物成活率高,绿化效果较好,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气候、物种等条件选择本土植物进行种植。
(二)景观性原则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外衣,是城市居民视觉形象的代言人,所以植物及整个绿地空间的景观性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建议绿地景观打造的时候以模仿自然四季不同景观进行打造,提高城市绿地的景观美,从而更好的创造城市居民美化家园环境。
(三)生态性原则
城市绿地是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间,免费服务于人,调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成分,吸收粉尘、净化空气。在对城市绿地再创造的同时应以生态为主,使用较为经济生态的材料,减少绿地耗能,减少绿地有害气体、废弃物的产生,如透气性良好的园路铺装、自然式的驳岸等,在设计上体现出自然生态原理,在植被上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城市绿地空间再创造的类型
(一)街头绿地
在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区,据调研结果显示,除了具有代表性的街区有景观性较好的街头游园、广场等,在一线、二线、三线等大部分较不发展的商业区,街头通常设置植被较少的垃圾房、菜市场、供电箱等景观环境较差的设施,不利于居民活动,所以为了城市环境更加干净、美丽,应把这部分街头空地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的一员。
(二)道路绿地
道路绿地空间主要以道路中间隔离带及道路两旁缓冲带,具有减少道路灰尘、吸收汽车尾气、缓解司机开车疲劳的作用,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一道景观。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导致三、四线城市不重视对道路的绿化,所以道路上灰尘四处飘扬,空气质量较差,为了使城市绿地空间进一步创造,那么应更加注重对道路周边场地的绿化。
(三)滨江绿道
一个城市的山水空间环境显示了城市的发展与水的紧密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治理工程使城市水体越来越干净,而人的亲水性使人对滨水活动场地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对滨江绿道的规划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绿地空间,而且为居民锻炼身体、散步等活动再创绿色场地,让滨江绿地景观丰富人们的日常视觉、活动等,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地的景观风貌。
总结:
城市绿地作为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空间,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认识越来越高,而由于城市绿地的地域性与文化性差距,在对城市绿地空间再创造的同时,应综合城市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人文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作出适地的改造,从而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维持城市各要素间的生态平衡,丰富和营造城市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刘小冬等.集约型城市绿地空间形态生成机制浅析——以广州绿地系统为例[J].广东园林,2015,(1).
[2]伍伯妍等.中国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陈蔚镇等.基于规划决策的多尺度城市绿地空间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2,(5).
[4]徐晶.垂直绿化拓展城市绿地空间[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4).
[5]刘颂,刘滨谊.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0,(3).
论文作者:黄海芳,洪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绿地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居民论文; 环境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